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



由元城回到棗強後,陳再道接連收到偵察員送來的關於敵人在各地“掃蕩”的情報。這些情報引起了陳再道的高度重視。他隨即召集軍區政委宋任窮、副司令員王宏坤、參謀長王蘊瑞、政治部主任劉志堅,以及作戰科長王樹棠、偵察科長嚴家安、武裝科長鄭雲星等領導人,來司令部作戰室分析敵情。

人員到齊後,陳再道首先向大家介紹說:“最近兩天,我接續收到偵察員的報告。敵人最近分別對威縣以北地區、德石鐵路附近地區、王高公路兩側地區、南宮至新河公路兩側地區以及新河、寧晉縣邊境地區進行了“掃蕩”。也就是說,我們四周的各個地區,都被敵人掃蕩了一遍。唯獨我們經常活動的這片區域風平浪靜。這還不算,日軍還從我們這裡調走了一部分兵力。大家分析一下,敵人這是想幹什麼?”

宋任窮思考着說:“自從‘六一一’大掃蕩後,日軍在較長時間裡,對冀南區沒有采取大的軍事行動,一般性的掃蕩也不多。這是因爲:現在是青紗帳正盛時期,敵人深知對其作戰不利。日軍要求各據點的敵人,在青紗帳時期不求有功只圖固守,以待時機。但是,敵人並沒有閒着。他們利用青紗帳時期加緊內部準備,加強各據點的防禦設施,增挖外壕,積極訓練新兵。入秋以來,我們的情報系統陸續發現:敵人秘密地由衡水向棗強縣城運送大批給養和彈藥。運送的給養可供日軍一個師團食用半個月。棗強接到給養後,又分別運往各據點。其中運往大營、恩察據點的給養、彈藥三十多汽車,運往卷鎮據點的給養、彈藥二十多汽車。敵人還從德州向鄭口等據點運送了大批給養、彈藥。這些跡象,都很能說明問題。”

“是啊!”範朝利接過來說:“敵人不光運送給養、彈藥,還秘密地調動兵力。據我們的情報人員報告:進入九月以來,南宮縣城的五百多名日僞軍,增至垂楊、段蘆頭等據點。德州出動兩千多日僞軍,景縣、阜城出動一千多日僞軍進至龍華鎮,準備南下。衡水亦出動日僞軍一千多人,集結於團村待命。同時,棗強、大屯、大營、恩察等據點共增兵約一千多人;故城各據點的三百多人,集結於獐鹿待命;經束鹿增兵冀縣六百多人,由新河增兵孔周村五百多人。南宮的敵人增至燕家莊、曹寨八百多人。

“根據以上敵人的兵力調動情況,特別是棗強、恩察、大屯、大營、南白塔、喬村、燕家莊、孔周村、卷鎮等據點大量增兵的情況來判斷,敵人即將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合圍‘掃蕩’。他們分別掃蕩我們周圍的幾個地區,是想把我們的人都趕到這裡,然後實施圍剿。他們主動從這裡撤走一些人,也是爲了迷惑、麻痹我們,使我們感到這裡很安全,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他們早已在我們外圍的幾個據點裡聚集了大量的兵力,隨時準備向這裡奔襲。”

陳再道點點頭,說:“現在可以斷定的是,敵人將要進行一次大掃蕩。但敵人掃蕩的路線和範圍,我們還不清楚。所以還要進一步觀察,以搞清敵人的意圖。”

……

當天晚上,情報系統又陸續獲悉:敵人突然整修了自青

紗帳起來後一直未能通車的武城至大營公路,並察看了儒林、北馬村、白佛寺、西里屯、崔滸等地區的情況,判定能否通行汽車。同時還察看了清涼江內蓄水情況。紅廟、鄭口一帶的敵人,逼迫當地羣衆在五天內將所種的高梁一律砍光。各據點內準備了大車、口袋,以備搶掠之用。敵人爲封鎖消息,各據點一律戒嚴。並以開會名義將各村僞村長留在據點內,不準回村以防走漏消息。這些情況都更證實了敵人將要對棗南地區進行大掃蕩。

陳再道和宋任窮根據上述判斷,發佈了兩個緊急命令。一個是發給各情報系統的,要求他們加強各路偵察,迅速查明敵人的動向與企圖。另一個是發給各機關各部隊的,要求他們隨時做好轉移的準備。

十一日中午,宋任窮向陳再道提議說:“我們應該讓大家向外挪一挪,離開敵人預定合圍的中心區。在敵人合圍圈的邊沿上,觀察敵人的動向。”

“好。”陳再道表示贊同。

下午,他們率領軍區機關和部隊,從裡祥地區向南移動了十多公里,進至喬村附近的鹿家屯一帶。爲了進一步觀察敵人的意圖,準確判斷敵人的行動方向,進至鹿家屯一帶後,未繼續向外轉移,目的是待各路敵人按其預定的合圍路線均已出動,合圍部署已無法臨時更改時,我軍再確定轉移方向擺脫敵人。這樣,即使敵人發現我軍已轉移他地,再重新部署合圍,已經來不及。黃昏後,各方面的情報和各路偵察,均證實了我們判斷的正確,敵人合圍目標確係棗南地區裡祥一帶,參加合圍的各路敵人已開始行動。

陳再道和宋任窮果斷髮出命令:“今天晚上,機關人員和部隊一律向西南方向轉移,跳出敵人的合圍圈。”

天一黑,兩位首長就帶領所有人員由唐家堤一帶向西南轉移。半夜過後,他們來到垂楊至南宮的公路封鎖線上。陳再道讓警衛部隊在四外警戒,讓其他部隊和機關人員迅速過封鎖線。

公路旁邊的封鎖溝有三米深,兩米多寬,裡面一米多深的積水。天空中連個月牙也沒有,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大家在一片黑暗中,先用繩索把幾個身強力壯的戰士順到溝裡。雖然還未到冬天,但溝裡的積水仍然很涼。當第一個戰士接觸到水面時,被冷水激得嘴裡直吸氣。下去了幾個人之後,由這幾個人在底下接着,大家一個一個地下到溝裡,互相攙扶着,涉水走到溝的另一邊,再搭人梯爬出溝。最後把剩下的幾個戰士用繩索提上來。……

過了封鎖線,他們繼續往西南走,於十二日拂曉到達垂楊以西的演武村。陳再道馬上傳令:“嚴密封鎖消息,人員只許進不許出。”在敵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他們在演武村休息了一天。夜晚,由演武村出發,越過威縣至清河王官莊間公路及封鎖溝,安全轉移到威縣以南的香城固地區。……

易良品在九月八日獲悉敵人將要“掃蕩”後,立即命令第六軍分區部隊,積極進行反“掃蕩”。

九月十日,活動在故城、棗強兩縣交界處的十九團第一、第三、第五連,迅速發動羣衆,破壞董故莊至龍華、故城至鄭口兩條

公路,並加強對德州、龍華方向的偵察;十九團第二、第四連在武城以北地區,迅速動員羣衆,徹底破壞了大營至杜樓段封鎖溝牆,並負責掌握武城、鄭口、清河方向的敵人情況。第二十一團負責偵察掌握冀縣、棗強、垂楊方向敵情,並指揮與配合棗南大隊積極破壞曹寨至南白塔段公路及封鎖溝牆,以及冀縣通向孔周村的公路。所屬各縣游擊隊積極配合分區部隊打擊、牽制敵人,並動員帶領羣衆破壞本縣境內敵人交通線。

九月十一日,易良品等分區首長準確查明敵人合圍的重點是棗南地區後,立刻要求各部隊,留下少數人和敵人開展麻雀戰,主力迅速跳出合圍圈,轉入敵後猛烈攻擊敵人,迫敵回顧,爲軍區機關和部隊突圍創造條件。並乘敵後方空虛,積極奔襲敵人據點。

駐崔滸一帶的分區直屬隊,於九月十一日夜,轉移到饒陽店以東的扈莊附近,接着又向北轉移到鄭口東北景縣以南地區活動。駐棗強王均以北地區的第十九團直屬部隊和該團三個連,向北轉移;爾後,到故城以北地區活動。駐武城以北地區的兩個連,轉移到裡村一帶活動。駐卷鎮以北地區的第二十一團直屬部隊及兩個連,一舉解決了龍華僞自衛團後,轉移到德石鐵路以北。不久,又返回棗西地區活動。駐垂楊一帶的另兩個連仍在原地活動。總之,在敵人大合圍開始前,軍分區機關和主力部隊及所屬各縣游擊隊均適時轉移到外線活動,跳出了敵人合圍圈。

這時,敵人按其原定部署的路線、地區和各路的兵力,開始了大規模合圍。參加這次大合圍的敵人以駐德州等地的日軍第四十一師團一部爲主,並從冀中地區調來十三個清鄉隊,從山東省惠民地區調來僞軍一部,此外還有駐鄭口、武城等地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七旅團、駐邢臺、南宮等地的獨立混成第八旅團和駐辛集等地的獨立混成第九旅團各一部,以及冀南各據點抽調的僞軍,總計兵力一萬多人,配有汽車四百多輛,騎兵六百多人,飛機三架。

九月十二日凌晨一時,參加合圍的各路日僞軍分別集結於預定的出發地點,拂曉,統一開始行動。這次敵人大合圍,採取寬大正面佈置縱深配備,分成若干個合擊點,同時向中心區壓縮。東面之敵由武官寨、鄭口分別向西推進,朝預定目標合圍。西面之敵由孔周村至燕家莊公路向東壓縮合圍;南面之敵沿着北贊古至喬村之間的封鎖溝牆向北堵截;北面之敵從董故莊至棗強公路南下,向預定合圍目標進攻。棗強地區的敵人集結於南北走向的棗強至大營公路附近,兵分兩路,一路向西面的合圍之敵靠攏,另一路向在東面實施包圍的敵人靠攏,以期達到層層合圍的目的。敵人妄圖以四面合圍加之中間驅趕,將冀南黨政軍機關和第六軍分區主力部隊聚而殲之。

九月十三日,第六軍分區領導人發出訓令,要求所有轉移到外線的部隊主動向敵人出擊,全力破壞敵人的交通線。並選擇有利時機,襲擊或拔掉敵人兵力空虛的據點。

從九月十四日開始,一場由易良品直接指揮的、由第六軍分區部隊參加的大規模的反“掃蕩”作戰正式展開。……

(本章完)

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二十章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三十九章 一打石友三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十四章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十四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四章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三章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五十六章 呂洞固突圍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八章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十章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八章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十一章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
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二十章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三十九章 一打石友三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十四章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十四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四章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三章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五十六章 呂洞固突圍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八章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十章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八章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十一章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