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郭氏

“父皇是懷疑母后與外祖母私下說了什麼機密之事,卻被四哥亂跑偷聽到了?所以母后下手謀害了四哥?”元秀喃喃自語。

玄鴻輕輕一笑:“你四哥那時候纔多大?說是四歲,其實啊實打實的出孃胎也才三年罷了,我說了,他也不是特別聰慧的孩子,尋常三四歲的孩童在那時候哪裡能懂什麼偷聽?他若聽見你母后的聲音,早該叫起來了。是乳母……李佳跑出去,那兩個小宮女在外面等候吩咐,他的乳母可是陪在身邊的!既然是獨自陪着你四哥到蓬萊殿來,豈能不是顯昌郡夫人信任之人?她又怎麼會被你四哥騙倒,貿然放他出去呢?”

元秀悚然一驚:“三姑是說,四哥之所以會離開偏殿,是乳母慫恿?”

“蓬萊殿你也不是沒去過,你可還記得,偏殿的窗有多高?”玄鴻瞥了她一眼,悠悠問道,“三週歲的孩童,又有多高?而且那窗下,栽種着玫瑰花叢,可是有刺的,你四哥那個年紀,就算他能夠避過了兩個小宮女的看守,翻出窗外,若沒人抱着他或掩了他口,被那些刺扎到了,豈有不哭泣出聲的道理?”

“那……乳母此舉到底是何人指使?”

玄鴻沒理會她的疑問,只道:“你四哥的屍身從太液東池撈上來後不久,顯昌郡夫人就傳出自縊身亡的消息,那個時候我還在宮裡,還沒出嫁,與你父皇甚是親近,擔心他傷痛過度,所以前去安慰,卻看到……他將你四哥停靈之處的人都打發了出來,獨自在裡面,將你四哥的斂服都脫了,查看他的身體。”

她深深看了眼元秀,“你四哥身上,肘、膝有幾處磨傷的痕跡,周身並沒有被玫瑰樹叢刺傷的跡象,你父皇他,看得非常清楚!”

“這樣豈不是說明,我母后是無辜的?”元秀輕聲道,“她與父皇的關係,又怎會變壞?”

“沒有刺痕,只能說明你四哥並非獨自跑出偏殿,而是有人接應,甚至是慫恿!”玄鴻悠悠說道,“你四哥那時候與蓬萊殿許多宮人的熟悉,這裡面隨便一個拿塊糕點站在那窗下引他過去,再把他抱出去,只說帶他去見你母后,或者說帶他去哪裡玩耍之類,你想他的年紀可會懷疑?”

元秀不解道:“可我母后做什麼要去害他?三姑也說了,四哥他並不算特別聰慧,得父皇的寵愛是因爲他生得與父皇相似,生母連個才人的位份都沒有,更別提什麼外家之勢,我母后是父皇原配嫡妻,當時懷着我五哥,也已經斷出是男孩,又怎會去對四哥不利?難道就因爲父皇對他這點子寵愛不成?”

“先帝親自去那窗下查看過,然則當時天氣炎熱,你母后又懷着身子,所以蓬萊殿裡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四處潑上水,他去查看時,那裡已經重新澆過了水,難以尋找痕跡,但據潑水的內侍所言,他似乎看到有幾株花葉被踐踏過,爲此他還特意將那些部分折去,免得顯得不精神。”玄鴻平靜道,“問題是,那內侍指給先帝所看的地方,是花叢外側,而不是內側,那叢玫瑰花樹,是緊挨着殿牆生長,寬達三尺,因殿窗的高度之故,如果無人幫助直接從殿中翻窗而出的話,哪怕是那乳母,必然也要先踩到一點內側的花枝,才能跳到外面的宮道上。而踩踏過的痕跡是外側,這就說明,殿外確實有人接應!”

元秀默默聽着。

“而蓬萊殿各處守門宮人都發誓那日只有信王與其乳母來過,絕無任何外人。”玄鴻道,“所以這個接應信王與其乳母離開偏殿的人,必定是蓬萊殿內之人,你母后,又怎麼脫得了關係?”

“四哥和其乳母留在了偏殿等候,這是母后的貼身大宮女茜雲安排的,連侍奉他們的兩個小宮女,也是茜雲吩咐留下的,茜雲是母后心腹,母后若要悄悄帶走四哥以及他的乳母,何必如此費事?何況那時候是四哥總是主動往蓬萊殿上跑,可見他對母后已經生出依戀,在這種情況下,母后若要叫他悄悄兒的瞞過人眼目再去,四哥必定也肯照做,又何必如此麻煩?”元秀挑眉道,“這個道理,四哥當時不明白,他的乳母又怎會不明白?”

玄鴻淡淡一笑:“你都能想到的事,你父皇母后包括你外祖母還不明白嗎?所以,你四哥的乳母並顯昌郡夫人,都死了!”

元秀失聲道:“死無對證就能全怪我母后?”

“不是怪你母后,而是因爲死無對證,雖然你父皇斷定此事是你四哥貪玩纏着乳母跑了出去,自己溺斃,然後顯昌郡夫人悲慟過度,自縊而亡,算是做了定論,可私下裡,人人都說你母后終於誕下嫡子,因此開始着手對付其他妃子所出的子嗣,李佳近水樓臺,又與嫡子年紀相近,又得你父皇另眼看待,所以他是第一個。”玄鴻垂下眼簾,淡淡道,“而且當年的彭王也被扯了出來——你可能不知道,彭王出生時十分健康,他死得時候,也是頗有些蹊蹺,那時候,你母后和王氏的關係很好,在他出生後,不時去探望,後來彭王就死了,雖然他死時你母后不在場,可信王死後,宮裡就傳出了話來,說彭王、信王都是因爲親近了你母后纔會死的,而沒被你母后親近過的,如代王、齊王就平安無事。”

元秀喃喃道:“然後呢?”

“你母后知道你父皇並不糊塗,而且謠言沸沸,她當時剛剛誕下你五哥,一腔心思都用在了他身上,也沒精力去多管,而且這種事情又怎麼闢謠?”玄鴻悠悠道,“衝突是在你五哥滿周時發生的,那時候你五哥已經開始學語習步,被你母后調養得很是健壯,理所當然的,你母后要求立他爲太子——那時候,代王已經能夠騎着小馬跟在你父皇身後去射獵了,崔家又是世家大族,當時郭家雖然看似勢大,可你外祖父與忘憂並不和睦,相反博陵崔氏倒有幾個人是支持忘憂的,你母后擔心夜長夢多,想要儘早爲你五哥爭取到名正言順的地位,也是她一片愛子之心。”

元秀臉色一變:“我記得,五哥被立爲太子,似乎是我出生前不久的事?”

那也是,建英初年,郭守爲膝下長女和幼女愁煩,求問長生子的時候!

玄鴻似笑非笑的看着她,緩緩點頭:“你父皇,拒絕了你母后的請求,只說,此事容後再議!”

“他這麼說的話,豈不是叫謠言更加塵囂甚上?”元秀怔了怔,輕聲道。

“你母后的性格其實看你五哥就知道了。”玄鴻眼中閃過微妙之色,“她爲人大氣,極具母儀天下的風範,而且頗有謀略,你父皇在她去後一直沒有立繼後,連王氏都始終只得惠妃之位可知,你父皇對她作爲皇后其實是很滿意的。”

元秀沉默不語。

“但她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玄鴻閉上了眼,“她疑心太重,而且不喜開門見山,認定的事情,無論怎麼解釋都沒用。倘若,倘若她當初像你這樣,有什麼問題便直截了當的提了出來,或者事情未必會像後來那樣了……”

元秀敏銳的察覺到了她話中之意:“三姑是說我母后的甍逝……”

“你五哥不喜歡王氏的原因就在這裡——你母后去前,他看到王氏從立政殿的寢殿之中走出來,然後宮裡有謠言,說有人違反了先帝之命,將郭家的下場透露給了你母后,導致她難產去世!”玄鴻平靜道,“事後,宮中也沒有人因此受罰,所以你五哥認爲,那個人是王氏!這也是他不喜如今的王皇后的原因,畢竟昭賢太后是王皇后的族姑。”

元秀臉色瞬間慘白。

“三姑,你在撒謊!”她以袖遮面,片刻後,卻忽然放下袖子,似笑非笑道,“因爲我記得,母后早產的那一日,五哥是和父皇一起趕到立政殿的,那之前,他本被父皇帶在甘露殿裡批改奏章,到了立政殿後見殿上因爲母后早產亂做一團,他擔心我被嚇着,所以悄悄把我帶去東宮,那天其他事情我雖然不清楚,但我可記得他抱着我一路步伐如飛,衝到東宮正殿,將宮人統統趕了出去,摟着我無聲落淚……一直到父皇使人來傳我們!卻是怎麼看到昭賢太后進立政殿的寢宮?立政殿與甘露殿可不像紫宸殿和蓬萊殿一樣隔太液池相望,還能站在紫宸殿的高處遠眺,或者有可能窺探到進出蓬萊殿的人,從甘露殿後到立政殿,有宮牆隔斷不說,中間還有花木假山,五哥哪來那麼大的本事?”

玄鴻皺了皺眉,道:“那麼,是我記錯了,是別人看到王氏,告訴了你五哥。”

“三姑你說的不對。”元秀打斷她的話,目光明亮猶如星辰,卻透着隱隱的寒意,“你是故意這麼說的,方纔你講述時有個人,你提到時很自然,但說出之後卻不自覺皺了下眉,似乎有些懊惱……杜青棠!在我母后甍逝這件事裡,他做了什麼?”

玄鴻臉色一變!

新書《紫臺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杜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餘達第一百四十二章 殿前交鋒(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流螢第二十章 姊妹第二十八章 趙氏其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池第三百八十五章 市中殺(十六)第三十七章 崇義酒旗招第一百九十六章 約戰第二百零四章 郭妻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人成虎第一百一十二章 端午第三百三十五章 靈光(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罅隙漸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杜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殿前交鋒(中)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十九章 雲州公主第二百八十章 國、家孰重?第三百四十九章 算與間(一)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國(六)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第十九章 雲州公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殿前交鋒(上)第三百零一章 雙喜第八十六章 天賦第三百八十一章 市中殺(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長孫明鏡第三百零八章 杜不留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二百章 師徒第三百三十九章 家國(三)第六章 訊來急第三百六十六章 流火(九)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一章 故人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原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市中殺(十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杏娘第三百九十八章 局中之局(十)第六章 趙麗妃第二百二十六章 漢胡之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望仙殿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殿前交鋒(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市中殺(十七)第六章 訊來急第八十三章 鄭緯第二百三十章 姑嫂第三百三十四章 靈光(二)第四百零九章 殘局(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生辰第三百十七章 再遇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零四章 生辰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第六十七章 秋錦娃第二章 舊恩怨第一百二十章 藥第二百七十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風物(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查問第三百九十四章 局中之局(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鋆第二百五十章 衆妃相第二百六十九章 往事(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折若木兮應徘徊第十五章 獨家買賣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霍蔚(下)第五十八章 東平公主第二百十六章 鄧國夫人(上)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三百二十八章 狂颮漸(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帝女何必如太平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四百零二章 局中之局(十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陰魂不散?第二百六十三章 家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駙馬初定第八章 當時疑惑第八章 當時疑惑第三百零五章 鄭斂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驚濤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云兒第五十六章 魏州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
新書《紫臺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杜府第一百七十三章 餘達第一百四十二章 殿前交鋒(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流螢第二十章 姊妹第二十八章 趙氏其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池第三百八十五章 市中殺(十六)第三十七章 崇義酒旗招第一百九十六章 約戰第二百零四章 郭妻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人成虎第一百一十二章 端午第三百三十五章 靈光(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罅隙漸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杜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殿前交鋒(中)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十九章 雲州公主第二百八十章 國、家孰重?第三百四十九章 算與間(一)第二十三章 夜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國(六)第三百十六章 琵琶第十九章 雲州公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殿前交鋒(上)第三百零一章 雙喜第八十六章 天賦第三百八十一章 市中殺(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長孫明鏡第三百零八章 杜不留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二百章 師徒第三百三十九章 家國(三)第六章 訊來急第三百六十六章 流火(九)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一章 故人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原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市中殺(十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杏娘第三百九十八章 局中之局(十)第六章 趙麗妃第二百二十六章 漢胡之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望仙殿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四十二章 殿前交鋒(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市中殺(十七)第六章 訊來急第八十三章 鄭緯第二百三十章 姑嫂第三百三十四章 靈光(二)第四百零九章 殘局(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生辰第三百十七章 再遇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三百零四章 生辰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第六十七章 秋錦娃第二章 舊恩怨第一百二十章 藥第二百七十章 抉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風物(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查問第三百九十四章 局中之局(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鋆第二百五十章 衆妃相第二百六十九章 往事(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折若木兮應徘徊第十五章 獨家買賣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霍蔚(下)第五十八章 東平公主第二百十六章 鄧國夫人(上)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三百二十八章 狂颮漸(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帝女何必如太平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四百零二章 局中之局(十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言第一百七十八章 陰魂不散?第二百六十三章 家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駙馬初定第八章 當時疑惑第八章 當時疑惑第三百零五章 鄭斂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驚濤第二百七十五章 小云兒第五十六章 魏州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