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



十一月上旬,冀南指揮部被撤銷,冀南軍區正式成立。

新成立的冀南軍區,以杜義德爲司令員,李菁玉爲政委,副司令員王光華,副政治委員馬國瑞(兼),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劉志堅,參謀長陳明義。各軍分區都作了很大調整。

原第七軍分區改爲第一軍分區:司令員白雲,政治委員許夢俠,副司令員胡超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張希才。轄臨清、邱縣、館陶、武訓、冠縣、莘縣、元城、聊堂(聊城、堂邑一部)、清平等九個縣和臨清市。

原第六軍分區改爲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李定灼,政治委員趙一民,副司令員趙採銀,副政治委員王貴德,政治部副主任王大華。轄清河、故城、武城、夏津、恩縣、高唐、平原等七個縣。

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李福祥,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高厚良,副司令員李大磊,副政治委員甘思和,政治部副主任王謙。轄大名、魏縣、成安、臨漳、廣平、肥鄉、曲周、永年、邯鄲、雞澤、磁東(磁縣鐵路以東部分)等十一個縣和邯鄲市。

原第二、第四軍分區合併爲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王蘊瑞,政治委員江明(兼),副政治委員喬曉光,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行賀亦然,政治部副主任馮子華。轄南和、任縣、隆平、堯山、柏鄉、鉅鹿、平鄉、南宮、廣宗、威縣、新河、寧南等十二個縣。

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劉福勝,政治委員陳登昆,副司令員黃光霞、賈殿閣,副政治委員陳伯祿,參謀長姚鳳林,政治部主任訾秀林。轄衡水、冀縣、棗強、武邑、阜城、景縣、東光(津浦路西區)德縣(運河西區)等八個縣。

軍區機關成立後,首先進行大規模地擴軍、建軍。冀南原主力部隊編入第二縱隊後,各軍分區又先後充實和組建了自己的部隊。有的軍分區一兩個團,有的兩三個團。各縣都成立了縣大隊或獨立團。全軍區的地方武裝迅速發展壯大。

十二月中旬,新成立不久的冀南軍區,在威縣召開軍事部署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各軍分區司令員、政委,以及各縣遊擊大隊的負責人。軍區司令員杜義德,在會上首先肯定了日本投降以來,冀南部隊在冀南指揮部領導下進行的勢如破竹的反攻作戰,然後又說:“……不久前,晉冀魯豫中央局在峰峰召開了第一屆擴大會議。會議確定了全區各級領導機構和軍區、軍分區的組織。會後,劉鄧首長髮布命令,要求我們迅速肅清根據地的殘餘僞軍據點。冀南部隊的任務是攻取衡水、聊城、博平等敵占城鎮。具體點說就是:冀南軍區部隊負責攻打衡水;第二縱隊和冀南、冀魯豫有關軍分區部隊進行聊城、博平地區作戰。爲了完成劉鄧首長交給的任務,我們冀南軍區的幾個負責人經過研究,制定出了攻打衡水的作戰計劃。下面請軍區政委李菁玉同志,向大家宣佈。”

李菁玉站起身,大聲說:“軍區決定,第五軍分區獨立第一團、第二團,第四軍分區的第三十二團和第二軍分區夏津獨立團等四個團,負責奪取衡水城。具體部署是,獨立第一團從城東

南攻擊;夏津獨立團從城北攻擊;第三十二團從城西南攻擊;獨立第二團從城東攻擊;炮兵負責摧毀南閣上的碉堡和東城門。由杜義德、劉志堅和陳明義親自指揮。另外,第三軍分區部隊負責圍困和監視永年和安陽地區之敵。”

……

杜義德最後說:“如果沒有不同意見,大家就都回去準備吧。”

第二天,各有關部隊便開始向衡水城聚集,並很快形成了對衡水的包圍之勢。

……

日軍宣佈投降後,衡水縣的日僞軍都集結於縣城、火車站和鐵道橋據點內,拒絕向八路軍投降。

衡水縣遊擊大隊便將火車站和鐵道橋炮樓包圍。

此時,冀縣僞軍頭子張子耀、武邑僞軍頭子李德貴、棗強僞軍頭子劉中正,也都率領僞軍殘部逃進衡水城,與衡水僞保安隊司令戴玉波拼湊起一支反動武裝。隱藏在僞軍內部的國民黨特務雷景龍、韓玉民等人按照蔣介石的密令,收買了這支四千多人的僞軍武裝,將其改編爲國民黨第十一戰區挺進軍第五縱隊。戴玉波任縱隊司令。昔日侵華日軍的幫兇,搖身一變,竟成了“國軍”。戴玉波投入蔣介石的懷抱,公開宣佈與共產黨對抗到底。

八月下旬,衡水縣大隊、區小隊和民兵,突襲了河西的僞軍,斃俘僞軍六十多人,然後主動撤出。由此,摸清了僞軍的虛實;此時,駐守縣城和火車站的日軍,既沒有阻擊縣大隊,也未救援僞軍,而是趁機撤出縣城,沿着德石鐵路逃向德州。

爲了增強包圍衡水縣城的兵力,冀南指揮部在第五軍分區獨立第一團的基礎上,又於十月上旬在康辛莊村組建了獨立第二團,杜濂任團長,劉毅華任政委,何山任參謀長。

十月九日,獨立二團便開始圍攻城關鎮的河西部分。他們通過挖地道炸掉北閣碉堡,戰士們衝入問津街,經過激烈的巷戰、肉搏戰,一舉解放了問津街和河西街。殲滅僞軍三百多人。爲防止僞軍逃往德州,衡水縣政府組織了兩萬多民兵,突擊挖成了一條總長四公里的弧形圍城大溝,並在溝沿上建了幾十個碉堡,使城內僞軍成了甕中之鱉。

十一月初,一千多名僞軍衝出東門企圖向周通村突圍。獨立二團在作戰參謀王廣林指揮下,頑強阻擊敵人。僞軍見難以突破,又向村北迂迴突圍。獨立二團副政委張辛吾率一連狙擊,戰鬥非常激烈,雙方傷亡都很慘重。緊要關頭,冀南第五軍分區獨立一團和獨立二團的預備連趕到,把突圍的僞軍打回城內。

十二月上旬,冀南軍區決定集中三個軍分區四個團的兵力,投入攻城作戰。隨後,杜義德,劉志堅、陳明義等軍區首長親臨衡水指揮作戰,指揮部就設在舊城村。

十二月十三日晚,各主攻團進入陣地。各團依照命令,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

夜間,衡水周圍一片漆黑,沉沉的夜幕遮蔽了這座孤城。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劉福勝,帶領副司令員賈殿閣和作戰科長張磊,來到獨立一團陣地上,現場指揮炮兵摧毀南閣碉堡的行動。劉福勝望着在黑夜中三十

米開外,顯得有些朦朦朧朧的南閣碉堡,向炮兵連長問:“怎麼樣?有把握嗎?”

炮兵連長說:“我們白天都目測好了。保證把南閣碉堡徹底摧毀!”

“好!”劉福勝高興地說:“解放衡水第一炮打得好不好,就全看你們的啦!”

……

十四日零點整,總攻開始。獨立一團的陣地上炮火齊鳴,炮彈像雨點般砸向南閣碉堡,很快就將其化爲烏有。緊接着,獨立二團的炮兵又以密集的炮火,將城東門擊毀。守城的敵人突然面臨如此猛烈的炮火,十分驚慌,立即組織火力封鎖這兩處前沿。

總攻開始了。指戰員們一個個猶如生龍活虎,奮不顧身地往前衝。他們靈活地越過障礙物,冒着槍林彈雨衝進城內。在南大街裡,有一股敵人突然從一條小巷裡衝出來,攔住了獨立一團的去路,戰士們立刻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團政委陳飛率先衝進敵羣,與敵人拚起了刺刀。……喊殺聲、槍炮聲、刺刀的撞擊聲,不絕於耳。戰場上充滿了血腥,充滿了火藥味。經過一番慘死的拚殺,敵人漸漸招架不住,開始向後撤退。戰士們越戰越勇,緊追不捨。……

獨立二團首先衝到城中心,包圍了戴玉波的僞軍司令部。隨後,其他部隊也都趕到,將敵軍司令部團團包圍。接着,第五軍分區獨立二團團長杜濂、政委劉義華、夏津獨立團團長馬神等幾位首長,聚在一起研究對策。大家一致決定,先向裡面的僞軍喊話勸降。於是,獨立二團政委劉義華站在一個敵人槍炮打不到的高處,向敵軍司令部裡喊道:“僞軍弟兄們,整個衡水城都被我們攻克了,就剩下你們的司令部了。希望你們認清形勢,不要執迷不悟,趕緊投降吧!”

司令部裡一片寂靜。停了片刻,才從裡面傳出一個嘶啞的聲音:“我是挺進軍第五縱隊司令戴玉波。我明確告訴你們,我們決不投降!”

劉義華又喊道:“你們是不是還想等國民黨來救你們呢?實話告訴你們吧,那些國民黨軍被我們打得死的死,跑的跑,都來不了啦!擺在你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繳械投降。現在我給你們一分鐘的考慮時間。如果再不投降,我們就開炮啦!”

司令部裡仍然是一片沉靜,什麼聲音也沒有。

一分鐘後,從高處走下來的劉義華大聲傳令:“開炮!”

只聽“轟隆隆”幾聲巨響,敵軍司令部內騰起股股濃煙,房屋被炸塌數座。裡面的僞軍連滾帶爬地跑出來,大聲喊着:“別打了,別打了,我們投降。”戴玉波等反動頭目見大勢已去,只得也乖乖地舉起雙手,走出司令部。

十四日拂曉,八路軍佔領了衡水縣城。衡水解放後,冀南、冀中兩解放區連成了一片。

隨後,冀南獨立第四旅在衡水宣告成立。旅長孫仁道,政治委員楊樹根,副旅長田厚義,參謀長王樹棠,政治部主任李福堯。下轄三個團:第十團,由夏津獨立團改編而成;第十一團,由第五軍分區獨立第一團改編而成;第十二團,由第四軍分區第三十二團改編而成。

(本章完)

第十六章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六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十三章第五章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十六章第四章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八章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二章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二章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二章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十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九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十五章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十五章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二章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二章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二十章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一章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十五章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二十一章
第十六章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六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十三章第五章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十六章第四章第三十七章 凌石屯伏擊戰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八章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八十九章 攻佔邢臺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二十四章 全民挖道溝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二章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八十二章 進駐單拐村第二章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二章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十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九章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十五章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十五章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二章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二章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二十章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一章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附錄三 各縣日僞據點(炮樓)所在村鎮第十五章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