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



六月初的一天上午。在南和縣孔村的一家“堡壘戶”院裡。張雙羣端着一個洗臉盆走出東屋,將一盆洗衣服的髒水潑進院子西南角的糞坑裡。

房東馬大娘聽到後,馬上從北屋裡跑出來,忙不迭地說:“閨女,你怎麼出來啦?你生了孩子才三天,還不能見風。快回屋裡歇着去。”說完,便往東屋裡推張雙羣。

張雙羣一邊往東屋裡走,一邊笑着說:“沒事兒,大娘!我哪有那麼嬌貴呀!”

馬大娘一直把張雙羣推進東屋,讓她坐到牀上,這才說:“你要是有什麼閃失,我對不起不顧生死打鬼子的八路軍!”

……

“報告!”在大門外放暗哨的小戰士跑進來說:“軍區的劉明鑑來啦。”

張雙羣和馬大娘都向門口望去。只見身材高大的劉明鑑跟在哨兵後面走進屋來。劉明鑑是軍區司令部的偵察科長,張雙羣對他很熟悉。他一進屋就說:“這裡的形勢越來越嚴重,宋任窮政委命令我們,立即把你送進太行山。”

“馬上就走嗎?”張雙羣感到意外。

“馬上就走。”劉明鑑說

張雙羣說:“好。我安排一下,就跟你走。”

馬大娘一聽,連忙說:“你生了孩子才三天,怎麼能再長途奔波呢?”

“沒事兒,大娘!”張雙羣一邊抱起剛出生三天的孩子餵奶,一邊笑着說。

劉明鑑又告訴張雙羣:“這次要從新開闢的一條交通線走,有專人護送你。我提前趕來通知你,好讓你有所準備。負責護送你的人一會兒就到。”

張雙羣點點頭,然後向房東馬大娘說:“大娘,由於我走得太急,沒時間安排這孩子啦。我現在把他交給你。由你們家照管也行,你交給一家你認爲可靠的人家照管也行。”

馬大娘認真地說:“你放心吧。俺會把孩子當成自己家的孩子看待。”

張雙羣一直把孩子餵飽,才戀戀不捨地將孩子交給馬大娘。

馬大娘接過孩子,鄭重地說:“你放心走吧。俺一定會照顧好的。”

……

半小時後,負責護送張雙羣的敵工人員趕來了。這是敵工部長張荗林親自指定的人選。他二十四五歲,身材高挑,眉清目秀,說起話來輕聲細語。但他的舉止言談中卻透出一種身經百戰的沉穩和老練。他一到這裡,便和張雙羣商量說:“如果在路上遇到敵人盤問,就說咱們是逃難的。你是我姐姐,我是你弟弟。如果敵人再往下盤問,就說我姐夫是鐵路工人,在前年的一次戰鬥中被冷槍打死了。嫂子,你看這樣說行嗎?”

“行,行!”張雙羣連聲答應。

於是,張雙羣打扮成一個逃荒的農婦;那敵工人員也化裝成一個農家青年。兩個人輪流抱着張雙羣的第一個孩子,上了路。他們向北走了不到二里路,就來到了邢臨(邢臺至臨清)公路上。只見公路上的來往行人大多數是逃難的羣衆。他們便也加入難民的行列,沿着邢臨公路往西走。

當他們走到邢臺城邊時,遠遠地看到前面是敵人的一道關卡。有幾個日僞軍在前面路口上盤查行人。他們一個個荷槍實彈、嚴陣以待。敵工人員低聲對張雙羣說:“按咱們說好的應付敵人。”張雙羣點點頭。於是,兩個人大大方方地向前走去。

來到哨卡前,一個僞軍愣愣地問:“你們是幹什麼的?”

張雙羣回答:“俺們是到外地逃難的。這是我弟弟。在家裡呆不下去了,我們姐弟倆到外面去討生活。”

“姐弟倆?”另一個僞軍疑惑地說:“你男人呢?”

“俺男人是這附近的鐵路工人。兩年前在一次戰鬥中被冷槍打死了。長官,你就可憐可憐俺們吧。”

幾個日僞軍沒看出什麼破綻。其

中一個僞軍不耐煩地說:“走走走,過去吧。”

兩個人就這樣進了邢臺城。

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了邢臺南關。邢臺城裡到處都是難民,露宿街頭的比比皆是。按照張雙羣的意思,是隨便找一個地方湊合一晚上就行。那敵工人員堅決不依,說:“嫂子,你剛生完小孩沒幾天,怎麼能露宿街頭呢?”

敵工人員不顧張雙羣的反對,硬是找了一家小客棧,讓張雙羣住進去。

第二天,他們早早起牀,趕到火車站。上午便登上了去邯鄲的火車。火車沿着鐵軌穩穩地前行。張雙羣這是第一次坐火車,倍感新鮮。她兩眼望着窗外一閃而過的莊稼、樹木和房屋,心緒早已飛到了丈夫身邊。到達邯鄲後,他們在一個關係戶家中住了一夜,又繼續乘火車南下,在磁縣附近一個車站下車。

兩個人一出車站,張雙羣就看到了陳再道的警衛員李國文。只見他正站在出站口外面等候自己。

“可到家啦。”張雙羣總算鬆了一口氣。她轉身對那敵工人員說:“你回去轉告大家,我平安到了太行山。你回去的路上也要小心。”

敵工人員點點頭,又走回車站,準備乘車往回返。

這時,李國文已經跑了過來:“嫂子,你們可來啦!我都等你們半天啦。”

張雙羣說:“小李,咱們走吧。”

李國文領着張雙羣,直奔太行山而去。

下午四點多,他們進了一個村莊。當路過一座古樸的建築時,警衛員說:“這就是北方局黨校。陳司令就在這裡面學習。”

張雙羣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她興奮地問:“他現在就在裡面嗎?”

“是啊。”警衛員說。

“那我不走了。就在這裡等他。”

“陳司令讓我把你接到師部招待所去,沒讓你在這裡等啊。”

“不管怎麼說,反正我不走了。”

李國文看得出,張雙羣一來是走得太累了,二來也是想早些見到陳司令,也就不再攔她,陪着她一同等候。

下午六點多鐘,陳再道走出黨校大門,第一眼就認出了等候在大門外的張雙羣,心裡不由得一陣激動。等他走到跟前仔細一看張雙羣的裝束,忍不住直想笑。只見她頭上纏着一條退了色的花毛巾,臉上灰塵厚厚的,幾乎看不到肉皮;上身的黑夾襖有好幾個洞,破洞四周的布邊扎煞着,象一個個小翅膀;下面的褲子髒兮兮、油乎乎的,分不清是什麼色。腳上的黑夾鞋也有幾個洞,前面露着腳指頭。……這時,、張雙羣也看到了陳再道,也慌忙迎了上去。兩個人雖然分開只有一個多月,但對他們來說彷彿已經好多年了。猛然見了面,難免有些激動,又有警衛員在跟前,他倆一時都不知說什麼好了。愣了一會兒,陳再道才笑着說:“看你這樣子,活像個逃難的。”

張雙羣連忙接過話碴,也笑着說:“你說對了,我就是化裝成難民纔出來的。”接着她便把自己來太行山的經過說了一遍,然後又笑着說:“這次我算享福了。沒想到還能坐上火車。”

陳再道也深有感慨地說:“是啊!我們敵工部的同志辦法就是多。過路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你看啊,我和劉志堅是邊打邊走,你是坐火車;有的由交通員領着就過去了;還有的化裝成闊氣人物,坐着轎車從敵人的城鎮裡穿過。……”

張雙羣說:“他們辦法多,也是讓敵人逼出來的。”

“是啊。”陳再道說完,便領着張雙羣往回走。一邊走着,他又忍不住問:“軍區的情況怎麼樣?宋政委他們都在幹什麼呢?”

張雙羣說:“他們正在指揮各地部隊打擊敵人搶糧的活動。第一仗打得很成功,擊潰了搶糧的敵人,把糧食都奪了回來。我臨來的前一天,聽說各軍分

區‘反搶糧’的戰鬥都打得很激烈。”

“是嗎?”陳再道眼裡直放光,隨後又可惜地說:“這麼解氣的一仗,我卻沒趕上。唉……”

的確,冀南軍區反擊敵人搶糧的戰鬥,已經在全區如火如荼地展開。

今年,敵人夏季搶糧開始得特別早。由於從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滴雨未下,大部分土地都已絕收,只有少數能用地下水澆灌的田地有一些收成。敵人知道今年小麥收成不好,才早早地開始搶糧。五月下旬,衡水一帶的小麥剛剛成熟,敵人就派遣大量僞軍到羣衆麥田裡強行收割,並拉到據點裡自己打場收糧。

軍區首長聞訊後,立即向各軍分區發佈命令,要求他們迅速組織精幹部隊,堅決打擊搶糧的敵人。張雙羣所說的打得很成功的那一仗,是在六月十日打響的。

詳細經過是這樣的:六月九日,第三軍分區滏西支隊接到內線關係的報告:“敵人調集雞澤、永年、南和、沙河四縣的日僞軍,在這四個縣的結合部搶奪了大量糧食,足有二十多大車,都運到了大北汪村,並準備在近期運往永年縣城。”

這個消息引起了滏西支隊首長的高度重視。幾位首長經過研究,決定派第一、第三中隊各一部,埋伏在永年城至大北汪公路東面的陳甫村附近,等候敵人的運糧車隊。

六月十日上午,二百多名僞軍攜帶一挺機槍,兩個僞軍頭目還騎着戰馬,押着二十多大車糧食、兩大車衣服和傢俱,由大北汪村出發,向永年縣城趕路。很快便來到了陳甫村西。這段公路東面是一片茂密的樹林,西面是一條小河,河埝距離公路只有十幾米遠。正當敵人發現這段路有危險,準備加快速度趕過去時,突然傳來一聲槍響,緊接着便聽到機槍、步槍、手槍響成一片,手榴彈像雨點般飛來,爆炸聲此起彼伏。敵人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也都暈頭轉向,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槍炮聲一停,濃煙還未散盡。埋伏在東面樹林裡和西面河溝裡的八路軍便一涌而出,以排山倒海之勢衝進敵羣。敵人一下子被擊潰,四散奔逃。其中一部分做了俘虜。戰士們將二十多大車糧食和兩大車物品全部奪回。

戰鬥結束的當天晚上,滏西支隊就又接到內線人員報告:六月十二日,永年縣楊莊、大北汪據點的三百多名日僞軍,將在僞縣長親自指揮下,到東辛寨一帶搶糧。滏西支隊首長隨即決定,將部隊分成兩路,一路由政委甘思河帶領,埋伏在大北汪到東辛寨半路上,打擊從大北汪出動的搶糧之敵;一路由參謀長羅崇富指揮,埋伏在楊莊到東辛寨的半路上,打擊從楊莊出動的搶糧之敵。

從大北汪出動的敵人往東走了沒多遠,公路兩側的樹林裡突然衝出一夥八路軍,一齊向他們射擊,並扔來無數顆手榴彈。敵人被炸得死的死,傷的傷。等他們架好槍炮準備還擊時,八路軍早已鑽進樹林,沒了蹤影。他們只好繼續往前走。剛走了不到二里地,前面的一條河溝裡又衝出一夥八路軍,一齊向他們開火。敵人剛想衝上去找八路軍拚命,身後的一條河溝裡也涌出十幾個八路軍,機槍、手槍、手榴彈一齊向這裡“招呼”。這一次僞縣長的一條腿被炸傷。他們只好又撤回大北汪據點。從楊莊出動的搶糧之敵,也在八路軍的不斷打擊下損失很大,不得不返回原地。

……

雖然八路軍在積極打擊搶糧之敵。但由於當時的形勢是敵強我弱,八路軍無法完全阻止敵人搶糧,仍有大量的糧食被敵人搶走。邱縣的敵人在郭鬥村一次就搶走糧食三萬多斤;臨清的敵人一次搶糧八萬多斤;武邑、衡水等地剛成熟的麥子,被敵人搶去三分之一。……敵人在找不到糧食時,便殘酷拷打羣衆,逼問藏糧地點。鉅鹿的敵人在白寨村搶糧時,爲查找藏糧地點,活埋羣衆六人,用刺刀挑死二人。……

(本章完)

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十四章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一章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十三章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三十九章 一打石友三第十五章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五章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十三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十五章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十四章第八章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八章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十一章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十一章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二十一章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四章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十七章第九章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十八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九章
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十四章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一章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十三章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三十九章 一打石友三第十五章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五章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十三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十五章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十四章第八章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八章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十一章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十一章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二十一章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四章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十七章第九章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十八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