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魚落網

幽州城的南城門是幽州的核心城門,深幽的城洞內,每天都會有三百名士兵在這裡把守,平均每三個時辰換一班崗,中午時分,又一輪換崗開始。

一隊三百人的軍士在一名團主的帶領下列隊奔來,團主騎一匹雄健的白色戰馬,他年約二十七八歲,豹眼獅鼻,身材魁梧,雙肩極其寬闊,手執一杆上好馬槊,看得出這名軍官武藝高強,此人叫羅藝,襄陽人,出身將門,從軍五年,積功升爲團主。

他是中午南城門的當值統領,很,他的軍隊換了班,士兵們紛紛入崗,他本人則準備上城巡視。

“羅團主!”

有人在喊他,羅藝回頭,見是一名商人模樣的男,他從未見過,便問道:“你是何人?找我有什麼事?”

商人向他拱拱手笑道:“在下姓姜,晉陽人,有件重要事情想和羅團主商議。”

羅藝見他態度從容,不像那種獐頭鼠腦的商人,便點點頭,“到城上說話!”

他催動戰馬,衝上馬道,向城頭上奔去,片刻,他將這名姓姜的商人帶進了軍官休息的房間,商人卻吱嘎一聲把門關上了。

羅藝心中似乎明白了什麼,他坐下不露聲色道:“你找我有什麼事嗎?”

商人從袋中取出兩錠黃金,一錠約二十五兩,一共五十兩黃金,放在羅藝面前,一言不發。

一般商人也經常向城門守軍施點小恩小惠,羅藝知道,他也不過問,但從未有人送五十兩黃金。這可不是一般的賄賂,這顯然是有大圖謀,羅藝心中頓時生疑,盯着此人厲聲問道:“你究竟是誰?想幹什麼?”

商人拱拱手笑道:“實不相瞞,在下是漢王總管府倉曹韓志國手下,名叫姜武志,暫住在籠火城驛站,聽說今晚是羅將軍當值。韓倉曹想求羅將軍一件事。”

羅藝冷冷地打量他半晌,這緩緩問:“說吧!什麼事?”

姜武志壓低聲音道:“今晚兩時分,我們想進城,請羅將軍行個便利,事成之後。再給五十兩黃金。”

羅藝望着兩錠黃燦燦的金,眼睛漸漸眯了起來,什麼叫‘事成之後’,他們想做什麼?

。。。。。。。。

總管府內,邵文正在勸說竇抗,邵文給竇抗做了數年幕僚,又是竇抗信任之人,他對竇抗的脾性瞭如指掌。知道他爲人多疑,而且耳根軟,沒有主見。

“屬下昨晚問了一個曾在漢王府任職的朋友,他告訴我,倉曹韓志國有這麼個人,但根本不受重用,而且此人在去年因私盜倉稟之物而被重打一百軍棍,已被革職攆走。怎麼可能又當上倉曹?而且還被派來執行這麼重要的任務,使君以爲這可能嗎?”

竇抗有點明白了,“你是說,這個倉曹韓志國就是假的?”

“或許人是真的,但使命是假的,屬下推測,他既然是倉曹。必定對楊諒的情況很瞭解,他被責打革職,心中懷恨,很有可能進京告狀,這次便假扮漢王使者來幽州。我敢斷定,他就是爲了抓捕使君。”

邵文的分析有理有據,使竇抗有點相信了,不過他生性多疑,在沒有拿到真憑實據前,他還是不想貿然行動。

“這個。。。。讓我再考慮考慮。”

邵文對竇抗的疑慮很清楚,他早有安排,既然已經說動了竇抗,下一步就等真憑實據上門。

就在這時,門口有親衛稟報,“稟報總管,南門守將羅藝求見,說有緊急大事。”

邵文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得意,果然不出自己的意料,羅藝來告密了,竇抗眉頭一皺,“命他進來!”

片刻,羅藝步走進房間,單膝跪下行禮,“卑職羅藝,參見總管大將軍。”

“你有什麼緊急大事?”

羅藝取出一錠黃金放在桌上,沉聲道:“這是漢王總管府倉曹韓志國派手下密送給卑職,卑職不敢枉職,特向總管稟報。”

竇抗見那錠黃金足有二十五兩,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他心中驚疑,連忙問:“他們給你黃金做什麼?”

“今晚是卑職當值南城門,他們想半夜兩時分入城,求我行個方便。”

竇抗呆住了,他慢慢坐下,憤怒之火開始從他的內心深處燃燒,半夜兩入城,其目的不言而喻。

如果說邵文的勸說是在竇抗心中注滿了火油,那麼羅藝的及時告密就是點燃火油的一顆火種,憤怒之火開始滔天燃燒,無法再平息下來。

竇抗站起身厲聲喝道:“來人!”

一名親衛入內,竇抗扔出一支令箭,“命賀蘭宜率兵五千,給我立刻包圍籠火城驛站,所有人一概抓捕,若有反抗者,格殺勿論!”

。。。。。。。。。

抓人的命令下達,羅藝也退下去了,竇抗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心中的憤怒還遠遠沒有平息,他的憤怒已經不是針對來抓他的人,而是針對登基的皇帝楊廣。

他並沒有答應楊諒參與謀反,楊廣卻不相信他,派人來抓捕他,既然如此,他還有必要向楊廣效忠嗎?他也要謀反,支持楊諒。

竇抗臉脹得通紅,眼中噴射怒火,邵文在一旁細細揣摩他的心思,他知道怎麼能讓竇抗聽自己的話。

“使君請息怒,切不可失去理智,不可爲一時之憤怒而鑄下大錯。”

竇抗慢慢冷靜下來,他點點頭問:“以先生之見,我現在該如何是好?”

“屬下是意思,還是按照原定策略,既不幫助漢王,也不偏向朝廷,保持中立。但事情要做得漂亮,使君尤其要注意一些細節。”

“具體什麼細節呢?”竇抗又追問。

“首先是聖上派來抓使君的人,不可殺他們,可以軟禁,等事情過去後,再放了他們,不能真惹惱聖上,然後便是漢王的人。要小心應對,一定要給足他們面,不能讓中官回去說使君的壞話。”

“你的意思是讓我去見他們?”

邵文點點頭,“這是必須的,昨天使君不准他們進城。其實很失禮,那些中官平時養尊處優,何時受過這種委屈,尤其使君要保持中立的話,那禮數一定得周全,擺出一個低姿態去見使者,這便可以讓漢王感受到使君的誠意,至於使君是否真的出兵。他倒不計較了,屬下認爲這是以小博大,非常合算的買賣,而且不能拖,好現在就去。”

竇抗是個耳根軟,沒有主見之人,加之邵文說得很有道理,他便點頭答應了。“好吧!我就去做個低姿態,去給他們賠禮。”

。。。。。。。。

李雄做夢也沒有想到,竇抗真的送上門來了,而且只帶了五百親衛,這讓他不得不佩服楊元慶的手段,楊元慶也沒有進城,竇抗就這樣乖乖地送上門嗎?

他心中激動。也開始準備收編幽州軍的計劃,但同時他又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竇抗已經到門口了,楊元慶居然不見。

不光李雄奇怪,蘇烈也有點沉不住氣了。他步走進楊元慶的房間,見楊元慶坐在房內悠閒地看書,不由急道:“楊將軍,竇抗已經在外等了一刻鐘了,再不見他,他會負氣而走,到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楊元慶瞥了他一眼,見他滿臉焦急,便放下書微微笑道:“你放心,他既然來了,就不會走,我要讓他心甘情願地進來求我。”

蘇烈只得苦笑一聲,他發現自己的定力確實有點不足,難道楊元慶不知道機會的重要嗎?可人家一點不急,從容不迫,胸有成竹,他們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點點那麼簡單。

蘇烈沉默一下,又問道:“將軍,那個姓邵的幕僚好像頗有點謀略,將軍想用他嗎?”

楊元慶緩緩搖頭,“這種背主求榮之人,我不會用他。”

“可是那種人也給他百兩黃金,是不是太便宜他了?”

楊元慶看了蘇烈一眼,淡淡一笑道:“我若反悔,以後誰還會替我做事?邵文背主求富,自然有竇家人會去收拾他,不用我操心,不過是百兩黃金,能抓住竇抗,這點錢財不算什麼。”

。。。。。。。。

驛站外,竇抗已經站了小半個時辰,他心中惱火萬分,對方居然不肯見他,理由是身體不適,讓他稍等片刻,這很明顯是報復自己昨天不讓他們進城,儘管竇抗心中恨得咬牙切齒,早把這個宦官馬神俊的十八代祖宗都罵遍了,可他知道,他還真不能一怒而走,他若一怒而走,就徹底把這個宦官得罪了,他只得耐着性站在府門外等候。

他身後不遠處的五百親兵都跟着大罵宦官傲慢,連邵文也緊張得崩潰了,他心中暗暗央求楊元慶,‘活神仙啊!要抓人就一點吧!魚已經上鉤了。’

竇抗站得雙腿痠軟不堪,再也忍不住,又對驛丞道:“你再進去稟報一下,就說我竇抗有得罪之處,我一定會重重補償。”

驛丞又跑進去,片刻奔出來道:“竇總管,馬中官請你進去。”

竇抗這恍然明白對方不肯見他的緣故,原來對方是要錢啊!錢他有的是,肯要錢就好辦。

本來應該是中官馬神俊迎接出來,但馬神俊擺足了架後,竇抗便自然而然覺得,對方肯見自己已經是不錯了,哪裡還指望他出來迎接自己,而對於他的親兵們,他們只覺得對方太過份傲慢,卻沒有一個人意識到,他們的總管竟然是走進了龍潭虎穴。

竇抗在邵文的陪同下,步走進驛站,竇抗心中盤算着,要送多少禮爲合適,王驛丞一直領他走進一間院,院裡站了兩名侍衛,站得筆直,儼如兩尊雕像。

“馬公公,竇總管來了!”王驛丞稟報道。

“進來吧!”屋裡傳來一個宦官高亢而傲慢的聲音。

竇抗暗罵一聲,只得硬着頭皮走進房間,他一進房間,卻愣住了,房間裡沒有什麼宦官,對面坐着年輕的軍官,正笑吟吟地望着他。

不等竇抗反應過來,他身後忽然衝出四名大漢,一下將他按到在地,一名大漢將早準備的麻布塞進他嘴裡。

竇抗忽然明白了,他驚恐萬分地向楊元慶望去,楊元慶取出楊廣給他的手諭,朗聲宣讀道:“幽州總管竇抗有勾結漢王謀反之嫌,特命偏將軍楊元慶赴幽州抓捕竇抗入京,由嵐州刺史李雄暫代幽州總管。”

。。。。。。。。。

第40章 意外之禮第8章 欲速不達第9章 兵臨洛陽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將帥交心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9章 底線突破第17章 路遇李淵第35章 計劃有變第30章 西路隋軍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6章 伴君如虎第6章 秘密武器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6章 內部決裂第40章 痛苦抉擇第66章 碎葉求救第29章 風過雁門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7章 尋找線索第7章 羅藝告密第20章 王妃請客第48章 東線突破第20章 邊疆奏摺第50章 平定幽州第73章 銀錢危機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2章 練武第15章 有失有得第55章 借風夜襲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7章 監察御史第86章 最後通牒第37章 欲加之罪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8章 投票表決第96章 舉國兵策第41章 不惹小人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5章 強攻榆關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1章 船中飛箭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3章 南華梟雄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9章 勢力擴張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5章 咬金練箭第51章 長安警報第31章 以刀代令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5章 佈局西域第10章 神秘馬賊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9章 敦煌風動第40章 禍水東引第26章 柴紹心機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9章 敵後戰線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5章 十猛之計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6章 漏網之魚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0章 一夜軍變第49章 引發上怒第47章 意外潰營第27章 壟斷漕運第52章 死不瞑目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章 等待消息第26章 另有深意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0章 宮中毒蛇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1章 月圓之夜第40章 兄弟暗鬥第34章 突破之口第48章 獨孤家主
第40章 意外之禮第8章 欲速不達第9章 兵臨洛陽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將帥交心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9章 底線突破第17章 路遇李淵第35章 計劃有變第30章 西路隋軍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6章 伴君如虎第6章 秘密武器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6章 內部決裂第40章 痛苦抉擇第66章 碎葉求救第29章 風過雁門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7章 尋找線索第7章 羅藝告密第20章 王妃請客第48章 東線突破第20章 邊疆奏摺第50章 平定幽州第73章 銀錢危機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2章 練武第15章 有失有得第55章 借風夜襲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7章 監察御史第86章 最後通牒第37章 欲加之罪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8章 投票表決第96章 舉國兵策第41章 不惹小人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5章 強攻榆關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1章 船中飛箭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3章 南華梟雄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9章 勢力擴張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5章 咬金練箭第51章 長安警報第31章 以刀代令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5章 佈局西域第10章 神秘馬賊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9章 敦煌風動第40章 禍水東引第26章 柴紹心機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9章 敵後戰線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5章 十猛之計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6章 漏網之魚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0章 一夜軍變第49章 引發上怒第47章 意外潰營第27章 壟斷漕運第52章 死不瞑目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章 等待消息第26章 另有深意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0章 宮中毒蛇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1章 月圓之夜第40章 兄弟暗鬥第34章 突破之口第48章 獨孤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