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加恩

作者有話要說:  那個

關於

景和和女主,正文是不太可能了,要不,番外?

起先沒這個設定的啊!!但是,本性相似造成的巨大吸引力,我也沒辦法。。。。。。。。。。。。

感謝

葉子 扔的一顆地雷

唐氏叫李源這一喝頓時將聲收了,不敢再咒罵乾元帝,可一想着女兒所受的苦楚愈發地心如刀絞,一把扯着過來扶她的小唐氏哭得淚如雨下,又指了李源道:“都是你做的孽!報應!報應呀!”聽着唐氏這話,李源把眉頭緊皺,喝道:“你們夫人瘋魔了,還扶進去!”說着擡腳就往外走。

到得書房,李源屏退了房中等候的幾位幕僚,獨自坐在書桌後,注目看着雙手,臉上也露出幾分愁容來,又輕輕地嘆了口氣,當真是錯了嗎?

護國公這一爵位傳至李源這一輩之後原該降爵的,可這爵位是李源歷代先祖拿性命一代代換回來的,李源自詡多才強幹,如何甘心祖傳的爵位在他這一輩上到頭,一心要傳承下去,恰好那時永興帝爲時爲太子的乾元帝選太子妃。

李源有一幼女,也算是個美人,性子端正剛直,那性子若是做尋常人家的當家主母自能家宅平安,規規矩矩,可要做太子妃,乃至皇后,未必勝任。李源雖也知這些,可到底抗不過要將護國公這一爵位傳下去的念頭,暗中運作了,將李媛送到了永興帝眼前。恰好永興帝雖立了元后嫡子爲太子,到底覺得這個兒子看着禮賢下士,平和明智,實則頗爲任性,想要個性子方正些的兒媳婦,也免得東宮失序,瞧着李媛的性子順眼,便立了李媛爲太子妃。

只是李媛雖得永興帝輕言,卻與太子不大和睦,不過勉強維持個面子情,這還是瞧在永興帝在的份上。更不妥的是,李媛數年太子妃生涯莫說兒子了,竟是女兒也沒有一個。直至乾元帝踐祚,便以此爲由遲遲不立太子妃李媛爲後,隻立爲貴妃。倒是那時的高貴妃,有兒子在手,又有乾元帝偏愛,彷彿能母以子貴。

若是叫高氏做了皇后,乃至太后,難道他們李家養大的女兒,原配嫡室從此要在一個軍戶女面前做小伏低嗎?若是高氏之子做得皇帝,護國公的爵位只怕也保不住,李源如何不愁?

如今再瞧,也不知是不是天意作弄,西北党項與突厥作亂,乾元帝使李源與沈如蘭各領一軍出征,一路收復故土,最後與敵軍決戰時,李源就想着只要他這回立得頭功還怕乾元帝不肯立女兒爲後嗎?又怕沈如蘭搶了頭功去,便以沈如蘭妻子出身爲把柄,逼得沈如蘭暫時按兵不動,將先機讓出。

哪曉得党項人有個軍師了得,看破大殷兩軍不合,設下了埋伏,將李源的先頭部隊吞了。沈如蘭看着不好,再出兵已晚了,是李源的長子,護國公世子李彰武已折在這一役,便是李源本身也受了重傷,渺了一目。

西北一役最終雖得最終得勝,沈如蘭也因“貽誤戰機”得罪,叫乾元帝加罪降職,而李源父子卻成了“有功之臣”,李媛也最終做得了皇后。只是李媛始終不得乾元帝歡心,這皇后做得,從前有高貴妃,如今有昭賢妃,一個個如狼似虎地窺視着後位,如今更是形同被廢。

李源這時回頭再看,卻是知道若是事情從頭,他還會再送李媛去參選太子妃,若是再要踩着沈如蘭一家子上,他也不會遲疑,只是他在昭賢妃進宮前就將她除去,不留後患。

而唐氏看着李源拂袖而行,氣恨得幾欲暈去。小唐氏喚了丫頭過來,合力將唐氏扶進臥房,服侍她在牀上躺了,又把熱茶來與唐氏吃。唐氏哪有心思吃,一手將熱茶打翻在地,掐在小唐氏的手上,恨聲道:“他們李家!他們李家!蠢的蠢,狠的狠,只可憐了我的女兒,如今生死都由不得她!”說着用力在小唐氏肩上拍了幾下。

小唐氏吃痛,臉上一點子不敢露,還得勸道:“聖上不過是一時着惱,自有人爲殿下鳴冤的,如今滿朝哪個不知道宮務都在賢妃自己手上,她自己年輕不知道保養,如何怪得我們殿下呢?”

小唐氏倒是還有些話不敢與唐氏說,這回不過是乾元帝自家與昭賢妃鬧脾氣,鬧得昭賢妃小產,他不捨得怪昭賢妃,不能怪自家,只好找個人出氣,皇后從來不肯與昭賢妃和睦,又是名牌上該管事兒的,還不拿來頭一個出氣。這也是皇后自家不會處事,她是皇后呢,何必與個偏妃爭寵?即昭賢妃得皇帝意,一面好好捧着,一面尋新人與她爭持,如此兩個都要奉承她,何樂不爲,哪家子夫人太太不是這麼做的?非要拿個閻王面孔對人,可不是將把柄送在人手上了。

唐氏聽着小唐氏這話,只是搖手道:“你知道什麼!”乾元帝這是遷怒,怪着李源不該上那一本,他不好明着降罪李源,只好拿李媛來出氣,只怕這還是開頭。

小唐氏呶了呶嘴,到底唐氏是她嫡親姑母,看着唐氏怒目,還敢出聲,輕聲道:“若是早將她除了就好了。”唐氏叫小唐氏這話一說,正要發怒,話到口邊又停住了,嘆息一回,可不是後悔,只恨她初見那妖精覺着她肖似沈家那死了丫頭時就該要了她的命,偏要留着她與高氏分寵,以至於前門驅狼後門引虎,這謝玉娘竟是個要命的!

護國公府中的陰雲到了次日又深了一層,卻是乾元帝下旨,復謝逢春爲承恩候,更冊謝顯榮爲世子,其妻馮氏爲世子夫人。

大殷朝的爵位有不世襲、世襲、世襲罔替三種。從前謝逢春爲承恩候,他的兩個兒子都沒爵位,便是不世襲那類,一代而絕。如今賜了謝顯榮爲世子,就是說哪怕日後降級而襲也好再襲一代了,已是大恩寵。

先是,乾元帝以御前失儀爲由降謝逢春爲承恩伯,連着乾元帝前些日子冷落昭賢妃的事來瞧,分明是昭賢妃失寵了。哪曉得,上半日纔是降謝逢春的爵位,下半日乾元帝爲着昭賢妃小產,怒髮衝冠,次日就明旨申飭,更收了皇后李氏手上所有冊寶,將皇后幽禁。今日更有這麼一道旨意下來,一時間,朝中說什麼的都有,瞧着承恩候與護國公的眼色都不同往日。

承恩候府接着這道旨意,自是歡喜異常,謝逢春還拉了她的手道:“你老老實實地在家呆着,自然有你的好日子過。我活着時,我自會照應你,就是我死了,還有世子他們呢,你也知道世子爲人,總少不了你的一口飯,一碗茶。”

從來無子的姨娘算不得庶母,死後不能入祖墳,也無人供茶飯的,謝逢春這話便是答應將孟姨娘葬入祖墳了。

往前馬氏看孟氏如同眼中釘一般,如今連着兒子都有了大前程,心頭暢快,且爲着她與齊瑱那一場鬧,馬氏叫丈夫兒子狠狠教訓過幾回,又看險些帶累了玉娘,也就收了脾氣,如今着看孟姨娘也不敢生氣,反笑道:“侯爺說得是。”

不想孟姨娘依舊要謝逢春與她安排個院子,情願在裡頭吃長素。馬氏聽着這話,忙不迭地答應,謝逢春雖有意與孟姨娘重修舊好,可看着孟姨娘其意堅決,只得答應了。

馬氏看着孟姨娘識趣自然歡喜,倒是還吩咐了馮氏與梁氏兩個仔細照料,孟姨娘的分例依着她的分例減半供應。馮氏也覺孟姨娘爲人是囂張些,可在大事上頗是明白也高看她幾眼,聽着馬氏的話,滿口答應。

因馮氏次日要進宮謝恩,馬氏又與馮氏道:“你明兒進宮謝恩見着娘娘,請娘娘千萬好好休養,保重身體,她年輕着呢,聖上又這麼疼她,早晚能再懷的。她如今可就少了個皇子了,雖有五皇子,可到底不是她生的。”馮氏笑着答應。

馮氏回在房中,世子與世子夫人的誥命服早送了來,端端正正地擱在牀上。馮氏在牀邊坐了,探手在誥命服上來回撫摸,眼中淚光閃閃。謝顯榮回房時恰看着這一幕,臉上就一笑。說來謝顯榮此人名利心十分熾熱,又現實功利,可待馮氏卻也溫柔,當時過來將手按在馮氏的肩上道:“你放心,等阿驥長大了,更好的也穿得。”

謝顯榮撩袍在馮氏身邊坐了,低聲道:“我只說與你一人知道,聖上還要擡舉娘娘,叫了禮部議嘉號與章程。”馮氏不禁轉頭瞧了謝顯榮一眼,十分驚詫。大殷朝一後三妃,如今皇后尚在,貴淑賢三妃俱全,玉孃的賢妃上更有嘉號,是以雖位次在淑妃之後,卻是與貴妃並肩的,這還要再加,如何加?莫不是並稱貴妃?昭貴妃?若是如此,又何必議嘉號與章程?

謝顯榮笑道:“不過是禮部侍郎看着娘娘出色,在我面前提了一筆。聖上這樣肯擡舉娘娘,早晚要將娘娘送到那個位置上去。恩推母家,害怕阿驥沒前程嗎?”馮氏將頭靠在謝顯榮手上,嘆息道:“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也一樣叫人害怕。”謝顯榮就道:“娘娘這回雖是受了委屈,可聖上如此處置也是給足娘娘顏面了,你明兒見着娘娘,若是娘娘明白便罷,若是娘娘還生氣,你好生勸一勸。”

馮氏聽着謝顯榮這話,卻是道:“娘娘是個明白人,哪裡用你我操心,我倒是愁她太明白了。”太明白了以至於自苦,若是肯放鬆些,這一胎也未必會傷着,雖聖上因此格外憐惜,可到底折了個孩子,實在可惜。

第58章 懷恨第197章 意料第82章 刺激第311章 預備第169章 斷魂性情第174章 雙情第245章 落水第62章 挑釁第318章 各種第248章 聽勸第三百七十二章第400章 威脅第187章 回宮故人第321章 驚覺第99章 斷絲第275章 刑罰第378章 引誘第123章 產育阿嫮第117章 真情第228章 血書第327章 反算第409章 掌摑第189章 交手第303章 和離第三百七十二章第235章 傳言第101章 不孝第148章 □□第193章 雙管第232章 求婚第220章 套話第63章 訓斥第64章 往事借刀封號第405章 自告第130章 引子第229章 出言第138章 偶然第58章 懷恨第399章 自傷第339章 早慧第394章 不像第67章 擡舉第76章 嫁禍第146章 姐妹第383章 糾結第350章 有變第410章 帝心第385章 突然第228章 血書第153章 有情第258章 可憐第255章 相術第124章 寶康第103章 掙扎對賬第134章 計謀第101章 不孝冰水第320章 忐忑回府第174章 雙情第264章 明白摧花第179章 毒計第276章 藥師第261章 形色第263章 放棄第74章 設局奉承第295章 毆打第143章 攻訐第265章 其妙第271章 請罪第160章 過失第251章 冊後第三百二十五章第347章 恩情慈悲第383章 糾結第278章 陰暗第392章 既定第185章 傳信第334章 下場第274章 疑問爲難第187章 回宮第235章 傳言第202章 陷阱第389章 招供第373章 用心第320章 忐忑第344章 爭吵第318章 各種第122章 發動第106章 解禁
第58章 懷恨第197章 意料第82章 刺激第311章 預備第169章 斷魂性情第174章 雙情第245章 落水第62章 挑釁第318章 各種第248章 聽勸第三百七十二章第400章 威脅第187章 回宮故人第321章 驚覺第99章 斷絲第275章 刑罰第378章 引誘第123章 產育阿嫮第117章 真情第228章 血書第327章 反算第409章 掌摑第189章 交手第303章 和離第三百七十二章第235章 傳言第101章 不孝第148章 □□第193章 雙管第232章 求婚第220章 套話第63章 訓斥第64章 往事借刀封號第405章 自告第130章 引子第229章 出言第138章 偶然第58章 懷恨第399章 自傷第339章 早慧第394章 不像第67章 擡舉第76章 嫁禍第146章 姐妹第383章 糾結第350章 有變第410章 帝心第385章 突然第228章 血書第153章 有情第258章 可憐第255章 相術第124章 寶康第103章 掙扎對賬第134章 計謀第101章 不孝冰水第320章 忐忑回府第174章 雙情第264章 明白摧花第179章 毒計第276章 藥師第261章 形色第263章 放棄第74章 設局奉承第295章 毆打第143章 攻訐第265章 其妙第271章 請罪第160章 過失第251章 冊後第三百二十五章第347章 恩情慈悲第383章 糾結第278章 陰暗第392章 既定第185章 傳信第334章 下場第274章 疑問爲難第187章 回宮第235章 傳言第202章 陷阱第389章 招供第373章 用心第320章 忐忑第344章 爭吵第318章 各種第122章 發動第106章 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