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二月二十七日

閻竹圃先生年九十一歲,近託志伋侄轉送來茄楠香念珠一串,帶玉牌玉珠各一,臺灣產涼蓆一件,並說:他年已九十一,因感於維護他的恩,送此物以圖補報。按茄楠香帶玉念珠是一貴重異物,我向來對珠玉等物憚於保存,涼蓆雖系日用之物,但我自老年以來,即不需要,所以我即說,按他送來的情意說,是不可卻,但就我的需用上說,卻是不可留。志伋說:璧還了似乎太屈他送的情意。我說:情意固不可卻,但物不可留,留下害處太多。第一是保存的壞了,咱還得生點氣。第二是保存的丟了,咱還得費點氣,與保存者發許多嗔。第三是留給子孫能生不和氣之因。第四是在亂世還能因此招殺身之禍。家人有云:留此物使殉葬如何?餘曰:徒招劫墓。志伋又曰:卻之屈情,受之不利,將如何?餘曰:將此二物照像留作紀念,即不致屈人之情意,告侍從秘書寫封信,原物交還其子,作傳家之寶可也。

三月十九日

國民大會代表溫壽泉函請競選副總統,復以“我在山西近四十年,不應在此危亡至急之時爲自己的便利而離開山西。此時如離開,何以對國,何以對省,更何以對自己。今日是救亡,選舉能輔助蔣主席者始能救亡,何人爲宜,蔣主席始知之”。

三月二十二日

客問:是否競選總統?

答:不。

客問:是否競選副總統?

答:不。

客問:你支持誰作總統?

答:誰能領導國家,我們應支持誰。

客問:你支持誰作副總統?

答:誰能幫助總統,我們應支持誰。

三月二十五日

會李宗仁代表時曰:若沒有人民,即沒有兵源,美元、美械、美兵均無用。欲有人民,先要是非平等,生活平等,勞動平等,犧牲平等。

四月十八日

志敏志惠出門訓示:出門在外,舉目無親。

一、不敢有病。有了病,治療上無人主病,保養上少人照料,精神上少人安慰,以上三者是比之於在家的困難。欲無病少病,必須要生活規律。第一是吃飯不亂吃,尤其到夏天,水果汽水等冷食要有節制,肉食美食絕對不吃飽。第二要早起早睡。第三要忌受風感冒。不過感冒之原因,除傳染者外,皆繫有了積食所致,應當是覺着肚中有了存食,就服清導等劑,可防感冒。第四要講衛生,就是多吸取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多運動。第五要防傳染病。第六要不生氣,無論有什麼感觸,總要認成他是傷身的,且是外來的,心中絕不使之常受刺激,要本過去即算了的存心。

二、不敢丟人。因爲在外邊丟人,很難得到人的原諒,在家裡有錯,是三分減成二分,在外邊有錯,是三分就成了四分,欲無錯:第一存心不佔人的便宜。第二存心不對不起人。第三存心記人的好不記人的壞。第四嘴不要強,不只不罵人,而且不碰人。第五每晚自己睡覺時,要檢討自己,修正自己。每週星期六晚,家人檢討家人,家人修正家人。第六待人要寬厚,總要使人常常感自己的厚道。第七責備人不可過分,人有十分錯只責備人九分,人有九分好可要誇獎到十分上。

三、要進步。我負山西責任時,你祖父說我,要知道你要負這麼大的責任,我一定教你背幾回炭,掏幾回廁所,你才知道生活的困難和工作的艱苦,處理民事纔有標準。你們生在衙門裡,長在衙門裡,不只不知生活的困難工作的艱苦,未碰過釘,未捱過罵,反是受人的推崇和恭維,完全同一般平民的精神環境脫離了,這可以說是你們做人做事進步上的一大障礙,也是你們前途上的一大損失。你們必須要知道,這個障礙與損失,要痛加改勉,去了這個障礙,補起這個損失,作自己進步的助力,將來成個爲國家社會人類做事的人,表現人生效用。

四、你二哥只有樹榕,你們要親他比自己的兒女還要重,你們應該拿上桑園寄子的心理對樹榕,並且要指導他學習進步做人,要常常培植他,指導他。將來結婚時,要選一個有志的人,不在乎他有勢有才有錢,是要重在有志,有志勝於一切。

五、志惠要本同志結婚的目標,物色一個誠樸有爲的女士結婚,萬勿爲癡情與美感所迷惑,致累終身。英雄豪傑首要在結婚上表現,且妻爲伴侶,得之很能幫助自己,否則亦能毀滅自己。

總之你們要想成個有出息的人,必須處人要常常替人想,管事要常常替事想,存心要事事怕人恥笑。你們要能本此三個原則做人、做事、自處,一定能成個有前途的人。

最後我告訴你們十六個字,就是“輕財重義,訥言敏行,儉己厚人,恭己恕人”。以此十六個字作你們一生的進步目標。此家訓你們要每星期六晚讀一回,作爲你們做人做事成就的個檢點。

五月十二日

歡宴首都記者訪問團長陸鏗等,講述平民經濟與兵農合一措施。

七月五日

地政部次長湯惠蓀、農民銀行處長黃通訪晉考察兵農合一,並稱:“最欽佩閻主任說到就能做到,國民政府二十多年來說到未能做到,如做到則不是今天的狀態,因對地主及收買土地均有很多的困難,兵農合一已行十之七八了。三民主義的真精神可以說是在山西,別的地方說的多做的太少,對山西知而即行,非常欽佩。”

七月二十二日

蔣總統抵並巡視,並召集高級軍政官員會議。

九月二十八日

會見羅馬教廷駐華公使黎培理,請教宗發起爲世界和平而祈禱。

十二月二十八日

飛南京述職,謁蔣總統,向立法、監察兩院全體委員提出報告。

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42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16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
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29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24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54章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66章 一九五〇年(二)(2)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48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2)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11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3)第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1)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57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34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4)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26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68章 一九五〇年(二)(4)第56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12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4)第50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第37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第8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7)第14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第59章 一九五〇年(一)(1)第3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2)第46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第42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第65章 一九五〇年(二)(1)第58章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43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第19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47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1)第38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第55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27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3)第36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13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45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第49章 民國三十年(1941年)(3)第30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第32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2)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64章 一九五〇年(一)(6)第41章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25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第6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5)第28章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第20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第60章 一九五〇年(一)(2)第63章 一九五〇年(一)(5)第4章 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3)第16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第40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5)第21章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第22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第62章 一九五〇年(一)(4)第52章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3)第33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