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後的50餘年間[907—960),中原地區出現相繼更替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王朝,中原以外尚有並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等割據政權,史稱五代十國。在這“興亡以兵”的時期,軍隊舉足輕重。藩鎮皆握兵權,“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新唐書·:兵志》),致使軍閥混戰,社會動盪劇據分裂嚴重.王朝更迭頻繁,其軍事制度也混亂多變。
軍事領導體制五代之初,如後梁,中央尚無統一的全國軍事機構,後唐以降,才逐漸建立統—的禁軍指揮系統,以樞密使爲長的樞密院形成爲全國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樞密位一職;來源於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以宦官掌管樞密,承受表奏、出納王言。後置爲專官,入則參預軍國大政,出則典領禁軍,直接攬權干政。唐亡前夕廢樞密使。後梁時,革宦官掌樞密十政之弊,改置祟改院,由文士任祟政使,預聞機要。後唐複稱樞密院,有關內外軍政長官與將帥任命,軍隊調發、屯戍,糧食徵調,馬政控制及甲仗發放等軍國要政全由其掌領,但不直接掌管軍隊的指揮。樞密使地位實際高於宰相,並以諸衛將軍充任都承旨、副承旨等屬官。後晉始以武將任樞密使,主征伐。到後周,樞密院專掌全國軍務,成爲中央最高軍事領導機關。
五代各朝帝王多出自藩帥。全以親軍(牙兵)擁立攫取皇位,故非常注重親自控制親軍,強化對中央禁軍的統御。後梁沿襲所末舊制,以六軍諸衛爲中央禁軍,並始置侍衛馬步軍爲皇帝親軍。六軍諸衛內統軍和將軍統領,侍衛親軍則由皇帝自統。後唐初,以蓄、漢馬步諸軍總管統治諸部騎兵及漢兵,後用唐制,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判(兼)六軍諸衛事,成爲中央直轄各軍的統帥。後晉將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升爲最高統兵官,統領全部禁軍,六軍諸衛制遂廢,侍衛飛步軍成爲中央禁軍的總稱。後漢沿後晉之制。後周另增殿前部點儉、統領毆前諸班馬步諸車,與侍衛馬步軍平列,形成殿前與侍衛兩司分享中央禁軍的體制。五代時,地方自鎮以上置使掌管軍事,如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刺史等,且冠以地域名稱。州鎮軍、郡主將以上軍職,由朝廷任免。戰時,各級所轄軍隊奉詔出征,分設招討使、都統、都部署、行營都指揮使等率領作戰。將帥之職則由受命征伐的蕃帥充任,戰畢及免。
五代武裝力量可分爲中央禁軍、地方軍和鄉兵。中央禁車,爲軍隊主力,包括禁衛六軍與侍衛親軍兩部分,皆由皁帝直接控制。六軍備分左、右,實爲12軍。軍隊名號繁多,如後梁,六軍有龍虎、羽林、神武、天武、英武天威等l貸上系軍直立駿、天興、神捷、廣勝等。後唐將禁衛六軍的左右羽林改爲左右嚴衛,左右龍虎、神武改爲左右捧聖,納入侍衛親軍系統,最爲親要。後又改嚴衛爲寧衛、捧聖爲彰聖。後晉則改寧衛、彰聖爲奉國、護聖。至後周,將奉因改名虎捷步軍,護聖改名龍捷馬軍,隸屬侍衛司,與殿前司之控鶴步軍、鐵騎馬軍共爲後周中央禁軍中四大主力。
地方軍,分隸於州鎮。多襲唐末蒲鎮舊制,主要由牙軍(或稱衙軍、元從兵、廳直軍)編成,屬藩帥自置親軍,實爲藩鎮軍。它既是五代軍隊的基於,也是私人武裝的核心。此外,還有義兒軍,即由藩帥選驍勇善戰者結爲義子組成的親軍,並以有顯著戰績者任軍使,與藩帥形成密切的人生依附關係。地方軍主要駐守牙城(藩帥治所),兼有徵伐與戊邊守備之責,並隨藩帥遷留。
鄉兵,是守衛鄉土的民兵。亦偶補正兵不足,應調參戰。鄉兵的組成,多從在鄉丁壯中徵集。後唐劍南東川節度使徵集民兵,於劍門北防守水定關。後晉規定每7家稅戶出——兵,共備兵械、改裝,組成義軍,並將諸州所集鄉兵7萬餘,通以“武定軍”爲號。後周在秦州一帶編點稅戶充保毅軍,教習武技,徵役時官發口糧。此外.吳、南唐、後蜀、楚等國亦有鄉兵。吳有“團結民兵”,南庸、後蜀、楚有鄉軍或鄉兵,均用以自衛鄉里。
軍隊編制五代中央軍編制,各朝不甚一致。至後周,待衛親軍和殿前軍逐漸形成廂、軍、指揮(營)、都4級編制序列。廂分左、右,每廂轄10軍,設廂都指揮使1人,每軍轄五指揮(營),設都指揮使、都虞候各1人;每指揮轄5都,約500人,設指揮使、副指揮使各1人;每都100人,步軍設正副都頭(或軍使)、馬軍設正副兵馬使各1人。後周殿前軍置正副都點儉、正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各1人,統領散員、散指揮、散都頭、內殿直、散抵候、東西斑承旨、大劍直等諸班直。諸班直皆選拔驍健的武士編成。地方軍編制,由於各鎮轄境大小不同,所設牙兵人數不等,少則幾百.多則幾幹,有的上萬。基本建制單位爲指揮(營),每營約500—1000人。後唐孟知祥鎮蜀時,有牙兵16營,共1.6萬人,每營即爲1000人。
五代以步兵爲主,馬軍(騎兵)居次,水軍亦有一定比例。水軍南方多於北方,江南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和蜀等國皆置;中原五朝的後唐置水軍5都,後周亦建有水軍。水軍多以指揮使統領,常冠飛掉、樓船、戰悼等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