第28章 交換戰俘

遼水東岸,上千頂帳篷剛剛搭建起來,密密麻麻,延綿數裡,這是三萬高麗援軍趕到了,但此時,燕城縣的戰役已經結束了三日。

蓋蘇文揹着手站在遼水岸邊,目光陰冷地注視着對岸,從他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這符合他的性格,喜怒不形於色。

他已經知道燕城大敗之事,一些敗軍抱着木頭泅過了遼水,而他父親至今消息皆無,要麼是被俘,要麼是陣亡,他心裡有數,只是他也無可奈何。

這時,他身邊一名親兵指着河面大喊:“少主,河面上來了一條船。”

蓋蘇文已經看見了,一葉扁舟正從對岸駛來,船上只有一名划槳的舟子和一名青袍文士,文士負手站在船頭,頭戴紗帽,年約三十餘歲。

“把他帶來見我!”蓋蘇文冷冷令道,他已經猜到這一定是隋使了。

小船靠近岸邊,立刻被數百高麗士兵團團圍住,文士正是原高開道的謀主孫嘉延,投降了羅士信,奉楊元慶之名,前來出使高麗。

孫嘉延就是燕郡人,會說一口流利的高麗語,他拱拱手笑道:“轉告你們將軍,大隋楚王殿下使者求見!”

幾名親兵領着他來到了蓋蘇文面前,兩人目光相觸,一人驚一人愣,驚是孫嘉延,他是驚訝楚王料事之準,竟料到一定是蓋蘇文親自來救援,果然真是他。

而愣的是蓋蘇文,他認識孫嘉延。高開道帳下首席軍師,竟然成了隋使。

“高開道死了嗎?”蓋蘇文輕蔑地問道

孫嘉延明白他的意思,是譏諷自己背主投降隋朝,他亦淡淡笑道:“我本來就是隋民,效忠隋朝是天經地義,這總比效忠異族,背叛民族要好。不過我以爲,淵少主此時應該更關心令尊纔對。”

“哼!”

蓋蘇文冷哼一聲,“你說吧!”

“我奉楚王殿下之命……等等!”

蓋蘇文打斷了他的話。“楊元慶在遼東?”

“正是,擊敗淵相國者,楚王殿下也。現在淵相國在柳城郡爲客。”

蓋蘇文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問道:“楊元慶是什麼意思,他有什麼條件,才肯放我父親?”

孫嘉延取出一封信遞給蓋蘇文,“這是令尊的信!”

蓋蘇文打開信看了看,正是他父親的親筆信,他現在柳城縣,其他似乎還說了什麼,但後面的內容被撕掉了。這封信證明了父親確實是被俘了。

蓋蘇文嘆了口氣,“孫先生請繼續說!”

孫嘉延不慌不忙又道:“淵相國會長久在隋朝做客,不便再繼續執政高麗,那自然是淵少主繼任高麗國的莫離支之職,楚王殿下希望淵少主能順利接管高麗軍政大權。早日滅掉新羅和百濟,統一三國。”

蓋蘇文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楊元慶竟然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他雖然率軍來支援,但他內心深處其實並不希望父親回來,同時楊元慶也在威脅他。不僅用他父親來威脅他,而且用新羅和百濟來威脅他。

蓋蘇文深深地注視了孫嘉延半晌,一擺手,“請吧!先生請到我大帳詳談。”

蓋蘇文態度轉變之快,令孫嘉延感慨楊元慶思慮之深遠,他看透了高麗的局勢,也看透了蓋蘇文的心思,蓋蘇文並不希望他父親回來,只有淵太祚不在,蓋蘇文才能執掌高麗大權。

他們進了大帳,蓋蘇文立刻吩咐親兵,“任何人不得我的吩咐,不準靠近大帳,違者格殺無論!”

親兵們去帳外警戒,大帳只剩下蓋蘇文和孫嘉延兩人,蓋蘇文沉思良久,這才緩緩問:“我想知道,楚王的條件是什麼?”

“楚王條件很簡單,五年之內,高麗軍不得踏過遼水一步。”

蓋蘇文沉吟半晌,他需要用兩年時間掌握軍政大權,然後還需要時間滅掉新羅和百濟,楊元慶這個條件他可以答應。

“好吧!我答應楚王,五年之內,高麗軍不會踏過遼水一步,我蓋蘇文一言九鼎,絕不食言。”

其實一個所謂誓言或者盟約是阻擋不了蓋蘇文的野心,關鍵是楊元慶也知道,蓋蘇文在繼父位兩三年後,是沒有精力西侵遼東,這就是抓住淵太祚後必然會形成的政治格局,高麗內部會出現權力鬥爭,甚至內亂,這對穩定遼東局勢至關重要。

孫嘉延又微微一笑,“我們手上還有一萬三千高麗戰俘,淵少主可否願意贖他們回去?”

蓋蘇文臉色變得很難看,五萬高麗軍精銳西征,逃回來只有兩千餘人,戰俘只有一萬,那麼陣亡竟達三萬八千人,這也未免太殘酷了,他心中恨極,卻又無可奈何,這一萬軍隊他很需要,只得問道:“那什麼條件可以贖回他們。”

孫嘉延毫不遲疑道:“當年隋軍倉促撤軍,在高麗留下了堆積如山的物資,還有三萬隋軍將士成爲俘虜,現在高麗東江礦山做苦力,我們開出的條件就是釋放所有的隋軍戰俘,如果少主不肯,那這一萬戰俘就將押赴遼水開斬,用他們的人頭祭祀隋軍陣亡將士的英魂,同時把淵相國交給你們新登基的榮留王。”

“砰!”蓋蘇文重重一拍桌子,怒道:“楊元慶太過分了!”

孫嘉延冷笑了一聲,“彼此彼此!”

蓋蘇文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一萬戰俘回不來,他也只能認了,但他決不能容許父親被送給榮留王,那是他的政敵,一旦父親落在榮留王手中,必將極大削弱他的權力,楊元慶抓住了他父親,使他步步被動。

最後他停住了腳步,也不回頭,無可奈何問道:“那怎麼交換?”

“我們會搭建一座浮橋,你們先把三萬隋軍戰俘放回,我們則放回高麗軍戰俘,這是楚王的承諾。”

蓋蘇文被楊元慶捏住了把柄,他沒有半點選擇的餘地,只得點了點頭,“好吧!我們就一言爲定……十天後,楊元慶也率領三萬軍隊抵達了懷遠鎮,軍隊中還押赴着一萬三千高麗戰俘,包括在遼水東岸後勤大營內俘獲了三千高麗士兵。

大軍在遼水紮下了大營,此時,遼水上一座簡易浮橋已經搭建完成,楊元慶站在河邊,注視着遼水對岸,依稀可以看見對岸也駐紮滿了營帳。

三年多以前的第三次對高麗戰役,雖然是以高麗王的投降而結束,可事實上,那只是一種體面的停戰,雙方都沒有精力和國力再打下去了,至於戰後應該商談的戰俘、土地和物資等等問題,都不了了之。

這次遼東之戰,隋軍繳獲了大量的糧食和物資,僅高開道和高麗軍的糧食加起來便有四十萬石之多,足以支持河北大半年時間。

現在楊元慶關心的是三萬戰俘的歸來,根據高麗軍戰俘的交代,當初近十萬隋軍戰俘都被押解去開礦,六年來已死去大半,現在還剩下三萬人左右,集中在東江礦區,開採銅礦和鐵礦。

這三萬戰俘必須要回來,他楊元慶既然繼承了隋朝的衣鉢,就得治療當年高麗之戰的創傷,同時這三萬隋軍戰俘對補充河北人口大有好處。

楊元慶深深嘆了一口氣,對羅士信道:“派人去告訴對岸,開始吧!”

一個時辰後,浮橋上出現了一羣羣衣衫襤褸的隋軍士兵,他們互相扶持着,慢慢地向遼水西岸走來,每個人的眼睛裡都飽含着淚水,那是怎樣的目光,激動、悲傷、希望、喜悅,人類所有的、最複雜的感情都包含在這些隋軍戰俘的眼中。

他曾經絕望地以爲自己會死在異國的土地,再也見不到他們的妻兒和父母,沒想到在被俘六年後,他又終於能回到自己故國,能再簡見到自己的親人。

他們跌跌撞撞奔過浮橋,一頭撲在故國的土地上,手捧着泥土放聲痛哭,六年的屈辱和折磨,在這一刻,在故國的土地上,盡情地宣泄出來。

哭聲響成一片,此情此景,讓所有接應他們隋兵士兵也忍不住潸然淚下,士兵們連忙上前,將他們扶起,向大營而去,那裡已經給他們準備好了熱騰騰的湯餅和乾淨的衣裳。

楊元慶騎在馬上,遠遠地望着這一幕,他的眼睛也有些溼潤了,他命人把負責交換戰俘的行軍司馬曹勝叫來,對他道:“先讓他們在柳城將養十天,恢復體力,然後每人送他們一匹馬、二十斤米和十吊錢,放他們回家,就算是關中軍士也放他們回去,不要阻攔。”

“卑職遵命!”曹勝行一禮,調轉馬頭便向大營而去。

隨着隋軍三萬兩千餘名戰俘被放了回來,一萬三千餘名高麗軍戰俘也被放了回去,隨即浮橋被燒燬,楊元慶凝視着遼水上熊熊燃燒的火焰,良久,他自言自語道:“總有一天,我還會再回來。”

對岸,蓋蘇文也久久注視着河面上的大火,他也冷冷道:“楊元慶,十三年前的一箭之恥,我父妹的深仇,還有今日之羞辱,總有一天,我會和你一併清算……()

第38章 微服私訪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8章 二次談判第60章 關鍵人物第33章 御房進諫第25章 掌握主動第83章 事態嚴重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2章 極度被動第9章 底線突破第6章 西秦霸王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6章 朝會危機第77章 截殺突使第86章 最後通牒第24章 聞喜裴氏第34章 楊諒投降第28章 意外消息第85章 最大讓步第40章 孤膽英雄第66章 羅家有喜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4章 死地後生第8章 黑夜黑人第27章 監察御史第33章 北邙祭祖第15章 更深之秘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章 異牀同夢第6章 小事化大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6章 館驛見賢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章 入伍斥候第29章 引蛇出洞第41章 盧氏橋樑第57章 兩個要求第46章 漸束袋口第60章 大戰悄至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6章 一條記錄第14章 武周示弱第37章 被迫南撤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章 狡雄尋窟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0章 師傅是誰?第40章 朝堂之議第13章 棒打長孫第31章 野心漸露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5章 貌合神離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3章 兄弟生隙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9章 一封信件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章 兵臨城下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0章 除夕意外第55章 陰差陽錯第46章 激戰碼頭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1章 幽州平寇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7章 勇闖縣獄第31章 野心漸露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9章 請君入套第43章 河口反擊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9章 豐都事件第30章 尉遲抉擇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4章 死地後生第50章 心結難解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0章 矛盾激化第38章 八方酒肆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8章 兵分兩路第19章 壯士秦瓊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0章 通風報信第16章 危機前夜第35章 隔牆有耳
第38章 微服私訪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8章 二次談判第60章 關鍵人物第33章 御房進諫第25章 掌握主動第83章 事態嚴重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2章 極度被動第9章 底線突破第6章 西秦霸王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6章 朝會危機第77章 截殺突使第86章 最後通牒第24章 聞喜裴氏第34章 楊諒投降第28章 意外消息第85章 最大讓步第40章 孤膽英雄第66章 羅家有喜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4章 死地後生第8章 黑夜黑人第27章 監察御史第33章 北邙祭祖第15章 更深之秘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章 異牀同夢第6章 小事化大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6章 館驛見賢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章 入伍斥候第29章 引蛇出洞第41章 盧氏橋樑第57章 兩個要求第46章 漸束袋口第60章 大戰悄至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6章 一條記錄第14章 武周示弱第37章 被迫南撤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章 狡雄尋窟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0章 師傅是誰?第40章 朝堂之議第13章 棒打長孫第31章 野心漸露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5章 貌合神離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3章 兄弟生隙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9章 一封信件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章 兵臨城下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0章 除夕意外第55章 陰差陽錯第46章 激戰碼頭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1章 幽州平寇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7章 勇闖縣獄第31章 野心漸露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9章 請君入套第43章 河口反擊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9章 豐都事件第30章 尉遲抉擇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4章 死地後生第50章 心結難解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0章 矛盾激化第38章 八方酒肆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8章 兵分兩路第19章 壯士秦瓊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0章 通風報信第16章 危機前夜第35章 隔牆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