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

三個掌醫很委屈,一個女掌醫說道:“殿下,我們可沒有做什麼,爲什麼要打奴婢?”

“孤爲什麼要打你們,你們到現在爲什麼不治療碧兒?是不是看熱鬧看得很開心?是不是你們也妒忌碧兒?”

三個掌醫這才反應過來,立即將眼淚汪汪的碧兒扶進內殿。

李威又衝着掌管內宮印綬的掌書說道:“去將司閨的印符拿過來。”

掌書覺得不妙,猶豫了一下,但不得不將曹司闈的印符拿來。李威道:“從今以後,碧兒就是新司閨了。”

司則嚅嚅道:“殿下,雖然曹司闈做錯了事,但這樣處罰不太好吧。”

內宮之中,李威有決斷之權。按制度,曹司閨確實是有權處罰碧兒的,李威也有權對內宮人員調動安排。但畢竟是人情大於法制,所以曹司閨做錯了事。李威也不好隨便就將一名從六品的司闈替換。

李威沒有回答,冷冷地看着這名司則,到現在他連她姓什麼都不知道。

呆在東宮時間越長,知道的越多。比如當初拿五百匹絹,也不算重,可是從司則到掌藏多次進言。碧兒怕李威生氣,也遮掩着。事實不然,掌藏這樣做,有大義,畢竟李治自己也不奢侈,可與制度一樣,李威用這絹做什麼的?修復父母關係,父母關係都惡化了,太子位置還能保住嗎?

不要說五百匹絹,就是一千匹絹,也要立即拿出來。

說到底,因爲李弘的不太管事,與這羣僕役疏遠,仁愛可欺,讓這羣人得意忘形。但李弘這個書呆子,居然用自己柔弱的胸膛去堵老武這門大炮,根本就想不起來,甚至連賄賂的花樣都不會去做。更不會鍛鍊身體,使身體好轉,讓一羣人眼紅碧兒。

知道真相後,李威同樣也沒有放在心上,只不過是一羣小人罷了,他現在主要是如何讓武則天開心。沒有想到這羣小人,膽子大到居然向碧兒下這個狠手,這才變得雷霆大怒。

司則嚇得不敢吭聲。

李威又道:“正好內宮各種編制未滿,按制度應當有兩名司則,你叫什麼名字。”

指着那名告密的劉姓宮女,她驚喜地走過來說道:“啓稟殿下,奴婢名叫劉羣。”

這羣狗奴才讓他寒了心了,沒有停下來,繼續說道:“好,劉羣,你從今天起就是第二名司則。掌任起,給孤立即將賬目清查一遍,孤對這羣奸小很不放心。”

一干人聽了這句話,臉上全變白了,特別是一些女宮。

李威看着這羣嚇變了色的僕役,又看着地上嚎叫的司閨。心中想道,既然身爲皇太子了,肺結核也在好轉,就沒有必要垂坐等死。那麼從先內宮開始整頓吧。

劉羣立即伏下,大聲道:“奴婢多謝殿下厚愛,一定會替殿下辦好事的。”

“你對孤很忠心,這是你應當得到的。”忠心未必,她告密也是爲了貪功,可沒她告密,今天碧兒不死,也剩不下三分命。也是在千金買骨,向其他僕役立一個榜樣。恩威並重,纔是奴役手下的良藥。至於查賬,其實貪污了多少,李弘不注意,同樣也不計較。這將是爲接下來一系列人員調動,以後父母追問下來,找一個藉口的。這羣奴才無法無天,更不要說偷腥了。

這時候一名太監跑過來,說道:“殿下,碧兒喊你過去。”

走了過去,碧兒正躺在牀上,全身是傷,所以三名掌醫不得不將她衣服脫光了,看到李威走過來,碧兒想到自己裸着身體,臉上微微泛起紅意。不過這時候李威看到她遍體鱗傷,連一對粉嫩的小Ru房上都有一道深深的血痕,還有兩道血痕拖到她的恥處,連那縷疏疏芳草的上端都拖着血珠,一點色心也沒有了。

躺在牀上,就象一隻受傷的寒號鳥,在呼嘯的寒冬北風中瑟瑟發抖。

心痛地走過去,說道:“孤得到消息遲了。”

碧兒臉上卻掛着笑容,開心地說:“殿下,你能對奴婢如此,今天奴婢就是被打死了,九泉之下也高興了。但殿下啊,現在多事之秋,按照律法,皇太子未立及未即東宮,其宮、坊、寺、府之犯罪者,皆斷於大理寺,殿下,你只能杖打下人,可不能將下人真的打死啊。”

李威心痛地摸着她的小臉蛋,可憐的小丫頭,自己吃了這麼大的苦,居然還在替自己着想。他鼻子都有些酸酸的。

不過碧兒這樣做,終於使他懶散的性格,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與動力。

還是聽了碧兒的話,饒了那個曹司閨一命,但也打得七死八活。

李威這一次發怒,終於在內宮中澆了一盆涼水,使一羣太監與宮女頭腦清醒過來,太子始終是太子,那怕是一個病太子,也是一頭猛虎,不是他們能惹得起的。

可這纔是一個開始。

一會兒,劉羣愁眉苦臉地走了過來,囁嚅道:“殿下,那個賬,奴婢沒有能力查。”

“你帶孤看看。”

來到庫房,看到架子上一大堆賬冊,原來那名司則以及幾個宮女眼中閃着譏諷,正在看笑話。

李威冷笑一聲:“死到臨頭了,還不知道悔改。”

然後問劉羣:“你是如何算賬的?”

來到這時代好多天了,只顧看經義,對此事也沒有注意。

“用籌算的。”劉羣說着,拿出一根根小棍棍出來。

“那爲什麼不用算盤?”

“算盤?”劉羣呆了一下,忽然想起來:“殿下,你是說算珠。”

天知道這時候是算珠還是算盤,李威道:“你先將它拿過來給孤看看。”

“殿下,你等等,”劉羣一路小跑出去,一會兒拿出一個類似算盤的東西,也有上下格,只是上一下四。

“爲什麼不用它?”

“這個不方便,不如用籌算。”

“你去喊人改進一下,改成上二下五,回來孤告訴你一個方法,珠算時很迅速。”

劉羣忽信忽疑,再次離開。東宮就有工匠,改進這個很方便,一會兒帶了一個成型的算盤迴來。

李威已經將算盤口決寫了下來,拿到她手中,說道:“看看這個,你再試試。”

劉羣撥打了一下,手法還很生疏,不過好處還是能感覺到的,至少比用這些小棍籌用起來方便多了。她欣喜地說道:“殿下,這個方法好。”

李威提前弄出來成型的算盤,是爲了查賬,都沒有想到它帶來意義的自覺。劉羣更沒有這個眼際。於是成型的算盤與完整的算盤口決提前好幾百年面世了。

李威又說道:“我再告訴你一套查賬的方法。”

畫了一張表格,傳授了覈對法與調節法查賬的技巧。

劉羣還在笨拙的學習,但精明的司則,這一回臉色真的變了。

看到她的臉色,李威更加心知肚明,走出去,喊了幾名衛士,看守庫房,直到賬目查清爲止。

這無疑是斷定了某些人最後一絲想法,那名司則已經面如土色。

………

不過內宮賬冊很多,再加上劉羣笨拙的查賬能力,沒有一段時間是沒有結果的。

但這次查賬,無疑使內宮中某些人惶惶不可終日。

李威本人倒沒有在意,雖然是一個空架子太子,與這些奴才畢竟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如果能有幾十個人做他貼心的幫手,他不戒意馬上就收手。

一天過去了,碧兒躺在牀上睡着了,這一次不但打得厲害,也將她嚇壞了。說到底,還是一個半大的小孩子。

輕輕地替她拽上春被,走了出來,一大羣正在說話的太監宮女看到他,全部安靜下來,低下頭,不敢作聲。

李威厭惡的冷哼一聲,正在上崇文館。忽然外面稟報劉仁軌拜見。

“請,”李威說完,自己兒卻迎了出來,來到大唐,什麼戴至德啊,什麼楊思儉啊,他真不知道,但劉仁軌卻是如雷貫耳。不過爲了防止父母親產生不好的想法,在延英殿裡,他也沒有敢多攀交情。

兩人見了面,請進內殿,坐下。

劉仁軌朗聲說道:“老臣聽到殿下寫的那首詩餘,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哈哈,寫得好啊,就象寫出邊關將士的心聲一樣。”

說着摸了摸額角斑斑的白髮。

“劉將軍,過獎了,詩賦終是小道,邊關將士爲了大唐基業,爲了百姓平安,在邊關浴血奮戰,這纔是真正的付出。象劉將軍,從東到西,一生縱橫萬里,這纔是孤最敬佩的人。”

但心中卻是疑惑,這首詞怎麼傳到他耳朵裡面了?

一句話撓到劉仁軌心頭的癢處了,不由失態地抓耳撓腮,越看李威越是順眼。

蹩了大半天,才說道:“還是太子是我們這些武人最理解的人啊。”

“應當如此。”

李威越是謙和,劉仁軌越是喜歡,他又說道:“太子可喜歡圍棋否?”

“談不上喜歡,不過偶爾也來來。”

“我們手談一回,如何。”

“敢不奉命。”

“太子謙虛啊,”劉仁軌捻了一下長髯,感慨地說。

太監拿過來一副玉石圍棋,卻是劉仁軌猜到白,先行。

這玩意兒,李威前世也經常來,戰力尚可,不過離那些大國手還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但唐朝棋手棋力弱(在寫《玩唐》時,一位清風八段國手如是對我說),劉仁軌棋力還行,但也不能稱爲唐朝國手級別。

而且這時候下棋講究彬彬有禮,只是下了幾十着,讓李威兇狠的殺着劉仁軌不知如何應付了。不服氣地叫起來:“太子殿下,文明,文明,你下棋太無賴了。”

看到這個鼎鼎大名的老將軍吃癟,李威也樂了起來,停了下來,說道:“劉將軍,孤問你,下棋是不是與行軍作戰相彷彿?”

在漢朝時,圍棋因爲爭強好狠,爲士族所不鄙,後來曹操發現圍棋與行軍作戰性質類似,這才廣爲流傳。李威這一說,劉仁軌還無從辨解。

李威又說道:“行軍作戰,奇正相輔,以正爲主,以奇爲輔,這樣兵法才富有變化。如果一味以正爲主,大軍呆板,是不是容易被敵人攻破?比起劉將軍數次大勝所用的種種,孤這個棋風算不算無賴?”

劉仁軌又哈哈樂了起來,將棋子一推,沒有辦法下了,再下,有可能到中盤時就崩盤了。但李威數次誇獎,讓他開心不己。

說道:“太子殿下,老臣馬上就要離開長安,回隴州了。”

“哦,那麼孤提前在這裡祝劉將軍一中順風。”

“太子,別用客氣,好歹某家還擔任着一個左庶子的職位。不過老臣前來,不是與你下棋的,”說到這裡劉仁軌悄然四下看了一眼,看到太監們都站在遠處,低聲說道:“老臣聽聞了東宮發生的一些事情。”

李威立即正襟危坐,劉仁軌指的事情肯定不會指他整治內宮的事,相比一個東宮,內宮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機構,就是自己將內宮人員全換了,也未必放在他心上。那麼只剩下……

劉仁軌繼續說道:“上屋抽梯,人小力大。”

上屋抽梯的掌故,李威知道的,指的劉琮怕後母害他,向諸葛亮請教的那段故事。但人小力大,就有點不明白了。可是劉仁軌是一位智者,不然不可能百戰百勝。而且他擔任朝廷重臣多年,比自己一抹黑,不知好到哪裡去了。

但不能問,這何嘗不是劉仁軌對自己一個考驗,如果連這個都想不明白,也不值得他出手指點了。

劉仁軌又說道:“太子英明,老臣很歡喜。”

作爲一個臣子,說出這句話,已經等於變向,以後支持李威。就象秦瓊、程知節效忠李世民,候君集效忠李承乾。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李治與武則天此時正值壯年,這時候支持李弘,無疑是壞處遠遠大於好處。

當然,只是一句話,離支持還很遠,不過朝中有幾個劉仁軌!

李威臉上露出激動。

劉仁軌壓了壓手勢說道:“太子,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嗯。”

劉仁軌這才大聲說道:“太子殿下,老臣告辭。”

將劉仁軌送出門口,李威才覺得壓在心頭上的濃雲立即疏散了許多。暗暗地揮了一下拳頭!

第97章 等(上)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64章 探(二)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287章 西風烈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263章 中了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73章 刺激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87章 西風烈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52章 問鼎(四)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97章 等(上)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170章 探(八)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42章 高度第213章 渡(下)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63章 和親(下)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155章 啓航(一)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174章 合(二)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42章 成嘆息(一)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66章 圖窮(上)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65章 探(三)第153章 問鼎(五)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275章 小重山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54章 問鼎(六)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45章 天平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268章 人選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243章 祥瑞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68章 探(六)第257章 論菊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157章 啓航(三)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
第97章 等(上)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64章 探(二)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287章 西風烈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263章 中了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73章 刺激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87章 西風烈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52章 問鼎(四)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97章 等(上)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170章 探(八)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42章 高度第213章 渡(下)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63章 和親(下)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155章 啓航(一)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174章 合(二)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42章 成嘆息(一)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66章 圖窮(上)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65章 探(三)第153章 問鼎(五)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275章 小重山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54章 問鼎(六)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45章 天平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268章 人選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243章 祥瑞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68章 探(六)第257章 論菊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157章 啓航(三)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