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火器
爆炸性火器起源於北宋時期。它是在火藥不斷改進的基礎上產生的。與燃燒性火器相比,爆炸性火器有更大的殺傷力。可將火藥裝入紙製、竹製、陶製、鐵製的彈體內,點燃引信,引爆炸藥,炸傷炸死敵軍人馬及摧毀敵人防禦設施。其使用範圍從地面擴展到地下和水下。爆炸性火器依其性能和應用範圍,可分爲炸彈、地雷、水雷三類。
炸彈
這類火器是在燃燒性的“霹靂火球”和“霹靂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宋時,人們用竹蔑編製成球形,外糊泥紙,內裝火藥和瓷片,施放時發出霹靂般的震響。這便是處於萌芽時期的爆炸性火器“霹靂火球”。它主要起燃燒作用,但同時可崩射出碎瓷片以擊傷敵人。後來進一步製成“霹靂炮”,是用紙筒做炮管,內裝石灰和硫磺等物,燃放時,彈體先射向空中,再降落水中,硫磺和石灰見水便膨脹發火,跳出水面,紙筒隨即炸裂,石灰煙霧四散,可迷障改人,傷及雙目。1126年,金人圍攻汽京時,宋將李綱下令施放肆靂炮,擊退了敵軍。1161年,虞允文在採石礬大破金兵時也曾用過霹靂炮。據史料記載,金屬炸彈是出自全人之手。全世宗時,陽曲(今山西太原川L鄭村有個名叫鐵李的獵手,專門以捕捉狐狸爲業。他製造了一種陶質的“火罐炮”,下粗上細,罐內裝入火藥,在細口上裝引信。捕狐時點燃弓;信,火罐爆炸,所發出的猛烈響聲,驚得狐狸慌忙亂跑,都逃進預先設置的阿里。這種陶火罐就是金屬炸彈的雛形。
大約在13世紀初,金人學會了製造火器,併發明瞭鐵製炸彈,金人稱爲“震天雷”,宋人叫它“鐵火炮”。這種炸彈用拋石機發射,彈殼用生鐵鑄成,有罐子形、葫蘆形、圓體形、合碗形四種。其中罐子式的震天雷,口小身子粗,殼厚2寸,內裝火藥,上安引信。投擲或發射出去,爆炸聲如雷灌耳,彈片炸起,可鑽透鐵甲,殺傷力相當大。1221年,金兵攻新州時,曾用震天雷轟擊,給宋軍以重創。1232年,蒙古兵進攻金南京(今河南開封),在攻城器械“牛皮洞”的掩護下,挖掘城牆,城_L守軍開始用矢石反擊,毫無作用。金兵遂用一隻“震天雷”沿城牆用鐵索吊下,發火後,“其聲如雷,聞百里外”。城下攻城掘牆的蒙古兵連同防護用的“牛皮洞”皆被炸成碎片。在當時“震天雷”的爆炸威力是十分驚人的。1277年,蒙古人阿里海牙攻廣西,宋將馬暨率兵守衛靜江(今廣西桂林),三個月後靜江陷落,馬暨的部將婁鈴轄率領250人退守月城,蒙古兵合圍月城十餘日,婁死守不降。這時城內因缺少食物,200多士兵難以繼續堅持。婁鈴轄便站在城牆上大喊:“我們太餓了,不能出城投降,如果給我們~些吃的東西,我們可以聽命。”蒙古人信以爲真,派人送去幾頭牛和一些米,婁的部下接過食物,又關緊城門。蒙古人登高塗望,只見宋兵忙着煮米、宰牛,各司其事。吃過飯後,宋兵氣力鼓足,便吹起號角,擂響軍鼓,蒙古兵以爲他們要出戰,整甲以待。只見宋兵擁出一門大.火炮,點燃引信後,立即爆炸,聲如雷霆,震耳欲聾,硝煙瀰漫,城壁崩塌,蒙古兵近前看去,宋兵200餘人皆被炸死,連守在城外的蒙古兵也被震死許多。足見這種鐵火炮的威力之大。古代人所稱的“鐵火炮”,與現代軍隊裝備的大炮截然不同,那時的火炮,在現在看來只不過是一種大型地雷,形體笨重,其爆破性強,但不具備發射機能。那時藉助拋石機或人手拋擲,所擲距離有限,而且目標難以準確,多用於炸燬敵方的城防設施,在攻守城的戰役中使用最多。
元代鐵火炮的製作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元世祖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都使用過鐵火炮。第一次是在12744F,無軍在忽敦等率領下,同日軍交戰於博多。據日利八幡愚童訓》記載,元軍登岸後,指揮者居高臨下,命萬人發射短而毒的箭,一時前如雨下,毒焰彌障。退兵時發“鐵火炮”,聲如雷霆。日本兵被這炮聲驚得目瞪耳聾,不知所措。這~仗打得日軍慘敗,而元軍也因弓矢用盡,不得不退兵。第二次是在1281年,元軍在范文虎等人率領下再度東侵日本,進攻壹讀、激流時,曾發“鐵火炮”擊敗日軍,並殺死日將少貳資師。但此時無軍遇到颶風,兵士各自逃生,天災使士卒陷沒10萬人。曾參加過這兩次戰役的日本畫家“竹崎季長”,戰後將親眼目睹的戰鬥場面描繪出來,並於1292年彙集成畫冊,題名爲《蒙古襲來給調》。其中有一幅是畫元軍施放“鐵火炮”的真實場景,畫的左邊是無兵,右面是日本兵,中間地上有一隻呈炸裂狀態的“鐵火炮”。這隻鐵火炮下半部還完整,上半部已炸碎,碎片飛起,火焰四射。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這隻鐵火炮裡兩半合成的,就是金人的“震大雷”4種形式之一的“合碗式”。我國勞動人民在13世紀初創制的兩個半完合鑄雷殼的方法,在過了4個世紀之後,歐洲各國才使用它來製造炮彈。
明代的炸彈種類增多,燃放方法也大有改進。依炸彈的質料不同可分爲鐵彈、木彈、石彈、泥彈等。鐵彈有“擊賊神機石榴炮”,它類似現代的手榴彈。用生鐵鑄造,形狀像成熟的大石俄。上端留~孔,內裝火藥和毒藥,將藥裝滿大半,再放擊敗神批石榴炮火一個酒杯,杯內燃火種,用鐵蓋將石榴炮口塞緊。炮外殼塗成白色,上面繪成五彩花草。臨敵時,可用手投擲,以炸敵兵,也可放置路旁,待敵人拾取後,動搖火種,立即引爆彈炸,炸死敵人。
石彈有“威遠石炮”,是一種類似地雷的炸彈,用石鑿成,內裝火藥2斤,小石千二00枚,用大石彈塞炮口,外觀呈橢圓形,彈壁較厚。另外鑿一火眼安裝引線和發火裝置,並用蠟封口固定,外接長繩以各拉發。守城時可置於城下敵人易接近處,野戰時放在敵人必經之路上,稍施遮掩,乘敵不備時,拉繩引爆。
泥彈有“萬人敵荔枝炮”等。“萬人故”又稱“火罐”,用生鐵鑄成,每罐裝火藥1斤,再裝入鐵禁黎、碎石、碎鐵等物,罐口安裝引信,罐外四周有耳,系以粗麻繩,使用時,點燃引線便可隨時擲擊敵人,爆炸力強,彈片飛及數百步,傷敵甚衆。此外還有木質彈“木炮”等等。
慢炮是一種定時爆發的炸彈,是明朝嘉靖中曾鐵鎮守陝西三邊時發明的,類似現代的定時炸彈。這種炮的形狀像個圓鬥,外面塗五彩花紋,就像一個美麗的玩具,內裝火藥和發火裝置,點燃後,三四小時自動爆炸。當敵人經過時,將慢炮放置路旁,待敵人拾取後,相與觀賞時,突然爆炸。這種慢炮,在晚清時也有人制造,名叫“手捧雷”。清胡咸豐初年,大學士賽尚阿赴廣西參與鎮壓太平軍,聽說捉到了胡以腸,便讓他回去招降其兄胡以盼。賽尚阿讓當時的兵工專家廠守存特製了一個裝有炸彈的木區,假稱有一封信放在匣子內,讓胡以脫轉交太平軍首領。這種炸彈便是“手捧雷”,一啓區立即爆炸,十分靈便。
在明代除了使用各種炸彈以外,還有許多爆破器材。通常用管狀、桶狀物裝入烈性炸藥,引爆,用於攻城炸船等戰鬥中。爆破器材直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仍是攻克敵人碉堡、坦克、防禦工事及橋樑、鐵路等的重要武器。也許,今天的青少年們還記得戰鬥英雄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事蹟,他手中託舉的炸藥包就是~種爆炸力極大的爆破器材,還有《英雄兒女》電影中王成手握的爆破筒。這些爆破器材的前身,可推溯到明代的火藥筒和火藥桶。儘管那時的爆破用器還很笨拙,火藥成份也不夠精純,往往需用很大的藥量才能發揮巨大的爆破力,但在當時戰場上也曾大顯神威。
1644年,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統帥數十萬將士挺進四川,先後用爆破城牆的攻勢攻克電慶和成都。張獻忠在攻重慶時,以他的足智多謀,命令部隊“多寒地道,四面攻城”,待地道掘至敵城牆下時,“灌以火藥”,然後點火引爆,一聲巨響,轟開了堅固的重慶城牆,大軍從炸開的缺口攻入城中,活捉了瑞王。緊接着起義軍進逼成都,成部防守嚴密,城牆高大堅厚,城上守軍3萬。起義軍幾次強攻,均被擊退。張獻忠決定用炸藥爆破城牆。他命令部隊砍伐數丈高的大樹,剖開村幹,掏空村心,裝滿炸藥,然後兩半村幹合攏~體,用綢布纏緊,外糊泥漿,製成巨大的爆破簡。當這種高與城樓平齊的爆破簡位立在城外時,明軍個個嚇得目瞪口呆,魂不守舍。張獻忠又令部衆從城北掘通穴道,埋上炸藥。準備停當後,一聲令下,城牆炸裂,聲如雷霆。成都城大爆破可以說是世界爆破史上的新紀元。
明末另一位著名的起義軍領袖李自成,也是位爆破能手。幾犯年,起義軍第二次攻打開封則,大順軍在開封城東北角挖掘了長10丈寬1丈多的大穴道,裡面裝滿火藥,放入三四條4丈多長的引信,然後引火爆破,崩塌城牆。據明代兵書《武備志》、《火龍經})記載,有一種專門用於炸敵船的火藥桶。即在木桶中放粗緩火藥5斤,上面覆蓋一層薄沙土。貼用時,取無焰火炭二三塊放在粗碗內,覆以薄灰,平放在桶內的沙土上,輕輕將桶加蓋加閂,投擲時,須雙手平舉,輕拋出去,落到敵船L頃刻爆炸。這種火藥桶不裝引信,只要桶碰及目標,碗內火炭打翻,便可引爆桶內炸藥,使敵人沒有時間拾起來擲回。另外明朝還使用~種水_L爆破艇,名叫“子母舟”。在母舟的後部只有兩邊幫板,腹內空虛,後藏一小舟,通連一處,亦有蓋板,用來掩蔽人。母舟艙內貯滿火藥、縱火器具,船頭兩掖訂滿狼牙釘,當與敵船靠幫時,用約擔措住敵船,掛上纜索,將母船發火,與敵船共焚,爆破手乘號船返回。後來又經改進,創制了更爲靈活的聯環舟。舟長約4丈,外面看像一隻船,分開則爲二隻舟,中間以環聯結。前半部船艙盛火器,船首釘滿“大倒須釘”,遇敵時,猛撞故船,大釘鉤佳故船,然後點火,解俄聯環,乘後半截返回。
地雷
地雷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古代火器。在電影《地雷戰》中,我們看到,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游擊區的軍民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抗戰,鐵雷不夠用,就自己動手製造各種石雷。村中的老人還記得配製火藥的方法,“一硝二磺三木炭”,傳授給年輕人。在日寇掃蕩時,村村戶戶,河溝路岔都擺下了地雷陣,炸得敵兵人仰馬翻,失魂落魄。使得這一古老的火器重顯威力。
地雷在我國約有500多年的歷史。明代兵器製造家首次發明創制了地雷,並大量用於戰爭。明代兵書《武備志》中記載了周多種地雷的形制及特性,並繪有地雷的構造圖。地雷多是用石、陶、鐵製成的,將它埋入地下,使用踏發、絆發、拉發、點發等發火裝置,殺傷敵人。早期的地雷多是用石頭打製成圓形或方形,中間鑿深孔,內裝火藥,然後作實,留有小空隙插入細竹筒或葦管,裡面牽出引信,然後用紙漿泥密封藥口,埋在敵人必經之處,當敵人將近時,點燃引信,引爆地雷。這種石雷又叫“石炸炮”。其構造簡單,取材方便,廣泛使用於戰鬥。但也因貯藥量小,爆炸力較小,而漸被更新。後來地雷的形制,特別掛發火裝置得到不斷改進,擴大了地雷的有效殺傷範圍。地雷的形制也多種多樣,在此介紹幾種代表性的器種。
炸炮:是一種踏髮式地雷,即用腳一踏便爆炸,直到現代戰爭中仍在要塞區域密佈這種地雷羣,以阻遏敵人靠近。這種地雷,用生鐵鑄造,如同碗口~般大小,腹內裝填炸藥,上面留~細口,穿出引線。臨戰前選擇敵人必經要道或自己陣地前方敵人容易接近的地方,將幾十個雷連接在“鋼輪發火”裝置的“火槽”上,挖坑埋設,表商施僞裝物。待敵人無意中踏上鋼輪機,即可同時發火,遍地開花,鐵屑橫飛,火焰沖天,殺傷面積相當大,非常適合阻擊敵人大部隊行進。
無敵地雷炮:是用生鐵鑄成圓形,大的可裝火藥一斗,小的裝藥三五升不等。裝藥後,用硬木做成“法馬”塞住四,分三極引線裝入一支長竹竿內,事先選擇敵人必到之處,埋於地下,將竹竿~頭露於我方,等敵人進入這一地區時,依號令點火引爆。
萬彈地雷炮:是一種絆髮式地雷。用一口大瓷壇,內裝炸藥,用土將壇回填緊,留一小眼裝引信埋入地下,再在地面放一堆碎石,同時埋設鋼輪發火機一個,與壇四引線連接,在地面安設絆索,或用長繩由遠處拉發。當放人腳碰觸絆索時,鋼輪自動發火,引爆地雷,火藥壇炸起,泥土碎石陶片四處迸射,殺傷感力很大。
自犯炮:是將數個鐵製的或石、陶製的地雷用藥線連接起來,一個接一個分散埋設在敵人經過的地帶,像佈下一個地雷同。當敵人進入網內,一旦踏上發火裝置,地雷便一個接一個連鎖爆炸,可大範圍地殺傷敵人大隊人馬。
伏地衝天雷:預先將地深挖3尺,把神火火炮數個聯杯埋伏地下,然後用烏盆盛火種放於炮上。藥線連接烏盆並接近火種,烏盆上插各種刀槍矛敕等長兵器。當不明真相的敵人前來搖拔刀槍時,下面的烏盆傾倒,火種即刻倒在藥線上,引爆地下的神火火炮,頃刻之間衆火齊發,炸聲如雷,可大量地殺傷改羣人馬。
還有一種延時地雷是用盤香徐徐燃燒,一段時間之後盒香燃盡,續點地雷引線,在敵軍正好到達時,引爆地雷。另外,明朝還創造了官亭炮和公署炮,專門埋設在官府大堂的公案下或官亭內,待敵軍佔領後,只要碰到發火機關,地雷立即爆炸。
清朝前期,統治者極不重視地雷及各種爆炸器材的製造和使用。直到鴉片戰爭以後,丁守存、黃昆等人才開始積極研製各種地雷,主要是拉發雷和絆雷。丁守存曾發明一種“跳雷”,曾攜赴天津試演,十分靈驗。這種地雷是將一個鐵鑄的圓形地雷裝入木櫃中,木櫃下部填裝火藥,連接地雷引信,木框內裝有發火裝置。使用時,先將木櫃埋入地下,在木相一旁,安置翻車,與櫃內發火裝置連接。敵人一旦誤踏翻車,牽動發火裝置,則火藥爆發,可將櫃中地雷拋起地面七八尺高,在空中爆炸,其殺傷範圍可達方圓幾十丈,威力極大。
在我國古代還有一些不常用的地雷,如明代的“欽賞炮”,是將小型炸雷藏在印有“欽賞”二字的酒罈內;裡面裝有砒霜、激毒、牙皁、姜粉和用燒酒炒制的礦砂,敵人得到後,往往誤以爲是供飲賞的御酒,急忙打開品嚐,哪知一掀壇口,立即被炸得粉身碎骨。地雷使用技巧限多,充分顯示了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爲我國古代兵器發展史寫下了不朽的一頁。
水雷
水雷創制於明朝,專家認爲中國軍隊使用水雷比歐洲要早200餘年。在我國有不少古代兵書記載了軍用水雷的構造、性能、形制,並繪有圖形。如1549年,後順之編寫的《武編昨,記載了一種水下爆炸兵器“水底雷”,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操縱的拉索引爆水雷。它用大木箱作殼,內裝火藥,擊發引火裝置掛在一條長繩上,拉到岸邊,用三個鐵錨將“水底雷”維繫在水中。敵艦接近水雷時,岸上守候士兵技換長繩擊發引火裝置,水雷即刻爆炸,摧毀敵艦。
早期的水雷實際一b是一種具有防水性能的炸彈,如“火藥桶”,將火藥裝入密封的木桶內,桶口點燃引信,將火藥桶拋入敵船,或順水漂近敵船,待藥線燃盡發火,炸沉敵船。明代水雷種類很多,其中“水底龍王炮”採用定時發火裝置,“混江龍”採用技人裝置,其作用近似現代海防中用的漂雷和沉香。
水底龍王炮,是用熟鐵打製雷殼,每個重4—6斤不等,內裝炸藥0.5~1鬥,飽口裝有香頭引火,香頭的長短根據所要轟擊的敵船距離遠近而定。使用時,先點燃香頭,然後將炮裝入牛胖做的囊中,加以密封,以防受潮,將此地載到木排上,估計河流及改船停泊處的深度後,再用石塊把木然墜入水機爲了使空氣透入胖中,以免火種因缺氧而熄滅,事先穿入羊腸線通過牛脾囊連接到浮在水面上的鵝雁翎筏上,趁黑夜順流而下,接近改船,香燼火發,水底龍王炮在水下爆炸,敵船中炮即毀。這種水雷遊戈於水流中,受風力、流速影響很大,所以擊中目標是隨機性的,但在古代水戰中,戰船的航行也多半靠人工搖櫓划槳擺舵,很多情況下靠風帆把握航向,所以相應地能發揮較大的威力,比較容易命中目標。
混江龍:其構造和形制與水底龍王炮基本相同,只是發火裝置有所改進。它是在皮囊中安設人石、火鐮,用長繩牽到岸上,將混江龍炮沉入水底,待敵船經過時,士兵在岸上拉動繩索,使人石和火鐮撞擊,發火爆炸,轟擊敵船。
水中炸炮
清代中期以前,水師作戰主要用火攻,極少使用水雷,到了鴉片戰爭時期,海防問題日益突出,纔開始注重研究創制水雷。1843年,知縣高邦哲製造了一種鴨式水雷,稱爲“水中炸炮”,是仿製陸.丘地雷的製造方法制成,即用生鐵鑄成鴨形,鴨背上有一方口,上有蓋。將火藥、鐵砂、空心炮子等填入鴨腹,從鴨嘴內播火引線,引線的長短視敵船遠近而定,通常一寸長的引信燃盡可行2裡海路。雷腔裝藥量多少,視鐵鴨大小而定,小者可裝20—30斤,大者可裝藥80—100斤。使用時,用長6尺,寬3尺的小木筏乘載,筏上張蓬帆、高2至3尺,箋尾安小舵,使其服直前進,點燃引線後即可放之,順風而去,藥線燃盡火發爆炸,距離近的可將敵船去沉,距離二三百米左右,炸碎的鐵塊炮子也可以橫擊敵船,傷及船身或船上的敵人。這種鴨式水雷,因漂浮於水面,容易被敵人發現,所以,多在黑夜或海霧瀰漫之時,乘敵不備,出其不意,突然接近改船,將敵炸沉。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已經開始仿製西方先進的機械延發水雷。1842年,廣東紳士潘仕成以重金聘請美國海軍軍官壬雷斯,在廣東製成新式攻船水雷20具。這種攻船水雷以防水雷校爲外殼,內裝炸藥50至150斤不等,用雷汞火帽發火。雷校內裝有一個皮製水鼓,有水管接通讀外,使用時,派人將雷潛送至改船船底,用引繩將雷繫於錨鏈之上,以防止水雷漂動,然後將水管木塞撥出,海水順水管灌入水鼓,鼓漲,扛動揭板,彈條擊落,火帽進裂發火。這種攻船水雷本身不帶火種,十分安全可靠。用水鼓做機械延發裝置也相當科學。當時,水雷製成後,曾運到天津大沽海口試演,用厚8寸,長6丈的杉木4層,共厚3.6尺,紮成木筏,墜錨於海河口,然後把裝有120斤炸藥的水雷送到筏底,系定引繩,拔塞後,稍等片刻,轟然一聲,水浪激起半空,將木筏炸得粉碎,碎木隨煙飛起。潘仕成仿製的這種“攻船水雷”是中國最早的近代化水雷,也是當時世界上較先進的攻船水雷。
爆炸性火器的主要作用在於直接依靠炸藥的巨大威力殺傷敵方人馬,炸燬敵人的戰船或各種堅固的防禦設施,其次是散佈煙霧毒氣,製造迷障或毒殺敵兵等。這類火器在宋元之際的戰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明代中葉以後,爆炸性火器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爲明朝軍隊的重要裝備之一。但清代統治者對此不予重視,很少製造和使用這類火器,遂使明末的許多兵器方面的創造發明失傳。直到近代西方火器傳人之後,清軍面臨海防吃緊,內憂外患的局勢,才重新開始裝備和使用爆炸性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