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覺得李茂貞欠打,所以就派了王宗儔(又是義子)帶兵伐岐。這一次征伐比較成功,一舉侵佔了對方秦、鳳、階、成四州,打到了大散關。
按說李茂貞的戰力還是很雄厚的,更何況手頭上又多了一個最能打的劉知俊,怎麼會敗成這個樣子呢?
原因很簡單,人才再多,你要會用,如果你連用都不用的話,這人才怎麼發揮作用呢。劉知俊就是那個沒有被好好利用的人。
李茂貞手下的大將們自成體系,他們的戰力也比較平均,總體來說就是打人不成,被動挨打還是能夠防得住的。這也造就了李茂貞偏安一隅的現狀。
這時候來了一個特別能打的劉知俊,段位之高能夠把岐國衆將甩出幾條大街去,這些大將心裡就不是滋味了。
心裡不是滋味你們倒是知恥而後勇,奮起直追呀,他們不,畢竟打擊敵人要比提升自我來得更快,也更輕鬆。所以這些人樂此不疲地向李茂貞進讒言,要把劉知俊踢出岐國去。
李茂貞不是傻子,起初還對衆人的聒噪不以爲意,但禁不住周圍的人都這麼說啊,人人都說一個人壞的時候這個人不壞也壞了。
更何況李茂貞還要顧及衆人的感受,花花轎子衆人臺,他雖然是老大,手下人的意見也不能完全無視。
所以,李茂貞對劉知俊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一度剝奪了對方兵權。
這時候一個人看不下去了,這個人是李繼崇,他對李茂貞說:
“劉知俊是壯士,他遇到絕境而來投奔我們,不應該因爲讒言而貶斥人家啊。”
李茂貞雖然聽從了他的建議,恢復了劉知俊的官職,但是岐國當地的大小軍官都欺負劉知俊是外來戶,根本不聽從他的指揮,這個官職還有什麼用嗎。
李繼崇爲劉知俊感到可惜,把他全家接到了秦州居住。
好巧不巧,秦州現在被王建的蜀軍攻佔了,劉知俊順勢就帶着全家人投靠了王建。
王建得了劉知俊,大喜,心想終於有個一流戰將了。但是領導賞識並不代表這個人可以混得開,他要有羣衆基礎才行。
蜀國的戰將和岐國的水平差不多,劉知俊到了蜀國,遭受了當初在岐國時候一樣的待遇,他又一次被孤立了。
在庸人面前,優秀是一種原罪。
這樣看來,劉知俊罪無可赦。
罪無可赦的人也許死掉是最好的歸宿。
劉知俊奔蜀幾年之後,王建病重,這位多疑的君主自知時日無多,在臨死之前下了一道命令——誅殺劉知俊。
殺掉對方的理由很簡單:對方太能打了。
這麼能打的人留在蜀國,他造我兒子的反怎麼辦,那時候可就沒人制得了他了。這是個隱患,隱患必須消除在萌芽狀態,所以,劉知俊死了。
劉知俊是個軍事奇才,他在大梁的時候展現了自己的高光時刻,那時候即便是人才濟濟的大梁軍團中都沒有人能夠做他的對手。
但是,他一旦逃到岐國,以及隨後逃到蜀國,就很少再打勝仗。這倒不是本人戰力下降了,而是周邊的人不服從指揮,任你主將再是天縱奇才也翻不起浪花來。
以上的這種情況困擾過當時很多名將,其中包括從淮南投奔到大梁的王茂章,以及跟隨王師範投降的劉掞。
劉知俊的死是一個悲劇,但對於他本人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畢竟鶴立雞羣久了,老是被羣雞欺負,讓人有點不忍看。
…………………………………………………………
蜀國和岐國大打一陣後就都消停了下來,開始很默契地搞摩擦。
摩擦摩擦,總之不會打得太厲害了,對雙方都有利。
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我們再去探訪一位老朋友——徐溫。
徐溫在吳國的日子很滋潤,他現在大權獨掌,說一不二,國主楊隆演已經習慣於看他的臉色行事。
但你權力再大也是個人臣,身爲人臣卻挾持幼主就會有人找你麻煩。
找麻煩的人是鎮南節度使劉威,歙州觀察使陶雅,宣州觀察使李遇,常州刺史李簡。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楊行密時代的功勳舊將,他們眼看着少主被徐溫欺負,心裡沉不住氣了。
最沉不住氣的是李遇,他曾公開叫囂:“徐溫是什麼人,我還從來沒有注意過他,現在他竟然以吳國宰相自居嗎?”
這句話是實話,在李遇這些人跟着楊行密打天下的時候,徐溫還沒有出頭呢。但人家後來居上,靠近中樞,最後竊取了權柄,就能夠挾吳王而令諸將了,就問你服不服。
李遇說這話肯定是不服的。
李遇不服,徐溫就要找他談話,以楊隆演的名義派使者到宣州召對方到揚州去一趟。
李遇不傻,離開老巢去揚州,到時候被徐溫算計了怎麼辦?所以猶豫不決,暫無決斷。
這時候使者等不及了:“您如果不馬上去,恐怕有人要懷疑您造反了!”
這個“有人”當然是指徐溫。
李遇大怒:“你說我造反,那之前徐溫殺了侍中(楊渥),算不算造反呢?”
正所謂禍從口出,有了這句話也就夠了,使者回揚州向徐溫彙報。
正所謂“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徐溫最疼的一道疤就是殺楊渥那件事,現在被李遇重點提了出來,他很生氣。
羞憤難當的徐溫直接罷免了李遇的一切職務,然後派遣都指揮使柴再用以及徐知誥兩個人,帶兵攻打宣州。
一句話引來一路大兵,夠厲害。
李遇是位百戰老將,守着自己的根據地,難道還怕人打嗎?想玩兒是吧,我就好好教教你們怎麼玩!
柴再用、徐知誥兩個人圍着宣州打了一個多月,硬是打不下來,泄氣了,問徐溫怎麼辦。
徐溫說不怎麼辦,宣州不讓你們打了,我再派個人去把宣州拿下來。
柴再用、徐知誥兩個人很是納悶,心想以我二人的戰力,帶着精銳大軍都拿不下來的城池,誰還能有辦法和能力拿下來呢?
當徐溫派來的人到了前線之後,柴再用和徐知誥才恍然大悟。相視一笑——原來如此。
被徐溫送來的人不是戰將,也不是神仙,而是李遇最爲喜歡、寵愛的小兒子。
柴再用把人拎起來到了城下,向李遇喊道:“你看看誰來了!”
李遇聞聲上城,見到兒子後大驚。
柴再用接着喊道:“如若再不投降,我便殺你少子!”
這個小兒子估計平日裡被寵慣了,也沒啥骨氣,當場哭作一團,哀哀求饒,情狀悽婉。
李遇受不了了,他心如刀割,但又不可能拿着手下人性命開玩笑,當即喊道:
“刀下留人!給我兩天時間,定會給你答覆!”
在這兩天時間裡,徐溫並沒有閒着,他怕李遇不上套,派了一個說客到宣州城內,勸對方投降。
這個說客是何蕘,何蕘是說客領域的老手,他一個人進了宣州城,一句話就把李遇說服了:
“我是來做說客的。如果您老人家不想投降,我也不想活着回去了,您直接把我砍了就行。
但就我看來,僅僅憑藉着一個宣州城,怎麼能夠抵擋得住整個吳國的進攻呢,您還是跟着我出城去投降吧,這樣還能夠保全身家性命。”
李遇投降了,因爲他何蕘口中的“保全身家性命”對現在的他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魔力。
他捨不得自己的小兒子,他還想好好地過一番安穩日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至於那些身外之事,如過眼煙雲的東西,都隨他去吧!
然而說客的嘴巴不可信,或者說,徐溫的許諾不可信,在李遇邁出宣州城門的那一刻,他就已經踏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徐溫殺了李遇,誅其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