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走進司令部大院,陳再道望着宋任窮,關切地說:“老宋,一路上鞍馬勞頓。你先休息一下吧。”

“還是先開個會吧。我想熟悉一下這裡的情況。”剛來到冀南的宋任窮,心裡惦記的還是工作。

陳再道馬上向通訊員吩咐說:“快去通知老卜,來司令部開會。”

通訊員問:“卜參謀長在哪兒?”

“東小街政治部。”

通訊員向外跑去。

這時,宋任窮走到拉行李的馬車前,從車上取下一株一人來高的小樹苗。這是一棵海棠樹苗,樹幹筆直,樹枝稀疏,底部生着彎彎曲曲的樹根。宋任窮拿着小樹苗,向陳再道問:“你看栽在哪兒好?”

陳再道向四外環視了一遍,然後說:“就種在北屋前邊吧。”

“好。”宋任窮轉身向旁邊的一個小戰士問:“這裡有鐵杴嗎?”

“有。”小戰士從放雜物的小屋裡拿出一張鐵杴。

宋任窮接過鐵杴,走到北屋前面,在三個門口中的東邊那個門口左側,用鐵杴劃了一個方塊,然後便挖起土來。

小戰士問:“這是不是還要澆水呀?”

“廢話!”宋任窮笑着說:“不澆水它能活嗎?”

小戰士馬上說:“我去挑水。”說完,便從放雜物的屋裡拿出水桶和擔子,去挑水。等小戰士挑水回來,宋任空已經挖好了土坑。他把樹苗放到坑裡,由小戰士扶着,自己往裡填土。填好以後又往裡澆水。

這時,卜盛光已經趕來。他和陳再道、李菁玉等人都饒有興趣地站在旁邊看着。

一切都整理就緒後,宋任窮又說:“爲了讓樹苗茁壯成長,應該再砌一個磚池子,把它保護起來。”

通訊員說:“這些由我們來幹。你快去開會吧。”

宋任窮點點頭,便放下鐵杴,和陳再道他們一起向會議室走去。

進了會議室,幾個人都圍坐在兩張並排擺放的桌子周圍。陳再道向大家掃了一眼,然後便開始講話:“今天是三月十九日,對我們冀南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爲宋任窮同志今天來到了冀南。他是一二九師政治部主任,帶來了一個騎兵團、一個獨立支隊和一個機槍連。這些部隊都是勁旅。騎兵團是由原紅軍十五軍團的騎兵團,加上陝北紅軍的部分騎兵改編而成,剛改編時是騎兵營,以後擴建爲騎兵團。獨立支隊原是藁城縣馬玉堂組織的一支抗日武裝。宋主任親自主持收編了這支隊伍,並將其改編爲‘獨立支隊’。機槍連更不用說了,具有很強的戰鬥力。這些部隊的到來,將大大加強冀南的武裝力量。根據一二九師首長的安排,宋任窮同志擔任東進縱隊政治委員。李菁玉同志改任隨後成立的冀魯豫省委書記。下面請東進縱隊新任政委宋任窮給大家講幾句。”

大家都把目光轉向宋任窮。

宋任窮,身材高挑,四肢修長,穿一身半舊的灰色軍裝;濃眉大眼

,面容有些清瘦。他聽了陳再道的話,立刻站起身來。

陳再道一按他的肩膀,說:“就咱們幾個,你就坐着說吧。”

宋任窮點點頭,又坐下來。他清了清嗓子,望着大家,提高聲音說:“我臨來的時候,劉鄧首長(張浩於一九三八年一月到延安治病,鄧小平接任一二九師政委)一再對我講:當前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擴大冀南根據地。首長還特意講了擴大冀南根據地對全國戰局的影響。主要講了兩點:一、冀南是軍事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西可以截斷敵人的平漢交通線,向東可以搗毀敵人的津浦交通線。這可是敵人的兩條大動脈,一旦被我們截斷,敵人就會全身癱瘓。二、冀南人口衆多,土地肥沃,盛產棉花、小麥、玉米、高粱,尤其是冀南的棉花產量居華北之首。掌握了冀南,就解決了部隊的吃飯、穿衣問題,就連太行山部隊的吃穿也不用愁了。”

陳再道說:“以前我們沒有仔細想過,現在經首長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師首長有什麼具體部署嗎?”

宋任窮說:“沒有。師首長讓我們根據這裡的實際情況,自己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好。下面我就介紹一下這裡的情況。”陳再道拉開一隻抽屜,從裡面拿出一張地圖鋪在桌上,在地圖上指點着說:“目前,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南宮、鉅鹿和任縣、隆平的部分地區,區域很狹小。我們東面是非敵非友的會道門‘六離會’;北面是與我軍簽有聯合協議的趙雲祥和段海洲;南面的臨清、威縣、平鄉駐有大量日僞軍。需要重點說一說的就是東面的六離會。六離會勢力比較大,佔據着南宮以東不小區域。爲了爭取六離會,我們主動和他們勾通,進行過多次談判,現在保持着‘聯合’的關係。我們的‘津浦支隊’只能在津浦鐵路附近活動,不能實際控制南宮以東地區。情況就是這樣。下面請大家討論一下,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發展?”

大家都陷入思考之中。屋裡變得很安靜。

宋任窮首先打破沉默。他思考着說:“根據陳司令剛纔的介紹,東面的六離會和我們保持着‘聯合’狀態,這就是說我們不能動他。北面的趙雲祥和段海洲,和我們簽有聯合協議,更不能動。西面就不用說了,那是我們的地盤。目前,我們只能向南發展。只有向南打擊日寇,才和我們‘團結一切武裝力量共同抗日’的政策相一致。”

陳再道說:“問題是南面的威縣駐有大量日僞軍,以我們現在的力量,吃掉他們比較困難。就算能拿下,也是兩敗俱傷。我們的戰士都是民族精英,決不能做無謂的犧牲。”

李菁玉說:“咱們先不動威縣的日軍,先做僞軍的策反工作,把他們的外圍力量全部肅清,然後再消滅日軍。”

參謀長卜盛光接過來說:“在肅清威縣日軍外圍力量的同時,我們組織強有力的部隊,向日軍力量比較薄弱的廣宗、平鄉、曲周、雞澤、南和一帶挺進,積極擴大我們的

地盤。”

李菁玉說:“駐守威縣的僞軍是警備第一旅,旅長是高士舉。以前我們做過他的工作。由於那時我們還不夠強大,他怕我們靠不住,一直不肯答應。現在我們在冀南已經全面展開,再去做他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上次做高士舉的工作,是冀南特委的廖仲符去的。這次我提議還讓他去。”

大家都表示贊成。

“另外,”李菁玉繼續說,“趙雲祥和段海洲只佔據了東北和正北的幾個縣,我們可以避開這些地區,向西北方向的新河、寧晉、趙縣、束鹿一帶發展。”

“好!”宋任窮高興地說:“如果能把西南、西北這兩個方向的縣城全部解決,就和鉅鹿、任縣、隆平聯成了一片。”

……

最後,陳再道總結說:“根據大家的討論,我們做出以下決定:一、派冀南特委的廖仲符去做高士舉的工作,爭取他儘快起義;二、由宋任窮政委指揮騎兵團,向敵人兵力比較薄弱的西南方向進攻,儘量收復那一帶的縣城;三、由我率領東進縱隊騎兵大隊向威縣以東的僞軍發起攻擊。如果順利,我在解決了那一帶的僞軍以後,儘快返回來,再向南宮西北方向發展。”

宋任窮忽然又想起一個問題。便向陳再道說:“我臨來的時候,劉鄧首長一再囑咐我,要做好收編遊雜武裝的工作,特別是那些有愛國心、有抗日夙求的遊雜武裝,我們要儘快把他們吸收進來。在這方面咱們有什麼計劃?”

陳再道想了想,說:“有兩支武裝具備了成爲八路軍的條件。一支是段海洲的‘青年抗敵義勇團’,也就是和我們簽有聯合協議的兩支武裝之一。這支隊伍各方面都和我們很接近。另一支武裝是趙輝樓的‘五縣聯莊會’。趙輝樓,出身地主家庭,曾在西北軍馮玉祥手下任職。馮玉祥失勢後,他便退出軍界,回到家鄉河北省束鹿縣辦學,在當地很得民心。日軍入侵華北時,,國民黨軍撤走,土匪爲患,民不聊生。趙輝樓爲了保家衛國,再一次組織隊伍,成立了束鹿、晉縣、趙縣、欒城、藁城的‘五縣聯莊會’,因他治軍有方,又有活動能力,很快發展到三千多人,兩千多條槍。一九三八年初,我們派共產黨員趙月舫,到他的隊伍裡秘密進行工作。趙輝樓對共產黨很敬佩,也效仿八路軍的樣子,設了政治部。不過,當時他並不知道他的政治部主任趙月舫就是共產黨員。現在,趙月舫已將這支隊伍改編爲‘民衆抗日自衛軍’。以上兩支武裝將是我們今後收編的主要對象。”

……

三月二十日,東縱司令部大門外貼出兩張告示。一張是宣佈宋任窮擔任東進縱隊政治委員的告示。另一張是宣佈成立冀魯豫省委的告示。後一張告示的內容是:

從今天起,冀魯豫省委正式成立。

組成人員是:省委書記李箐玉,組織部長於光漢,宣傳部長馬國瑞,民運部長王從吾,委員有宋任窮,陳再道,張霖之,張子衡等。……

(本章完)

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十八章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六章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九章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二十一章第十六章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十四章第三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二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十章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一章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八章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十二章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
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十八章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六章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九章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二十一章第十六章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十四章第三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二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十章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一章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八章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十二章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