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建德求和

從北平郡回來,楊元慶又視察了安樂郡和漁陽郡,安撫了那邊的官員,解決了他們的眼前困難,回到涿郡時,已是二月早春時節,雖然依舊春寒料峭,但空氣中已經已有了明顯的暖意,柳枝條上出現了嫩綠之色,一串串金黃的迎春花在田間地頭裡迎風怒放,樹林的梅花也開了,一片片雪白嫣紅,美不勝收。

回來後第二天一早,楊元慶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來到了盧府,他翻身下馬,早等候在大門前的十幾名盧家長者一起走上前,爲首之人正是家主盧豫。

盧豫心中有些得意,楊元慶在回來的第二天就來拜訪盧家了,足見他對盧家的重視,他上前深施一禮,“楚王殿下大駕光臨,令盧府蓬蓽生輝,這是盧家的榮耀,也請殿下原諒盧豫的禮數不周。”

盧豫語帶雙關,也爲自己沒有去拜訪楊元慶而道歉,楊元慶是第一次見到盧豫,見他和盧昭雖是兄弟,卻長得完全不一樣,盧昭長得清矍高瘦,氣質淡雅,而盧豫卻長得矮小黑胖,其貌不揚,盧豫的相貌讓他微微有些失望,但他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也拱手回禮笑道:“元慶早該來拜訪盧家了,只是事務繁忙,一直拖到今天,還請家主見諒!”

“哪裡!哪裡!盧家愧不敢當,殿下請府說話!”

“家主請!”

兩人寒暄幾句,楊元慶在盧豫的引領下,走進了盧府主堂——范陽堂。這裡是盧家舉行家族重大活動之地,一年也難得開啓一次,像接待客人,更是十年來的頭一遭,就算羅藝來也沒有資格,只能在貴客房見面,上一次范陽堂開啓。是大業三年,接待隋帝楊廣臨幸盧家。

范陽堂內沒有什麼華麗的裝飾,只擺放着幾張坐榻。乾淨而簡樸,四周牆上掛滿了歷任盧氏家主的畫像,正面有一張供桌。供奉着漢末大儒盧植的靈牌,他是公認的盧氏名望的起源。

楊元慶走到供桌前上了一炷香,躬身行一禮,這是一種基本的禮儀,去大戶人家做客,看見堂內有靈牌,都要上香行一禮,以示對主人的尊重,雖只是基本禮儀,但楊元慶的禮節周到還是贏得了盧家人的好感。

“殿下請坐!”

楊元慶在在盧豫的謙讓中坐了下來。陪同會見的還有盧昭和兩名盧氏家族的長者,幾名侍女送了熱茶進來,衆人寒暄幾句,盧豫心懷感謝說:“吾弟盧策無德無能,卻蒙殿下厚愛。委以重任,盧家上下對殿下之恩感激不盡。”

楊元慶微微一笑道:“無德無能之人就能入朝爲官?盧家主也未免太過謙虛了。”

盧豫也意識到自己剛纔說話沒有考慮周全,有嘲諷朝廷的意思,他心中歉疚,剛要解釋,楊元慶卻一擺手止住了他。“家主的意思我明白,我只是開個玩笑,令弟確實很能幹,號稱朝廷第一費神費腦的太府寺少卿之職,他竟然處理得井井有條,紫微閣對他讚譽有加,他是一個人才,不愧是盧家子弟。”

楊元慶的話語坦率而誠懇,讓在坐的每一個盧家人都感到十分振奮,這種振奮是來源於楊元慶的真誠,而不是他有意奉承,讓他們感到了朝廷對盧家的信任。

盧豫畢竟是家主,他儘管心中感激,但臉上依然是一副淡然處之的神情,而且他發現楊元慶在注意自己,似乎想從自己的言語和神態中發現什麼,他也本能地掩飾住了內心的情緒,淡淡一笑道:“多謝殿下美言,盧家一直忠心於朝廷,盧家也很願意爲穩定幽州局勢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只要殿下有什麼需要盧家去做,我們一定會盡力而爲。”

今天楊元慶來拜訪盧家也只是一種禮節的拜訪,這就註定了雙方的話題不可能太深入,只是是泛泛而談,同時也是一次表態的機會,比如盧家請楊元慶在范陽堂就坐,其實就是一種表態,但這種禮節性的拜訪也並不是可有可無,他這種拜訪同時也是爲了創造一種良好和睦的氣氛,爲下一次的務實深談奠定基礎。

而沒有這種氣氛,楊元慶請盧豫去太原爲官就會顯得很唐突,盧豫也未必肯答應,雙方都心知肚明,從楊元慶視察倉庫暗示盧昭,到今天正式登門拜訪,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盧相國的去世,我很抱歉,當初唐軍入侵弘農郡,嚴重威脅到河東,爲了擊退唐軍,我和王世充建立了一種軍事同盟,條件之一就是保證盧相國的安全,把他平安送到太原,不料王世充背信棄義,害死了盧相國,還把責任推給下面大將,這件事我不會善罷甘休,總有一天,我會讓王世充付出失信的代價,也會用他的人頭來祭祀盧相國,這也是我給盧家的承諾。”

關於盧楚之死,楊元慶做出了正式的表態,盧氏兄弟和族人連忙起身向楊元慶感謝,“多謝殿下對盧家厚愛,盧家感激不盡。”

楊元慶呵呵笑着連忙擺手,“不敢當!家主請坐。”

他們又聊了一些涿郡風俗,時辰也差不多了,楊元慶便起身告辭。

“後天我要暫時返回太原,朝廷那邊的事情堆積了不少,這邊還有不少軍務要處理,今天只能倉促拜訪,改天再來和盧家主好好聊天,我就先告辭了。”

盧豫站也慌忙起身道:“殿下百忙之中還抽出時間來盧家,盧家感激不盡,不敢耽誤殿下寶貴時間,還望殿下有空時常來坐坐。”

“一定!一定!”

楊元慶告辭而去,盧豫一直將他送出府門,望着他騎馬遠去,這才長長鬆了口氣,旁邊盧昭輕捋長鬚對兄長道:“楚王居然給盧家做出殺王世充的承諾,對我們盧家不是一般的重視啊!”

盧豫鼻子裡輕輕哼了一聲,“這當然只是順水人情,他要取天下,自然要滅王世充,不過呢?你說得也對,他既然肯對盧家說這話,就表明了他對盧家的重視,這纔是關鍵。”……

離開盧府,楊元慶返回了幽州總管府,他心中卻在想着用盧豫爲相之事,當初設立紫微閣時,他考慮的就是七相,但又擔心名額佔滿,以後不好撤換,所以一開始只設了五相。

現在拿下幽州,如果能把盧豫入相,這對爭取河北士族的支持,將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還有一個博陵崔氏,這也是他重點要拉攏的世家,從河東的經驗來看,他重用世家的路線完全正確,正是因爲得到名門世家的大力支持,才使新隋朝迅速穩定,並確立了正統的地位,在河北他準備如法炮製,利用世家的威望來迅速穩定政權。

但楊元慶也有一個原則,那就是隻用世家的人,而不能建立世家從政的制度,也就是要避免魏晉時期唯門第論的糟粕,不能讓名門世家子弟全面控制朝廷中樞。

回到了總管衙門,臺階上一名親兵立刻奔過來稟報,“啓稟總管,竇建德派使者來了,正在等候總管接見!”

這倒有點出乎楊元慶的意料,但也並不奇怪,他沉思一下便道:“帶他來偏堂見我!”

楊元慶翻身下馬進了總管衙門,來到偏堂坐下,很快,幾名士兵帶上來一名中年男子,他上前躬身施禮,“長樂王之臣韓致禮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想了一想,這個韓致禮好像是竇建德的記室參軍,便問道:“你可就是記室韓參軍?”

“在下正是!”

“不知韓參軍來見我,有什麼事?”

“卑職奉我家王爺之命,特來給楚王殿下送一份薄禮,不知殿下是否願意過目?”

楊元慶淡淡一笑,“那就拿上來看一看。”

韓致禮大喜,連忙回頭喊道:“請幫忙擡上來!”

幾十名隋軍擡上來十幾口大箱子,後面還跟着二十幾名年輕美貌的少女,韓致禮上前將箱子一一打開,箱子裡珠光寶氣,堆滿了各種珠寶翠玉,大塊黃金燦燦閃亮,令人眼花繚亂。

韓致禮指着珠寶黃金和少女道:“這些都是王爺給楚王殿下的一點薄禮,只是王爺的心意,請殿下笑納。”

楊元慶不屑地瞥了一眼珠寶美女,卻不露聲色問:“我聽說竇將軍身無餘財,但凡得到一點金銀寶貝都會賞賜給手下,他自己卻粗茶淡飯,身着布衣,從不近女色,可他怎麼會有這麼多金銀珠寶,還有美貌少女,難道世人對竇將軍的傳言並非真實,花天酒地、貪財好色纔是他的本性麼?”

韓致禮臉一紅,連忙解釋說:“我家王爺確實生活簡樸,既不貪財,更不好色,這些珠玉美人都是宇文化及送給王爺之禮,王爺不喜,便把它們轉給殿下,請殿下笑納。”

楊元慶呵呵笑了起來,“這就是竇將軍不對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不喜歡的東西就給我,難道我就會喜歡嗎?你們竇將軍的想法有問題啊!”

韓致禮臉一陣紅,一陣白,他咬一下嘴脣道:“不知殿下想要什麼?”

“其實竇將軍很清楚,只是他捨不得給我,如果他肯把我想要的東西給我,那麼我與他罷兵和好也無妨。”

“請殿下告訴卑職,卑職一定轉達給王爺。”

楊元慶眼睛慢慢眯了起來,“我想要河北之地,他應該很清楚!”()

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4章 三面受敵第46章 激戰碼頭第49章 唐軍西撤第53章 七星寶刀第38章 八方酒肆第29章 運籌帷幄第31章 船中飛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65章 緊急情報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62章 交換條件第34章 裴矩之策第46章 斷臂之仇第6章 出乎意料第8章 假途滅虢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章 江南隱憂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9章 南下清河第65章 蕭後心機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1章 淵突之盟第29章 風過雁門第16章 月夜雙殺第55章 陰差陽錯第4章 反客爲主第3章 黑臉魏刀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26章 說服李靖第42章 人棄我用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5章 爭奪人口第2章 帝王失信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8章 諫臣之死第20章 絕戶之計第29章 南下清河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4章 目光深遠第43章 丹陽公主第46章 落井下石第55章 陰差陽錯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章 落魄高才第2章 計取飛狐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3章 棒打長孫第51章 將星隕落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章 計取飛狐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章 烽燧血戰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章 齊郡大戰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3章 殺機暗伏第44章 拖延三天第34章 京城來信第5章 動之以情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9章 夜審出塵第11章 發現主力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5章 隔牆有耳第40章 痛苦抉擇第30章 三個條件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3章 切斷退路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章 小妹何名第66章 碎葉求救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0章 痛苦抉擇
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4章 三面受敵第46章 激戰碼頭第49章 唐軍西撤第53章 七星寶刀第38章 八方酒肆第29章 運籌帷幄第31章 船中飛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65章 緊急情報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62章 交換條件第34章 裴矩之策第46章 斷臂之仇第6章 出乎意料第8章 假途滅虢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章 江南隱憂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9章 南下清河第65章 蕭後心機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1章 淵突之盟第29章 風過雁門第16章 月夜雙殺第55章 陰差陽錯第4章 反客爲主第3章 黑臉魏刀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26章 說服李靖第42章 人棄我用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5章 爭奪人口第2章 帝王失信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8章 諫臣之死第20章 絕戶之計第29章 南下清河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4章 目光深遠第43章 丹陽公主第46章 落井下石第55章 陰差陽錯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章 落魄高才第2章 計取飛狐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3章 棒打長孫第51章 將星隕落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章 計取飛狐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章 烽燧血戰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章 齊郡大戰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3章 殺機暗伏第44章 拖延三天第34章 京城來信第5章 動之以情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9章 夜審出塵第11章 發現主力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5章 隔牆有耳第40章 痛苦抉擇第30章 三個條件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3章 切斷退路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章 小妹何名第66章 碎葉求救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0章 痛苦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