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

爲什麼是清口戰役而不是壽州會戰呢,因爲壽州已經打過了,朱溫沒打贏。

事情是這樣的,壽州是淮南北方的門戶,取淮南必先取壽州,這是歷代以來軍事專家們的共識,之前淝水之戰裡的苻堅是這樣做的,後周世宗柴榮攻打南唐也是這樣做的。

因爲壽州的後面是廣闊的淮南平原,地勢平坦,利於行軍,即便有幾條江河也都是水勢平緩,沒有激流險灘,十分適合北方的步兵、騎兵部隊行軍作戰。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戰敗後軍隊可以原路返回,不會全軍覆沒,因爲路上沒有什麼高山峽谷設伏的地方。

然而有利必有弊,這條進軍路線雖然好,但前提是你得先把壽州給攻下來,攻不下來一切都白搭!

楊行密攻下壽州不容易,所以守城很盡力,狠人朱延壽和強兵黑雲都都用上了。

朱溫不是白癡,當然不能讓對方把壽州白佔了去,所以派出幾萬大軍圍攻壽州要塞,想要趁楊行密還沒站穩腳跟,把城池奪過來。

沒想到朱延壽爆發了,他就想啊,我當初攻城的時候受了很多窩囊氣,正愁沒處撒呢,現在好了,朱潑三的汴州兵來了,正好做我的出氣筒。

朱延壽與黑雲都強強聯合,揪住汴州兵一頓猛打,硬是以少勝多,大敗敵軍。

朱溫不服氣,又接連組織了兩次圍攻,但任他使出千般手段,壽州城依然是不動如山。

朱溫沒脾氣了,手底下的大軍已經集結好了,不能被一個壽州城給絆住啊,到時候師老兵疲,這仗就沒法打了。

朱溫無奈之下,只能實行第二套進軍方案。

在這個方案中汴州軍兵分兩路,主力部隊有七萬,由大將龐師古率領,從徐州出發,路徑清口、高郵,進攻楊行密的老巢揚州。

第二路軍隊作爲輔軍,有一萬多人,由葛從周率領,從鄆兗地區殺奔壽州,牽制楊行密北方的軍力,並伺機奪取壽州。

以上方案中輔軍還好,沒什麼毛病,主軍的行軍路線有些特點,我們着重來分析一下。

這條進軍路線有個兩個很明顯的優點:

其一,它是條直線,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嘛,所以直接有效;

其二,依託大運河,可以利用水路來運送兵需,省時省力。

有優點就有缺點,缺點也有兩個:

其一,途中水網密佈,左有湖(高郵湖),右有溝(瀝溝),路不好走,不利於北方軍隊優勢的發揮,反而是敵方水軍天然的戰場;

其二,雖然依託大運河,但是朱溫缺少船隻,大運河的控制權還在楊行密手裡。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朱溫在走一招險棋,而且,險得有點離譜。

手下的謀士敬翔看不下去了,他跳出來勸說朱溫:還沒有做好準備,不能倉促用兵。

朱溫不聽,他說朱氏兄弟能打吧,李克用能打吧,這些人都被我按下去了,他楊行密能怎麼樣,淮人體弱,不堪一擊,請先生放心。

現在的朱溫已經膨脹了,他初步蕩平了北方,想要攜勝利之威平定淮南,然後統一天下,最後完成自己的皇帝夢——他有點等不及了。

等不及了就會很倉促,倉促之下是做不成事的,特別是打仗。

接下來決定五代十國格局的清口戰役打響了。

龐師古率領七萬主力按照預定計劃向楊行密轄區突進,走到清口這個地方,被人攔住了,攔路的人是楊行密手下張訓。

張訓部當時駐紮在漣水,負責監視汴州軍隊的動向。

龐師古一看淮河對岸有人,當然不肯輕易過河了,不然被對方來一個擊敵半渡那就不好了,所以大軍在清口找了一個地方駐紮了下來。

不過他找的這個地方確實不怎麼樣,我們下文會提到。

北線葛從周也按照預定計劃趕到了壽州附近,與朱延壽部進行了一次小規模戰鬥,雙方都沒有佔到便宜,開始僵持。

朱溫很有信心,他派出了兩路大軍還嫌不夠,親自帶兵趕到宿州駐紮下來,隨時準備在前方取勝後率兵南下,擴大戰果。

大軍壓境,聲勢喧天,楊行密有點慌了。

兩邊前線都派人告急,楊行密手中軍兵有限,他要做個決定,那就是具體增援哪邊。

楊行密覺得柿子應該揀軟的來捏,可以先集中兵力擊潰葛從周所部,藉此威懾龐師古,迫其退兵。

這是個中規中矩的打法,而且勝算比較高,但是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這個人就是剛剛到淮南沒多久的李承嗣。

李承嗣到達淮南後和楊行密達成了協議,自己幫對方打場勝仗,楊行密想辦法送他回到河東老主子李克用的身邊。

是不是有點關羽投靠曹操的味道?

可惜楊行密不是曹操,他和曹操一樣惜才,但比曹操還會耍賴皮,在李承嗣幫他打跑朱溫之後,這位楊老先生改變了主意,一直把李承嗣留在了淮南。

現在李承嗣既然要幫楊行密打勝仗,肯定要積極爲對方謀劃,他對楊行密說:

“打葛從周當然沒錯,但打不疼朱溫。今年把他打跑了,明年又來了,最後我們淮南境內就會連年用兵,民不聊生,難逃失敗的下場。

既然要打就要打狠一些,讓朱溫知道疼,再也不敢來找麻煩,所以應該對龐師古的主力用兵,把這塊硬骨頭給啃掉!”

隨後李承嗣又通過分享自己與朱溫常年戰鬥的經驗,分析當下淮南戰場的局勢,來佐證自己判斷的正確性。

楊行密很擅長聽取別人意見,一看對方說的有道理,當即拍板:

“就按你說的做!”

隨後楊行密派李承嗣、朱瑾等人帶領三萬大軍,進軍楚州前線,漣水的張訓也趕來匯合,大軍在楚州安營紮寨,隔淮河與龐師古大軍遙相對峙。

恰在此時,天公不作美,開始下雪。

這一年的雪,確實來得比往年早了一些,對戰爭來說未必是好事。

但是楊行密佔據着主場優勢,軍隊不愁吃喝,在家門口打仗就是方便。

反觀龐師古就不一樣了,身居客場不說,對地形還不熟悉,更可惡的是戰場上到處是水,根本找不到汴州兵擅長的作戰地形啊!

龐師古有點怠工了,他本來就對征討淮南有意見,但是朱溫是自己的老上司,自己又是對方最聽話的下屬,不好多說別的,只能硬着頭皮出征。

在龐師古看來下雪也是好事,正好借天氣原因退兵,所以並不急着往前推進。

他也有充足的自信,認爲自己不去找淮南的麻煩就很夠意思了,對方肯定沒有膽子來主動進攻。

但是龐師古失算了,在他安營紮寨混日子的同時,對岸的李承嗣已經派出了一支秘密部隊渡河了。

渡河的軍隊不多,只有幾千人,領兵的大將是朱瑾。

朱瑾現在應該是最恨朱溫的一個人了,自己的老家被朱溫佔了,哥哥被朱溫殺了,就連老婆也讓對方給睡了,奇恥大辱啊奇恥大辱,是個男人就咽不下這口氣,朱瑾又不是一般的男人,所以他要報仇。

報仇的機會來了,龐師古屯紮的地方地勢低窪,適合用水攻,朱瑾悄悄渡河,到淮水的上游去修築堤壩,短時間內形成了一個大水庫。

按說龐師古也是南征北戰的名將了,屯兵的地方都選不好,有點匪夷所思。

其實仔細想想也說得通,第一,當時天氣嚴寒,風雪交加,大兵在外不會只呆一天兩天,需要長期駐紮,所以他選的屯兵之地應該是風雪最小的地方;

第二,龐師古輕敵了。北面的時溥、朱宣、朱瑾都是他帶兵討平的,期間經歷的惡戰數不勝數,他是最後贏家,北方軍隊尚且不是他的對手,更何況體弱的淮兵呢,所以他不相信對方敢主動出擊,時間一長,連派到外面的斥候都收回來了,就駐紮在當地等待朱溫的退兵令。

屯兵日久,軍心浮動,龐師古開始下棋,一來修身養性,二來穩定軍心。

這一招三國時候很多人都用過,屢試不爽,軍心果然平穩了很多。

這時候有一個不開眼的將領來彙報了,他說最近淮河水位不太正常,要提防對方用水攻,建議龐師古拔營起兵,換個地方駐紮。

龐師古大怒,心想我好不容易稍稍穩定了軍心,你就來湊熱鬧,有沒有眼力價兒?

換個地方屯紮,這地方是那麼好換的嗎,七萬人的大軍一旦挪動地方,軍心就要散了,到時候進有淮河攔路,退又沒有將令,軍隊一旦譁變就萬事休矣!

當即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斬殺了這名將領,全軍肅然,軍紀瞬間嚴整了好多。

這下龐師古滿意了,軍心穩定比什麼都重要,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刀下去斬殺的不只是一個將領,更把進言的道路給斬斷了,自此之後,全軍上下再也沒有來參議軍情的人了,龐師古下棋下得更清靜了。

這時候上游的水庫水位也滿了,朱瑾與楊行密約定時間,到時候開閘放水,滔天巨浪翻滾而下,勢如奔雷,浩浩蕩蕩向龐師古的營區涌去,汴州大營瞬間變成澤國——水淹七軍的一幕再一次上演了。

汴州兵猝不及防,溺斃無數,全軍大亂。

隨同巨浪一同殺向汴州兵的還有憤怒的朱瑾,他長槊在手,奔馬如飛,但凡見到從水區逃出來的汴州兵就是一陣猛殺。

淮河對岸的楊行密、李承嗣也率大軍渡河,對汴州大營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圍殲戰。

三萬圍殲七萬,這應該夠楊行密吹噓好幾年的了。

汴州兵基本上全部報銷,主帥龐師古被朱瑾擊殺,七萬大軍淹死大半,又被淮南兵撿漏殺了一半。

只有一個名叫徐懷玉的將領見機得快,帶着本部兵馬逃了出去,收攏了一萬多散兵向壽州進發,去和葛從周匯合。

在楊行密圍殲龐師古的同時,壽州的朱延壽也開始主動出擊,向葛從周的大營發動猛攻。

葛從周不支,率兵出逃,開始向龐師古大軍靠攏,想要兩軍匯合,齊頭並進。未曾想在半路遇到了徐懷鈺帶領的散兵,大駭,率兵北歸。

葛從周是個成熟穩重的將軍,他充分研判形勢後認爲要快速撤離戰場,否則將會步龐師古後塵。

於是當機立斷,命令大軍拋棄輜重,輕裝上路,進行急行軍。

葛從周走得很急,後面朱瑾追得更急,他要復仇,他殺了龐師古還嫌不夠,還要把葛從周的腦袋留下來。

朱瑾、李承嗣率領的騎兵日夜兼程,終於在淠水追上了葛從周的軍隊。

此時汴州兵鬥志全無,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前有淠水阻路,後有追兵殺來,葛從周陷入絕境。

他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一咬牙,一跺腳,渡河!

渡河定然會被對方半渡而擊,但是葛從周管不了那麼多了,能跑出去多少是多少。

被半渡而擊的結果是軍隊被屠殺殆盡,淮河之上浮屍萬具,水流爲之變赤。

關鍵時刻猛將牛存節率所部兵馬斷後,阻擋朱瑾的猛攻,葛從周率殘部走脫。

渡河之後的汴州兵雖然擺脫了敵人的追擊,但是老天爺並不想放過他們,天降大雪,士兵乏食,軍隊連續四天空腹趕路,被凍斃的士兵充斥了撤退的道路。

隨後這部殘軍到達潁州境內,潁州刺史王敬堯在道路上燒炭爲士兵取暖,併爲他們提供補給,這才讓葛從周率領一兩千殘兵敗卒逃了回去。

清口之戰落下帷幕,朱溫兩路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此戰之後朱溫的汴州兵團元氣大傷,再也沒有能力對淮南地區發動大規模戰爭。

戰爭之初李承嗣向楊行密提出的軍事戰略基本上全部實現,爲了表彰李承嗣,楊行密保舉其爲檢校太尉,領鎮海軍節度,然而隻字不提要把對方送回李克用身邊的事情。

李承嗣來問,他就顧左右而言他,反正就是不放人——楊行密毫無心理負擔地食言了。

聽聞前線戰敗的消息,遠在宿州的朱溫先是大恐,繼而大怒,他不想接受現實,不顧一切地向壽州進攻,然後毫無懸念地被朱延壽吊打一通,大敗虧輸,從此灰溜溜憋回汴州消停了好長時間。

而被仇恨包裹的朱瑾現在完全在放飛自我,率領吳國軍隊連年北上進犯徐州、宿州,把戰火徹底燒到了朱溫的地盤上。

清口戰役是奠定五代十國格局的一次戰役,從此之後,北方軍閥佔據江淮、飲馬長江的夢想化爲泡影,短時間內再也沒有能力揮軍南下。

隨後朱溫建立後梁政權,北方地區陷入長年戰亂,軍隊無暇南顧,爲南方各國發展社會經濟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所以說楊行密的淮南是保護江南地區的一道屏障,他一方面依靠強大的武力把嗜殺成性的北軍拒之門外,另一方面與周邊的吳越、楚國、閩國等地方勢力和平共處,協力發展地方經濟,一起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制度,爲之後北宋統一全國提供了充足的制度、財富積累。

從這個角度來說,楊行密算得上是五代十國第一人。

清口戰役打完了,我們把時間倒回去看望一下昭宗皇帝李曄,他現在很悽慘,因爲長安城又被人打破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
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