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



十二月中旬,日軍積極調兵遣將,準備對冀南發起第二次大掃蕩。到十二月二十日,日軍已經攻佔了寧晉、永年、故城、恩縣、高唐等縣城,形成了對冀南中心地區的三面包圍。更爲嚴重的是,國民黨也在這裡瘋狂挑釁,大有取共產黨而代之的勢頭。冀南八路軍被國民黨和日軍兩面夾擊,處境十分危險。……

身在八路軍總部的彭德懷,對冀南的形勢十分擔憂。恰在這時,蔣介石擬在西安召開西北和華北將領會議。彭德懷決定參加這個會議,以便和蔣介石面談華北問題。

十二月二十三日,彭德懷抵達西安。他剛一到,便接到了毛澤東關於華北磨擦問題和蔣介石談判的電報指示。

彭在西安與老蔣談判內容,我們有以下意見:

(一)華北軍事指揮問題。解決指揮問題,爲華北抗戰成敗之先決條件。提議:凡八路軍佔優勢而爲主力的地區,一切軍隊、包括友軍之遊擊隊及地方自衛隊,應歸八路軍指揮。凡友軍佔優勢地區,一切部隊概歸友軍指揮。所謂地區應以戰略區域爲單位,爭取委任朱德爲一個戰區的副司令長官。

(二)爲堅持敵後抗戰之利益,華北之軍事指揮與政權應該合一,即軍官兼地方官,而不是省主席兼遊擊司令。提議:華北各省區重新劃分,不照過去的省界,而依游擊隊之形勢定之。某些省區及其所屬各縣之行政長官,應要求委任八路軍將領及政治工作人員充當之。

(三)在要求劃某些地區行政權給八路軍而談判順利時,或有必要時,我們可以表明放棄某些地區,如冀中、冀南平原之一部給鹿鍾麟及其友軍。在該地區中之八路軍及其游擊隊可以退出,或完全聽從指揮,該地區中八路軍所委之縣長亦可讓出。我們可以不再去發展武裝力量,以求實現以劃分區域爲基礎的增進合作與消除磨擦。

(四)對最近河北、山東之磨擦,特別是武裝衝突事,應向老蔣申訴,並抗議鹿、沈等之無理。說明這些磨擦如不解決,將成爲華北抗戰可能失敗之重要原因。我們正在把材料整理好電告你們。

從這個電報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準備在華北的軍事和地方政權上作出較大的讓步,以謀求消除磨擦的途徑。然而,彭德懷很快便了解到,西北和華北將領會議早已結束。蔣介石競沒讓八路軍和山西新軍的一個將領參加!這讓彭德懷心裡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想:不管怎麼樣,都要和蔣介石就華北問題談一次……

十二月二十四日,彭德懷在王明、林伯渠的陪同下,去拜訪了蔣介石。蔣介石冷冷地說:“你們怎麼有閒到我這裡一敘?三位將軍,快請坐。”

“我這兒都火燒眉毛了,哪有時間跟你閒聊。”彭德懷一邊這樣想着,一邊和王明、林伯渠一道走過去坐下。

蔣介石陰沉着臉說:“通報大家一個不幸的消息:我們的副總裁汪精衛已經逃到安南,公然投入日寇的懷抱。”

彭德懷等三個人都很震驚。

蔣介石接着說:“他的出走,對國家沒有什麼損失。”

彭德懷不想在其他事情上跟他費口舌,便開門見山地說:“委員長,我想就華北問題

和你……”

“彭將軍!”蔣介石打斷彭德懷的話:“對不起。我有急事,要馬上返回重慶。”

“委員長……”

“你有什麼事到重慶找我,咱們詳談。”蔣介石說完,站起身就往外走。

彭德懷一行人無奈,只好也跟着往外走。

……

十二月二十五日,彭德懷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重慶。他是有一種感慨了:老蔣太缺乏泱泱大國領袖應具有的胸襟和氣度,這如何能領導好全國的抗日戰爭?年初,在洛陽召開的第一、二戰區高級將領會議上,蔣介石也曾約他去武昌單獨會談,那是有所求的。他要求八路軍在敵後出擊,配合徐州作戰。彭德懷很積極地作出了迴應。可是現在呢?

十二月二十八日,蔣介石總算在重慶林園官邸接見了彭德懷。會談一開始,他就擺出一副問罪的姿態,向彭德懷質問說:“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政府,一個領袖。如果政出多門,十八口子亂當家,那將一事無成。現在,你們在華北公然成立什麼‘行政公署’。這不是破壞行政系統嗎?”

彭德懷立刻反駁說:“真正在河北破壞行政系統的是萬惡的日寇。日寇把華北奪去了,準確地說,是你們拱手送給他們了。八路軍從日寇手中奪回,這是恢復了中華民國的行政系統。如果都像張蔭梧那樣,日本人一來就跑,恐怕日寇還會繼續破壞行政系統的。”

蔣介石:“那你們在華北跟國軍搞摩擦,襲擊國軍。這總是真的吧?”

彭德懷說:“這是鹿鍾麟、張蔭梧他們惡人先告狀。鹿鍾麟路過我軍總部時,我們是非常真誠地歡迎他,希望能和他搞好關係。可是他來到冀南站穩腳跟後,很快就指使他的部隊襲擊八路軍駐地,製造了令人震驚的‘姚屯流血事件’。時隔不久,他又指使趙雲祥圍攻棗強縣城,揚言要‘驅逐八路軍’。再說張蔭梧。日軍進攻華北時,他帶着人馬逃到了河南林縣,後又跑到山西陵川。八路軍歷經千辛萬苦,開創了冀中抗日根據地。這時候他又回來,要從我們手裡‘收復失地’。並悍然發動了‘博野兵變’,殘殺八路軍官兵四百多人。請問,究竟是誰在破壞抗戰?”

蔣介石自知理虧,但仍然狡辯說:“你們未經我批准,就成立政府。這就是非法的。這就是破壞抗戰!”

彭德懷反問:“如果我們當初向你請示,你會批准嗎?”

蔣介石斬釘載鐵地:“絕對不會。”

彭德懷馬上說:“着啊!你們在華北的地方政府,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都沒影啦。我們想成立新政府,你又不批准。難道就丟下這些地方不管嗎?”

“這……”蔣介石一時難以回答。

彭德懷繼續說:“冀南、冀中兩個行政公署,也是你管轄的地方政府。我們從日冠手中收復失地,不僅不是破壞行政系統,相反是加強了你的行政系統。八路軍在華北敵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戰績。請問,如果沒有抗日政府的積極配合,能取得這樣的戰績嗎!”

蔣介石冷笑一聲:“誰不知道啊!八路軍在敵後遊而不擊,光說不練。能有什麼戰績?”

“什麼?我

們遊而不擊?我們光說不練?”彭德懷氣憤得滿臉通紅,他立刻扳着手指頭,向蔣介石列數道:“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日軍兩萬多人圍攻我晉察冀根據地。我一萬多八路軍迎戰。斃傷日僞軍一千多人,將敵人趕出晉察冀。今年二月二十二日,日軍乘我一二零師主力於同蒲路北段作戰之際,調集一萬多人,分五路對我晉西北根據地發動圍攻,奪取了我晉西北七座城鎮。我一二零師奮起反擊,殲滅日軍一千五百多人,硬是從日軍手中奪回了七座城鎮。今年四月四日,日軍調集部隊三萬多人,分九路圍攻我晉東南根據地。我兩萬七千多八路軍迎敵,將日軍的圍攻徹底粉碎,殲滅日軍四千多人。今年九月二十日,日軍……”

“好啦好啦,這些我都知道。”蔣介石聽得有些不耐煩。

“那你還說我們遊而不擊?”

蔣介石無言以對。

彭德懷繼續說:“八路軍把將近一半的敵人拖在敵後戰場,這個作用究竟有多大,你難道看不出來!”他越說越激動,不由得提高了聲音:“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八路軍在敵後戰場的有力配合,那正面戰場的國軍……就不是這樣的局面了。”他本來是想說“那正面戰場的國軍還不知要退到哪裡去呢!”話到嘴邊,又覺得這樣說太傷蔣介石的面子,便改口說了最後那句話。

蔣介石只得說:“我們本來就是合作抗戰,你們能不配合嗎?這是你們應該做的。”

彭德懷見蔣介石承認了八路軍的作用,便趁機提出:“爲了更有力地抗擊日寇,我要求把第十八集團軍的三個師,擴建爲三個軍六個師,並且要按期如數發餉,補充武器彈藥。”

蔣介石立刻滿臉怒容,說:“番號沒有。糧餉也只能發三個師的。”

彭德懷站起來,慷慨陳詞:“日寇在華三十九個師團,受八路軍直接鉗制的就有十五個師團,佔將近一半。現在八路軍二十二萬人,只領四萬餘人的餉,平均每人每月合二元七角,而小米已到六角一斤,天下最‘價廉物美’的軍隊也莫過於八路軍了。”

蔣介石:“你們擴軍沒有經我批准,我不承認。”

彭德懷緊緊反問:“如果不擴軍,我們怎麼牽制日寇的十五個師團?”他見蔣介石怒氣衝衝,忍不住又說:“一聽我們擴軍,你這麼生氣;難道我們被日軍消滅,你才高興嗎?”

蔣介石:“我沒那麼說。……”

彭德懷:“可你心裡就是那麼想的。”

“你……”蔣介石被噎得臉都紅了。

……

宋美齡聽他倆像吵架一樣,便款款地出來勸阻:“都是自己人,不能好好說嗎?”說完,便命人端上水果。

蔣介石這才用緩和的口氣說:“彭將軍,彆着急嘛。你反映的情況我會處理的。我決定,讓天水行營主任程潛派人和你一道赴華北處理這件事。”

“委員長,這能解決問題嗎?”彭德懷大失所望。他知道,如果沒有蔣介石的手令,派誰去都無濟於事。

“好啦,就這樣啦。”蔣介石下了逐客令。

……

彭德懷白跑一趟,無果而歸。

(本章完)

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十九章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八章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十一章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二章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五章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九章第十三章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十六章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六章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十一章第九章第一章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五十六章 呂洞固突圍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十章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十九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十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章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
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十九章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八章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十一章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二章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五章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九章第十三章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十六章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六章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十一章第九章第一章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五十六章 呂洞固突圍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十章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十九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十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章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