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動之以情

蕭璡微微嘆息一聲,“天下所有人都可以說楚王沒有誠意,惟獨大將軍不能說,若大將軍也認爲楚王沒有誠意,那就是叫忘恩負義了。”

杜伏威愕然,“蕭先生此話怎麼說?我哪裡忘恩負義了?”

“容我冒昧問一聲,大將軍的令尊和令堂可健在?”

“他們早已去世多年,那時我還年少,被官兵所殺!”杜伏威也嘆息一聲,他無力保護父母,以致父母慘死,這是他畢生之痛事。

“是在蘄縣對吧!你父親因動了關隴貴族的利益而被殺,你跳河逃生,回來後母親已生死不知,是不是?”

杜伏威眼睛眯了起來,閃爍着懾人的光芒,緊緊盯着蕭璡,“你怎麼會知道這些?”

“你先別管我怎麼知道,我只問你,你母親死了嗎?”

杜伏威跳河逃走後,晚上又偷偷摸回來,發現院子有不少血跡,母親淘米的簸籮還在井口,他便認爲母親已死,繼而傷心離去。

但此刻,蕭璡的話中顯然另有深意,杜伏威心中一陣猛跳,他有點不敢相信,顫聲問道:“難道我母親沒死?”

蕭璡點了點頭,“你母親沒死,她當時被楚王側妃冒死相救,逃脫一命。”

杜伏威騰地站起身,眼睛瞪得滾圓,眼睛射出極度震駭的目光,他忽然腿一陣發軟,再也站不住,竟一下子跪在蕭璡面前,悲聲喊道:“我娘....在哪裡?”

蕭璡連忙扶起他坐下。“大將軍莫急,你母親還在健在,現在過得很好。”

杜伏威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用一種幾近哀求的口氣,“求你告訴我,我娘在哪裡?”

蕭璡嘆了口氣,“你母親現在在衡山。和楚王側妃的母親生活在一起,她過得很平靜,或者我再告訴你。她現在是半出家,帶髮修行,這就是她知道你。但並沒有來找你的緣故,但她一直很關心你。”

說着,蕭璡從懷中取出一隻銀鐲,遞給了杜伏威,杜伏威雙手捧過手鐲,他認出這是孃的手鐲,裡面還刻有孃的名字,‘晚娘’,這是他最早認識的兩個字。

杜伏威的手劇烈顫抖起來,眼中閃爍着淚花。他的娘真的還在人世,這是他不止一次做過的夢,夢見娘沒有死,在井邊淘米,不准他出去調皮。

每次醒來他都是流淚滿面。他曾經祈禱過上蒼,如果能讓娘復活,他寧可放棄一切,拿着鋤頭去當農民。

杜伏威不想讓蕭璡看到他的悲傷,走到窗前,背對着蕭璡。這時淚水終於從眼中洶涌而出,流滿了臉龐。

蕭璡也沒有打擾他,讓他靜靜發泄內心的悲傷,過了良久,杜伏威終於平靜下來,他拭去淚水問:“先生能告訴我,我娘在衡山哪裡?”

蕭璡苦笑一聲道:“實不相瞞,我也不知,因爲這涉及到楚王側妃的母親,也就是楚王養母的安全,是極爲機密之事。”

杜伏威又慢慢走回座位坐下,半晌,他沉聲道:“楚王殿下對杜伏威的大恩,無以言述,我沒有任何條件,就算楚王讓杜伏威做一小兵,我也心甘情願,我願意效忠隋朝,效忠楚王殿下,以報答他的救母大恩!”

。。。。。。。

由於杜伏威心緒難平,只能暫時定下大方向,具體細節談判要放在以後,蕭璡告辭而去,杜伏威隨即命人厚待隋使。

房間裡又安靜下來,杜伏威坐在桌邊,久久凝視着手心中的銀手鐲,這一刻他已等待得太久,這隻已略發黑的銀手鐲裡凝聚着他太多太深的思念,他緊緊攥着手鐲,生怕這是一場夢,夢醒後,手鐲就會不翼而飛。

這時,一名三十餘歲的大漢快步走進房間,杜伏威竟然沒有發現,這名大漢便是杜伏威的親密戰友輔公佑,他聽說杜伏威正在接見隋使,便匆匆趕來,不料隋使已去,杜伏威在全神貫注地看着什麼?

輔公佑遲疑一下,又悄悄退了回去,他感覺杜伏威似乎有什麼隱私,他不能太唐突。

輔公佑敲了敲門,重重咳嗽一聲,這才把沉思中的杜伏威驚醒,杜伏威隨手將手鐲放入懷中,娘還活着之事,他暫時還不想告訴任何人,包括眼前的輔公佑。

“大哥有什麼事嗎?”

杜伏威一般在沒有人時,會稱輔公佑爲大哥,但有外人時,他就會改口,和衆人一樣稱他爲二將軍,儘管兩人私交情同兄弟,但在權力劃分上,杜伏威是主,輔公佑是副,這一點不容含糊。

輔公佑走進房間笑道:“聽說隋使來了,怎麼這麼快就談完了?”

“其實沒什麼可談,就談了談條件,我說需要考慮一下。”杜伏威儘量掩飾着內心的感情,他已經習慣於在部下面前不表現出情感,甚至在輔公佑面前也是這樣。

儘管如此,細心的輔公佑還在杜伏威臉上發現了淚痕,這使他心中相當震驚,在他記憶中,自從杜伏威失去父母后,他便不再悲傷,總是如鋼鐵般的堅強,今天他居然哭了,隋使對他說了什麼?

輔公佑坐了下來,問道:“隋使開出了什麼條件?”

輔公佑和杜伏威在軍隊的前途上分歧很大,輔公佑反對投靠任何人,他主張自立爲王,在時機成熟時登基爲帝,創立一番基業。

所以他並不贊成杜伏威投降皇泰帝,但如果是有名無實的投降,他也並不反對,畢竟洛陽太弱,根本控制不住他們。

但隋唐兩朝則不一樣了,他們都是勢力強大,一旦他們投降,就會立刻遭受控制,如果再反悔,就會給對方口實,所以輔公佑非常謹慎,他希望杜伏威能拒絕隋唐的拉攏。

杜伏威對輔公佑的態度也瞭然於胸,他笑着把楊元慶遞給了輔公佑,“大哥自己看看吧!”

輔公佑接過信匆匆看完,他識字不是很多,信中內容只能大致明白一二,輔公佑眉頭微微一皺,問道:“楊元慶封你什麼官?”

“隋朝封我淮南五郡兵馬總管、上柱國、驃騎大將軍,另外封爵歷陽郡公。”

輔公佑愕然,半晌道:“才歷陽郡公,這未免太低吧!唐朝可是封你吳王,還封你東南行臺尚書令,隋朝好像誠意不足啊!”

杜伏威搖了搖頭,“其實我覺得唐朝纔是沒有誠意,李淵封我爲親王,要知道這隻有他的兒子纔有資格,連李孝恭和李神通也只能封郡王,我這個外姓人何以爲親王?以後我投降他後還能活多久?這明顯只是一種臨時敷衍之策,用高利誘引我,我不會上當。”

“那麼隋朝呢?”輔公佑又繼續問道。

“我覺得楊元慶倒是很有誠意,按規矩來辦事,封我爲郡公,這已是他們所能做到的最大封官,據我所知,隋朝至今沒有一個國公,最高也就是郡公,能和羅士信、秦瓊他們並列,這足以可見楚王的誠意。”

輔公佑聽他稱楊元慶爲楚王,心中咯噔一下,從語氣上都聽得出杜伏威的想法。

“所以你最終決定投降隋朝?”輔公佑目光變得十分嚴厲,他已經做好了極力反對的準備。

杜伏威銳利的目光直刺輔公佑,語氣卻淡淡道:“是的,我已經決定投降隋朝,效忠於楚王,已經決定了,任何人的反對都不會改變我的決定!”

“你!”

輔公佑騰地站起了起來,心中的憤怒不可抑制,杜伏威顯然就是在指他,他激憤道:“好吧!既然你這樣說了,那我也無話可說,我明天就回丹陽,軍隊糧草,我只帶走我的親兵。”

說完,輔公佑轉身向門外快步走去,心中的憤怒已經使他有點失去理智了,剛走到門口,杜伏威卻沉聲道:“大哥,楚王對我之恩,我就算以身爲他馬前卒都難以報答,大哥何必強我於難?”

“你說什麼?”

輔公佑驀地轉身,驚訝地注視着杜伏威,他忽然意識到,這纔是杜伏威答應投降的根本原因。

他又慢慢走回來,跪坐在杜伏威面前,“二弟,你告訴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兄弟之間,沒有什麼話不能說。”

杜伏威眼睛一紅,哽咽着聲音道:“大哥,我娘還活着!”

“什麼?師母還活着!”輔公佑的眼睛也一下子瞪大了。

杜伏威取出手鐲,便將蕭璡說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輔公佑,輔公佑心中也變得異常軟弱,他暗暗嘆息一聲,這個人情真的難還了。

沉思良久,輔公佑嘆了口氣道:“好吧!既然是這樣,我也就不再反對了,不過我們還是留條後路,明天開始,我率三萬軍去丹陽郡駐紮,假如出現什麼異變,我還能接應你。”

“可以,我贊同大哥的方案!”

杜伏威站起身毅然道:“爲了表示我對隋朝的誠意,我決定把王世充使者和唐使的人頭獻給隋朝使者。”

。。。。。。。。。

【歷史上,杜伏威還是嫩了一點,鑽進了唐朝給他設的高利圈套,他在唐朝的地位甚至超過了齊王,最終暴斃而亡,輔公佑倒是很清醒,但因杜伏威的投降使力量分散,最後也慘敗被殺。

另外,給大家提一個有趣的問題,忽然想到的。

《紅樓夢》中,林黛玉父親留下的家產到哪裡去了?誰繼承了?當時是賈璉去給林黛玉父親辦理後事,賈府中人居然事後誰都不吭聲,王熙鳳又那麼討好賈母,是不是賈府的水也很深啊!】

第9章 舌燦蓮花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8章 天下十猛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9章 家族利益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31章 意外挾迫第8章 趁亂突圍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2章 極度被動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58章 李淵出事第36章 形勢嚴峻第58章 李淵出事第6章 抽中死籤第41章 爭鋒相對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4章 各有所學第59章 心有不滿第43章 無妄之災第14章 死地後生第7章 生死之約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3章 走私線索第33章 官場暗鬥第95章 隱患爆發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52章 南遷定襄第1章 漳南小村第22章 庶叔積善第17章 大舉東進第24章 河邊誤認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0章 李密抉擇第40章 孤膽英雄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2章 井陘遇警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3章 深巷小宅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6章 少郎何人第8章 趁亂突圍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1章 瀚海奇兵第25章 不速之客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8章 殺人無形第29章 再提條件第46章 落井下石第77章 截殺突使第39章 雙女初見第5章 元慶回京第30章 倒齊暗流第22章 收穫不菲第98章 兩線危機第84章 連夜出擊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4章 死地後生第6章 一劍之情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章 中元前夕第42章 步步緊逼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9章 邙山遇故第8章 暗鬥不息第11章 發現主力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章 一言九鼎第61章 動之以情第30章 尉遲抉擇第8章 贖回屍體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章 初入楊府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7章 雁門初戰第3章 唐魏結盟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9章 回馬一槍
第9章 舌燦蓮花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8章 天下十猛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9章 家族利益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31章 意外挾迫第8章 趁亂突圍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2章 極度被動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58章 李淵出事第36章 形勢嚴峻第58章 李淵出事第6章 抽中死籤第41章 爭鋒相對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4章 各有所學第59章 心有不滿第43章 無妄之災第14章 死地後生第7章 生死之約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3章 走私線索第33章 官場暗鬥第95章 隱患爆發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52章 南遷定襄第1章 漳南小村第22章 庶叔積善第17章 大舉東進第24章 河邊誤認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0章 李密抉擇第40章 孤膽英雄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2章 井陘遇警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3章 深巷小宅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6章 少郎何人第8章 趁亂突圍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1章 瀚海奇兵第25章 不速之客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8章 殺人無形第29章 再提條件第46章 落井下石第77章 截殺突使第39章 雙女初見第5章 元慶回京第30章 倒齊暗流第22章 收穫不菲第98章 兩線危機第84章 連夜出擊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4章 死地後生第6章 一劍之情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章 中元前夕第42章 步步緊逼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9章 邙山遇故第8章 暗鬥不息第11章 發現主力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章 一言九鼎第61章 動之以情第30章 尉遲抉擇第8章 贖回屍體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章 初入楊府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7章 雁門初戰第3章 唐魏結盟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9章 回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