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陳宦真相

入冬的四川已經未寒先冷,盆地氣候非但沒能擋住高遠撲來的寒流,反而將冷空氣窩成一團。事實上,在成都和重慶兩地陸續發生的幾次南北交鋒的戰事,並沒有像發往北京的電文裡所描述的那麼激烈。就如同現在的天氣一樣,反而是一種很冷淡的膠着。

早在七八天之前,劉存厚、王陵基、周駿等人的部隊便分別退守潼南、北碚和璧山一帶,這三處都是重慶向西的交通要道,扼守住這三個據點,重慶便能高枕無憂。至於中央陸軍第十五師的主力部隊,從始至終就沒有離開過重慶,反而將瀘州的部隊也陸續抽調了回來。

從護國軍正式宣佈討袁開始,至今已經過去了快四十天的時間,中央陸軍基本上沒有與護國軍任何一個梯隊發生正面衝突。整整四十天的時間裡,即便是被當作炮火推向前線的川軍部隊,也只是與護國軍前沿部隊偶爾發生零星擦火,大部分僅僅是偵察部隊之間的衝撞,僅此而已。

縱然第十五師現在披上了中央軍的番號,期間也按照中央軍的制度進行了一番簡單的整訓,但這支部隊的底子終歸還是北洋舊軍。可以說了,放眼北洋政府中央系統,只有袁肅的中央陸軍第十師及其中央陸軍第一兵團,是從成立之初便嚴格灌輸新式的軍紀、思想教育,並配合全新的訓練方式打造出來唯一合格的中央軍。其餘部隊都殘留不同程度的舊軍習性。

畢竟中央軍系統才建立不到兩年的時間,從士兵到軍官都遠遠還沒到新鮮血液更迭的階段,可以所謂的中央軍也僅僅是在舊式北洋軍的制度上加以改善。要想真正起到明顯的精英效果,必然是要經過一段漫長時間的礪合。

也因此,十五師除了在兵員數量和裝備後勤上面有很大的優勢之外,其餘方面也不過爾爾。好不容易平靜了兩年的時間,又是大總統剛剛登基當上皇帝的大喜期間,許多北洋軍都不適應也不情願在這個時候作戰。於是舊軍的那股賴皮性子漸漸佔了上風。

當然,四川局勢之所以發展到眼前的地步,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陳宦本人的思想變化上。

在外界很多人看來都以爲陳宦是袁世凱的心腹,袁世凱把陳宦當半個兒子來看待,可是任誰也不知道陳宦和袁世凱二人的關係究竟從何而來。甚至在歷史上對於陳宦的介紹也並不多,只知道最後是陳宦的一封通電,給了洪憲帝制最後的致命一擊。

然而,袁世凱之所以將陳宦當親信來看待,事情還要追溯到庚子國難那段時間。當時陳宦在率殘部僅八十餘人突圍京城時,於途中拾獲了共計十多萬兩白銀的餉銀。對於逃難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天降巨財,只怕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帶走這筆餉銀,去南方尋一個太平的地方過榮華的日子。

倒是當時的陳宦卻出乎意料,帶着這筆餉銀一路往西,直到趕上了皇帝西巡的隊伍,隨即將銀子一分不落的全部呈交了上去。而這筆銀子便是當時袁世凱用來孝敬朝中大員的貢禮,本是派遣了一隊人馬護送押解,萬萬沒料到出京城後便下落不明。也正因爲如此,袁世凱將陳宦“拾金不昧”一事牢牢記載了心中,認定陳宦是一個很可靠的人。

在隨後的十多年裡,陳宦無論是在對待革命黨,還是在對待清朝末年的政治態度上,都表現出非常合時宜又有原則的一面。一九零七年時革命黨人曾經到四川試圖策反陳宦,陳宦是以時機不成熟爲理由婉拒了革命黨人的邀請,時隔一年之後,陳宦又因爲剿滅革命黨有功而被上司提拔升遷。

到後來民國成立了,陳宦積極擁戴袁世凱掌控國家統治大權,並運用各種手段消除地方軍閥的影響,先後參與了“邀請”黎元洪北上和“誘騙”章太炎進京軟禁的活動。由此奠定了袁世凱左膀右臂的基礎。

不可否認,陳宦確實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他的原則就是遵循一條舊官僚主義的行爲規則,一切全部是爲了服務於官僚階級利益。在袁世凱稱帝之前,他曾經真正意識到帝制對官僚階級帶來的極大利益所在,也因此不遺餘力的左右奔走、遙相呼應。

可當他被外派到四川這個夾雜於南北對衝的地方之後,接觸到南方算不上龐大但是卻十分密集的反帝制、反袁世凱聲音,甚至還有自己昔日的同窗、故友和老鄉,這一切都在主觀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他本人並沒有任何“主官意願”,自己兒時常年跟在叔祖陳學棻身邊,深受保皇思想的影響,對封建禮規十分看重。他並不奢望自己能夠成爲袁世凱那樣的人上人,只希望能成爲輔佐人生人的那種人。間接的而言,在一定思想高度上面,他是沒有任何主見的人,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隨着護國軍政府的成立,在北洋軍政府內部已經有不少勢力在暗中行動,這些勢力基本上都是打着反對帝制的旗號,認爲帝制是毀滅北洋的導火索。雖然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能聽出這不過是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真正的目的無非是想要藉助反帝制來重創袁世凱的元氣,從而瓜分北洋的統治權。

但是對於陳宦這樣缺乏主見又極其保守官僚主義的人來說,他很容易的就受到了主流勢力的影響,從而漸漸靠攏這股主流勢力。

雖然他承認袁世凱對待自己不薄,可自己卻從來沒承認過自己是袁世凱的心腹。這只不過是袁世凱和外界衆人的一種誤解罷了。他無非是沒有像馮國璋、段祺瑞、黎元洪那樣拉幫結派,搞一個什麼皖系、直系之類的派別,所以就很容易的被當作是效忠於袁世凱的嫡系。

如果要說派系的話,他自己一個人就是一個派系,已經在這個年代已經很少有像他這樣“純粹”的官僚主義者。

第19章 ,見宋教仁第90章 ,發展工商第62章 ,準備北上第1章 ,江湖義氣第3章 ,酒後親王第42章 ,賭桌話談第61章 ,學習方法第20章 ,鄭州軍事第43章 ,返回灤州第36章 ,官辦銀行第45章 ,北京覆電第76章 ,試重機槍第2章 ,安山張府第40章 ,問題所在第8章 ,不做不休第53章 ,一戰陰影第78章 ,礦務公司第60章 ,酒樓遭遇第64章 ,臨時告誡第92章 ,提前預手第50章 ,約談合作第33章 ,學堂同窗第61章 ,汽車公司第72章 ,整軍欲動第84章 ,最後談判第71章 ,江湖小魚第76章 ,慈善宴會第42章 ,分配防區第85章 ,雙重密謀第18章 ,局勢變故第62章 ,青年北洋第97章 ,開始進攻第28章 ,安山急事第12章 ,故設伏擊第72章 ,開營訓練第89章 ,前線準備第58章 ,似是而非第68章 ,局勢突變第21章 ,軍事部署第97章 ,另有剖析第18章 ,一時衝突第77章 ,神秘來賓第20章 ,明升實降第60章 ,推波山雨第44章 ,曹錕劫見第53章 ,陳宦真相第42章 ,一聲令下第27章 ,驗證關係第80章 ,共和成立第69章 ,急流直下第80章 ,共和成立第91章 ,別有陰謀第66章 ,帝制進言第98章 ,培植政府第69章 ,驚天變故第37章 ,曉以大義第41章 ,再訪張府第78章 ,曉之大義第8章 ,畢業策論第62章 ,青年北洋第97章 ,正月過後第22章 ,進取商丘第43章 ,交心之談第38章 ,會袁克定第43章 ,返回灤州第68章 ,軍火事故第41章 ,瀛臺大會第90章 ,拉攏進退第53章 ,籌備工作第65章 ,局勢急轉第48章 ,南北駁火第97章 ,正月過後第48章 ,遊說成事第41章 ,除夕夜宴第77章 ,洋商企第16章 ,兩頭行動第25章 ,作戰計劃第99章 ,加強鋪墊第31章 ,遠在昌黎第70章 ,南下籌備第3章 ,火攻丹陽第79章 ,決心一博第117章 ,西南預示第64章 ,笑裡藏刀第86章 ,偏遠事故第41章 ,再訪張府第89章 ,先入鋪墊第43章 ,簡而複雜第63章 ,招募改制第96章 ,保定催電第8章 ,畢業策論第30章 ,唐氏雲南第93章 ,鄭州事變第59章 ,少壯聲勢第90章 ,發展工商第26章 ,高順消息第93章 ,酒後之言第51章 ,別有深思第27章 ,驗證關係第100章 ,大公子言
第19章 ,見宋教仁第90章 ,發展工商第62章 ,準備北上第1章 ,江湖義氣第3章 ,酒後親王第42章 ,賭桌話談第61章 ,學習方法第20章 ,鄭州軍事第43章 ,返回灤州第36章 ,官辦銀行第45章 ,北京覆電第76章 ,試重機槍第2章 ,安山張府第40章 ,問題所在第8章 ,不做不休第53章 ,一戰陰影第78章 ,礦務公司第60章 ,酒樓遭遇第64章 ,臨時告誡第92章 ,提前預手第50章 ,約談合作第33章 ,學堂同窗第61章 ,汽車公司第72章 ,整軍欲動第84章 ,最後談判第71章 ,江湖小魚第76章 ,慈善宴會第42章 ,分配防區第85章 ,雙重密謀第18章 ,局勢變故第62章 ,青年北洋第97章 ,開始進攻第28章 ,安山急事第12章 ,故設伏擊第72章 ,開營訓練第89章 ,前線準備第58章 ,似是而非第68章 ,局勢突變第21章 ,軍事部署第97章 ,另有剖析第18章 ,一時衝突第77章 ,神秘來賓第20章 ,明升實降第60章 ,推波山雨第44章 ,曹錕劫見第53章 ,陳宦真相第42章 ,一聲令下第27章 ,驗證關係第80章 ,共和成立第69章 ,急流直下第80章 ,共和成立第91章 ,別有陰謀第66章 ,帝制進言第98章 ,培植政府第69章 ,驚天變故第37章 ,曉以大義第41章 ,再訪張府第78章 ,曉之大義第8章 ,畢業策論第62章 ,青年北洋第97章 ,正月過後第22章 ,進取商丘第43章 ,交心之談第38章 ,會袁克定第43章 ,返回灤州第68章 ,軍火事故第41章 ,瀛臺大會第90章 ,拉攏進退第53章 ,籌備工作第65章 ,局勢急轉第48章 ,南北駁火第97章 ,正月過後第48章 ,遊說成事第41章 ,除夕夜宴第77章 ,洋商企第16章 ,兩頭行動第25章 ,作戰計劃第99章 ,加強鋪墊第31章 ,遠在昌黎第70章 ,南下籌備第3章 ,火攻丹陽第79章 ,決心一博第117章 ,西南預示第64章 ,笑裡藏刀第86章 ,偏遠事故第41章 ,再訪張府第89章 ,先入鋪墊第43章 ,簡而複雜第63章 ,招募改制第96章 ,保定催電第8章 ,畢業策論第30章 ,唐氏雲南第93章 ,鄭州事變第59章 ,少壯聲勢第90章 ,發展工商第26章 ,高順消息第93章 ,酒後之言第51章 ,別有深思第27章 ,驗證關係第100章 ,大公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