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殿前交鋒(下)

魚烴引着昌陽、陳秀進來,他到含冰殿時雖然也見着了楊太妃正在那裡,但楊太妃到底是庶母,上殿並不合宜,便詢問了一番陳秀後,匆忙回太極宮去使心腹出宮打探此案消息,看看能否尋到爲任秋脫罪的藉口了。

昌陽公主着一身縹色宮裝,料子輕薄剔透,重紗之下訶子上的繡紋依舊清晰無比,越發襯托出體態豐腴有致,她今日所描的恰好是極有氣勢的蛾眉,桃花面妝,額上蕊黃,兩頰杏靨,脣上點着露珠兒,整個人美豔之中略帶肅殺之氣,她身後跟着修聯、修絹,陳秀走在最後面,卻顯得有些垂頭喪氣,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含冰殿上被叱責過的緣故。

昌陽到了紫宸殿上,先給豐淳行禮,待豐淳免了並賜座後,元秀與孟光儀復起身,分別行了家禮與國禮,這才重新落座。

惟獨陳秀,論身份與官職都是這裡最低的,挨個的禮畢,便乖巧的站到了昌陽身後。

昌陽思索了下,在魚烴的暗示下,也不理會孟光儀,望向了豐淳道:“五哥,聽說孟尹此來是爲了一件命案?”

“不錯。”豐淳頷首。

“敢問此案詳細?”

這回接口的卻是元秀,懶洋洋的道:“七姐,你這話我方纔已經問過幾回了,可孟尹以爲此事與我等無關,我不過說了句任秋好歹是三哥看拂的人,孟尹就責問我是故意污衊三哥名聲呢,回頭三哥回長安時,七姐可得幫我分說一二,免得他誤會啊!”

“九妹放心,咱們皆是先帝骨肉,豈有叫外人離間了去的道理?”昌陽雙眉一揚,狠狠瞪了眼孟光儀。

孟光儀卻夷然不懼,朗聲道:“本朝文德皇后嘗言: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後高宗皇帝寵幸武氏,果有武周之亂,並貴主太平、安樂之禍!如今任秋犯案,乃臣及衆屬份內之事,查訪判斷,前有唐律可依,覈審推敲,亦有六部在後,陛下爲天下主,欲問此案,雖是應該,卻不知道何朝何代、何國何律之中,有貴主可以任意責問京兆尹,干涉斷案之理?”

“你……”昌陽面色一窒,她究竟比元秀年長些,也在陳秀那裡聽到了一些經過,對這孟光儀的爲人有所瞭解,此刻反應倒也不慢,立刻轉首對豐淳道,“臣妹懇請在此旁聽任秋之案,求皇兄准許!”

元秀亦道:“臣妹附請!”

“此案既然涉及齊王,兩位皇妹關心兄長,請求旁聽,亦不爲過,孟卿以爲如何?”豐淳看向孟光儀。

孟光儀雖然不情願,但也知道此刻不能繼續進逼,只得點頭同意,當着兩位公主的面,將任秋一案經過詳細說來。

他久與長安權貴爲敵,思維敏捷,同意之後,也不必多思,張口就來——

此事說起來其實確有疑點:任秋與其母任氏居於齊王在長安的一所別院,別院位於親仁坊——親仁坊向北,隔着一座宣陽坊,就是平康坊。加上齊王雖然被長孫氏管束極嚴,不能輕易去見他們母子,但在錢財上一向慷慨,任氏雖然略通文墨,但對這個唯一的郎君非常鍾愛,任秋年少,心性未定,不喜讀書習武,卻喜歡到處走馬鬥犬,遊手好閒,任氏因手頭寬綽,又有齊王的緣故,便一直隨着他。

任秋便交往了一羣親仁坊中的富家少年,整日裡在長安坊間恣意走馬取樂,就這麼撞進了平康坊,進了迷神閣。迷神閣本就是平康坊內一等一的館閣,內中女子,哪怕容貌不是數一數二的,風情也是常人所難及。他所迷戀的叫做鶯孃的女子正是這一例。

自打迷戀上了鶯娘,任秋便連往日的朋友都無心應付,一度回去向任氏索錢要爲鶯娘贖身,只因迷神閣要價太高,任氏聽了數額起了疑心,追問之下才只緣由——任秋如今纔多大年紀,何況任氏也是長安土生土長的,如何不知平康坊中姐兒們的厲害?因此堅決拒絕之後,爲了安撫任秋,便替他置了一房妾室。

只可惜任氏爲兒子考慮,所挑選的妾室自是擇了寒門女郎,性情也是往賢惠上面選,哪裡拴得住任秋的心,母子兩個牴觸起來,任氏究竟扭不過兒子,雖然撐住了不同意贖出鶯娘,但在纏頭上卻不再限制他,只是與之約法三章,即是不可爲鶯娘贖身,二是不可在迷神閣過夜,三是不許天天前去。

任秋得了任氏的讓步,又被鶯娘一番勸說,倒也聽話,他到迷神閣很有規律,短則三日,長則五日,都會買些脂粉首飾,並纏頭之資去望鶯娘。因任氏不許他留宿,爲了與鶯娘多膩些許時辰,任秋幾乎都是清早趕到,前幾回還是叫醒了才睡下的龜奴,然後趕在了坊門關閉前回去。

今日一早,迷神閣的人算着他也該去了,還特特使了個小廝專門在後門等待他。果然五更三點的開門鼓聲擂過不久,任秋便到了,進門時還順手賞了那廝一把大錢。任秋對鶯孃的院子自是熟門熟路,但如迷神閣這樣的地方向來是不肯讓客人單獨隨意行走的,因此那小廝一路奉承一路引了他到地方。

這時候天色還沒有全亮,但已經清晰可辨,小廝送任秋進了鶯孃的院子,恰好望見了鶯娘在臨窗梳妝,穿着牙色中衣,領上繡一圈兒如意紋,脖子上還掛了一隻銀項圈,黑鴉鴉的發垂在了肩頭,才醒的模樣睡眼惺忪,執梳的玉手上邊還有昨夜未褪盡的鮮紅顏色,見着任秋才露了個笑臉兒——接着,鶯娘院子裡的兩個使女,與這小廝一起被打發了出來。

這也是任秋的習慣,被趕出院子的三人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拿着任秋給的賞錢,說說笑笑的回自己住處去休憩。

辰末,有人到長安縣衙擊鼓鳴冤,說是平康坊迷神閣中有人行兇,殘殺閣中官妓,平康坊乃要鬧坊曲,坊中諸妓皆錄教坊籍,不是自幼調教得琴棋書畫樣樣皆精、詩詞歌賦件件可行的人物,就是受父兄連累被官賣的從前千金之身,身雖微賤,但時常奉召侍宴,所交往的也都是長安城中權貴巨賈。

長安縣令不敢怠慢,親自帶人趕到平康坊內,先將迷神閣圍住,復闖入閣內,果然發現鶯娘伏屍於室,其狀悽慘,赤血飛濺四下,血腥之氣連室中燃到一半的薰肌香都無法掩蓋,而任秋手持利刃在旁,神色呆滯。將其鎖拿到長安縣衙,才盤問了幾句,孟光儀便巡視到場,恰好看到了任秋當堂撒潑的一幕。

шωш ▲Tтkan ▲℃o

孟光儀不動聲色的說完,昌陽公主率先冷笑道:“不知孟尹巡視至長安縣衙時,是什麼時辰?”

“約爲午時正。”孟光儀道。

昌陽公主對豐淳欠了欠身:“求五哥讓臣妹問下去。”

豐淳點了點頭,昌陽公主復向孟光儀道:“如今不過申時三點,從午時到現在,區區一個多時辰,兩個時辰不到,孟尹將此案的疑犯、死者並地點時辰弄清楚,倒也罷了,連任秋的身世並與鶯娘交往始末、包括與其母的爭執都一清二楚,甚至此刻還已經到了紫宸殿上!嘗聞孟尹能幹,如今看來能幹二字尚不足以形容,豈止是能幹?簡直是能常人之所不能!”

元秀在旁由採藍打着扇子悠然旁觀,正想着孟光儀該怎麼回答昌陽公主的指責時,卻聽他淡淡道:“這些都是任秋自己所言,臣不過是將他的話原樣說出來罷了,以貴主所言,看來是此人在說謊了,貴主放心,臣定然會爲他將這公堂之上口出詭詐之言的罪名記下來的!”

“你!”昌陽瞠目結舌,忍不住用力一拍身邊小几,卻恰好打翻了茶碗,她身後的修聯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低聲提醒道,“阿家!這裡是紫宸殿!”

昌陽這才醒悟過來,趕緊向豐淳請罪:“臣妹失儀了!”

“孟卿,照你這麼說,任秋可是承認鶯娘是他所殺的了?”御座上豐淳不動聲色的示意昌陽勿要擔心,忽然問道。

原本以爲孟光儀立刻就要點頭,卻不想他頓了一頓,才道:“回陛下,任秋並未承認。”

昌陽和元秀都是一呆,後者這纔想起——孟光儀自始自終,所爭取的都是把任秋留在他手上審判,並且不許皇室爲其求情,卻從來沒說過,他認爲任秋一定是兇手,也沒說過,任秋承認了自己是兇手。

此人極爲狡詐,他沒有這麼說,但卻不時用諸如“命案”、“案犯”之類的措辭,讓人以爲此案已經是證據確鑿!甚至連任秋自己都已伏法認罪,連昌陽公主都沒覷出這點,只能從其他地方尋機突破。

卻不想,此案根本就是疑點重重,想必孟光儀也是因此,纔會故意誤導,企圖利用聽者以爲此案已經無可翻案,將審理之權弄到手……

好在豐淳究竟是憲宗皇帝一手教導出來的,孟光儀這手輕鬆瞞過了兩位公主,卻被他敏銳的抓了出來。

昌陽與元秀對望一眼,皆是露出得意之色。

只聽孟光儀絲毫未見沮喪,緊接着拱手請求:“陛下,臣方纔入殿之時,已將話說得明白——任秋此人,自稱託體齊王,臣不知真假,敢請陛下聖裁!至於此案真相,臣明確此事究竟該由臣負責,還是交由宗正寺後,自當竭盡全力,報效吾皇!”

話題轉了半天,還是被他扯回了剛開始的問題上——豐淳究竟會不會,爲了這個私生侄兒,搭進皇室體面?

昌陽公主面上的得色瞬息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一百三十一章 麻衣如雪一枝梅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風物(下)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三百二十章 孟破斧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一百九十一章 翠微第三百九十二章 局中之局(四)第八十一章 神禾賽馬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產第一百五十三章 瓊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狂颮漸(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風物(下)第五十七章 端午約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復第二百六十二章 蠢貨第三百四十八章 家國(十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聖旨第九十八章 兄弟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家國(十)第三百二十章 孟破斧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三百三十六章 靈光(四)第一章 元秀公主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長生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耶,自己生日快樂第三百八十四章 市中殺(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云兒第九十九章 鬥草第四百零七章 殘局(五)第二百零三章 田夫人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市中殺(十九)第一百九十三章 沉潭……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夜第六十七章 秋錦娃第一百五十三章 瓊王第一百七十章 梨竹第一百九十一章 翠微第二百十章 二九先成實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十娘第一百九十三章 沉潭……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火(六)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一百九十三章 沉潭……第十五章 獨家買賣第四十四章 杜觀棋第三百十二章 回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第一百四十五章 醉綃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謙謙君子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二百三十章 姑嫂第一百九十一章 翠微第三百六十七章 郭十五郎(一)第一百零三章 信王李佳第七十八章 蘇律兒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十五郎(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古薇娘(中)第四十七章 步搖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中之局(五)第十六章 兄妹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三百十一章 子嗣第三百零八章 杜不留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國(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隻手遮天(上)?第六十二章 錦娃第一百零六章 李十七娘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懷刃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藥第二百零二章 邀請第三百零三章 宮務第三百二十五章 夜色已深第一百零五章 李九郎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二百零一章 奏章底稿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懷刃第三百九十七章 局中之局(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三百十二章 回宮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兇第九十五章 新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颮漸(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駙馬初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九十六章 司徒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國(五)第四章 湖色似曾諳第三百三十五章 靈光(三)第四百零四章 殘局(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濯袂第五十二章 封邑第一百三十章 韋妙端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
第一百三十一章 麻衣如雪一枝梅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風物(下)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三百二十章 孟破斧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一百九十一章 翠微第三百九十二章 局中之局(四)第八十一章 神禾賽馬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產第一百五十三章 瓊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狂颮漸(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風物(下)第五十七章 端午約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復第二百六十二章 蠢貨第三百四十八章 家國(十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聖旨第九十八章 兄弟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家國(十)第三百二十章 孟破斧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三百三十六章 靈光(四)第一章 元秀公主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長生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耶,自己生日快樂第三百八十四章 市中殺(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云兒第九十九章 鬥草第四百零七章 殘局(五)第二百零三章 田夫人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市中殺(十九)第一百九十三章 沉潭……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夜第六十七章 秋錦娃第一百五十三章 瓊王第一百七十章 梨竹第一百九十一章 翠微第二百十章 二九先成實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十娘第一百九十三章 沉潭……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火(六)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一百九十三章 沉潭……第十五章 獨家買賣第四十四章 杜觀棋第三百十二章 回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胡旋第一百四十五章 醉綃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謙謙君子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二百三十章 姑嫂第一百九十一章 翠微第三百六十七章 郭十五郎(一)第一百零三章 信王李佳第七十八章 蘇律兒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十五郎(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古薇娘(中)第四十七章 步搖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中之局(五)第十六章 兄妹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三百十一章 子嗣第三百零八章 杜不留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國(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隻手遮天(上)?第六十二章 錦娃第一百零六章 李十七娘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懷刃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藥第二百零二章 邀請第三百零三章 宮務第三百二十五章 夜色已深第一百零五章 李九郎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二百零一章 奏章底稿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懷刃第三百九十七章 局中之局(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三百十二章 回宮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兇第九十五章 新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颮漸(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駙馬初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九十六章 司徒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國(五)第四章 湖色似曾諳第三百三十五章 靈光(三)第四百零四章 殘局(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濯袂第五十二章 封邑第一百三十章 韋妙端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