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金屋藏驕

閔氏今兒火氣很大,瞧着她平日千嬌萬寵的小棉襖尤其不順眼,以至於作爲懲罰,她差點沒讓楊雁回和她一起進京。

楊雁回厚着臉皮膩上閔氏,無論她怎麼罵怎麼訓斥,都緊緊攀着母親大人的胳膊,整個人化作扭股糖緊緊纏着閔氏,把閔氏恨得,打也捨不得,罵也沒用,推也推不開,終是沒能成功將她趕走。

兩個夥計推着裝好鮮魚的平板車侯在過道口。閔氏和楊雁回上了騾車,趕車的夥計崔三一揚鞭,長長吆喝一聲,騾車便穩穩當當駛出了過道。經了上一次,閔氏再不肯往車廂裡放魚了。

這崔三是閔氏用慣了的,每每需坐車出門,若是於媽媽不得空,她便會叫崔三來趕車。崔三深得主母信任,做事越發盡心,嘴越來越嚴實不說,幹活也越來越勤快,車自然也是越趕越穩。反正楊雁回覺得,坐崔三趕的車,比坐楊鶴的舒服多了。

楊雁回正待在車上伸個懶腰,躺下睡一覺,卻看到閔氏依舊面帶慍色,坐得闆闆正正,連瞧也不肯多瞧她一眼。於是,雁回又膩了上去,哄母親大人開心。

“娘,你就別生氣了,大哥都被你罰去劈柴了,劈不出二百斤柴,不準吃飯。有爹在家盯着,二哥想偷偷幫忙都不行。你也太狠了。”

“活該!還反了他了,真當楊家換他做主了!竟敢跟我說讓你別上學了。你才幾歲呀,不讓你上學,讓你幹什麼?學女紅?你是能學得出來的人麼?學了這些年了,纔剛學會做鞋墊。洗衣做飯種地養魚打理果園,你樣樣都不會,也不用你會。”

楊雁回被母親大人說得甚是哀怨,她有這麼不中用麼?她真想告訴閔氏——我會雙面繡!但是理智告訴她,這話絕對不能說。

就聽閔氏又道:“我女兒將來是要做少奶奶的,往後還要做當家奶奶、太太。那些勞什子的活計,不會也就不會了。讀書識字還是要得。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讀書無用’,都是哄鬼的。不疼女兒的人家,纔拿這個哄着女兒不念書。知書識禮、識文斷字的女子,好人家才更喜歡哩。這好不容易你纔對讀書一事上心了,這個孽障就來拆我的臺。娘當初爲了讓你乖乖去上學,費了多少心思呀……”

楊雁回低着頭,默默聽着,心說,大哥教訓起二哥來那滔滔不絕的口才,一定是跟娘學來的。她以前怎麼就沒發現呢?

閔氏忽又戳了戳女兒的腦門子:“你個臭丫頭也幫着他說話!我說你怎麼就變得這麼快?你身子養好後,不是挺高興能去上學麼?真是氣死……”

楊雁回實在是聽不下去了,捂着耳朵道:“娘,你就不能讓別人說兩句話麼?你冤枉大哥了知不知道?”

閔氏這才閉了嘴,喘了口氣,又問:“我冤枉他什麼了?”

“娘,你就真沒想過麼?趙先生她是故意叫你看出來,她送的藥膏是萬生堂的,不是她自己做的。先前我和大哥還怕枉做了小人,猜錯了趙先生的心思,特特尋了於媽媽來,問她去給我告假時,趙先生可有留什麼話。你聽聽趙先生是怎麼說的。”

閔氏怔了片刻:“怎麼說的?”

楊雁回便一五一十將原話學了一遍。

“豈有此理!”閔氏想明白其中緣由後,氣得直拿手拍身子底下坐着的錦墊,“這個趙寡婦!枉我平日裡那般尊她敬她,她竟如此不講理!她還敢嫌棄了咱們,咱們才嫌棄她家境貧寒哩!那季少棠不就是長了個好模樣麼?瞧把她嘚瑟的。不,還是小焦說得對,長得娘娘腔腔的,也算不得多好看。”她女兒纔是數得着的美人哩。

楊雁回便道:“瘌痢頭兒子自己的好。當孃的不都這樣?莊七奶奶的兒子長得賊眉鼠眼,偏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媳婦兒,莊七奶奶還滿村嚷着說兒媳配不上兒子呢。”

閔氏讓她說樂了:“姑娘家家的,你哪來這麼多話?”

樂完了,她又蹙眉道:“也不知鴻兒那個傻孩子知不知道偷懶。”

“你都氣成那樣了,大哥肯定不敢偷懶。孃的話咱們全家誰敢不聽?你老一發威,連爹都怕。”

“小丫頭片子,說得你娘跟母老虎似的。”

楊雁回坐得有些累,便勾住閔氏的脖子,將身子靠在娘身上:“娘,咱們回來時,買幾個醬豬蹄吧?”

“成,你大哥愛吃。再買幾個新鮮的生豬蹄,做黃豆燉豬蹄,你大哥也愛吃。他就愛啃豬蹄!”

外頭起了風,車簾被吹得幾番起落。楊雁回覺得車裡有些熱,人還掛在閔氏身上,卻已伸手拉開了對面的紗簾,想讓車裡灌進來些風。

“咦!娘,你快看,運河邊上的大宅,又有一處冒煙了。”楊雁回斜斜指向數裡處遠。那裡有零星坐落在運河邊上的幾座豪奢氣派的宅邸。皆是京中高官修建的別院。

那幾座宅子大多都已空置了沒有十年也有八年了。先皇在位時,前些年根基不穩,便韜光養晦,大權在握後,着力肅清貪腐。那幾座宅子恰都是新建後,便遇上了這波朝堂風暴。宅子的主人,要麼趕緊想法子脫手,要麼也是閒着,從不敢安排人住進去,免得招眼。反正他們莊子衆多,也不差那一兩座別院。

直到先皇故去,國喪過後,那幾座空置的別院才漸漸有了生機。豈料新皇登基後,秉承先皇遺訓,整頓吏治、提倡勤儉,朝中官員不管暗地裡怎麼花天酒地,明面上也要過得去,於是,幾座宅子又變得好似無主鬼宅一般。至少也得等那新官上任三把火燒過了,纔好露出真面目嘛!

直到今年,幾座宅子才又開始陸續見到炊煙。楊雁回好奇的打量半晌後,回頭對閔氏笑道:“不知又是哪個大官藏了美人在那院子裡。”

不待閔氏回話,崔三便道:“姑娘,那裡頭住的可不是美人,是積德行善的活菩薩。”

“這倒是奇了,崔叔快跟我們說說,近來是不是又有新鮮事了?”

崔三道:“姑娘可知道前兒個夜裡那場雹子?砸了幾十個村子的莊稼地呢。雖說這玉米苗還沒長多高,緊趕着重新種上,還能趕上秋收,可到底也要影響收成。先前的勞力、種子,也都白搭了。”

楊雁回便道:“朝廷可有賑濟?”這樣的小災,按照先皇在位時的慣例,該撥給每家每戶三兩救災銀。超過四口的人家,五歲以上人口,按照每人一兩發救濟。

崔三道:“官府的榜文還沒下來。倒是姑娘指的那處宅子奇了。那宅子裡的奴僕去了受災的村子張貼告示,說受災的村民帶上地契,便可去那裡按照每畝三斤玉米種領救濟。”

“嘖嘖,能住得起那樣氣派的大宅子,自然不會在乎幾斤玉米種。”楊雁回道。

崔三卻道:“姑娘,話可不能這麼說。一畝地領三斤,那幾十個村子得多少地呀?”

這倒也是。楊雁回的腦袋依舊探在窗子外頭,問道:“崔叔,那宅子裡是什麼人?”

今兒好像不是頭一回見到那個宅子冒煙了。她隱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個宅子有炊煙升起,是……俞謹白偷她家魚的前兩天。

呸呸呸,好端端的,她怎麼想起那個小賊來了呢?

崔三搖頭道:“這就沒人知道了。領救濟的村民也有問的,可在宅子外頭放糧的幾個下人都不肯說。”

做好事不留名呀!這到底是沽名釣譽呢,還是真的品德高尚呢?楊雁回想不出答案。不過,好歹人家做的也是善事不是?楊雁回還是衷心希望好人有好報的!可是……宅子的主人到底是哪個呢?

“阿嚏!”俞謹白正好端端站在院中的石桌前擦拭手中一柄銀亮的槍尖,一陣風吹過,頭頂上的槐樹葉子落下來,蹭過鼻尖,癢得他打了個噴嚏。

俞謹白揉揉鼻子,繼續擦槍。一旁的小廝阿四、阿五見狀,連忙上前。阿四道:“爺,當心受風。”

俞謹白瞪了他一眼:“受什麼風?這大熱的天,連風都是熱的。指不定是有什麼人在念叨我呢。要你亂操心?”

阿五苦着臉道:“爺,您真不用進屋歇息會兒?”

俞謹白一把揪住對方衣襟,拽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來:“我好得很,你別總在這裡礙眼。”

阿五:“可是你那身傷……”

俞謹白:“再廢話,爺也照樣給你打一身出來。”說罷,鬆了手。

阿五嚇得連忙退後幾步,再不吭聲了。

俞謹白一陣煩躁,他很不習慣走到哪裡都有這兩個跟屁蟲緊緊跟着。

眼看着阿五退了,俞謹白又掃了阿四一眼,阿四訕訕後退,又賠笑道:“卻不知是哪個姑娘在想念爺呢?”

俞謹白仰天想了一回,道:“大概是育嬰堂那幫孩子吧。”

阿五驚問:“爺,您不會……還要去育嬰堂吧?那姓張……可是張老先生他……”

“他今天肯定不會在。”

阿四:“可是爺,你的傷真不要緊嗎?瞧着那麼嚇人……而且夫人交代了……”

“都說了,我好得很!你見過重傷的人這麼精神十足的聽你廢話嗎?”

阿四、阿五瞧瞧俞謹白那青竹一般挺拔的站姿,都不再說話了。這位小爺也真是奇了,好端端打了一場架,一點事沒有,反倒讓育嬰堂的張老先生揍出一身傷來。可他怎麼還這麼惦記那個育嬰堂啊?

說起這身傷,俞謹白自己也是怪鬱悶。他那日在詹家拳館神氣完了,帶着一幫小崽子回了育嬰堂,就看到張老先生黑着一張臉在等他。

很快,詹世淳押着弟子們來賠不是了,當着育嬰堂所有孩子的面,手持紫檀木板子,親自挨個過去打通堂。從大弟子到新入門的小弟子,各個捱了二三十板。詹世淳什麼手勁兒啊,那一通板子下來,育嬰堂的孩子都不忍心看了。

詹師父一番賠禮道歉,算是給足了張老先生面子。可是詹家拳館的面子還沒找回來呢,俞謹白估摸着吧……也找不回來了。

張老先生便道:“小孩子打架便是犯錯。詹師父高風亮節,我老頭子也不好姑息自家孩子。”然後,就盯着俞謹白看。

其實根本不用老頭子盯着瞧。

這話一出,俞謹白一點都不懷疑,張老先生要揍的人是他。從小到大,育嬰堂來來回回那麼多孩子,除了他之外,各個都是老爺子的命根子。不揍他揍誰啊!

再說,去詹家拳館鬧事的是他。他砸完場子,若是神氣活現的拍拍屁股走了,詹家拳館的弟子心中憤懣,萬一日後再暗地裡找育嬰堂的麻煩,讓育嬰堂的孩子吃那有苦說不出的暗虧怎麼辦?不揍他,沒辦法平人家的氣呀。

何況,張老先生和詹世淳幾十年的交情,雖不說多深吧,好歹在白龍鎮上也是和平共處這麼些年。結果,被他一次就給砸完了。

於是,俞謹白自己脫了外衣,乖乖趴到長條凳上,給張老先生揍了一頓。

捱揍時已經顧不上丟人不丟人了。那感覺,就一個字——疼!

老爺子真是個實在人呀,那麼大年紀了,還使足了力氣教訓他,也不怕把自己累出病來。待想起老爺子打人的工具————手裡常拄着的那根沉香木柺杖,還是他孝敬的,俞謹白就覺得吧,自己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呀。好端端的,他送這玩意兒給老爺子幹什麼呀!

眼看着老爺子氣力不濟,氣喘吁吁了,詹世淳才上前來,將老頭兒攔了,讓他消消氣,別再打了。

待詹世淳帶着一衆弟子走了,張老先生便氣勢如雷的指着他的鼻子讓他滾蛋。

彼時,俞謹白連站着都很勉強,覺得這老爺子真是越來越冷血無情了。

“總得讓我先養兩天傷再走吧?”

“不行,給我滾,立刻滾,馬上滾,別再讓我瞧見你。從小到大,盡給我惹事。沒有一天讓人省心!”張老先生指着他,唾沫星子亂飛,寬大的袍袖亂揮。罵完了,老爺子手一背,氣哼哼往自己屋裡去了。

正好阿四阿五來接他,說是下午夫人要來,着他趕緊回去。又幸好他二人是趕了車來的,於是,他就滾了。

待回到這座宅子後,阿四阿五就開始抓狂了。

他們把這位爺照顧出一身傷來,給夫人知道那還了得。那身上,從後背到大腿,橫亙着二十多條被沉香木柺杖砸出來的又腫又硬的僵痕。

剛上完藥,夫人便氣勢洶洶殺來了,一把揪住俞謹白的耳朵,將他從牀上拖下來,中氣十足的罵道:“你這個小孽障,一戰成名呀,真是好大的出息。纔多大一會工夫,滿京裡的練家子都在打聽你呢!你幹什麼不好,你去砸詹世淳的武館?我告訴你,這幾個月不許出門,就在這裡閉門思過。什麼時候人家忘了‘俞謹白’三個字,才許出去。”

待發現俞謹白那一身杖傷後,夫人大怒,捲起袖子就要去育嬰堂找晦氣:“姓張的糟老頭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居然敢打我的人!俞謹白,你是不是腦子裡進水了,這麼大的虧你都肯吃!你肯老孃不肯,我非打上門去……”

震怒的夫人無人敢接近,宅子裡的下人悄悄後退了好些。俞謹白好說歹說、生拉硬拽,纔算勸住了夫人。

夫人又指着阿四阿五罵了一番,着他二人好生伺候着,若再把俞謹白伺候傷了,仔細那身皮。完事了,這才氣哼哼走了。大約是看俞謹白受了傷,連想讓他辦的事都沒交代。

反倒是這小爺自己……很神奇呀!在牀上養了大半天工夫,就生龍活虎的出了宅子四處溜達去了。什麼“這幾個月不許出門”“閉門思過”,在他聽來,大約全是放屁!

阿四阿五緊緊跟在後頭伺候着。“爺,這月黑風高的,你去哪?”這身子骨也真是太強健了,讓人歎爲觀止啊!

“胡扯,天上那麼大的月亮呢。再吵,小爺換你去牀上趴着。”

溜達着溜達着,俞大爺便發現了新鮮事:“我先前還抱怨那宅子地段荒涼。如今才發現,這地段真好,距離那魚塘也沒多遠!斜着從地裡穿過去,也就十幾裡地呀。你們倆不許跟着,我要去舒展下筋骨。”

你老這不是一直在舒展筋骨嗎?阿四阿五剛腹誹完,一個晃神,他就不見了。

俞謹白這一走,第二天天亮纔回來,也不知整整一晚上幹什麼去了。

阿四阿五心下惴惴,生怕這位新主子又去惹了事,到時候夫人肯定是要拿他們兩個問罪的。

幸好俞謹白只是帶着幾分倦色,進了屋,老老實實歇息去了。

可阿四阿五還是不放心,總覺得這位小爺肯定又去幹了什麼夫人嚴令不許做的事。兩個人圍在牀頭前纏磨了大半天,想把話套出來。差點沒把俞謹白煩死。

如今夫人傳命下來,要他們在這裡賑濟災民,阿四阿五這才安排了宅子裡的其他人手下去,發放玉米種。

賑濟災民的事辦得很順利,唯一讓阿四阿五不放心的,就是俞謹白大爺了。

這位爺今兒個一大清早,又恢復了生氣,神氣活現的在院子裡打了一套槍法,震得滿院子落葉繽紛、亂紅如雨。打完了,這會子又擦起槍尖來。

好身板呀,就是禁得起折騰!

可是現在聽着這位爺的話,他他他……他又想離開這座宅子了,聽那意思,是想去育嬰堂。夫人的命令,明明是禁足幾個月,是幾個月,不是幾個時辰,也不是幾天!

阿四阿五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對方眼裡看到了深深的無奈。

這時候,一隻灰鴿子撲棱着翅膀,從宅子上空飛過。

那隻鳥一飛過來,阿四阿五就覺得準沒好事。

果然,俞謹白麪上一喜,不等那鴿子落下,便將手裡的槍尖一丟,腳尖一踩石凳,擰個旋子,整個人便飛了出去,竟比院牆還高,輕巧巧抓了鴿子,身子穩穩落地。

阿四阿五剛在心裡爲這身手喝了一聲彩,便回過勁兒來,開始哀嚎了。

阿四:“爺,夫人說了,再不許你和那邊來往,這信鴿看到一隻就要射死一隻。”

俞謹白左手食指輕輕叩着石桌,右手伸出來,鴿子乖乖立在他掌心裡,脣角輕勾,似笑非笑,眼底卻透着淡淡威脅之意:“來,射一個試試。”

阿四默默低頭。真射死了,俞大爺還不跟他玩命呀!

阿五哭喪着臉:“爺,咱能不這樣嗎?夫人會怪罪的,夫人說了,再看不住你,就要扒我們做奴才的皮呀!”

“又不是扒我的皮!”俞謹白的回答十分冷血。

抽出了鴿子腿上的信箋,一鬆手,任由鴿子天高海闊的飛了去。

粗粗掃過信箋上的字,俞謹白的臉色忽然大變。嬉笑之態盡去,反倒說不出的凝重、銳利,整個人彷彿名劍出鞘一般,鋒芒四射。

俞謹白收好信箋,向着大門的方向大步而行:“爺有事出去幾天,你們看好家。”

阿四阿五忙去追趕。

“爺,夫人會生氣的。”

一句話喊完,俞大爺又看不見了。

阿四阿五幾乎要抱頭痛哭了。

阿四哀聲道:“阿五,我算是看出來了,咱們這位新主子,就是來給咱們哥兒倆找麻煩的!”

阿五道:“他每日裡都這般神神秘秘,還一堆破事兒。你說夫人從哪找來這麼個黃毛小子,還讓咱們當天皇老子伺候着呀!”

黃毛小子俞謹白已經走得遠遠的,聽不見了。

第235章 變故第82章 惡老嫗黑心坑晚輩第93章 忠烈侯巧逢俏農女第199章 秘密第184章 婚前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134章 被擋駕佳人生怒意第121章 焦雲尚情急爭鶯妹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221章 口福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8章 重男輕女第78章 桃花朵朵開(下)第289章 勸諫第304章 虛驚第188章 方家第106章 蕭夫人動怒訓義子第15章 孩子王第187章 尷尬第58章 訴狀第114章第223章 反擊第183章 新年第245章 前夕第35章 負荊請罪第157章 成全第166章 痛毆第45章 侯府秘辛第243章 遇難第248章 避難第240章 佈局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205章 風波第34章 失望第53章 特大喜訊第255章 歇菜第180章 請罪第188章 方家第258章 剖白第183章 新年第164章 來信第136章 穆公子情誤楊家女第97章 得寶船雁回戲謹白第186章 洞房第8章 重男輕女第181章 說親第178章 託付第32章 懲戒第249章 探望第226章 休妻第211章 商議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196章 赴宴第6章 仇人的生活第268章 捱打第263章 乞求第89章 有緣人故地重相見第227章 重聚第241章 盛會第299章 擔憂第118章 聞真相雁迴心不寧第61章 糗事第30章 婉轉相勸第156章 賢婦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198章 明珠第154章 陷害第159章 堵人第233章 不平第305章 結束第293章 心思第141章 楊雁回巧遇穆振朝第189章 重生緣第78章 桃花朵朵開(下)第305章 結束第7章 新的生活第240章 佈局第261章 波折第4章 長兄長嫂第26章 受傷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221章 口福第284章 歸來第25章 上學記第134章 被擋駕佳人生怒意第188章 方家第170章 再毆第257章 告辭第13章 如意算盤第62章 賞賜第54章 運河運河第15章 孩子王第133章 遭戲弄雁回懲頑兄第243章 遇難第244章 秘密第244章 秘密第167章 轉折第265章 對策第194章 三日第171章 內情
第235章 變故第82章 惡老嫗黑心坑晚輩第93章 忠烈侯巧逢俏農女第199章 秘密第184章 婚前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134章 被擋駕佳人生怒意第121章 焦雲尚情急爭鶯妹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221章 口福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8章 重男輕女第78章 桃花朵朵開(下)第289章 勸諫第304章 虛驚第188章 方家第106章 蕭夫人動怒訓義子第15章 孩子王第187章 尷尬第58章 訴狀第114章第223章 反擊第183章 新年第245章 前夕第35章 負荊請罪第157章 成全第166章 痛毆第45章 侯府秘辛第243章 遇難第248章 避難第240章 佈局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205章 風波第34章 失望第53章 特大喜訊第255章 歇菜第180章 請罪第188章 方家第258章 剖白第183章 新年第164章 來信第136章 穆公子情誤楊家女第97章 得寶船雁回戲謹白第186章 洞房第8章 重男輕女第181章 說親第178章 託付第32章 懲戒第249章 探望第226章 休妻第211章 商議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196章 赴宴第6章 仇人的生活第268章 捱打第263章 乞求第89章 有緣人故地重相見第227章 重聚第241章 盛會第299章 擔憂第118章 聞真相雁迴心不寧第61章 糗事第30章 婉轉相勸第156章 賢婦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198章 明珠第154章 陷害第159章 堵人第233章 不平第305章 結束第293章 心思第141章 楊雁回巧遇穆振朝第189章 重生緣第78章 桃花朵朵開(下)第305章 結束第7章 新的生活第240章 佈局第261章 波折第4章 長兄長嫂第26章 受傷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221章 口福第284章 歸來第25章 上學記第134章 被擋駕佳人生怒意第188章 方家第170章 再毆第257章 告辭第13章 如意算盤第62章 賞賜第54章 運河運河第15章 孩子王第133章 遭戲弄雁回懲頑兄第243章 遇難第244章 秘密第244章 秘密第167章 轉折第265章 對策第194章 三日第171章 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