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被迫求和

盛彥師投降、李神符身死,河西軍在會寧郡慘敗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僅僅兩天後便傳到了長安。

一起傳來的消息還有三萬隋軍出兵延安郡,駐紮在延安郡的唐軍被迫南撤,一連串的沉痛失敗,重重地打擊在還沒有從都城失陷和皇后去世中恢復的唐廷身上,長安上空愁雲籠罩,使得攻破洛陽的利好消息也無法衝破長安上空的陰雲。

秦王府,李世民剛剛從洛陽凱旋而歸,迎接他的沒有歡天喜地的鑼鼓聲,沒有父皇率百官出迎,更沒有有長安民衆的簞食壺漿。

只有一連串沉重的打擊,長安城被楊元慶率領的一萬隋軍騎兵以偷襲方式攻破;父皇被迫答應從洛陽撤軍,這等於他陣亡了兩萬唐軍將士,拼死打下的洛陽,最後拱手送給了隋軍。

更重要是母后的去世使李世民再也經受不住沉重的打擊,他也病倒了,病室裡,李世民靜靜地躺在榻上,目光無神地望着屋頂。

他心中曾經有過的雄心壯志此時已如江水東逝,一去不再復返,屢遭挫折的李世民終於有些心灰意冷。

他覺得自己的戰略眼光並沒有錯誤,可爲何運用到具體的戰術上卻屢屢失敗,在他記憶中,好像從來沒有贏過楊元慶一次,爲什麼他在楊元慶面前會屢戰屢敗。

或許失敗能讓人頭腦清醒,經過長久的思考,李世民也漸漸有些明白過來,楊元慶屢獲勝利的原因很多。

比如用人,他出身弘農楊氏,卻從不重用楊家子弟,李靖、徐世績、秦瓊、蘇定方、裴行儼、羅士信等等,這些大將個個都能獨擋一面,他完全相信地將軍隊交付給他們,讓他們統帥一方。

他甚至把軍隊交給秦瓊。把都城託付給他,這種信任使得他手下人才輩出,將星璀璨。

而父皇卻從不把軍隊交給宗室以外的統帥,甚至連自己兒子都不相信。正這種狹隘的眼光使得唐軍深受羈絆,或許能戰勝王世充、蕭銑這樣的小勢力,可在對付更加強大且生機勃勃的隋朝時,便會屢戰屢敗,最後連京城都被攻破,軍心民心喪失殆盡。

如果看得更深一點,其實就是山東士族戰勝了關隴貴族。山東士族支持的新隋朝日益強大,而關隴貴族支持唐朝卻在日益沒落。

迄今爲止,連均田制都推行不下去,關隴大地上依然是大莊園林立,關隴貴族的利益非但沒有觸動,皇親國戚又大量封地佔田,尹貴平之流無功受重賞,卻不肯封賞有功將士。如此,唐朝怎麼能得到關隴底層民衆的支持,怎麼讓士兵賣命?

從尹貴平一案中便可以看出。皇親國戚和關隴貴族們已經把壟斷土地之手伸進了巴蜀甚至荊襄,尹貴平一案在父皇的庇護下,最終不了了之,這令李世民心中充滿了憤慨和無奈。

相比之下,楊元慶用鐵腕手段收拾太原王家,清理河北官場,使得隋朝吏治清明,山東士族不敢奪利侵民,賞罰分明使將士用命,吏治清明得到民衆支持。

一清一渾。一長一消,李世民憂心之極,他對唐朝的未來漸漸失去了信心。

這時,李世民的妻子長孫氏端着藥小心翼翼走了進來,她見丈夫精神還好,就是滿眼憂愁。便柔聲勸他道:“母后被病痛折磨,如今仙去,其實也是一種解脫,人死不能復生,夫君想開一點吧!”

李世民嘆了口氣,“我不是爲母后去世憂心,我的是爲大唐前途擔憂,這次遭遇這麼大的挫折,還能不能緩得過氣來。”

長孫氏笑了起來,“如果是這樣,就更不應該長吁短嘆了,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夫君是帶兵之將,何必憂堵於心,找人說說話,或許好一點,房先生還在外書房等着夫君呢?”

李世民聽說房玄齡來了,連忙坐起身,“我得去見他!”

“披一件衣服再去。”

長孫氏將一件厚襖給他披上,又讓他把藥喝了,這才放李世民出門。

李世民的外書房內,一向淡定的房玄齡已經不再淡定了,盛彥師投降,隋軍全殲李神符軍的消息令他心中異常焦急,他很清楚這件事的嚴重性,不僅是關內道危機,河西道也保不住。

如果河西道不保,大唐的四十萬匹戰馬將成爲泡影,這是大唐強軍的唯一希望,沒有了戰馬,唐軍就沒有了任何希望。

但更讓房玄齡焦急的是,這個消息一早便傳來,但現在已快到中午,朝廷百官只在議論李神符之死,卻無人提到河西,難道他們意識不到這次慘敗的嚴重後果?

但房玄齡也有點猶豫,他在猶豫自己該不該把這件事告訴李世民,皇后剛剛去世,洛陽得而復失,李世民已承受太多的打擊,河西之事他是否還能撐得住?房玄齡很是擔憂,但不說又不行,形勢已危急到火燒眉毛的程度。

這時,身後傳來沉重的腳步聲,房玄齡很熟悉這個腳步聲,是秦王到了,不過有些步伐沉重,很明顯在病中,房玄齡又有些猶豫。

“先生有什麼急事找我嗎?”李世民走進屋,微笑着問道。

“我是來。。。。來探望殿下的病情。”房玄齡心中暗歎一聲,他還是不能說實話。

“我還好,問題不大,一點感恙。”

李世民坐下,指指坐榻,“先生請坐吧!”

一名侍女上來兩杯茶,李世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有笑道:“先生說吧!什麼事?”

“我確實是來探望殿下。”

李世民呵呵笑了起來,“哪有在書房探望病人的道理,我無妨,有什麼急事儘管說,我挺得住!”

房玄齡嘆了口氣,“那我就直說了,盛彥師在會寧郡投降了,李神符率兩萬軍前來支援,結果中計,全軍覆沒,李神符生死不知。”

“啊!”

這個消息將李世民震驚得目瞪口呆,半響,他急道:“那河西呢,聖上有派援軍趕往河西嗎?”

房玄齡暗暗嘆息,不愧是秦王,一眼便看到了問題的關鍵,他苦笑一聲道:“現在讓人心急就是這個,聖上和朝廷似乎都沒有認識到這個後果,到現在還沒有半點消息。”

“不行!我要找父皇去。”

李世民心急如焚,他很清楚,一旦河西道不保,大唐將失去戰馬,全軍騎兵化的計劃將徹底落空,四十萬匹戰馬啊!

他起身去換朝服,走到門口又對房玄齡道:”你去通知一下裴寂,讓他也立刻去御書房,事不宜遲,現在就去。”

“殿下,稍等片刻。”房玄齡叫住了他。

“還有什麼事?”

房玄齡小心翼翼提醒他,“殿下一定要堅持清算會寧郡的責任。”

李世民遲疑一下,他知道房玄齡的意思,這次會寧郡慘敗是太子的部署,包括河西危機和李神符之死,都是太子一手造成,可以追究太子的責任,雖說是這樣,但李世民覺得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

房玄齡看出了李世民的猶豫,又提醒道:“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太子要追究這次出兵責任的話。。。。。”

李世民點點頭,他明白房玄齡的意思,“我知道了,我會看情況而定。”

李世民離開房門,匆匆去了自己的內室……其實事情也不像房玄齡想的那樣,沒人關心會寧郡之敗,在武德殿偏殿內,李淵和五名相國以及太子正在緊急商議會寧郡之敗所引發的危機,不過和李世民想的不是一回事,不是想派兵去奪回河西,而是衆人在商議和隋朝議和。

“各位愛卿,大唐自從建立之後,戰爭便一直不絕,朝廷已至崩潰的邊緣,民心思定,朕不想再打了,所以要和各位愛卿商議,怎麼和隋朝議和,雙方罷兵,偃旗息鼓,休養民生。”

陳叔達站起身應和道:“陛下說得極對,微臣走訪市井,確實感到民心厭戰,現在士氣低迷,陛下主張停戰是順應民心和軍心之舉,臣堅決贊成。”

李淵點點頭,又問蕭瑀,“蕭愛卿的看法呢?”

蕭瑀心裡明白,李淵說什麼都是藉口,其實說得淺白一點,他是被楊元慶打怕了,但蕭瑀本身也比較反對作戰,戰爭對朝廷負擔太重。

既然李淵問他,他自然得回答,“陛下,今年糧食歉收,稅賦只有去年的七成,已經不能滿足朝廷日常的支出,本來我們先前賠付隋朝糧食後,還有餘糧可以支持抗災和年末祿米支付,但這次出兵洛陽和關內,已經耗去了三十萬石糧食,還有陣亡將士的撫卹,微臣算了一下,至少要二十五萬石左右,而我們各地官倉的存糧只有二十萬石,不足以支付陣亡撫卹,更不要提年末百官的祿米支出,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隋朝要求賠償,我們怎麼辦?”

殿內一片寂靜,蕭瑀的話說到了要害處,沒有錢糧,拿什麼去和隋朝議和?

半晌,李建成道:“父皇,兒臣考慮隋朝剛經歷了和突厥大戰,也同樣筋疲力盡,而且河東腹地遭受破壞嚴重,兒臣認爲楊元慶也不想再打了,所以,只要雙方以誠相待,未必有什麼賠償,兒臣願意親自去會寧郡和楊元慶談判……()

第38章 拋出誘餌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章 意外相逢第41章 李密之思第23章 世充求救第6章 養虎生患第49章 引發上怒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7章 監察御史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殺雞儆猴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33章 跨境剿匪第54章 西域戰略第26章 一戰成名第61章 南陽事件第31章 宿怨爆發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3章 豐州東擴第33章 官場暗鬥第9章 一名小兵第19章 嚴厲警告第49章 蕭家試探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3章 遠方來人第44章 被迫抉擇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28章 捉姦在牀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章 冤家路窄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6章 千里改錯第74章 意外發生第45章 不爲我用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22章 烽火狼煙第53章 脣槍舌劍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5章 化繁爲簡第33章 官場暗鬥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36章 三策選一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0章 倒齊暗流第70章 北方消息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3章 戰爭來臨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5章 狹路相逢第49章 唐軍西撤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0章 窮途出路第56章 下婿催妝第3章 勸降建德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3章 投鼠忌器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3章 京城讖語第30章 太子殺招第39章 重要情報第4章 以小欺老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5章 打進楔子第8章 臨戰前夜第6章 出乎意料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45章 唐相之危第6章 一劍之情第3章 雙瞳之將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20章 以命威脅第36章 漏網之魚第24章 朝堂對質第37章 一記反抽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章 意外收穫
第38章 拋出誘餌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章 意外相逢第41章 李密之思第23章 世充求救第6章 養虎生患第49章 引發上怒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7章 監察御史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殺雞儆猴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33章 跨境剿匪第54章 西域戰略第26章 一戰成名第61章 南陽事件第31章 宿怨爆發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3章 豐州東擴第33章 官場暗鬥第9章 一名小兵第19章 嚴厲警告第49章 蕭家試探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3章 遠方來人第44章 被迫抉擇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28章 捉姦在牀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章 冤家路窄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6章 千里改錯第74章 意外發生第45章 不爲我用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22章 烽火狼煙第53章 脣槍舌劍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5章 化繁爲簡第33章 官場暗鬥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36章 三策選一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0章 倒齊暗流第70章 北方消息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3章 戰爭來臨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5章 狹路相逢第49章 唐軍西撤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0章 窮途出路第56章 下婿催妝第3章 勸降建德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3章 投鼠忌器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3章 京城讖語第30章 太子殺招第39章 重要情報第4章 以小欺老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5章 打進楔子第8章 臨戰前夜第6章 出乎意料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45章 唐相之危第6章 一劍之情第3章 雙瞳之將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20章 以命威脅第36章 漏網之魚第24章 朝堂對質第37章 一記反抽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章 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