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逐步善後

袁肅很清楚王懷慶是一個很嚴重的隱患,因此即便讓王懷慶回到府上前前後後收拾到深更半夜,他依然堅持讓王懷慶立刻離開昌黎縣。

王家上上下下幾十口人,昨天還在爲王懷慶升官張燈結綵、門庭若市,今天卻落得衆叛親離、舉家搬遷,幾房姨太太哭得死去回來,吵着鬧着讓王懷慶趕緊去一封電報到天津給徐世昌,求徐世昌出面調停此事。

王家的人都很清楚,王懷慶能有今時今日是離不開徐世昌在北京的照應提拔,可謂是徐世昌在軍界唯一的倚重。只可惜自清帝退位之後,徐世昌拒絕袁世凱邀請出任國務卿,這段時間一直隱居在天津。

王懷慶卻壓根沒有心思理會這些姨太太,豈不說徐世昌現在閒居在家,眼下袁肅得勢欺人強逼着自己離開,就算有天王老子當靠山,現在也不能不走。

大大小小的箱子裝了十多輛馬車,直到深夜十二點時方纔收拾好重要的行李,雖說還有一些大物件沒能搬走,可王懷慶已然再沒有過多的牽掛,就這樣將就着準備上路。

袁肅委派郭文遠帶領三十名士兵護送王懷慶出城,他叮囑郭文遠只需將王家的人送到山海關,之後再搭乘火車直接返回灤州報道。一路上的開支他事先都預算好,先從昌黎縣縣衙支了一筆款子給郭文遠帶上。

王懷慶連夜出城的時候,袁肅並沒有前去相送,巡防營的那些軍官們也無一人前去,就連忠心耿耿的於繼芳都被關押在司令處大營裡無從脫身。王懷慶心中多少有幾分淒涼,不過想着今後的好日子,這幾分淒涼漸漸淡弱了下去。

從傍晚開始,袁肅一直留在巡防營司令處大營內,除了尚且被扣押在灤州的魁字營、左營兩營管帶之外,其餘巡防營管帶盡皆陪同在旁。在徹底穩定昌黎縣的局勢之前,他暫時還不能讓這些營管帶離開,僅僅是讓這些營管帶的副官返回本部營區,將改旗易幟的消息傳達下去,並且爲從明日開始與灤州治安團制度同步提前做準備。

整個晚上,袁肅與衆營管帶主要在處理三件事。

其一是確認通永鎮巡防營在地圖上的所有轄區。從今日開始,這些轄區都將歸屬他本人管理,之前王懷慶私自委任的官員一律作廢。此外,還要給轄區內各縣各鎮的政府傳達通知,今後所有政令一律發到灤州由他經手。

關於日後轄區各部人馬的駐防之事,過幾日會另外召開專項會議進行討論,儘可能杜絕所有部隊都盤踞在昌黎縣一處。

其二是清點巡防營所有公用物資,統一由袁肅親自安排後勤長官負責統籌調度。爲了消除各營軍官的擔憂,他還鄭重其事的向衆人承諾,巡防營現有的物資將全部用於巡防營的開支,自己絕不會假公濟私分出一部分佔爲己有,或者派給灤州治安團充公。

其三是對巡防營全軍整頓改制的初步討論,藉此先一步瞭解各營管帶的意見,之後再安排詳細的討論。袁肅自然是要儘快完成巡防營的整編,通過整編讓巡防營與灤州治安團更快速的融合在一起,同時也能更進一步掌控巡防營的指揮權。

衆人前前後後討論了四、五個鐘頭,凌晨過後方纔有了一定的結果。

前兩件事並不困難,無非是清點物資動用了一些人力、花了一些時間,但最終還是詳詳細細統計了出來。至於關於巡防營整頓改制,卻引起了幾位營管帶的敏感反應,他們生怕袁肅會藉機削弱自己的兵權,又或者把各自拆散後重組,以至於舊部分離、親信失散,自身勢力大打折扣。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幾位營管帶都表現的十分保守,目的就是希望袁肅能保持巡防營的現狀,就算要改制最起碼也要保證編制不動。

袁肅並沒有打算立刻討論出一個所以然,僅僅是想試探一下幾位營管帶的底線何在。

他從始至終都沒有打算通過分拆各營來打壓這些非嫡系部隊,自己眼下在灤州都尚未扎穩根基,又豈會在這個時候去強逼剛剛投誠不久的巡防營軍官?對於他來說,現在還是要儘量安撫這些人,等日後再慢慢的進行調整。

雖然不會分拆各營,但爲了保險起見還是要多留一手。

袁肅決定將巡防營六個營分別派駐到轄區內的各個縣城駐紮,避免這些營聚集在一起而形成威脅力。只要這六個營各自爲政,即便有個別的人一時想不通要造反,灤州治安團依然可以輕鬆應付。他擔心的無非是六個營相互串聯。

關於讓各應調離昌黎縣的理由,他會下達一項命令,從今往後各營的後勤物資公用由所在防區的地方政府負擔一半。之所以只要地方政府負擔一半後勤供應,一則是減少地方政府的壓力,二則可以給各營管帶中飽私囊的機會,三則也不必太擔心各營會與地方政府勾結而一步一步坐大。

軍隊的軍餉和部分重要的物資,都得由袁肅自己掌握,只有這樣才能讓下面的軍隊老老實實的接受指揮。

會談到了午夜,幾位營管帶昨天被捆綁了一整天,早已疲睏不已。

袁肅沒有再繼續討論下去,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之後,便讓營管帶暫且去司令處大營的預備宿舍裡休息。等人散去後,他又找來趙山河、何其鞏、孫德盛三人,向他們吩咐了一些今晚要注意的事情,畢竟局勢纔剛剛有眉目,尚且還不能說是十拿九穩,自然還是要警惕一些。

“老趙,這次辛苦了,你也忙了一整天,稍後先去休息去,明日可能還會更操神。”在交代完畢之後,袁肅感嘆的對趙山河說道。

“袁大人才費神了,我趙山河不過是出了一些勞力罷了。今晚有我在營中值勤,斷然不會出任何岔子,袁大人您就放心吧。”趙山河挺起胸膛說道。

“瞧你說的,這不還有孫大人在嘛,既然孫大人下定決心跟我們站在一起,那就應該當自己人來看。今晚有勞孫大人照應一下大營和城內的情況,就讓老趙先歇口氣。”袁肅十分親近的說道,說到後面還用信任的目光看了孫德盛一眼。

“袁大人器重在下,這是在下的榮幸,請袁大人放心,今晚有我老孫在,誓死不會讓昌黎縣再出任何動靜。”孫德盛激動的說道。

“好,老孫夠義氣。哦,對了,過了今晚,明日老孫你便可以帶人去王府的宅子收拾一番,我說到做到,今後這宅子歸你了,王懷慶沒帶走的東西也全都歸你。”袁肅索性不用“孫大人”來稱呼,直接改爲更親近的“老孫”來說道。

“袁大人實在太客氣了,我老孫誠惶誠恐啊……”這些年來孫德盛何曾受到王懷慶這樣的熱忱對待,這一刻他心頭一團火熱,打心底認定自己做出了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今後必然要盡心盡力爲袁肅辦事。

“此次老孫你幫了我一個大忙,別說是一座宅子,今後我保證還有更多的好處。咱們兄弟一場,有福同享。”袁肅大義凜然的說道,這話不僅僅是對孫德盛一個人說的,同時還是對趙山河、何其鞏二人。

除了何其鞏面色不改之外,趙山河和孫德盛臉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激之意。

孫德盛是真心實意體會到袁肅對他的特別關照,之前在小會堂裡時,袁肅向其他營管帶開出的價格僅僅是八千元,但昨晚給自己卻是不下三萬。雖說這三萬還要分給其他軍官,但最終落進自己這個營管帶口袋裡的肯定會佔到一半以上。

正是這個小細節,讓他感受到自己與其他巡防營管帶不同之處,現在袁肅又特別叫上自己跟趙山河、何其鞏等人一起會面,可想而知是真正把自己融進嫡系親信的範疇了。

“袁大人對在下恩重,在下必當以死報答,老孫啥都不說了,今後但凡袁大人驅使,老孫甘爲前驅。”孫德盛十分鄭重的說道。

“好,有老孫這句話,我便安心了。”袁肅爽快的笑道。

隨後又交代了一些瑣事,袁肅便結束了這次會面,趙山河先回房休息,孫德盛則去安排今晚值勤巡邏的工作。倒是何其鞏準備離開時,袁肅又讓其單獨留下。

“克之兄,你至少有兩件事要跟說說吧。”等何其鞏重新落座下來,袁肅笑着說道。

“袁大人這是何意?”何其鞏不動聲色的反問道。

“先前我在校閱臺上講話時,下面忽然有人高聲大呼,我想縱然巡防營的士兵不喜歡王懷慶,可也沒有人敢當這個出頭鳥。所以這帶頭高呼起鬨的人,必然是經人安排的。”袁肅好整以暇的說道。

“不得不讓在下佩服,袁大人果然觀察入微。”何其鞏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笑容還透露出一種得意的味道。

“大營裡都是第二營的人,我想,這必然是克之兄你安排的!”袁肅說道。

“在下也只是略盡薄力而已,如今袁大人一下子做出這麼大的舉動,若是不能儘快解決此事,只怕後患無窮。”何其鞏表情認真的說道。

“我自是明白的。無論如何,這件事要多謝克之兄暗中施以援手。我知道克之兄你不是一個貪慕虛榮的人,不過有些話或多或少還是要提一提,只要這件事能夠順利結束,將來少不了要倚重克之兄。從七十九標跟過來的兄弟們,我袁肅是絕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袁肅語氣鄭重的說道。

“袁大人客氣了,眼下還是先渡過這一劫再說吧。”何其鞏笑着說道。頓了頓之後,他又主動向袁肅問道,“剛纔袁大人說在下至少有兩件事要說,頭一件已經說完了,不知袁大人所謂第二件事是什麼事?”

“既然是我讓克之兄至少說兩件事,那第二件事克之兄你理應是知道的。不過無妨,我只是想聽一聽克之兄對眼下對治安團處境的看法。”袁肅不動聲色的說道。

何其鞏沒有急着回話,先是微微的點了點頭,此刻他發現袁肅看事物果然很有眼光。從早先一營、二營宣佈留駐灤州開始,他對整個灤州的局勢就很有意見,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跟袁肅好好談一談這件事。

眼下袁肅一針見血的挑破這件事,結合先前看破是他安排人高呼起鬨,只能說自己實在太低估袁肅這個“紈絝子弟”,並且低估的時間太長了。

他緩緩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臉色,略有幾分憂慮的說道:“袁大人料事如神,實不相瞞,在下對此次離二十鎮而自立之事實有介懷的念想。無論如何,此事都實在過於託大,稍有閃失必會招來禍事。如今一營、二營雖然留駐灤州,可直至今日依舊塵埃未定,事故接二連三,可見在下當初的擔憂不無道理。”

袁肅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雖然他知道何其鞏的這番話並無新意,可重在其未卜先知,由此可見對方是有遠見之人。

頓了頓,何其鞏又說道:“昨日中午袁大人隻身趕到鳴嘡鎮與在下見面,商討應付通永按察使接管灤州之事。其實從袁大人交代的行事計劃時,在下已經猜出袁大人的意圖。正所謂一不做二不休,置諸死地而後生,袁大人正是打算放手一搏,一舉拔除王懷慶這個眼中釘,並且藉機將巡防營收歸麾下。”

袁肅笑道:“克之兄,你果然是聰明人。”

昨天晌午他在接到省府發來的電報後,隻身騎馬奔出標部大院,就是爲了去找王磷同、何其鞏等人交代自己的計劃。不過無論是王磷同還是何其鞏,甚至後來的趙山河、陳文年、郭文遠等人,他都沒有詳細說明這次行動的真正目的。

現在看來,在這些人當中也只有何其鞏一人猜出了計劃背後的意義。

何其鞏繼續說道:“之前袁大人手裡只有兩個營不足五百人的兵力,任誰都不會放在眼裡,這也是爲什麼袁大人從一開始希望低調處理自立門戶的原因。然而這件事並不順利,終歸還是招惹到大總統,想來還是因爲袁大人與大總統的關係才使得小事化大。如今,低調矇混已無可能,袁大人索性就趁風起浪,把這件大事再化大一些。”

袁肅帶着欣然的笑容頷首,他並沒有驚歎何其鞏的慧眼遠見,反而是像遇到了知己一樣感到興奮。不得不說,做爲一個文化人,何其鞏果然顯出了與其他書呆子不同的才能。

“兩個營的兵力不足爲道,然而一旦收編了通永鎮巡防營將近四千人的兵力,那就可以與一鎮編制齊肩論,無論是大總統還是直隸省府,只怕都會對袁大人刮目相看。不過,此事若成功袁大人在得以一躍而起、站穩腳跟,此事若不成功,只怕袁大人將會萬劫不復。”在說到最後一段話時,何其鞏語氣由弱漸強,臉色也顯得十分鄭重。

袁肅不得不承認,何其鞏將他的計劃全部猜中了。正如何其鞏所說,他原本想低調矇混過去,可惜事與願違,那現在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務求以實力來掌控一方大權。他現在做到了這一點,接下來就必須面臨一個重大的博弈,如果叔父袁世凱真的認可自己,那這件事就算是過去了;反之,接下來自己就會成爲近畿直隸頭號威脅,用不了多久曹錕就會揮兵北上。

真若到了後面的情況,這一仗根本不用打,無論是灤州治安團還是巡防營都絕不會跟北洋軍真刀真槍對着幹,到那時他算是徹底沒有後路,要麼被逮捕到北京,要麼潛逃至南方。

不過,他敢這麼做,理所當然是有一定把握。

直隸近畿雖然是重地,可一來他與袁世凱有一定關係,二來王懷慶被自己趕走之後,通永鎮的爛攤子總得有人收拾。更何況一旦在直隸發生內亂,對剛剛成立不久的北洋政府來說顏面上會很不好看。

“克之兄,好見解,你所猜測的這些一點都沒有錯。若是成功,我袁肅的旗號就能扎穩,若不成功那當真就是萬劫不復。那麼,克之兄你認爲我能成功嗎?”袁肅似笑非笑的問道。

“在下可沒辦法說出一個準信,如今在下上袁大人的這條船,不管成不成功也都會希望袁大人成功。”何其鞏嘆了一口氣說道。

“走着瞧吧,事到如今再多憂慮也無濟於事。”袁肅深沉的說道。

第46章 ,輿論攻勢第15章 ,順利突圍第75章 ,三兩天內第23章 ,臨行安排第30章 ,隻身行賄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40章 ,問題所在第38章 ,收買人心第59章 ,安山喪禮第27章 ,迎王懷慶第44章 ,事在北京第70章 ,堂上之爭第2章 ,痛下狠手第101章 ,漢口矛盾第49章 ,信使突來第3章 ,洋商開礦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50章 ,上海晚會第71章 ,炮兵計劃第88章 ,控制戰爭第37章 ,曉以大義第3章 ,保境軍資第75章 ,先有計劃第98章 ,一九一四第26章 ,高順消息第97章 ,另有剖析第2章 ,似有察覺第62章 ,神秘女子第78章 ,礦務公司第66章 ,化工產業第49章 ,南北劇勢第66章 ,突來冷言第98章 ,一九一四第54章 ,購置軍火第121章 ,一種妥協第4章 ,鬆坡百里第76章 ,試重機槍第82章 ,營中出事第67章 ,國會危機第24章 ,另有一手第52章 ,商丘發展第21章 ,公所典禮第48章 ,南北駁火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29章 ,深夜闖營第50章 ,遇段祺瑞第57章 ,遇袁克端第45章 ,一念之間第2章 ,進攻丹東第5章 ,伏擊日軍第18章 ,大學拜訪第29章 ,洋河水庫第85章 ,中央命令第59章 ,組建情報第17章 ,遇孫連仲第97章 ,開始進攻第36章 ,俘周寶林第57章 ,誘敵之策第68章 ,返回保定第72章 ,整軍欲動第64章 ,兒女情長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34章 ,着手收網第69章 ,一戰前夕第1章 ,太子一黨第55章 ,戰火轉移第30章 ,執掌大權第4章 ,鬆坡百里第34章 ,着手發展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97章 ,日軍困境第60章 ,訓練方案第9章 ,停火談判第28章 ,安山急事第89章 ,步步落實第43章 ,返回灤州第96章 ,告一段落第25章 ,作戰計劃第67章 ,推心置腹第24章 ,無心無意第3章 ,洋商開礦第95章 ,宴會酒色第38章 ,加緊提防第66章 ,一營爲庫第21章 ,另有對策第2章 ,似有察覺第74章 ,張家送別第57章 ,華中綢繆第42章 ,府院巧遇第70章 ,堂上之爭第71章 ,江湖小魚第54章 ,藉機靠攏第84章 ,長江之西第6章 ,不留俘虜第12章 ,故設伏擊第48章 ,異人異志第58章 ,似是而非第77章 ,顧秉鈞言第66章 ,一營爲庫第50章 ,叔父認侄
第46章 ,輿論攻勢第15章 ,順利突圍第75章 ,三兩天內第23章 ,臨行安排第30章 ,隻身行賄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40章 ,問題所在第38章 ,收買人心第59章 ,安山喪禮第27章 ,迎王懷慶第44章 ,事在北京第70章 ,堂上之爭第2章 ,痛下狠手第101章 ,漢口矛盾第49章 ,信使突來第3章 ,洋商開礦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50章 ,上海晚會第71章 ,炮兵計劃第88章 ,控制戰爭第37章 ,曉以大義第3章 ,保境軍資第75章 ,先有計劃第98章 ,一九一四第26章 ,高順消息第97章 ,另有剖析第2章 ,似有察覺第62章 ,神秘女子第78章 ,礦務公司第66章 ,化工產業第49章 ,南北劇勢第66章 ,突來冷言第98章 ,一九一四第54章 ,購置軍火第121章 ,一種妥協第4章 ,鬆坡百里第76章 ,試重機槍第82章 ,營中出事第67章 ,國會危機第24章 ,另有一手第52章 ,商丘發展第21章 ,公所典禮第48章 ,南北駁火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29章 ,深夜闖營第50章 ,遇段祺瑞第57章 ,遇袁克端第45章 ,一念之間第2章 ,進攻丹東第5章 ,伏擊日軍第18章 ,大學拜訪第29章 ,洋河水庫第85章 ,中央命令第59章 ,組建情報第17章 ,遇孫連仲第97章 ,開始進攻第36章 ,俘周寶林第57章 ,誘敵之策第68章 ,返回保定第72章 ,整軍欲動第64章 ,兒女情長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34章 ,着手收網第69章 ,一戰前夕第1章 ,太子一黨第55章 ,戰火轉移第30章 ,執掌大權第4章 ,鬆坡百里第34章 ,着手發展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97章 ,日軍困境第60章 ,訓練方案第9章 ,停火談判第28章 ,安山急事第89章 ,步步落實第43章 ,返回灤州第96章 ,告一段落第25章 ,作戰計劃第67章 ,推心置腹第24章 ,無心無意第3章 ,洋商開礦第95章 ,宴會酒色第38章 ,加緊提防第66章 ,一營爲庫第21章 ,另有對策第2章 ,似有察覺第74章 ,張家送別第57章 ,華中綢繆第42章 ,府院巧遇第70章 ,堂上之爭第71章 ,江湖小魚第54章 ,藉機靠攏第84章 ,長江之西第6章 ,不留俘虜第12章 ,故設伏擊第48章 ,異人異志第58章 ,似是而非第77章 ,顧秉鈞言第66章 ,一營爲庫第50章 ,叔父認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