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夏鼎》
想象起來,古代大禹治水天下歸心,各地敬獻精金以鑄王鼎,乃是象徵意義,表示臣服,所以書名《夏鼎》,取其天下歸心之意。
出處:《左傳·宣公三年》、《史記·卷四十》記載:楚莊王八年(前606),楚莊王討伐陸渾之戎,一直到達洛陽。周定王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楚莊王乘機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沒有回答楚莊王,而只是說夏代興盛的時候,用九牧所貢之金鑄成九鼎,夏亡遷於商,商滅遷於周,並說如果本質美好光明,鼎雖小而猶重,反之,雖大猶輕。“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來可問也。”這就是成語“問鼎中原”和語詞“鼎遷”的來歷。不過《左傳》說鑄鼎的時間,是“夏之方有德”之時;《史記》說在“虞夏之盛”,又說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墨子·卷十一》說,夏後啓時鑄成九鼎。《易林·小畜之九》、《拾遺記》卷二等都說禹鑄九鼎。上述諸種說法都肯定禹鑄九鼎或夏初鑄九鼎。
主角名陳德
因爲天下歸心“在德不在鼎”,故名德,陳者言也。也有和趙二那句著名的也是禍國殃民的“在德不在險”一別苗頭之意。何者爲德,何者爲愚,似有思量。
出處:到了春秋周定王時,楚莊王稱霸天下,當他興兵攻打洛水流域的陸渾時,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別有用心地問王孫滿九鼎輕重,王孫滿則稱:“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還用“在德不在鼎”教訓了楚莊王,使他收回了野心。後來,人們用“問鼎”一詞來比喻某人圖謀王位。這就是“問鼎”典故的由來。
其實,真相只有一個:當初憋書的時候,想取個兩個字容易記的,然後人名不要太現代的,結果書發出來以後發現一堆帶“鼎”字的,鬱悶啊!
希望帶給大家閱讀的快感,也希望帶給大家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