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廷現在雖然毫無威信,但也有一個底線,那就是你們可以鬧,可以劃地爲王,但不能不承認我的老大地位,誰敢稱帝我就行駛我的“號召討伐權”。
董昌稱帝后,朝廷立刻就發出了號召,並對錢鏐說:你離得最近,你先上!
錢鏐現在還念着與董昌的老交情,他寫信給董昌說:
“哥哥你糊塗啊,閒着沒事兒你可以釣釣魚,劃劃船,還可以和嫂子們探討一下閨房的樂趣,你沒事稱帝做什麼呢?聽老弟一句勸,與其閉門做天子,不如開門做節度使,把帝號去了吧,兄弟還認你這個大哥!”
董昌回覆說:“朕不聽。”
不聽就只能開打了。
錢鏐帶着三萬人直接開到了越州城下,這條路他走得很熟悉,因爲當初越州就是他打下來的。
現在的錢鏐還不想開打,他在城下求見董昌。董昌一看弟弟帶兵來了,還是見見他吧,不然被打趴下挺沒面子的。
兩人在迎恩門展開了一次會晤。
錢鏐對董昌說:“哥哥你已經位列將相了,何必捨安就危去稱帝造反呢。弟弟我不是來打仗的,是來兵諫的,哥哥你能改過自新的話我們還是兄弟,要不然真打起來伏屍遍野,百姓流離,可就沒有回頭路了。”
董昌大懼,握着錢鏐的手說:“弟弟說的對,哥哥這就向天子謝罪!”並拿出二百萬錢財來犒軍,安送錢鏐離開。
之後的一段時間朝廷在等董昌的謝罪文書,錢鏐在等着董昌去帝號,但大家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想要的消息,董昌依然自由自在地做着皇帝。
原來做皇帝是會上癮的,你想想啊,後宮佳麗,文武百官,出行是金羅華蓋,住的是皇宮,開口稱朕,發佈命令是聖旨,大有天大地大我最大的英雄氣概。
如果沒坐上這個位置也就罷了,問題是好不容易坐上去了再下來的話挺不情願的。
既然董昌不情願下來,會有人拉他下來。
錢鏐出兵了,他之前把文戲做的很足,現在開始上演武戲,他派出了新組建的王牌軍“武勇都”,領兵的是錢鏐手下頭號大將顧全武,這員猛將帶兵一路打過去,連戰連捷,兵圍越州。
董昌的手下都是擲骰子的高手,打仗是真的不中用,但有一個人很中用,他不用擲骰子也能在董昌手下做高官,因爲他是董昌哥哥的兒子,喚董昌一聲叔叔,這個人的名字叫董真。
董真很能打,他死守越州城,顧全武使盡渾身解數硬是攻不進去。
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董昌向淮南的楊行密求援。
楊行密感覺這是背後捅錢鏐刀子的好機會,他派出三路大軍,其中兩路攻打錢鏐的蘇州和杭州,另一路與董昌的部隊匯合,圍攻錢鏐的嘉興。
錢鏐這次很猛,他打退了對方三路大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錢鏐害怕自己的大本營杭州有失,所以退兵了。
董昌總算鬆了一口氣。
但這裡董昌氣還沒有喘勻呢,錢鏐又來了。
錢鏐不得不來,他等不及了,因爲朝廷聽取了楊行密的建議,赦免了董昌。
在朝廷眼中董昌成不了大氣候,留着他有用,這樣可以避免錢鏐的勢力進一步坐大,對大唐的江山社稷有益。
這時候錢鏐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他想要吞併董昌的地盤,一統兩浙。
所以錢鏐不理會朝廷的旨意,他速戰速決,再次兵圍越州。在圍困越州的同時錢鏐派兵剪除了周圍董昌的勢力,連下石城、餘姚等地,越州現在成了一座孤城。
孤城裡還有一個董真,有他在,越州城難破。
然而上天似乎十分眷顧錢鏐,就在圍城的緊急時刻,董真死了,他是被自己人殺死的。
蠢人與小人的人羣中是沒有能人的生存空間的,董真是個能人,他很會打仗,但他與手下的一員裨將關係很差。
關係差也就罷了,畢竟人與人的相處本來就很複雜,同樣的一個人,有人說他好就會有人說他壞,但壞就壞在這員裨將與董昌的關係很好。
他對董昌說,你的這個侄兒靠不住,你把全城的軍權都交給了他,他卻要帶兵投降,我就是被他派去與敵軍聯繫的人,我是看你人不錯纔來通風報信的,你可要小心了啊!
董昌已經是窮途末路,他現在誰也信不過,但唯獨聽信小人的話,甚至有可能這員裨將就是他派去監視董真的,既然董真要投降,那就殺了他吧。
董真被殺,守城的日子更加艱辛。
董昌認爲關鍵時刻信誰都沒用,還是信自己最靠譜,於是他親自掛帥,並利用後世二戰中紅場閱兵的套路,想要反敗爲勝。
董昌於五雲門閱兵,隨後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反攻作戰,但他不是斯大林,五雲門也不是紅場,對手更不是強弩之末的德國法西斯,在顧全武率領的武勇都的瘋狂進攻下,董昌連戰連敗,外城被對方攻破,只能率兵退守內城。
現在董昌已經沒有翻盤的機會了,敵軍既然能夠攻破外城,內城更不在話下,但是對方停止了進攻,並不是他們大發慈悲,而是要降低作戰成本。
顧全武派人到內城勸降來了。
使者問董昌:打的疼嗎?
董昌:疼!
使者:還要打嗎?
董昌:能不打嗎?
使者:當然可以,只要你投降。
董昌:投降什麼的都是小事,命能保住嗎?
使者:你和錢公(錢鏐)是老關係了,他不會殺你的。
董昌:那好吧,我投降。
董昌布衣出城,向顧全武投降。錢鏐不在軍中,他在杭州,所以顧全武派手下將領吳璋用大船護送董昌去杭州。走到半路的時候,吳璋開始磨刀,董昌感到頭皮發麻,他問吳璋:你磨刀幹嘛?
吳璋:殺人。
董昌:殺誰?
吳璋:殺你!
董昌:錢鏐是我拜把子的兄弟,他說過不殺我的。
吳璋:你的信息可能有誤,我剛接到錢公通知,讓我殺你。
董昌:一定是誤會,要不你再問問?
吳璋:不用問了,錢公見到你肯定會不好意思的,你死了比活着有用。
刀磨好了,一刀揮下,董昌身首異處。
吳璋說得對,死了的董昌比活着的有用,董昌如果活着到了杭州,錢鏐還要費心思來安置他,對於之前的老上司、老哥哥,安置的水平低了道義上過不去,安置高了的話,多高算是高呢,錢鏐把自己的位置讓給對方坐都不嫌高。
當然,如果把董昌當成叛逆對待的話,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直接綁了或者砍成兩段送到長安就可以了,但那樣做會讓錢鏐背上殺兄的名聲(雖然這位兄長不是親生的)。
所以,對錢鏐來說,董昌死在半路上最划算,我都沒見到你,你死了關我鳥事!
歷史上的董昌還有一種死法,據說他坐船走到了半路,突然感覺羞於面見錢鏐,他對自己的手下們說道:
“我與錢公曾一同起兵,當時我是大將,今天卻淪爲階下囚,有什麼面目再去見他呢!”
因此投水而死。
對於董昌具體是怎麼死的這個問題,大家一直衆說紛紜,我認爲被殺的可能性更大,投水死的說法很可能是錢鏐編出來遮羞的,因爲董昌如果真的想死的話根本就不會投降,直接在城頭上抹脖子豈不是更英雄。
總之,董昌做了一年多的僞皇帝后,死掉了,他的首級被傳送長安,他的“後宮”和“文武百官”也都被錢鏐殺了個乾淨,最重要的是,錢鏐通過這一戰把浙東收入了囊中,他統一了兩浙,成爲盤踞在浙江地區的大軍閥,爲日後建立吳越國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