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魏鄭和談

房玄藻話音剛落,邴元真便一連聲的冷笑起來,“房尚書,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王世充和楊元慶本來就是結盟,他會爲我們與楊元慶反目嗎?你……邴元真話沒有說完,李密便擺手止住他,凝視着房玄藻道:“先生請繼續說下去。”

邴元真見李密神情凝重,顯然是房玄藻的建議打動了他,又想起剛纔自己苦口婆心說了半天,李密卻不爲所動,他這才忽然意識到,李密其實已經想停戰了。

主公這麼重要的心態變化自己竟沒有看出來,邴元真心中一陣懊悔,同時也充滿了對房玄藻的嫉妒,房玄藻居然抓住了主公的這個心態,他不敢再多言,只用一種輕視的目光斜睨着房玄藻。

房玄藻沒有理會邴元真,又繼續說:“我並不看好楊元慶和王世充的結盟,我只是覺得他們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楊元慶需要王世充替他抵擋李淵東擴,也需要王世充替他滅了洛陽的隋朝,尤其是後者,楊元慶爲了扶持王世充上位,不惜借給他十萬石糧食,至於王世充.....”

房玄藻說到這,餘光迅速瞥了一眼李密,見他聽得全神貫注,他心中暗暗得意,自己已經摸準了主公的脈搏。

“王世充也並不是真心投靠楊元慶,他很清楚知道楊元慶只是對自己利用,一旦利用結束,楊元慶會第一個滅了他,所以他也保持着一種警惕,主公忘記了盧楚之事嗎?”

一句話提醒了李密,前些日子洛陽有官員來投靠他。帶來一個消息,王世充曾答應過楊元慶,把盧楚交給他,但最後盧楚卻被王世充親手所殺,這就說明王世充骨子裡的首鼠兩端。

李密揹着手走了幾步,又回頭道:“這樣說起來,楊元慶也有可能先攻打洛陽,而不是我們。”

房玄藻眯着眼道:“卑職的想法是楊元慶其實是在等。等王世充篡位,將皇泰帝趕下臺,在此之前,楊元慶不會攻打洛陽。”

旁邊的邴元真再也忍不住,插口說:“既然楊元慶暫時不會攻打洛陽,那他的目標就應該是我們,不是嗎?”

“不!”

房玄藻毫不猶豫地否決了邴元真的想法,“我以爲楊元慶暫時不會再動兵了。河北不是河東,河北滿目瘡痍,赤野千里,楊元慶需要花大力氣救災,治療戰亂創傷,他的資源要傾向於民生,如果連續作戰,他的資源將被耗盡,將來他就會無力再戰唐朝。”

房玄藻見李密已經相信了自己,再一次催促道:“殿下。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應該儘快和王世充停戰,用一部分從宇文化及手中繳獲的財寶贖回洛口城將士家眷,我想王世充應該會同意。”

李密終於點了點頭,“那就煩請先生爲我的特使,去洛陽和王世充談判……在進入春天后,死寂一般的洛陽城終於開始恢復了一點生機,隨着洛口城的攻下,一直困擾洛陽的糧食危機終於得以緩和,王世充得到了洛口倉的五十萬石存糧,除了歸還隋朝的十萬石糧食外。剩下的四十萬石糧食使王世充陡然有了底氣。

儘管虎牢關戰事慘烈,但並沒有影響到洛陽城生機的恢復,糧價從鬥米萬錢直降到鬥米三百錢,從前的布錢、爛錢也漸漸不見了蹤影,這使得王世充獲得了極大的聲譽。

當然,長達的一年的饑荒也使洛陽遭受了極其沉重的打擊,這座曾經百萬人口。盛極一時的大隋都城,也變得滿目瘡痍,昔日楊廣耗資千萬修建了二百里西苑。早已成爲洛陽人的糧田和菜地,一棟棟精美的建築被洗劫一空,或燒燬或坍塌,剩下的則破敗荒涼,成爲鴉雀和豺狐的家園。

更重要是,洛陽的百萬人口只剩下十餘萬,絕大部分都逃往關中和河東,大街上變得冷冷清清,繁榮的豐都市也只剩下不到兩成的商鋪還在開門營業。

這天上午,一隊王世充的士兵護衛着房玄藻的馬車駛進了洛陽城,王世充的世子王玄應已經等候在城門邊。

“我代表父王歡迎房尚書來洛陽!”

王玄應年約三十歲,長得卻是溫文爾雅,沒有半點王世充的強悍陰冷,他笑容真誠,臉上帶着從內心深處迸發出的喜悅,王世充雖然手握政務大權,但實際上,大部分政務都是由王玄應來處理,王世充主要還是負責軍務。

王玄應堅決贊同和瓦崗軍停戰,他深知現在朝廷和民衆急需休養生息,正是王玄應的極力推動,王世充最終答應和李密和談。

房玄藻拉開車簾回禮笑道:“多謝世子親自來接,希望我們這次和談,能以愉快爲開端,滿意爲結局。”

“誠如使君所言,我也希望如此!”

王玄應和房玄藻對望一眼,一起大笑起來,馬車加快了速度,向宮城駛去……雖然王玄應積極推動和李密的和談,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鄭魏和解,王世充內部也有激烈的反對聲,主要是以王仁則爲首的軍方反對,王仁則率軍在虎牢關作戰,將士的慘重傷亡使他無法面對這個現實。

王世充的政務房內,王仁則痛心疾首,勸說王世充改弦易撤,“二叔,兩萬多弟兄爲保衛虎牢關而陣亡,將士們屍骨未寒,今天卻又和李密把手言歡,這讓弟兄們怎麼能接受?這會極大打擊士氣,二叔,你也是帶兵之人,你應該比侄兒明白。”

王世充嘆了口氣道:“我知道軍方難以接受,可是你也要從大局考慮,你以爲李密願意放棄洛口城嗎?他做出這個決定比我們還痛苦,但沒有辦法,楊元慶已經拿下河北,他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中原,我們再和李密打下去,只能兩敗俱傷,最後便宜了楊元慶,你明白嗎?”

“可是我和隋朝是同盟,我們還會共同對付唐朝,二叔,危機只是對李密而言,和我們何干?”王仁則依然不服氣地辨別道。

“你別幼稚了,楊元慶是一頭虎,他的臥榻之側,豈容別人酣睡,他遲早會幹掉我們,甚至還會早於李密,他和我們所謂的結盟不過是在利用我們,你以爲他真的那麼傻,爲一個所謂的面子就放過我們?”

王世充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說:“和李密和解只會對我們有利,你就不要再反對了,這件事我已經決定。”

王仁則半晌無可奈何道:“可是讓我怎麼給士兵們交代?”

王世充微微一笑,“就看怎麼說了,你就告訴將士們,李密已經無力和我們再戰,向我們乞和了,你要把這件事描繪成是我們的勝利,明白嗎?”

“可是勝利要有犒賞。”王仁則知道已經無可避免,只能儘量討價還價,爭取到一點實質性的東西。

“會有的,我會封賞所有參戰將士,尤其是你,我會封你爲郡王,李密送來的財物,我會賞你一半,另外皇宮中的宮女你可任意挑選五十名,你就算把皇妃挑走,也隨你!”

王世充眯着眼睛笑了起來,王仁則是他最信任的侄子,將來會替他掌握軍權,他對王仁則的賞賜,從來不會吝嗇。

王仁則心中感動,躬身道:“多謝二叔賞賜,侄兒不會讓二叔失望。”

“去吧!把弟兄們安撫好,告訴弟兄們,我王世充不會虧待大家……王仁則走了,不多時,王玄應匆匆走進了政務房,一臉興奮道:“父親,李密的特使已經到了。”

“那也用不着這麼高興!”王世充極爲不悅地瞪了兒子一眼。

王玄應嚇了一跳,笑容立刻從臉上消失,他不知父親爲何不悅,只得戰戰兢兢道:“李密的特使就在宮外等候,父親要見他嗎?”

王世充揹着手站在地圖前,凝視着河北和河東,半晌,他才緩緩道:“這次和談我最好迴避,以免惹惱楊元慶,你就代表我和李密特使談吧!告訴他們我的苦衷,請他們理解。”

“可是....如果這樣告訴他們,會不會暴露出父親想擺脫隋朝控制的想法?孩兒覺得父親還是稱病比較好。”

王世充笑了起來,“別以爲他們傻,他們心裡明白,跟鏡子一樣,不過你的謹慎沒有錯,就告訴特使,我身體不適,無法接見他。”

“孩兒明白了。”

王玄應轉身要走,王世充卻又叫住了他,“還有,我可以放走他們洛口城的家眷,但他們送來的財物,我覺得誠意還不夠,我還需要二十萬石糧食……魏郡安陽城,這是曾是北魏的都城,也是河北第一大城,竇建德雖然奪取了幽州以南的河北全境,但惟獨安陽城和黎陽城兩座城池沒有拿下,黎陽城是李密在河北的一處根基,竇建德並沒有攻伐。

而安陽城卻是洛陽隋朝在河北的最一塊飛地,由魏郡太守楊善會和長史堯君素率領一萬隋軍把守,歷經竇建德大軍數十次攻城,城池巍然不倒,但隨着河北戰役結束,安陽城的歸屬也成了一個問題。

這天下午,一百多名隋軍護衛剛被調到河北、出任河間郡太守的楊玄獎抵達了安陽城下。

“請稟報楊太守,就說族弟玄獎來訪……()

第2章 欺人太甚第84章 連夜出擊第26章 咬金爭功第3章 烽燧血戰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1章 誰爲主將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0章 以詐對詐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7章 雄信之災第49章 平陽郡主第28章 交換戰俘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3章 再見故人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章 冤家路窄第51章 連夜清洗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章 盂蘭燈會第4章 入伍斥候第11章 宇文新計第16章 軍心不穩第20章 聲先奪勢第25章 搶人事件第12章 大事化小?第57章 東宮震怒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章 計取飛狐第7章 幽州之憂第47章 獨孤家將第8章 斬斷後路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9章 太原王氏第81章 老孃不幹第48章 東線突破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章 帝王失信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9章 回馬一槍第7章 大利望族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2章 狼水伏擊第44章 爾虞我詐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8章 人贓俱獲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0章 矛盾激化第5章 略助風勢第25章 海底之針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6章 月夜雙殺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9章 誘敵之計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6章 紅影驚現第42章 捉虎不易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章 一戰成名第53章 窮途末路第40章 權貴施壓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2章 收官之棋第5章 咬金練箭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8章 觸犯利益第13章 事態蔓延第48章 集中民力第46章 拖住主力第45章 不爲我用第4章 反客爲主第54章 彭城兵變第24章 臨戰增帥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9章 側翼佈局第13章 投鼠忌器第3章 黑臉魏刀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2章 練武第119章 引蛇入套
第2章 欺人太甚第84章 連夜出擊第26章 咬金爭功第3章 烽燧血戰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1章 誰爲主將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0章 以詐對詐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7章 雄信之災第49章 平陽郡主第28章 交換戰俘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3章 再見故人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章 冤家路窄第51章 連夜清洗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章 盂蘭燈會第4章 入伍斥候第11章 宇文新計第16章 軍心不穩第20章 聲先奪勢第25章 搶人事件第12章 大事化小?第57章 東宮震怒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章 計取飛狐第7章 幽州之憂第47章 獨孤家將第8章 斬斷後路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9章 太原王氏第81章 老孃不幹第48章 東線突破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章 帝王失信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9章 回馬一槍第7章 大利望族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2章 狼水伏擊第44章 爾虞我詐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8章 人贓俱獲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0章 矛盾激化第5章 略助風勢第25章 海底之針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6章 月夜雙殺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9章 誘敵之計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6章 紅影驚現第42章 捉虎不易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章 一戰成名第53章 窮途末路第40章 權貴施壓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2章 收官之棋第5章 咬金練箭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8章 觸犯利益第13章 事態蔓延第48章 集中民力第46章 拖住主力第45章 不爲我用第4章 反客爲主第54章 彭城兵變第24章 臨戰增帥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9章 側翼佈局第13章 投鼠忌器第3章 黑臉魏刀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2章 練武第119章 引蛇入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