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



石友三迎出大院,快步走到鄧小平跟前,熱情地說:“不知鄧政委來到,未曾遠迎,還請鄧政委見諒。”

鄧小平微笑着說:“石將軍,不必客氣。”說完,便跟隨石友三走進大院。

……

根據幾位首長在威縣制定的計劃,鄧小平負責說服石友三,爭取和他聯合抗日。因此,鄧小平一到南宮,就立即派楊秀峰、劉志堅先後趕到喬村看望石友三,向他闡明我黨團結抗戰的決心。一九三九年一月十六日,鄧小平又親自趕到石友三駐地,與其會談。

石友三前不久被蔣介石從魯南調到冀南,擔任冀察戰區副總司令。他來到冀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和分析冀南的形勢。他很快就發現,在冀南這片土地上,八路軍的力量最大,而且佔據着主導地位。自己初來乍到,要想在這裡站穩腳跟,就必須和八路軍搞好關係。尤其是在和楊秀峰、劉志堅交談後,他就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當他聽說鄧小平來看望他時,慌忙迎出駐地,熱情地與鄧小平寒暄,並與鄧小平並肩走進他的辦公室。

“鄧政委,快請坐。”石友三熱情地說。

兩個人都坐下後,石友三就憂心忡忡地問:“鄧政委,你對當前這場戰爭有什麼預期?中國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鄧小平沉思了一下,堅定地說:“中國唯一的出路就

是抗戰到底。我對這場戰爭的預期是:中國必勝,日本必敗!”

石友三問:“你的根據呢?”

“這有以下幾方面的根據。”鄧小平慢慢地解釋說:“首先,我們進行的是一場反對外來侵略、捍衛國家獨立的正義戰爭。在國際上,除了極少數與日本有同樣野心的國家外,大多數國家都是同情和支持我們的。與之相反,日本發動的是野蠻的、邪惡的侵略戰爭,在國際上遭到大多數國家的反對,處境越來越孤立。

“第二,日本雖然有很強的軍力和財力,戰爭準備也很充分;但他們畢竟國家很小,是彈丸之地,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消耗。也就是說,日本沒有後勁。而我們中國則恰恰相反。中國雖然很窮,軍力和財力也與日本相去甚遠。但我們有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四億五千多萬人口。我們的後勁很足,經得起長期戰爭的消耗。戰爭持續到現在,日本已經顯現出兵源枯竭,物資供應不上的跡象。

“第三,日本侵略中國蓄謀已久,是有充分準備的。所以他們的軍隊訓練有素,戰鬥力很強。而我們中國是被迫還擊,倉促應戰。我們的軍隊除了有一種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決心外,別的都與日本相差很遠。所以,戰爭一開始,日軍就佔有絕對優勢,迅速佔領了我們的大片國土。但是,隨着戰爭的繼續,隨着我軍作戰經驗的積累,日軍的

優勢越來越不明顯,而我們的優勢越來越顯現出來。

“第四,正因爲日軍迅速佔領了我們大片國土,使他們的戰線越拉越長,已經首尾不能相顧。再加上我們在其後方頻頻出擊,使敵人不得不抽調部隊打擊背後的我們。這就大大分散了敵人的兵力。只要我們前方和後方密切配合,齊心協力打擊敵人,就一定能在較短時間內將日軍趕出中國。”

石友三聽後,頻頻點頭:“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鄧政委說得太對啦!”

鄧小平繼續說:“具體到我們敵後,當前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團結,鞏固國共兩黨合作的基礎。只有我們團結起來,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打擊敵人。目前,日軍的大掃蕩已經開始,西線敵人已經佔領了隆平和任縣。在這種非常情況下,我們兩軍一定要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裡生存下去。”

石友三也深有感觸地說:“是啊!要想在這裡站穩腳跟,就必須與八路軍精誠合作。請鄧政委放心,我保證不與八路軍衝突。在作戰上要積極配合八路軍。”

……

一月二十六日,鄧小平又與石友三進行了一次長談。

隨後,八路軍在自己生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拿出一些棉被和白麪去慰問石友三的官兵。如此一來,使兩軍的關係更加融洽。

(本章完)

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九十六章 再赴新戰場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十四章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章第二十章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二章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一章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四章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二章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八章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二十章第四章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二十一章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五章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十三章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二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七章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七章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八章第三章第三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一章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
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九十六章 再赴新戰場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十四章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章第二十章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二章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一章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四章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二章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八章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二十章第四章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二十一章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五章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十三章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二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七章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七章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八章第三章第三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一章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