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離別之酒

元慶大吃一驚,急道:“師傅,你不教我了嗎?”

張須陀苦笑一聲,“非我不教你,而是我要出征了,估計一兩年都回不來,所以以後你只能自己練功。”

元慶默然,隋朝將領是以軍功爲升賞,雖然張須陀教自己武功,但祖父卻無法提拔他,元慶也知道,張須陀盼望作戰已經很久,他終於等到立功機會,自己怎麼能再阻攔他。

他點點頭,“那師傅是去哪裡作戰?”

張須陀雖然話不多,而且嚴厲異常,但並不表示他不喜歡元慶,恰恰相反,他非常喜歡元慶,甚至把張家刀法之秘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

元慶雖是相國之孫,身上卻沒有半點驕奢之氣,衣食粗陋,連普通人家都不如,他知道這是因爲元慶是私生子的緣故,張須陀一點也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元慶天資稟異,刻苦訓練,再加上心態成熟,已完全不是一個八歲孩子,有時候他甚至把元慶當作自己的朋友。

其實張須陀知道,南疆夷人造反不斷,自己這次出征,恐怕就不會再回京,他真的要和元慶離別,好在元慶已經過了入門期,後面滯固期就是一個慢慢積累提高的過程,能不能突破,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元慶已經完全掌握了自己的練功方法,又嚴格自律,也無須他在旁邊指導,今天他還有一些話要交代,然後就沒有什麼事了。

張須陀一指旁邊的一家小酒肆,“我們去那邊談。”

他們走近酒肆翻身下馬,一名夥計迎了上來,“軍爺,喝杯酒吧!”

張須陀將戰馬繮繩扔給他,“喂上等草料和清水!”

“好嘞!”夥計接過繮繩到後院去了。

張須陀帶元慶進入小酒肆,找一處僻靜位子坐下,他回頭吩咐掌櫃,“來兩壺酒,再切五斤醬羊肉!”

張須陀這纔對元慶道:“昆州夷人造反,聖上昨天已下旨封史大將軍爲南寧州行軍總管,前去征討夷人,我也要隨軍出征,明天就出發。”

這時,一名夥計送來兩壺酒,元慶給張須陀滿上酒,端杯敬他,“我祝師傅大顯神威,立下赫赫軍功,早封蔭妻子。”

張須陀呵呵一笑,將酒一飲而盡,他從懷中取出一大包丹藥和一張藥方,遞給元慶,“這些丹藥可以讓你使用三個月,三個月後你就要自己配製,我把方子給你,你看完後把方子撕掉。”

說到這,他又盯住元慶眼睛嚴厲道:“你要記住,丹藥配方是我張家不傳絕秘,你只能自己配製,決不準外傳。”

元慶接過藥方讀了三遍,牢牢記住,便將它撕得粉碎,浸入酒中,“徒兒記住了,絕不外傳!”

張須陀臉色微微和緩,又對元慶道:“所謂學無止境,你不僅要堅持不懈,更重要是學習別人的長處,我雖是你師傅,但我們張家學武並不主張一師從終,我先後拜了三個師傅,包括我的兵法,就是跟史萬歲將軍所學,你要多拜名師,虛心求教,最後才能學以大乘。”

元慶默默點了點頭,他給張須陀倒杯酒,又好奇地問:“師傅,不知天下可有武功排名?我是說天下排十六條好漢之類,有嗎?”

這也是元慶一直想問的,演義上的隋末十六條好漢到底沒有沒,雖說是小說,但小說也是跟野史而來,野史也會記錄一些正史中沒有的東西,比如一些奇聞異事,正史就不會記錄,自從他學武以後,他就總覺得演義中的一些東西也並不是憑空捏造,總有一點來處。

張須陀端起酒杯笑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爭強好勝是武人天性,賀若弼就和韓擒虎爭功,不僅爭軍功,而且爭武將排名,天下人皆知。”

元慶大喜,連忙追問:“難道真有排名!”

“正式排名,也就是聖上欽定的排名沒有,但私下裡軍方就有十將軍榜的說法。”

“那天下第一條好漢會是誰?”

元慶當然知道不是李元霸,李元霸還沒有出生呢!應該是早期版本,開隋九老之類。

張須陀搖搖頭笑道:“不叫好漢,天下第一大將軍是相國高熲。”

‘高熲?’

元慶愣住了,高熲不是文官嗎?怎麼會是第一條好漢,略一思索,他明白了,不是按武力值來排名,而是按聲望和軍事才能來排名,還有一點魏晉重聲望的思想存在,高熲文武全才,又是首相,排第一很正常。

“那第二呢?”

“第二就是你祖父楊素,第三是宇文述,第四是韓擒虎,第五是賀若弼,第六是於仲文,第七是虞慶則、第八是賀婁子幹,第九是樑睿,第十是史萬歲,這是軍方公認的十大將軍排名。”

裡面將近一半元慶都沒有聽說過,他腦海裡想到的卻是伍建章、定彥平、楊林、丘瑞等人,這些開隋九老跑哪裡去了?

其實他也知道,演義並不是歷史,比如開隋九老中的魚俱羅,宇文成都的師傅,但他卻並不是開國元勳,而只是一個武功蓋世的猛將,像靠山王楊林,根本就沒有此人,宇文述是第一奸臣宇文化及的父親,就不知道他有沒有宇文成都這個孫子?

他腦海裡在胡思亂想,張須陀又嘆了口氣道:“江山代有才人出,韓擒虎、樑睿等人都已死,其他人都已老邁,軍方每一個將領都希望自己也能排上十將軍榜。”

“那師傅想嗎?”

張須陀端着酒杯笑而不言,他怎麼能不想呢?

就在這時,酒肆外傳來咚咚的皮鼓聲,隨即一聲聲號角響起,緊接着又是一陣雜沓的馬蹄聲,人喧馬嘶,外面熱鬧異常,酒肆中衆人面面相覷,不知發生何事?

一名夥計奔跑大喊:“是突厥的突利可汗來了!”

酒客紛紛跑去門口看熱鬧,張須陀聽說是突利可汗,臉色微微一變,起身快步走到窗前,元慶也跟上,向窗外望去。

只見遠處的明德門前,數千隋軍騎兵護衛着一隊由數百突厥騎士組成隊伍正等候進城,突厥騎士手執白旗,他們頭戴脫渾帽,身着兩當鎧甲,後背弓箭,腰挎戰刀,馬上掛着長矛,顯得威風凜凜。

張須陀給元慶低聲解釋,“突厥騎兵一般只有可汗侍衛才穿鎧甲,普通控弦之士則沒有鎧甲,只能穿皮甲。”

他又指着一名三十餘歲的披大氅的突厥男子,“你看見那人沒有,那就是突利可汗,是突厥大可汗沙鉢略的侄子,名叫染干,他只是突厥其中一個可汗。”

元慶視力異常敏銳,他看見了那個披大氅的突厥男子,見他三十出頭,寬臉大鬍子,滿臉掛着喜色,不由眉頭一皺,“突厥到底有幾個可汗?”

張須陀冷笑一聲,“多着呢!木杆可汗死後,沙鉢略繼位大可汗,但西部達頭可汗不承認,突厥就徹底分裂爲東西突厥,東部就有兩個可汗,都藍和這個突利,西突厥其實也有兩個,一個是達頭,一個投奔他的阿波可汗,這些可汗自相殘殺,我們隋朝漁翁得利,這個突利可汗是勢力最弱的一個,聽說聖上準備將安義公主嫁給他,還是用最高禮儀。”

元慶沉吟一下,忽然問:“都藍和突利誰是大可汗?”

張須陀迅速瞥了一眼元慶,他不相信元慶能明白這其中的奧妙,便道:“都藍是前任大可汗沙鉢略之子,他繼承了大可汗之位。”

“那聖上將安義公主嫁給突利,而不嫁給大可汗,不明擺着是挑撥兩個東部可汗的矛盾嗎?”

周圍酒客就驚訝地向元慶望來,這個小小少年竟然看得如此透徹,張須陀讚許地點點頭,“你說非常正確,突厥內部將很快爆發戰爭。”

他又微微一聲嘆息,眼中露出一種遺憾的神情,“看來,我大隋軍隊也將要北征了。”

...........

(注:突利可汗入京娶安義公主應是七月,這裡提前了半年。)

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章 帝王失信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9章 水師新帥第5章 公主承諾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5章 少女遇窘第65章 蕭後心機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8章 暗箭難防第10章 窮途出路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0章 除夕意外第9章 舌燦蓮花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1章 發現主力第27章 關中之變第90章 大戰悄至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1章 楊素教孫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1章 屈突中計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4章 微服私訪第40章 先禮後兵第28章 時機成熟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27章 留條後路第47章 雨夜追擊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21章 幽州平寇第7章 羽翼已成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7章 接受密旨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6章 紅影驚現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6章 各有選擇第10章 窮途出路第35章 隔牆有耳第25章 宇文父子第8章 突發事件第18章 玄感野望第35章 孤家寡人第21章 初次談判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6章 討要說法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5章 夜訪封宅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39章 重要情報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5章 十猛之計第28章 交換戰俘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8章 兩個時辰第27章 金口已開第3章 勸降建德第28章 人心難測第42章 人棄我用第9章 生死之鬥第27章 關中之變第48章 獨孤家主第6章 西秦霸王第7章 兵壓關內第49章 干戈玉帛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0章 師傅是誰?第61章 動之以情第52章 北平船所第2章 一戰成名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4章 會寧戰起第12章 最後抉擇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1章 雙猛大戰第39章 水師新帥第56章 下婿催妝第14章 殺雞儆猴第4章 等待消息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42章 長安科舉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2章 平亂奪權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9章 壯士秦瓊第9章 攻心爲上第22章 蕭後來臨
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章 帝王失信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9章 水師新帥第5章 公主承諾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5章 少女遇窘第65章 蕭後心機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8章 暗箭難防第10章 窮途出路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0章 除夕意外第9章 舌燦蓮花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1章 發現主力第27章 關中之變第90章 大戰悄至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1章 楊素教孫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1章 屈突中計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4章 微服私訪第40章 先禮後兵第28章 時機成熟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27章 留條後路第47章 雨夜追擊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21章 幽州平寇第7章 羽翼已成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7章 接受密旨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6章 紅影驚現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6章 各有選擇第10章 窮途出路第35章 隔牆有耳第25章 宇文父子第8章 突發事件第18章 玄感野望第35章 孤家寡人第21章 初次談判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6章 討要說法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5章 夜訪封宅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39章 重要情報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5章 十猛之計第28章 交換戰俘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8章 兩個時辰第27章 金口已開第3章 勸降建德第28章 人心難測第42章 人棄我用第9章 生死之鬥第27章 關中之變第48章 獨孤家主第6章 西秦霸王第7章 兵壓關內第49章 干戈玉帛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0章 師傅是誰?第61章 動之以情第52章 北平船所第2章 一戰成名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4章 會寧戰起第12章 最後抉擇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1章 雙猛大戰第39章 水師新帥第56章 下婿催妝第14章 殺雞儆猴第4章 等待消息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42章 長安科舉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2章 平亂奪權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9章 壯士秦瓊第9章 攻心爲上第22章 蕭後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