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仇恨深化

衆人又商議了片刻,這才各自起身回府去了,只有元胄未走,元胄和獨孤羅是親家,獨孤家的兒子娶了元家之女,今天元胄是隨族弟元壽而來,他來的真正目的是想讓獨孤羅幫他謀一份官職。

他已經整整賦閒兩年,現在新皇登基,必然會大赦天下,那麼他的出頭之日也就到了,他希望獨孤家和雲,家能朕合向聖上推薦他,這樣他復出就萬無一失。

兩人正在談話時,獨孤翰走了進來,向父親行一禮,“父親,賀若弼來了,在客房等候多時。”

獨孤羅知道賀若弼已到多時,他也知道賀若弼來找他做什麼,本來他對這件事並不熱心,他認爲賀若弼不顧身份,和一個後生晚輩爭鬥,實在是有失體統,不過當他聽說,對方竟然是楊素之孫,他的想法便有些改變了,如果能用這件事牽制住楊素,倒也未必是壞事。

獨孤羅點點頭,“請他進來!”

元胄還沒有來得及說謀官之事,卻被賀若弼這個不速之客給打斷了,他心中着實有點不高興,便眉頭一皺道:“他來做什麼?”

元胄並不知道今天中午校場比武之事,獨孤羅便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簡單告訴了元胄,冬搖搖頭道:“我們都沒有想到賀若老弟竟如此託大,明明已經年邁,卻不服老,要和楊元慶賭生死,結果反被其辱,這個奇恥大辱,我看比殺了他還難受。”

牙,胄當年被罷免就是楊素一手主導,他和楊素私仇極深,聽說楊素之孫羞辱賀若弼,他不由勃然大怒,“一個黃毛小兒竟然敢如此欺辱大隋功臣,簡直是反了天了!”

這時,身後傳來賀若弼的聲音,“才,公能這樣說,賀若弼感激不盡。”

賀若弼在獨孤翰的引領下走進了內堂,獨孤羅連忙起身拱手笑道:“賀若老弟,失迎了!”

賀若弼卻忽然跪倒在獨孤羅面前,掩面哭泣,“懇求獨孤公爲我主持公道……賀若家族將銘記於心。”

其實賀若弼也不是不能殺楊元慶,他有這個實力和財力,比如他懸賞千金,肯定會有亡命之徒替他賣命,關鍵是善後,他賀若弼若殺了楊元慶,如果沒有人幫他善後,楊素的慘烈報復不是他賀若家族能承受得住,而獨孤羅是關隴貴族的領袖……只有他能和楊素抗衡……賀若弼便想把獨孤羅也拉下水。

獨孤羅連忙扶起賀若弼,埋怨他道:“你這是做什麼,爲這點小事,還要下跪嗎?”

賀若弼眼中充滿了刻骨的仇恨,他咬牙切齒道:“這對我已經不是小事,我曾以爲韓擒虎是我這一生最大的敵人,現在我才知道韓擒虎根本不算什麼,楊元慶纔是我真正的仇人,殺子之仇,羞辱之恥,我只有一句話……不是他楊元慶死,就是我賀若弼亡。”

獨孤羅用一種憐憫地目光注視着他,半晌,他淡淡問道:“你真的決意要殺他?”

獨孤羅這裡所說的殺,已經不是公平決鬥所說的殺,而是一種暗殺,用一種見不得光的手段殺死楊元慶,他知道賀若弼沒有能力殺死楊元慶,所以他纔來求自己。

賀若弼眼中射出果斷之色,毫不遲疑道:“是!我決意殺他。”

獨孤羅從本意上說,他並不願意介入這件事,不過賀若弼親自登門來求,又給他下跪,情面難礙,他也推脫不掉了。

獨孤羅沉思了片刻,這才終於點了點頭,“那好吧!就殺了他,我會祝你一臂之力。”

旁邊元胄也接口道:“我手下也有一些能人,也可以助賀若兄一臂之力。”

房間裡非常安靜,月晃從窗戶照進來,桌上、地上都映着雕花窗帷的影子,楊元慶盤腿坐在牆邊的榻上,呼吸十分均勻,清亮的月光照在他身上,月光就像一個溫柔的女子依偎在他懷中。

這時,院子裡傳來敲門聲,“元慶公子!”

好像是管家在敲門,楊元慶慢慢睜開了眼睛,他站起身,快步走到院子,將門打開。

“什麼事?”

“公子,門口有人找你。”管家恭恭敬敬道。

“是什麼人?”

“來人不肯說,還停着一輛馬車。”

楊元慶沉吟一下,他回屋取一把匕首揣進懷中,跟隨着管家向大門外走去。

楊府大門外停着一輛馬車,二十幾名侍衛嚴密護衛在馬車四周,車窗已經打開,車簾也拉開了一條縫,晉王楊昭面帶笑容,耐心地等待着。

楊元慶快步走出大門,便聽見了楊昭的聲音,“元慶,這邊!”

原來是晉王,這讓楊元慶輕輕鬆了口氣,快步走上前,躬身施禮道:“參見殿下!”

“你上車,我有話對你說。”

楊元慶拉開車門上了馬車,馬車起動,緩緩向坊外駛去。

馬車內,楊昭神情有些凝重,對楊元慶道:“我剛剛得到消息,賀若弼去了獨孤羅府主。“楊元慶冷笑了一聲,“他還當真不死心!”

“他當然不會死心,你在萬人面前掃了他的面子,只會更堅定他殺你之心。”

楊昭笑了笑,又道:“不過還有個消息,我沒想到獨孤羅居然答應幫助他,真的沒想到,這樣會省去我們很多麻煩。”

楊元慶瞥了他一眼,楊昭這句話就等於說,他在獨孤羅身邊安插有親信,或者是楊廣佈下了眼線?

“殿下的意思是說,這次獨孤羅耍親自對付我?”

“他不會親自出手,只是協助,對付你應該還是賀若弼的人。”

“那會是什麼時候,殿下知道嗎?”

楊昭想了想道:“這個我倒是不知,不過獨孤羅做事非常果斷,按常理推斷,最快應該就是明天。”

“那我們該怎麼應對?”

“你不用擔心,若有最新進展,我會及時通知你,絕不會讓他們得逞……”

聲音巔來越低,馬車很快便駛出了務本坊。

次日上午,楊府門前來了兩名兵部官員他們很客氣地問門房,“請問,大利城鎮將楊元慶在嗎?”

門房立刻進去稟報,片刻楊元慶快步走出,對兩名官員拱手道:“我是楊元慶!”

一名官員上前施禮,“在下兵部郎中元尚凱,兵部有令給將軍!”

說着,他將一紙文糕遞上,楊元慶看了一眼,眉頭一皺道:“讓我今天就回去吧!”

元尚凱點點頭,“兵部收到豐州急報有西突厥騎兵出現兵部希望將軍即刻返回大利城。”

兵部的急令不容推辭楊元慶點點頭,“好吧!我這就收拾物品回豐州。“兩名官員告辭而去,楊元慶則回房收拾東西,他的東西很少,片刻便收拾完畢,但他並沒有立刻走,他依然在耐心地等待着什麼。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門房又奔來稟報“元慶公子,外面來了三輛馬車,說是你買的東西。”

楊元慶立刻起身牽馬向府門外走去,府門外停着三輛裝飾普通的馬車,和一般店鋪送貨的馬車沒有什麼區別,沒有車窗,只有一個小小的通氣口,車壁上貼着一張封條,上面蓋有利人市市署的紅印,很顯然是運貨馬車。

兩輛旁邊跟着二十幾名黑衣隨從,身上是楊府家丁的服色。

“公子,這買的是什麼東西啊?”門房好奇地笑問。

“我買了幾百斤茶葉,大利城沒有。”

楊元慶笑了笑,他開車門進了第二輛馬車,車廂內坐着的,赫然就是晉王楊昭,他的周圍堆滿了一包包的茶葉。

“想不到我居然變成了賣茶葉的商人。”楊昭開玩笑地苦笑一聲。

“殿下,兵部命我立刻回大利城。”

“我已知道!”

楊昭笑容消失,他用一種淡淡的語氣道:“賀家三百家將今天天不亮便出城了,還有十九名神秘的灰衣人,這十九名灰衣人才是真正的殺手,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獨孤家所養的雲岡十三騎,另外六人估計是牙,胄的家將,你能對付嗎?”

“我一個人問題不大,大不了就逃走,他們也追不上我,只是……”

楊元慶有些擔憂道:“只是我擔心殿下,殿下就不要送我了,萬一殿下出了點什麼事,卑職擔待不起。”

“你放心吧!我只是短途送送你,不會進他們埋伏圈。”

楊昭微微笑道:“不管怎麼說,你既然要回大利城,我應該送你一程,不是嗎?”

楊元慶飛身上馬,跟隨三輛馬車和二十幾名黑衣家丁一起向城西的金光門疾速駛去。

楊元慶剛啓程不久,賀若弼的長子賀若勝便得到了消息,在賀若勝的身旁,還有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他便是獨孤羅的孫子獨孤器,獨孤器是奉祖父之命協助賀若家完成今天的行動。

他見賀若勝的眉頭稍皺一下,便問:“怎麼,有意外嗎?”

賀若勝搖搖頭,“沒有什麼意外,只是多三輛運貨的馬車,裡面似乎裝滿了東西,頗爲沉重,還有利人市署的封條,應該是楊元慶帶回大利城的東西。”

他又問報信人,“具體是什麼東西?”

報信人道:“聽門房說好像是茶葉。”

獨孤器爲人謹慎,他還是有點不放心,便道:“速派人去利人市查一查,楊元慶買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賀若勝點點頭,立刻吩咐一人去利人市查探消息,他又對另一名心腹說:“速去通報老爺,楊元慶已經出發。”

賀若勝的心腹猛抽一鞭戰馬,向城西方向疾奔而去。

……

()。

第2章 宇文義子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0章 西路隋軍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7章 秦王求援第37章 一招險計第11章 仇恨深化第9章 應對危機第7章 楊廣之憂第54章 彭城兵變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3章 男扮女裝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5章 爭奪人口第40章 軒然大波第82章 收到假錢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2章 鄭家春水第22章 南壓李淵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0章 關中應對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4章 引而不發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2章 世充登基第6章 梳理上谷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5章 孤家寡人第35章 亡國之恨第1章 初使西域第41章 不惹小人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98章 兩線危機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9章 夜攻河內第8章 元慶抉擇第37章 欲加之罪第35章 計劃有變第4章 突厥異變第37章 致命一箭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2章 遼東亂戰第56章 漁翁李密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1章 夜授密旨第24章 汾陽宮監第1章 營州之變第21章 京城來人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53章 窮途末路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5章 搶人事件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0章 巡視考場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9章 一封信件第17章 勇闖縣獄第12章 最後攤牌第25章 一劍穿心第67章 當即立斷第21章 建德逼反第10章 裴矩辭相第18章 人贓俱獲第34章 尋找突破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4章 李淵之憂第49章 引發上怒第2章 水火楊家第14章 暗流涌動第92章 李靖初戰第40章 三管齊下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7章 金剛引狼第65章 蕭後心機第33章 金精賭彩第13章 收復齊郡第8章 怒極生誓第30章 禍福相倚第44章 被迫抉擇第23章 切斷退路第10章 裴矩辭相第2章 帝王失信第36章 朝會危機第4章 突厥異變第38章 兵分兩路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2章 收官之棋第37章 秦王求援第28章 二次談判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6章 嚴厲警告
第2章 宇文義子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0章 西路隋軍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7章 秦王求援第37章 一招險計第11章 仇恨深化第9章 應對危機第7章 楊廣之憂第54章 彭城兵變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3章 男扮女裝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5章 爭奪人口第40章 軒然大波第82章 收到假錢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2章 鄭家春水第22章 南壓李淵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0章 關中應對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4章 引而不發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2章 世充登基第6章 梳理上谷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5章 孤家寡人第35章 亡國之恨第1章 初使西域第41章 不惹小人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98章 兩線危機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9章 夜攻河內第8章 元慶抉擇第37章 欲加之罪第35章 計劃有變第4章 突厥異變第37章 致命一箭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2章 遼東亂戰第56章 漁翁李密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1章 夜授密旨第24章 汾陽宮監第1章 營州之變第21章 京城來人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53章 窮途末路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5章 搶人事件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0章 巡視考場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9章 一封信件第17章 勇闖縣獄第12章 最後攤牌第25章 一劍穿心第67章 當即立斷第21章 建德逼反第10章 裴矩辭相第18章 人贓俱獲第34章 尋找突破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4章 李淵之憂第49章 引發上怒第2章 水火楊家第14章 暗流涌動第92章 李靖初戰第40章 三管齊下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7章 金剛引狼第65章 蕭後心機第33章 金精賭彩第13章 收復齊郡第8章 怒極生誓第30章 禍福相倚第44章 被迫抉擇第23章 切斷退路第10章 裴矩辭相第2章 帝王失信第36章 朝會危機第4章 突厥異變第38章 兵分兩路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2章 收官之棋第37章 秦王求援第28章 二次談判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6章 嚴厲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