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利益

bookmark

一位御駕親征的皇帝,最重要的職責是什麼?

不是要他鼓舞士氣,那是各路元帥的工作。不需要他英勇善戰,那是大將的工作。

唯一真正重要的,就是善於協調。

昨日一戰,其實不管是朱棣,還是朱瞻基,在戰爭中起到的直接作用並不大。

但是如果沒有朱棣的御駕親征,沒有他把控整個戰爭的協調配合。想讓幾十萬大軍那些驕兵悍將服從統一管理,從一大早就有條不紊地輪換出戰,最後決戰時刻緊密配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朱瞻基,更不用說了,雖然他斬殺了四十三人,不過也是一個打醬油的。

在整個戰場上面,個人的武力作用被嚴重削弱,你個人武力再強,能擋得住萬馬衝擊,刀劍如林嗎?

他上戰場,更多的是一種振奮人心的作用,至於殺人,那是其次的。

若不是他身邊高手如雲,敵人背對而逃,想要依靠個人武力殺四十三個人,簡直是不可能的。

決戰結束了,瓦剌人被殺死了大半,逃走的人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幾支成編制的騎兵還在追討。

特別是韃靼人,他們緊追不捨,想要最大化地殺掉對手的有生力量。

而他們自身的傷亡也不小,一萬騎兵有一半失去了戰鬥力,死亡的人數也超過了千人。

但是他們已經非常滿足了,因爲他們的主要對手,就是馬哈木這一支瓦剌人,他們的損失更大。

戰場的統計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超過一萬五千具屍體的人頭全部被砍了下來,在忽蘭忽失溫北邊的山坡下,被擺成了京觀。

京觀並不是簡單地把人頭或者屍體摞起來,而是像建築一樣,有着特有的規制講究。

以屍體爲基,摻以米粥,土石搭建起金字塔式的地基。

然後纔是單獨的人頭,一個個整齊被鑲嵌在金字塔的頂端。

朱瞻基雖然不在乎殺人,但是這種對屍體的侮辱,他卻看不下去。

不過他也知道大明需要對草原的震懾,沒有聖母之心來勸阻,只是不會去支持這件事。

初八的下午,這次戰爭的成果才被統計了出來。

初七一天,大明軍隊共殺敵一萬五千有餘,活捉千餘人。

瓦剌太師馬哈木的兒子被殺死了八個,千戶長超過二十人,繳獲健康軍馬四萬有餘。

只是瓦剌人的三王和傀儡大汗答裡巴全部都逃掉了,這也讓這次的大勝顯得有些不盡人意。

不過即便如此,朱棣也是大喜過望,讓各部統計戰功,準備大賞諸軍。

初九的中午,最後一批追擊敵軍的騰驤衛帶着幾十個人頭返回了大營。他們的歸來,也讓大明軍隊的割下的人頭數量超過了一萬七。

這的的確確算得上是一次大捷。

但是,追擊的韃靼部卻一直沒有返回大營,只是在初九的下午,阿魯臺纔派了兩個衛兵來稟報,他們已經追逐到了漠北,不再返回大營。

現在瓦剌人被打敗了,他也害怕大明對他下手,所以乾脆不回來了。

這讓朱棣有些不悅,卻也沒有針對韃靼人的想法。畢竟他們剛剛幫助大明戰勝了瓦剌,自己也死了一千多人。

朱瞻基卻知道,以後的韃靼會成爲大明的心腹大患,朱棣的後三次北伐,都是爲了討伐韃靼。

他還沒有想好怎麼對付阿魯臺,卻沒有想到,他們藉着追擊敵人,一去不回了。

不過,他也不是歷史上的朱瞻基了。他不會爲了保衛北平,把長城外,草原上的衛所全部都撤了,更不會撤掉奴兒干都司,反而以後會大力開發東北。

以後他只會越來越收緊對草原的約束,不會讓他們有重新崛起的機會。

唯一能夠制約他的權力範圍的,只有這個時代落後的交通方式。

不過,他已經準備好,在和適合的時候,先把硅酸鹽水泥弄出來。

硅酸鹽水泥的技術含量非常低,只需要用石灰石和黏土就能燒製出來。生產水泥的技術含量,要遠遠低於燒製瓷器。

而有了水泥,就能開始大力發展道路建設和草原塢堡建設,這比用黃土壘成的土城要堅固的多了。

不過,這件事還不急。身爲一個太孫,他的一舉一動都有無數人盯着,他不可能無中生有地就拿出各種新的技術出來。

但是他也不想等到自己登上了皇位,再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來發展一些必要技術。

歷史上他還有二十年性命,不管現在能活多少歲,最起碼他要看到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帶來的革命性改變。

所以,他也時常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兩年後的出海,將會是他的一個機會。

利用接觸外界的機會,他會泉涌一般拿出一些大明發展必要的技術出來,增強大明的實力。

“殿下,李太監到。”

朱瞻基擡起頭來,李亮帶着李謙走進了大帳,面對朱瞻基,李謙抱拳行禮說道:“殿下,陛下吩咐你到大帳中去。”

李謙是都知監的大太監,負責皇帝出門的所有安排。朱瞻基問道:“所爲何事?”

“劉江都督率領前鋒營已經回到了上游二十里處安營紮寨,他也帶回來了探子的消息,瓦剌人後續的三萬騎兵已經四分五裂,大隊人馬都逃往了嶺北。而和林的瓦剌人也都在逃亡,整個漠北,幾乎已經沒有了人煙。所以陛下也準備撤軍……”

太監這個羣體都屬於是皇家的家奴,所以哪怕李謙在文臣武將面前敢擺架子,但是絕對不敢對朱瞻基的這個最受朱棣寵愛的孫子面前擺。

他不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朱瞻基找他去的原因,還把一些武將的態度也都告訴了朱瞻基。

總的來說,現在的大明上下對草原都沒有興趣,這裡除了放牧,幾乎沒有別的作用。而現在的大明絕對不缺草場,所以草原就成了食之無味的雞肋。

大部分人都贊成撤兵,即使有一些反對意見的,也不是看到了草原的重要性,而是爲了與草原人做生意。

如今的北元可以說是倒退到了原始社會,原本在大蒙,古時期還掌握了火藥的製造,鐵器的打造,但是現在,這些人才已經全部流失。

北元的底層牧民日子過的苦逼無比,許多人除了幾件獸皮,連衣服都沒有穿的。

至於那些奴隸,天天就像動物一樣,在地上挖一個地洞,鋪上乾草,跟動物同吃同睡。

這裡的貧窮,讓朱瞻基根本無法想象。如果大明不跟他們做生意,他們沒有衣服穿,沒有鹽吃,沒有茶喝,那就根本沒有活路。

如今的大明軍隊是不杜絕做生意的,因爲許多地方軍,特別是邊衛,如果不跟北元人做點生意,根本維持不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除了鐵器,大明對出口北元的商品控制的並不嚴格,雖然不鼓勵軍衛做生意,但是也沒有直接禁絕。

讓軍隊賺這些錢,總比讓商人們來賺這些錢更好。

周南一聽要直接撤兵,覺得有些單疼了。

這次大明雖然殺了對方一萬多人,自己也死了四五千人,還有近萬人受傷。

除了人員傷亡,耗費的錢糧物資更是無數,卻只爲了教訓他們一番,然後把勝利果實又丟了出去。

朱瞻基知道,自己哪怕就是反對,也沒有作用。

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利益!

留一支軍隊在草原,人少了打不過對方,人多了耗費的錢糧根本不划算。

想要讓大明的軍隊留在草原,就必須要找一個來錢的渠道,讓駐守的利益大於開銷才行。

他想了想,跟李亮說道:“把我的資料箱拿過來,我要找一份資料。”

前世的朱瞻基控制了南美和非洲無數的礦產資源,對世界各地的礦產資源都非常瞭解。

草原雖然現在很窮,但是這裡的礦產資源卻是亞洲最豐富的,許多礦產資源的儲量均位居亞洲第一,黃金和銅的儲量即使在全世界都能排上號。

不過,他所知道的世界第一大銅礦奧尤陶勒蓋銅礦是位於後世的蒙,古與內蒙交界處,額爾古特銅礦又是在後世的蒙古和俄羅斯交界處。

那裡他都沒有去過,當然不能直接說那裡有銅礦。

所以,他要在他們這次行軍的路線附近,“找出”一個銅礦來。

而且,也確實有這麼一座銅礦,那就是後世位於西烏爾特北郊的蔡爾特銅礦。

這座銅礦相比另外幾座世界級的銅礦小的可憐,但是在目前的大明,卻沒有一座銅礦能比得上。

後世這裡的儲量經過勘測,礦區銅礦石儲量約八億噸,礦石的含銅品位和黃金含量較高,據估計銅儲量爲一百五十萬噸,黃金一百多噸。

另外還有伴生的鉬和白銀,白銀的儲量也有一千噸以上。

這座礦山雖然算不上世界級的大礦山,但卻是露天礦,易於開採,而且品位較高。

拿出這個銅礦來,絕對能吸引朱棣和軍方的興趣,因爲現在的大明,極度缺少貴重金屬。

帶着一份地圖,朱瞻基跟李謙一起來到了大帳。因爲戰爭也算結束了,所以大帳裡面的沙盤被轉移到了別處,空出了一大片位置。

朱瞻基到來的時候,衆將差不多已經達成了統一,準備要撤軍了。

一直到快要結束的時候,朱瞻基站了出來,大聲說道:“皇爺爺,孫兒有個請求想徵得你的同意。”

“何事?”

“半月前,大軍途徑圖拉河北部之時,孫兒發現當地一座山很符合工匠說的銅山,只是因爲大戰在即,所以孫兒並未聲張。如今大戰結束,馬哈木等人遠逃,所以孫兒想去查看一番。”

朱棣有些不贊同地說道:“既是來途,何不等大軍回撥之際再去查看?如今瓦剌人雖逃,但是亂兵到處都有,也不得不小心行事。”

朱瞻基笑道:“數十萬大軍開撥,駐紮,都是麻煩。如果沒有銅,孫兒就在那裡等着大軍,若是有銅,大軍可能就要在這裡耽擱一段時間了,所以孫兒還是先去查探一番再說。”

朱棣想了想說道:“除了你的羽林左衛,再帶三千營和神機營各一衛,湊足一萬人馬。”

“孫兒遵命。”

(這座礦實際上是鋅銅礦,主要是鋅,沒有金。希望數據黨不要較真。因爲在北伐行軍的路線上,又在蒙古腹地,就這座礦山的規模大一些。)

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九十章 工部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十章 林家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八十章 糾紛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十章 囚禁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二十章 曙光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00章 分功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二章 刀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五十章 交戰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十九章 厚賞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十五章 斬殺第六十章 佈局
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九十章 工部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十章 林家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八十章 糾紛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十章 囚禁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二十章 曙光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00章 分功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二章 刀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五十章 交戰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十九章 厚賞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十五章 斬殺第六十章 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