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交易

袁勝蓮這句話, 簡直是石破天驚,許碧都忍不住再問了一句:“袁娘子說什麼?”替沈家去打探太后想怎麼報復沈家?這, 這是哪門子的事兒喲?

袁勝蓮很知道自己這句話說出來會有什麼效果,神色倒頗是鎮定:“我說的話,少奶奶當是明白的。”

明白當然是明白,但怎麼能讓人相信呢?

“袁娘子可是姓袁。”不想着替袁家報仇, 反而要幫着沈家防袁家?這讓誰能相信呢?

袁勝蓮顯然早已料到許碧會這麼說:“少奶奶知道,我爲什麼會進了佑王府嗎?”

這個許碧當然是知道一點的。比如說, 是袁勝蓮想着巴上佑王世子, 結果反而被佑王妃算計了。不過,袁勝蓮說的應該絕對不是她進佑王府的方式。

靈光一閃, 許碧道:“是袁家給袁娘子安排了親事,袁娘子不想要?”

袁勝蓮倒是驚了一下:“原來沈家早就知道了……”

知道了啥喲。許碧不動聲色:“也只是略有耳聞。”

袁勝蓮被她唬住了, 苦笑起來:“也難怪我家一敗塗地,什麼事都落在了別人眼裡——說起來, 那位王御醫,恐怕也是沈家的人吧?或者說, 是皇上的人?”

許碧沒回答這個問題:“袁家安排的親事, 想來也是深思熟慮過的, 袁娘子何以如此反對呢?”甚至寧願用不光彩的手段進佑王府。

袁勝蓮冷笑道:“一樣是做妾, 我爲什麼不能選個高門, 選個寬厚的主母,選個舒服的地方,卻要去在一個妒婦手下討生活, 還要處心積慮地算計着生了兒子被扶正?這樣辛辛苦苦,也不過是爲了替他們男人拉攏人心罷了。”

原來本來的親事也是要做妾?許碧真覺得有點歎爲觀止了:“親父兄——”雖說袁勝蓮是庶出,但打着主意就送去做妾,聽這個意思那家大婦還是個不容人的,這門親事可真是……至少佑王妃在外的名聲素來寬和,佑王府裡姬妾也頗有幾個,聽說日子也都過得不錯。不過,袁勝蓮當初怎麼要算計佑王世子呢?

袁勝蓮臉上微微紅了紅,但隨即坦然道:“如今我也不瞞少奶奶了。我藉着救了小郡主之機留在佑王府,原是奔了佑王去的。只是我一時心大,看着佑王妃寬和,佑王兩位側妃又俱在,就想着攀上佑王世子,將來圖個側妃之位。”

這話當然是真的,但也不全是真相。不過許碧也並不想聽袁勝蓮的心路歷程。其實袁勝蓮不說,她也能猜到幾分,比如佑王世子畢竟比佑王年輕,與她年歲相當,只不過她實在看錯了佑王妃:“女子爲母則強。”你算計她丈夫,她可能也就容了你,但你算計她兒子,可就沒那麼客氣了。

袁勝蓮低了低頭:“是我的錯。只是,人家的父母維護兒女至此,我家中人,卻是絲毫不把我當個人看。說是親父兄,他們何曾視我爲親女親妹,不過是一件用來換些好處的器物罷了。若是少奶奶,可會聽他們擺佈?”

許碧默然,片刻才道:“你爲自己一搏,本也不爲過,只是不該用此等方法……”真要說起來,她被許家人安排着代嫁,也只是敲了許夫人一筆銀子,要論反抗的程度,還真比不得袁勝蓮呢。

“除了佑王府,我能投哪裡呢?”袁勝蓮一直滿面堅強之色,到這會兒才紅了眼圈,“以袁家之勢,有幾家人敢要我?我倒是想過進宮,可根本沒有機會。”袁太后甚至都沒把她和袁勝蕊召進宮裡見一見。

楚楚可憐的人故做堅強,直到撐不住了才傷心落淚,這場面簡直格外的動人心絃。許碧雖然跟着沈雲殊練了好久的演技,自覺有了長足的進步,也得承認就在這哭戲上,她實在是比袁勝蓮差得太遠。

不過,袁勝蓮就算再哭得楚楚動人,許碧也不會真把她當成一朵白蓮花。笑話了,要是真白蓮,最多就是老老實實給佑王做妾,哪兒還會把主意打到佑王世子身上,更不會今天跑來要向沈家投誠了。

袁勝蓮也是能屈能伸,見自己的眼淚打動不了許碧,立刻就拿帕子拭了。人家這哭一場,除了眼圈微紅,哪裡都沒變,許碧都在琢磨她是不是對着鏡子練過的。她也哭過,哪回不是哭得眼如爛桃,鼻子通紅,沒半點美感的?人家就硬能哭出梨花帶雨的效果來,必須是練過的!

“我知道我今日貿然前來,少奶奶不會信我。”

許碧暗想:你只說對了一半。我信你是真的想投誠,但你投的不是沈家,而是皇帝。

“其實這話,袁娘子何不對佑王殿下說呢?”袁勝蓮自己見不到皇帝,但佑王卻可以上達天聽啊。

袁勝蓮表情微微有些扭曲,半晌才道:“佑王從未碰過我。”她想過很多法子,但佑王總記得她曾被個侍衛近過身,始終存了些厭惡;佑王妃更是處處做梗,以至於她進了佑王府一年多,佑王就不曾到她屋裡來過。

而且,在佑王府一年並不是白呆的,袁勝蓮已經看出來了,佑王夫妻兩個是萬事都不想沾身,只想做個平安王爺。畢竟靠着身上的皇家血脈,只要不是犯了謀反大罪,無論皇帝還是太后,都樂得放着他們,就當放了塊昭示天下太平的牌坊呢。

這樣一家人,是斷不肯讓她投向皇帝的,哪怕此刻袁家已然傾覆,佑王夫妻兩個也是寧可做棵謹慎的牆頭草。

再則,就今日這些話,她若說與佑王夫妻聽,他們斷不會相信,而且還會疑心她是想與袁太后串連起來爲袁家報仇,反而會將她困在王府之中,再不許她跟外頭聯繫。

所以她一個字也不能透給佑王夫妻。就連這次回杭州來,她也是借了袁勝蘭之口,由袁勝蘭“吩咐”她往家裡走一趟,給袁翦父子做週年的。就爲了這個,她得先吃袁勝蘭一通臭罵,在景陽宮跪了半個多時辰才成功。

“那袁娘子想要什麼呢?”

“我想離開佑王府。”袁勝蓮終於聽到許碧露出一點口風,登時大喜。其實她也不能肯定沈家究竟會不會接受她,畢竟她只有對袁太后的那一點點猜疑,而沈家如今春風得意,袁太后其實已經不能對他們做什麼了。

“只是離開佑王府?”如果這樣的話,自行求去就是了,佑王府肯定不會強留。

“我想改名換姓,另嫁他人。”袁勝蓮當然不只是想離開佑王府,她想要的是富貴榮華的生活。其實她本來想做佑王側妃的,可佑王那兩個側妃總是不死,而且,佑王妃實在難纏,佑王又知道她的底細,倒不如換個名字,重新開始呢。

“我想請沈大將軍爲我保個媒,做繼室也可,只要那家人好。”

許碧似笑非笑地彎了彎嘴角:“怎麼叫好呢?”這好跟好的標準可差得遠了。

袁勝蓮是個明白人,曉得再做什麼柔弱之態對許碧也沒用處了,索性直白地道:“少奶奶別笑話我,我是個俗人,必得錦衣玉食,過得舒服了才覺得好呢。”

許碧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這也有道理。”

袁勝蓮便試探着道:“那少奶奶是答應了?”

“這卻不是我能做主的。”許碧懶懶地道,“我一個婦道人家,就答應了什麼怕也沒用,還要回去稟知父親和夫君。倒是袁娘子究竟打算如何往太后處試探,不妨與我多說幾句,我也好回去講得明白些。”

袁勝蓮微微苦笑。許氏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呢。只是如今乃是她求着沈家,人家當然可以端起架子。

“不瞞少奶奶,如今我還沒有想到法子。”她早就覺得許氏不像個懦弱無能的人,果然對方其實也是扮豬吃虎,虧得她那位勝玄二哥還當人家嬌弱可欺,真是瞎了一雙狗眼!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袁勝玄自詡能識人,可他對女子又何曾真正看準過。

在這樣人面前,再說謊反而沒有意義了,倒不如實話實說,說不得還能得到些幫助:“除夕宮宴,我求着王妃帶我進了宮,見到了昭儀娘娘。就是從昭儀娘娘處,我才覺得太后反常。所以少奶奶此時問我,我當真無法回答,因此刻並無頭緒,我還要多進幾次宮,見機行事。”

許碧點了點頭:“袁娘子這話方是坦誠。”說了半天,也就這一句是大實話了,“既如此,我也不虛應袁娘子——袁娘子能在杭州呆幾日?”

“還有三五日吧,京城倒並未定我歸期。”既然是袁勝蘭打發她回來的,佑王夫妻自不會限她歸期。

“那袁娘子且等消息吧。”一場花會,有這樣的收穫,倒真是沒白開,“不過,袁娘子過來,袁夫人難道願意?”承恩公世子夫人又怎麼肯帶她來呢?

袁勝蓮微微一笑,也不做悽苦之態了:“總有法子的。”比如說袁勝蕊,從前就總想着要壓她和袁勝蘭一頭,如今她去向她低頭,袁勝蕊怎會不肯在她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呢?不過就是幾句奉承話罷了,既然有人愛聽,說說便是。

宮外有花會,宮裡自然也會有,且正在殿試發榜的好日子。

袁勝蘭足足在景陽宮裡窩了一年,總算一年孝期已滿可以出來見人,提前好幾日就挑了衣裳簪環,真是頭上腳下無一處不細緻。

無奈,今日花宴卻着實輪不到她出頭。

梅皇后並未穿明黃顏色,反是着了一襲淺杏色春衫,略施脂粉,既端莊又灑脫。她身邊的梅若婉則是杏紅色衫子,明媚嬌豔。

兩人這都是輕快淡雅的顏色,頭上也皆是碧玉白玉的釵子,只用一兩朵鑲紅藍寶石的花鈿做做點綴,倒顯得袁勝蘭的胭脂色宮裝太厚重了些,頭上的赤金釵也太耀眼,不大與這春日花宴相配。

顧充媛坐在兩人下手,笑吟吟地道:“今日殿試發榜呢,一會兒娘娘怕就要聽到梅舉人榮登三甲的好消息了。”

梅皇后含笑道:“借你吉言了。不過族叔說過,若堅的文章犀利有餘,文采不足,一甲未必可得,或在二甲有個好名次倒是可期的。”

顧充媛掩口笑道:“梅大儒自己學問好,自是看着兒子總覺得不足,這也是愛之深責之切之故了。”

旁邊自有別的小妃嬪湊趣兒,笑道:“給大儒做兒子自是辛苦的,怕是不得狀元,都不能叫人滿意呢。”

這話說的不大得體,但反正是誇讚梅家的話,梅皇后也就笑笑收了。倒是梅若婉輕嗤道:“狀元雖貴,也是三年一出,真正的學問可不在榜上。”

說話的小妃嬪正是凌玉珠,聞言面子上便有點掛不住,只得道:“娘娘教導的是。”

這就有點攪了花宴歡快的氣氛。顧充媛不說話,袁勝蘭滿肚子鬱悶更不想說話,底下的許瑤更是眼觀鼻鼻觀心,倒是蘇阮含笑溫聲搭了一句:“臣妾聽人說活到老學到老,想來只有這樣,才能真得着學問呢。”

梅皇后便點頭含笑:“你說得不錯。”

這就算把剛纔的事兒揭了過去,衆人便又活躍起來,只是再不提什麼殿試的事兒了,只管說些閒話。

許瑤略有些心不在焉,顧充媛與她說了一句話沒見她回答,便笑道:“許婕妤這是想什麼呢?惦記宮裡的小皇子了?說來今日天氣這般和暖,怎不把小皇子抱出來也曬曬太陽呢?”

許瑤固然惦記着兒子,但其實更惦記的是梅皇后何時能把兒子抱過去養。

說真的,兒子養在自己眼前,這每多養一天,許瑤就覺得多了一分的捨不得。皎哥兒如今已經七個月了,能坐得穩穩的,一張小肉臉兒嫩得能掐出水來,誰見了不愛?這若是抱去了別人處,許瑤想想就覺得心裡生疼。

可是,梅皇后一直不提抱走孩子的事兒,許瑤心裡又虛。眼瞧着袁勝蘭都出了孝期了,這孩子還在她這裡,這,這到底歸誰啊?

天天想這事兒,今日花宴上又見了袁勝蘭這般花枝招展地出現,許瑤的心思就跑遠了,猛被顧充媛打趣一句,才發現自己竟走了神,不由得一驚,馬上陪起笑臉道:“是想得走了神,竟沒聽見娘娘跟我說話,真是該打。本來是要抱出來的,奈何昨天晚上不知怎麼了不肯睡覺,今兒早上便再叫不起來,只得叫他在屋裡補眠了。”這樣的場合,人多手雜,她可真不敢把這麼大點兒的孩子抱來。

袁勝蘭聞言,目光就閃了閃,卻沒說話。她實在是不稀罕別人生的孩子,再說她守孝了一年,這宮裡也並沒第二個人有孕,說不得她還能搶在梅若婉前頭哩。

這麼想着,就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轉頭去看周圍的景色,暗暗想着不知皇帝今兒會不會來,若是不來,晚上又會不會記得她已經出了孝,會不會來景陽宮……

正琢磨着呢,就見一個小內侍小跑着往園子裡來,滿臉的笑容。顧充媛眼尖,笑道:“這是有什麼好事呢?”

小內侍順勢就行了個禮,滿臉堆笑道:“回娘娘的話,殿試的黃榜出了,梅舉人中在二甲頭名,乃是傳臚。”

顧充媛立時就一拍巴掌:“梅大儒真是神了!果然是二甲頭名呢。”

袁勝蘭撇了撇嘴。剛纔顧充媛還說梅若堅要中三甲,這會兒沒中,她方纔說的那些話自是叫人想起來就尷尬,連帶着皇后怕也要有些不悅。可是她立刻就扯到梅大儒的預料上去,竟順勢把梅大儒捧了捧,倒不必尷尬了。

要不然這顧充媛出身不過宮人,又早已無寵,還能在玉泉宮住得安安穩穩的,連着份例什麼的都是上好,看來全靠這張嘴了。

從前袁勝蘭是看不上顧充媛的,但現在,她就覺得頗有幾分隱隱的羨慕了。無他,如今她位份雖高,處境卻比顧充媛好不了多少,統共也就只剩下袁太后這一座靠山了。可看起來,這座靠山究竟靠不靠得住,實在還不好說……

思及此處,袁勝蘭便覺得自己也該說幾句話,不好這麼枯坐着,想了一想,就着顧充媛的話道:“這位梅舉人,就是去年秋闈的解元郎麼?”

她這麼一說,梅若婉就嗤地笑了一聲:“昭儀在景陽宮呆得久了,怕是他們傳話都傳得不清楚——那是我族叔的幼子,今科春闈沒有下場。”

袁勝蘭臉上頓時有些漲紅,還是蘇阮含笑又問了一句:“那位梅解元論文的事兒,聽說京城都傳遍了,文章做得是極好的,爲何今科沒下場呢?若是下了場,兄弟同榜,豈不是一件雙喜臨門的美事?”

梅皇后便多看了蘇阮兩眼,笑道:“還不是我那位族叔,說他的文章辭藻盡有了,只是不夠踏實。到底是年輕人,書讀得再多,於世事上卻不通達,是以不許他下場。”

蘇阮嘆道:“大儒做學問果然跟平常人不同呢。如此說來,梅大儒帶着兩位公子游歷,也是爲了明達世事了?那這位梅解元,是不是下頭也要去遊歷?”

梅皇后笑道:“多半是了。”

雖說袁勝蘭孃家父兄皆亡,但到底宮裡還有位太后姑母,且又是皇帝手書“忠武”頒下去的人家,除了梅若婉,還真沒人輕易敢去動她,便都隨着蘇阮,大讚梅大儒的家教。更有人機靈,拍梅皇后和梅若婉的馬屁道:“怪道皇后娘娘和昭容娘娘都是好文采呢,只恨臣妾家裡沒有這樣會做學問的叔叔……”

這話引來一片附和之聲,梅皇后也只笑了笑。便有人湊着趣,說園子裡花開得好,不妨做詩作畫的雅趣。梅皇后早就叫人準備好了,一時紙筆鋪開,梅若婉卻坐着沒動。

如今後宮這些妃嬪們,論詩才自然是梅若婉第一。梅皇后雖也有才學,素來不參與這些的,眼下梅若婉不動,其餘人自然都不敢動,便有人笑道:“昭容娘娘不提筆,咱們哪個敢先動呢?”

梅若婉卻懶懶笑了笑道:“今兒覺得不大自在,就不費這心思了。”

梅皇后關心地問道:“怎麼了?”

梅若婉便道:“也不知是怎麼回事,這些日子總覺得懶懶的,也沒什麼胃口,大約是春困罷。”

顧充媛忙道:“可傳過太醫了?”

梅若婉一擺手道:“些許小事驚動太醫也沒意思。橫豎半個月就請一次平安脈,這眼瞧着也該到日子了,何必又叫他們多跑一趟。”

要說梅若婉,可真不是那等會替太醫們着想的人,顧充媛眼珠一轉,便道:“昭容這話就不是了,若是身子不適,哪有不傳太醫的。橫豎太醫院總有人當值,傳個人來可值什麼呢。”

梅皇后眼皮微微一垂,道:“充媛這話不錯。捧月,着人傳太醫來。”

於是衆人都安靜了,都擺出一副忙着尋思詩句或是醞釀畫意的架勢,其實都心不在焉,只等着太醫來呢。

不一時當值的太醫來了,行過禮就給梅若婉請脈,診了左手診右手,末了滿面笑容向梅皇后道:“下官給娘娘道喜,昭容娘娘這是喜脈。”

這一下衆人都轟動了,一時間那百人百態,真是難畫難描。還是顧充媛第一個笑道:“真的?這可是大喜了。”

宮裡的太醫,再診不出喜脈來就不必當差了,道:“雖說月份淺了些,但脈象的是喜脈。”

顧充媛拍手笑道:“娘娘,這可是雙喜臨門了。”

此刻其餘妃嬪才都反應過來,紛紛道喜。梅皇后也笑向梅若婉道:“瞧瞧,還說是春困。你也是糊塗,自己身子都不清楚,身邊伺候的人也不知道留心?若前幾日就傳太醫,怕是這喜訊兒還早來幾日呢。”

梅若婉嫣然一笑,手撫小腹道:“也是沒想到呢,只以爲是身上發懶……姐姐知道的,我自來小日子不大準的,還以爲——誰想到就是有了呢?”

第5章 鎮壓第108章 揭開第59章 歡喜第148章 愚婦第143章 坑人第52章 賞花第18章 敬茶第93章 除夕第46章 途中第166章 決定第114章 好事第130章 林家第23章 上香第18章 敬茶第156章 恨意第51章 林家第107章 暴病第50章 回門第48章 入京第20章 眼熟第71章 連環第128章 次子第24章 偷聽第62章 表妹第110章 潮音第53章 選中第48章 入京第99章 設局第87章 日常第172章 慶壽第42章 爭功第165章 提親第114章 好事第133章 風頭第145章 相看第34章 正位第61章 前途第48章 入京第128章 次子第19章 反覆第69章 又遇第42章 爭功第76章 順心第25章 舊事第123章 抓週第147章 名氣第63章 府裡第151章 目的第50章 回門第103章 請罪第4章 談判第100章 上鉤第44章 捨身第27章 私心第9章 求救第146章 重逢第102章 召見第148章 愚婦第77章 說親第156章 恨意第14章 結拜第145章 相看第75章 前程第64章 私心第25章 舊事第127章 糊塗第90章 選擇第142章 賠禮第26章 內情第19章 反覆第34章 正位第150章 假孕第40章 惡客第52章 賞花第57章 舌戰第149章 公主第28章 遊春第89章 有喜第74章 過節第1章 待嫁第175章 奪宮第46章 途中第113章 姻親第175章 奪宮第145章 相看第67章 計劃第41章 打臉第76章 順心第151章 目的第31章 戲精第99章 設局第142章 賠禮第48章 入京第122章 衝突第7章 旅途第79章 夜課第142章 賠禮第96章 請功
第5章 鎮壓第108章 揭開第59章 歡喜第148章 愚婦第143章 坑人第52章 賞花第18章 敬茶第93章 除夕第46章 途中第166章 決定第114章 好事第130章 林家第23章 上香第18章 敬茶第156章 恨意第51章 林家第107章 暴病第50章 回門第48章 入京第20章 眼熟第71章 連環第128章 次子第24章 偷聽第62章 表妹第110章 潮音第53章 選中第48章 入京第99章 設局第87章 日常第172章 慶壽第42章 爭功第165章 提親第114章 好事第133章 風頭第145章 相看第34章 正位第61章 前途第48章 入京第128章 次子第19章 反覆第69章 又遇第42章 爭功第76章 順心第25章 舊事第123章 抓週第147章 名氣第63章 府裡第151章 目的第50章 回門第103章 請罪第4章 談判第100章 上鉤第44章 捨身第27章 私心第9章 求救第146章 重逢第102章 召見第148章 愚婦第77章 說親第156章 恨意第14章 結拜第145章 相看第75章 前程第64章 私心第25章 舊事第127章 糊塗第90章 選擇第142章 賠禮第26章 內情第19章 反覆第34章 正位第150章 假孕第40章 惡客第52章 賞花第57章 舌戰第149章 公主第28章 遊春第89章 有喜第74章 過節第1章 待嫁第175章 奪宮第46章 途中第113章 姻親第175章 奪宮第145章 相看第67章 計劃第41章 打臉第76章 順心第151章 目的第31章 戲精第99章 設局第142章 賠禮第48章 入京第122章 衝突第7章 旅途第79章 夜課第142章 賠禮第96章 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