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黑臉魏刀

次日中午,楊元慶率三千軍抵達了飛狐縣,其實秦瓊的擔憂只是對自己的不一種自信,他的猜測並不正確,楊元慶親自來督戰並不是不信任他,相反,他正是因爲信任秦瓊才讓他主管雁門郡,那是北隋即將發動河北戰役的起點。

只是這場戰役太重要,他才親自前來過問,能否能順利拿下上谷郡事關他整個河北戰役能否順利展開。

之所以讓秦瓊打易縣,是因爲易縣更難打,易縣是上谷郡的郡治所在,城池高大寬闊,魏刀兒在易縣駐紮了重兵,程咬金是打不下來,只有靠秦瓊的統帥能力,或許能打下。

當然,楊元慶絕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他考慮三個方案,飛狐陘方案只是其中一個,其次是井陘方案,有羅士信率領四萬軍,部署在井陘關內,如果如果秦瓊拿不下上谷郡,那麼井陘方案就會啓動,羅士信將率軍攻打恆山郡,將恆山郡作爲隋軍進攻河北的跳板,只是恆山郡比較難打,將會付出較大的傷亡。

再一個方案是河內方案,徐世績也率三萬軍部署在河內,一旦前兩個方案都失敗,那麼河內方案會啓動,由徐世績率軍攻打安陽郡,和死守鄴縣的南隋孤軍呼應,不過這個方案是直接面對竇建德,楊元慶並不想採用。

所以在三個方案中,飛狐陘方案是最優的方案,楊元慶非常期待這個方案能成功。

楊元慶的軍隊緩緩來到了飛狐縣前,程咬金迎了出來。他單膝跪下行禮道:“末將程咬金不負總管重託,順利拿下飛狐郡。”

楊元慶讚許地點點頭,“做得很好,我會記你首功。”

他又看了看城內。不見秦瓊,便問:“秦將軍何在?”

“回稟總管,秦將軍昨天一早便率軍去攻打易縣去了,他讓末將轉告總管,他一定會拿下易縣,不會讓總管失望。”

楊元慶的眉頭略略一皺,他本來想和秦瓊協商一下軍情,不料他卻匆匆走了。楊元慶雖然能理解秦瓊立功心切,但秦瓊這種急於立功的心態反而會讓他難以冷靜,欲速則不達,而且秦瓊兵力也不夠。

楊元慶取出一封信。回頭對鷹揚郎將鄧遲年道:“你速率兩千士兵前去支援秦將軍,並將這封信交給他。”

“末將遵命!”

鄧遲年接過信,便率兩千士兵趕去了易縣,楊元慶隨即又命親衛,“可以將信鷹放回太原了。”

一隻蒼鷹撲打着翅膀騰空而起。在天空盤旋幾圈,展翅向西南方向飛去。

........

易縣要比飛狐縣難打得多,易縣是上谷郡郡治,有人口上萬戶。城池周長二十里,城牆高大寬闊。駐軍兩萬人,上谷郡雖然是魏刀兒的起家之地。但他的都城卻在恆山郡的正定縣,在正定縣附近聚集了八萬軍隊,他命心腹大將翟雀兒率兩萬軍駐守上谷郡,兵力幾乎都集中在易縣城內。

易縣的難以攻打併不僅僅是城池本身難打,而且還在於易縣位於上谷郡縱深,隋軍入境很容易被發現,不像飛狐郡不知道隋軍到來,可以用計取,而易縣幾乎不可能用計取。

一萬隋軍在秦瓊的率領下沿着易水河谷急速向易縣方向進軍,時值嚴冬,河水冰凍,如一條白玉帶,延綿不盡地伸向遠方,冰河兩邊的樹枝綴滿了晶瑩剔透的冰條,這是一種美奐絕倫的景色,但並不利用作戰。

這時,隊伍的前方略略出現一點騷動,秦瓊催馬上前,只見百餘名斥候押着幾名魏軍探子走來,探子被繩子捆綁,身着皮甲,衣衫破爛,他們被按跪倒在秦瓊馬前。

“將軍,這是我們在前方抓到的幾名探子。”

秦瓊翻身下馬,走到一名探子前問道:“你們一共有多少人?”

探子低頭不語,秦瓊見他已經有開口之意,又看了看旁邊幾人,一擺手,“其他人都押下去。”

其他幾名探子都被帶走,只剩下一人,秦瓊又對他道:“只要你肯說實話,我就放你走,絕不食言。”

探子半響低聲道:“我們一共有二十人,我們都發現了隋軍,只是我們五人逃得慢而被抓住。”

“其他逃走之人都看見了隋軍?”

“我們藏身在那棵大樹上,看得很清楚。”

秦瓊擡頭望去,只見最面高處露出一株體格龐大的樹冠,這棵大樹足有十幾丈高,被白雪覆蓋,至少有千年以上,矗立在半空中。

確實,如果藏身在這棵大樹上,十幾裡外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秦瓊又問他:“易縣有多少駐軍?主將是誰?”

“回稟將軍,易縣有兩萬駐軍,主將是翟雀兒。”

秦瓊又問了他十幾個問題,包括裝備、糧食、民心等等,探子都能一一回答,基本上都屬實,這個時候秦瓊已經大概瞭解易縣的情況了,居然有兩萬駐軍,而自己只有一萬人,也沒有帶攻城器,攻城會很不利,不過隋軍的裝備和士氣要遠遠勝過對方,從對方穿的皮甲便可看出,而且只有斥候和親兵才能穿皮甲,其他士兵都衣着襤褸,平時也吃不飽,士氣十分低迷。

秦瓊畢竟是經驗豐富的大將,他迅速分析了自己的有利和不利,他也意識到自己沒有必要這樣倉促進軍,對方已經知道了他的到來,倉促進軍只會對士兵的體力消耗極大,反而讓他被動。

至於攻打城池,秦瓊一時也無計可施,好在四周隨處可見高聳筆直的大樹,非常適宜製作攻城武器。

想到這,秦瓊當即下令道:“傳我的命令,隊伍就地休息!”

隋兵已經急行軍一天,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大家紛紛找地方坐下休息,喝水吃乾糧,那名探子怯生生道:“將軍,我已全部交代,能否放我回家?”

秦瓊笑道:“現在放你,怕你泄露我的軍機,等打完仗我會放你,並會給你錢糧作爲獎勵。”

“多謝將軍!”

秦瓊找一塊大石坐了下來,接過士兵遞給的一塊麪餅,一邊慢慢啃咬,一邊思索着破城之策。

........

楊元慶之所以選擇了拿魏刀兒做進攻河北的突破口,就在於魏刀兒在整個河北勢力中是最弱的一個,他雖然號稱十萬大軍,但實際上他只控制了上谷郡和恆山郡,民力嚴重不足,幾乎是全民皆兵,上至六十歲老翁,下至十二三歲的少年,全部被強迫從軍,這才勉強湊齊了十萬大軍。

他幾乎還延續着前幾年的造反模式,全民皆兵,竭澤而漁,嚴重破壞生產力,這種模式目前已經被幾大勢力摒棄了。

但魏刀兒也有他的幸運之處,他搶到幾座涿郡糧倉,搬運了幾十萬石糧食回恆山郡,這些糧食便勉強維持了他最低限度的軍糧,再加上竇建德鼓勵魏刀兒對抗幽州羅藝,也送了他一些皮甲和武器,又在糧食方面給了他一點支援,這便使魏刀兒的十萬大軍能夠維持下來,而且羅藝因爲對竇建德頗爲忌憚,也遲遲沒有對魏刀兒動手。

魏刀兒就像一隻在夾縫中生存的壁虎,依靠着竇建德,苦苦守着自己的一塊地盤,幾個月前,他幾次想趁隋軍主力在河東道南部和李世民軍對峙的機會,出兵劫掠太原郡,但最終他沒有這個膽量。

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隋軍東征河北,但隋軍並不會因爲他害怕而放棄東征,在和唐軍達成和解協議後,隋軍的東征便拉開了序幕。

魏刀兒是在年初時登基爲魏帝,他仿造竇建德的金城宮給自己也造了一座宮殿,娶了二十四名妃子,只是他沒有足夠的人才擔任公卿大臣,使得他的朝廷成了空架子,把各個大臣頭銜封給了部將們,成了天下笑柄。

這幾天,魏刀兒心中擔憂到了極點,他也聽說了隋唐達成和解協議,南方又和王世充結盟,那麼隋軍的下一步必然就是東征河北,他魏刀兒就是第一個挨刀者,這讓魏刀兒心中又煩又亂,他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一面大銅鏡前,魏刀兒身着龍袍,頭戴沖天冠,眯着眼打量着大銅鏡中的自己,眯縫的眼睛充滿了留戀,他這身龍袍還能再穿到幾時?

他輕輕撫摸着臉上長長的一道疤痕,這道觸目驚心的疤痕是他少年時代留下的紀念,伴隨了他整整三十年,難道這道傷疤就要在人世間消失嗎?

魏刀兒心中長嘆一聲,他着實不甘,可他又怎麼辦?他的軍隊能打得過精銳的隋軍嗎?魏刀兒心裡有數,他的軍隊就是一羣烏合之衆,連劉武周的軍隊都打不過,怎麼可能和楊元慶的軍隊對抗。

就在這時,宮門口有侍衛稟報:“稟報王上,北隋有使者求見!”

魏刀兒精神一振,連忙道:“速請他進來!”

他心中又燃起一線希望,北隋使者找自己,會是什麼事?

片刻,侍衛帶進來一名三十餘歲男子,向魏刀兒拱手施一禮,“在下隋朝鴻臚寺少卿劉崇運,奉楚王殿下之命特來和魏將軍談一談避免雙方兵戈相見的條件。”

第8章 欲速不達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7章 一招險計第13章 城中暗流第38章 東路使者第37章 欲加之罪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8章 二次談判第36章 連夜撤軍第7章 不徇私情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4章 殺雞儆猴第7章 羅藝告密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4章 公主壽宴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6章 三千奇兵第62章 雞肋之城第98章 兩線危機第98章 兩線危機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5章 送君高招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4章 兩面三刀第15章 求賢若渴第46章 斷臂之仇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3章 遠方來人第31章 重磅加碼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3章 楊家禍根第21章 誰爲主將第8章 假途滅虢第50章 局勢漸變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章 初入楊府第10章 窮途出路第1章 落魄高才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7章 密室收穫第1章 狡雄尋窟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2章 東都內亂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27章 奇貨可居第17章 李淵失言第4章 利益之誘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8章 緊急情報第24章 各有所學第8章 欲速不達第20章 緊急受命第43章 丹陽公主第97章 僞漢毒計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9章 情理之中第9章 玄感之憂第16章 軍心不穩第63章 北地迎歸第20章 王妃請客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章 異牀同夢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4章 入伍斥候第13章 世充評榜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4章 夜攻太原第7章 羅藝告密第33章 跨境剿匪第3章 微妙來訪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66章 碎葉求救第23章 都市買禮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章 欺人太甚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0章 一路追殺
第8章 欲速不達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4章 裴矩之策第37章 一招險計第13章 城中暗流第38章 東路使者第37章 欲加之罪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8章 二次談判第36章 連夜撤軍第7章 不徇私情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4章 殺雞儆猴第7章 羅藝告密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4章 公主壽宴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6章 三千奇兵第62章 雞肋之城第98章 兩線危機第98章 兩線危機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5章 送君高招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4章 兩面三刀第15章 求賢若渴第46章 斷臂之仇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3章 遠方來人第31章 重磅加碼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3章 楊家禍根第21章 誰爲主將第8章 假途滅虢第50章 局勢漸變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章 初入楊府第10章 窮途出路第1章 落魄高才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7章 密室收穫第1章 狡雄尋窟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2章 東都內亂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27章 奇貨可居第17章 李淵失言第4章 利益之誘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8章 緊急情報第24章 各有所學第8章 欲速不達第20章 緊急受命第43章 丹陽公主第97章 僞漢毒計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9章 情理之中第9章 玄感之憂第16章 軍心不穩第63章 北地迎歸第20章 王妃請客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章 異牀同夢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4章 入伍斥候第13章 世充評榜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4章 夜攻太原第7章 羅藝告密第33章 跨境剿匪第3章 微妙來訪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66章 碎葉求救第23章 都市買禮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章 欺人太甚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0章 一路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