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決斷

“法蘭西會選擇安全!”

走在皇宮那修剪的極爲平整的草坪上,感受着那似厚實的地毯一般的草地,呼吸着空氣中淡淡的青草芬芳,心情極爲不錯的朱宜鋒的語氣顯得倒是有些平靜。

現在的他根本就不擔心戰爭的問題,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英國人根本沒有力量應對中國在各個方面發起的進攻,無論是他們的陸軍亦或是海軍,都沒有作好戰爭的準備。

這個時代的各國,不同於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洗禮以及冷戰數十年對峙的國家所能相比,一但戰爭結束,他們會立即縮小常備軍,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長期對抗,也不知道什麼是“隨時作戰”,幾乎每一個歐洲國家在投入戰爭之前,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準備,而相比之下,憑着領先於時代的觀點,朱宜鋒一直都要求陸軍必須要保持30%部隊處於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戰備狀態,其它部隊可以在接到命令兩個星期內可以投入戰場。至於海軍更是時刻戰備。

這種超越時代的戰備思想,使得中國的陸海軍可以在敵人完成戰爭準備之前,以幾計重拳打過去,就像是日俄戰爭時的日本一樣,在俄國完成戰爭的全面動員之前,幾計重拳將其打的暈頭轉向,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

而這也是在這場戰爭中,中國需要做的,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他們根本就不曾理解“有心算無心”的特點,他們所看到的只是國力的差距,就像是法國的那位路易?波拿巴一樣,他們所看到的僅僅只是中國與英國之間的實力差距,所以他們做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對其最爲有利的選擇——觀望。

“準備的來說是路易?波拿巴會選擇安全!”

過去,因爲對於法國的不瞭解,對於在普法戰爭失敗的那位三世陛下,朱宜鋒充滿了鄙夷,可現在,他卻對那位三世皇帝,充滿了同情,也同樣理解了他的無奈,他的這種無奈,完全源自己於國內的現實問題。

“拿破崙三世的外交政策總體來說是短視的、是隨機應變而無遠見的,不過這種弱點不是來源於他能力的不足,而是因爲紛亂的國內環境和政治紛爭,使得他只能在對外政策上走上一條矛盾而又短促的路線,無法着眼於長期,這正是我們與他們的區別。”

更重要的一點是——相比於法蘭西,中國是獨裁的,作爲皇帝的朱宜鋒,儘管主張向西方學習,但本質上依然是傳統的中國帝王。

至於立憲,1861年的中國,有多少人懂得憲法,懂得憲政。在另一個時空之中,日本1868年進行維新開始,到其於1890年制定憲法,用了長達22年。才完成從立憲。

而對於朱宜鋒來說,至少在未來二十年到三十年內,他都不會考慮立憲一事,不經過兩代到三代人的教育,匆忙制憲的下場,無非就是另一個滿清。而這也意味着,在未來的二、三十年間,他都可以作爲一個專制君主,在國內推行着所謂的“開明專制”,相比於拿破崙三世,這種專制使得中國可以免除許多政治紛爭,尤其是中國的士人在經歷了明清兩代的“馴服”尤其是清代的“奴化”之後,那些官員自然不可能反對皇帝的意見。

正因如此,朱宜鋒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作一些事情,比如在是否對英國開戰,以及開戰的規模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遵循他的“旨意”進行。這種絕對的權力,絕不是拿破崙三世所擁有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無論是法國也好,拿破崙三世也罷,就是法國的那些渴望着軍功的軍人們,他們都不願意捲入其中,說實話,我們應該感謝克裡米亞戰爭,因爲法國人在戰爭中沒有得到他們希望的利益回報,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在現在我們與英國之間的戰爭爆發後的猶豫不決!”

“陛下聖明,至少那些渴望軍功的軍人們,不願意再次白白的爲英國人犧牲,所以,他們纔會猶豫,而這正是我們的機會!”

李子淵贊同道,作爲外交大臣,他對於法國的瞭解就是法國的軍人對於政府的影響力極大,與中國甚至其它大國有着截然不同的影響。

而對於李子淵來說,通過對在整個法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從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崩潰直到戴高樂發動軍事政變成爲第五共和國總統,整整一個半世紀時間,法國都沒有出現一個足夠強勢的國家領導人,而且在制度上,軍隊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的約束,類似美英等國的文官治軍制度一直沒有在法國得到有效推行,而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力量實體。

“第一帝國崩潰直到現在,法國的軍隊保證了一切王朝的存廢,如果巴黎每隔幾年會來一次街壘,如果軍隊發力鎮壓,王朝可以存活下去,如果軍隊不去鎮壓,那麼王朝立即崩潰,所以對根基不穩的拿破崙三世來說,討好軍隊是必不可少的行爲。”

朱宜鋒繼續向前走着,一邊走,一邊說着他對法國的瞭解。

“在這種情況下,只他只有一次次的發動戰爭,然後用勝利來陶醉、來收買那些想要榮華富貴的將軍們,也只有如此那些將軍們纔會支持他,幫助他維持統治。如果他能引領軍隊一次次都走向勝利,那麼軍隊,準確的來說是那些將軍們就會一直支持他,他的江山會十分穩固,但是如果經歷一次失敗。”

話聲稍頓,朱宜鋒想到了歷史上九年之後,法國輸給普魯士一樣,他失去了他的帝國。

“那麼他的王朝就會失去軍人的支持,進而陷入崩潰。現在法國人在猶豫着,拿破崙三世本人,還有那些將軍們,他們都在猶豫着,這種猶豫不僅僅是因爲克里米亞,當然克里米亞是一個起因,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艦隊在科隆擊敗英國艦隊,這讓未來的戰爭充滿了很多不確定因素,在這種情況下,觀望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又一次,朱宜鋒提到了“科隆海戰”的勝利。可以說,正是那場海戰的全勝,使得整個歐洲都對中國海軍刮目相看,同樣也讓他們對未來中國與英國之間的戰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而這正是法國人猶豫不決的真正原因。

“克里米亞戰爭中,法國幾乎沒有得到多少回報的前車之鑑,再加上我們在科隆海戰中的這場大勝,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最終造成了現在法國不會在戰爭爆發之初就捲入其中,而這也意味着我們獲得了一個機會!”

“機會?”

陛下的話讓李子淵整個人不由的愣,他並沒有看到這個機會在什麼地方,在他看來,這種不確定性無疑是危險的,甚至可能在未來的某個關鍵時期,導致戰爭的失敗。

“陛下,臣以爲,法國人現在的旁觀,可能會令其在未來選擇投機,如果他們像克里米亞戰爭時一樣,派出數十萬軍隊前往非洲的話,那麼我們在非洲極有可能遭遇失敗,畢竟我們在那裡的軍事力量是相對有限的……”

非洲是所有戰場的一個軟肋,即便不是軍人,李子淵也很清楚,僅僅依靠那裡的防衛軍,是很難守衛那裡的,當然這一前提是英國像克里米亞戰爭時期一樣,向非洲派出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

“即便是動員全部的移民,盡最大可能的擴編防衛軍,我們在那裡的軍事力量,也不過只有幾十萬人,而且部隊是極爲分散的……”

在李子淵的話聲中,朱宜鋒只是默默的走着,他當然知道非洲是個軟肋。

“確實如此!”

點點頭,朱宜鋒肯定的說道。

“正是因爲我們都知道非洲是整個戰場最大的軟肋,所以,我們纔要抓住機會,非洲之所以是個軟肋,是因爲我們防禦的力量不足,一但我們轉入防禦,那麼英國人就可以從各個方向,將我們的非洲殖民地撕碎,到時候,即便是我們贏得了南洋、澳大利亞,但是所付出的代價,卻是失去整個非洲,這並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所以……”

走到宮內的湖邊,停下腳步,朱宜鋒看着湖中的幾隻水鳥,

“我們纔要進攻,通過不停的進攻,迫使英國轉入防禦之中,迫使他們把力量用於防禦,而不是進攻,而在他們陷入防禦的時候,這場戰爭我們就贏了一半,因爲……”

看着正在湖中覓食的水鳥,朱宜鋒冷笑道。

“因爲到時候,整個世界都會看到,看到英國陷入了防禦之中,看到英國虛弱的現實,到時候,他們就會自然的捲入這場戰爭之中,法國人、俄國人,他們都不會放棄在英國人身上撕下一口肉的機會!”

對於這個時代的帝國列強想的是什麼,朱宜鋒倒是極爲了解,在這些國家之中,根本不存在什麼所謂的友誼,他們從來都是利益至上,他們絕不會放過任何趁火打劫的機會。

沒有任何國家會放棄這樣的機會,英國的殖民帝國實在太過龐大,也太過誘人,他們佔據着世界上最爲龐大的殖民地,同樣也是環境最好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衆矢之的,當然,在英國的力量足夠強大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會去挑戰他,可是當英國這隻紙老虎把其虛弱顯示給外界的時候,尤其是各國看到可以從它的撕上撕下一塊肉的時候,誰又能夠控制自己呢?

得道者多助——只要有足夠的利益,法國人、俄國人,甚至還有其它國家都會樂得參與其中,和中國一同去瓜分不列顛殖民帝國,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中國必須要先撕開英國的虎皮,讓各國看到勝利的希望!

皇帝陛下的話,讓李子淵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他試着問道。

“所以陛下,纔會命令軍隊進攻澳大利亞?”

現在,一切不解都已經得到了解釋,軍隊之所以進攻澳大利亞並不是因爲澳大利亞的排華事件,不是爲了報復,而是爲了進攻,爲了向世界展現中國在大規模的進攻,是爲了讓英國陷入被動的防禦,而不是向中國的軟肋發起進攻。

“進攻澳大利亞……”

沉吟片刻,朱宜鋒點頭說道。

“進攻澳大利亞不僅僅只是爲了英國的力量趕出太平洋,也不僅僅是爲了那塊殖民地……”

儘管對於澳大利亞的鐵礦可謂是垂涎已久,但是至少在未來的60年內,那裡的鐵礦都不可能被運回中國,現在之所以要進攻澳大利亞,是基於另一個原因,一個政治上的原因。

“是爲了讓法國人看到,現在的英國在中國的進攻之下,他們根本無力保衛他們龐大的殖民地,而且現在觀望的不僅僅只有法國人……”

凝視着遠方,想到那個看似虛弱的鄰居,想到他們對英國的敵視,朱宜鋒繼續說道。

“還有俄國人,他們也在觀望,他們在觀望着我們會把戰爭進行到什麼地步,我們會投入多少力量在這場戰爭之中,當然,他們都在觀望着趁人之危的機會,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澳大利亞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不抓住機會,那麼不列顛的殖民帝國很有可能會落到我們的手中,到時候,他們絕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現在,我們所需要就是進攻!不斷的進攻!”

說出這句話時,朱宜鋒整個人顯得有些激動,甚至就連忙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因爲這場戰爭將不同於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將會吹響中國瓜分世界的號角,而更爲重要的是,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會徹底毀滅掉一個帝國!

同樣,也會見證一個帝國的崛起!

“只有通過不斷的進攻,不僅可以讓英國不知如何應對,同樣也能夠讓英國陷入一個困境之中,是殖民地,還是本土!”

——————————————————————————————————————————————————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羣:150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22章 各懷鬼胎(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66章 心生異(第二更)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355章 殖民地的未來(第二更,求支持)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647章 天朝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109章驚怒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435章 哭(第一更)第249章 外來者(第二更)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277章 打出來(第二更,求支持)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485章 信使(求支持)第716章 父與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28章 着眼未來(第一更)第621章 預備第625章 屍山血海第284章 零丁洋(中)第一更,求支持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73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181章 荊州(第三更,求月票!)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463章 合作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199章 難擇(第一更,求月票)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34章 文山義熟(第一更,求月票)第593章 忠臣(求支持)第266章 兵工(第一更,求支持)第418章 戲臺(第一更)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235章 風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633章 潛入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160章 何爲天命(第二更)第286章 海軍的未來(第一更,明天加更)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403章 突如其來(第二更)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薦)第643章 未來第398章 內事(第一更)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535章 絕不退讓(第二更)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639章 感嘆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220章 江山北望(第二更)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486章 選擇第673章 結束第178章 艦隊(第三更,求月票)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625章 屍山血海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85章 長沙(第一更,求推薦)第500章 黑血(上)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265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14章 在江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278章 嶺南(第一更,求月票)第152章 進退兩難(第二更)第248章 殺雞(第一更)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144章 忘責(第一更,求月票)第107章 狙擊(第一更,求推薦)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346章 廣西(第一更)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232章 刺(第二更,求訂閱,求支持)第698章 攔截(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695章 人道主義危機(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00章 演戲(第二更)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627章 新丁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611章 家人(第一更)
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22章 各懷鬼胎(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66章 心生異(第二更)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355章 殖民地的未來(第二更,求支持)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647章 天朝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109章驚怒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435章 哭(第一更)第249章 外來者(第二更)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277章 打出來(第二更,求支持)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485章 信使(求支持)第716章 父與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28章 着眼未來(第一更)第621章 預備第625章 屍山血海第284章 零丁洋(中)第一更,求支持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73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181章 荊州(第三更,求月票!)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463章 合作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199章 難擇(第一更,求月票)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34章 文山義熟(第一更,求月票)第593章 忠臣(求支持)第266章 兵工(第一更,求支持)第418章 戲臺(第一更)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235章 風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633章 潛入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160章 何爲天命(第二更)第286章 海軍的未來(第一更,明天加更)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403章 突如其來(第二更)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薦)第643章 未來第398章 內事(第一更)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535章 絕不退讓(第二更)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639章 感嘆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220章 江山北望(第二更)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486章 選擇第673章 結束第178章 艦隊(第三更,求月票)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625章 屍山血海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85章 長沙(第一更,求推薦)第500章 黑血(上)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265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14章 在江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278章 嶺南(第一更,求月票)第152章 進退兩難(第二更)第248章 殺雞(第一更)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144章 忘責(第一更,求月票)第107章 狙擊(第一更,求推薦)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346章 廣西(第一更)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232章 刺(第二更,求訂閱,求支持)第698章 攔截(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695章 人道主義危機(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00章 演戲(第二更)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627章 新丁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611章 家人(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