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驚變(十四)

見馬齊似有後語,康熙寒了面色,道:“怎麼?你還想爲他撞個木鐘不成?”馬齊身上一凜,垂了頭道:“奴才什麼身份,豈敢幹預主子家事?”康熙這才稍緩了顏,道:“國事家事,一般的全在人心,你在朕身邊這些年,該是最瞭解朕躬,誰想仁恕二字,竟得來今日這報效。該有什麼話,你就說,朕不罪你。”馬齊稍一猶豫,道:“主子向來寬明恩恤,現下阿哥們都被主子發落着,畢竟都是皇子,身份尊貴,如今這麼處置,似乎……。”康熙冷冷打斷道:“你只是婦人之仁!朕是要他們清醒一下,到底君臣父子是何解。讓他們想得透了、深了,來日對他們纔是大仁慈;若他朝再不守本分,自己斷送了身家性命,焉知不是朕寬縱不仁。”一番話直聽得馬齊心頭驚悸,難掩憂色道:“奴才知主子心思,可是…。”康熙稍有不耐,道:“還有什麼一併說出來,你以往是個爽直之人,如今怎麼也這般避忌諱言?”馬齊被康熙這話一激,倒是不說也不成了,籌措着詞句,道:“是,奴才不及主子慮的深遠,只說一點淺薄的見識。奴才覺着,十三阿哥將這事都攬在自己身上,當間頗有些蹊蹺。”

馬齊見康熙只皺着眉頭,並無打斷他的意思,迎着那兩道犀利的目光,接道:“按說這事阿哥們都避之不及,可十三阿哥非但認下了,還將過錯都攬了自己身上。昨兒夜裡是十三阿哥巡值,那兩個侍衛既說是見着十三阿哥路遇太子一事,又一同下值,可見是不曾離開十三阿哥,再怎麼,十三阿哥也不可能當着隨行侍衛的面做下此等大逆之事。再者,十三阿哥即便見着太子去御帳,儲君請見聖駕,也是常有之事,十三阿哥未見疑,也是常理。退一萬步說,若他真是私結太子,至多也就是個爲太子串通同謀的罪過,如何就要自認是這案子的主犯?”馬齊正將心中疑竇分說開來,卻聽康熙冷哼了一聲:“那不過是保太子的伎倆!你是沒見他拼着勁爲胤礽做辯,呵,倒是朕構陷他胤礽不成?”馬齊只得默了聲,心中卻升起另一番想頭:十三阿哥素性直達,又正是血氣方剛的年歲,既是與康熙父子二人起了爭執頂撞,那其所言未必不是一時氣性所至,但康熙偏生就認定胤祥是爲太子強出的頭。細想之下,太子窺探之事至現下並無一事直指證據,若是連這一樁都不成立,後頭這些罪名可有一樣是能論定的麼?

馬齊心雖作此想,嘴上卻不敢言,看看康熙神色,知其仍是怒意未消,小心翼翼道:“奴才還有個一想頭,供主子參詳:大阿哥雖是在四阿哥帳中尋着太子與十三阿哥的,四阿哥本人卻不在,平素主子也贊四阿哥澹泊……這事上許未必就能攪了一道,既說是在喇嘛廟中唸了一日的經,主子着人去查問查問便知。”康熙稍有沉吟,終還是搖了搖頭,道:“馬齊呵,你久在南書房行走,你該知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目下這光景,先把大勢控制了纔有可爲。四阿哥是冤枉也罷,有罪也罷,待局面穩了,自有水落石出之時。現今朕索拿他,未嘗不是爲了讓他遠離是非。你知他少年之時的性子,莽撞得緊,爲着胤礽和胤祥,難免不陷進去。你要好生體會朕做阿瑪的,對自己兒子的一片迴護之心。”馬齊細細體味着康熙這一番話,似乎其中還是信着四阿哥無辜,要保全與他的意思多些,這才暗自舒了口氣。

燭火嗶啵,印着康熙的面孔晦暗不明,只聽康熙幽幽嘆了口氣,道:“朕到底是做了什麼孽,居然養了胤礽這麼一個兒子!朕還堪堪要將大位傳於此等不忠不孝之輩,險些就斷送了列祖列宗的基業……。朕如何對得起天下臣民,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言到後語,不禁哽咽,繼而竟慟哭不已。馬齊早已跪倒在地,不禁也潸然淚下,只是記着職守,猶自勸道:“望請主子珍重,眼前這光景,主子龍體最是緊要…。”

陳廷敬此刻在帳外,不便請見,亦不知內裡詳情,心裡一味忐忑不已,周遭除了些蒙古部的臺吉王爺,京裡隨扈的宗室貴胄實是沒有幾位,除了個領着莊親王爵卻任事不管的博果鐸,就只有幾個貝子,公爵。恰逢大變,他一個漢臣,不得已奉旨在此,多說一句都要思慮再三,生怕惹禍上身。此刻,所有的阿哥都跪在眼前,又都一個個面似寒霜,弄得陳廷敬好不尷尬。

天將明之時,馬齊方從御帳之內緩步而出,一臉的疲色,見了陳廷敬,將其拉至一旁,低聲道:“主子有命,傳所有隨扈王大臣帳前見駕。”陳廷敬稍有一愣,吃吃問道:“莫不是,是要…?”馬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自己看了看周遭,這才把陳廷敬扯到一旁無人之處,更是將聲又壓低了些:“主子決意要廢太子了。”陳廷敬雖是昨夜已猜透了這層意思,此時經馬齊之口說出,身子還是一震。馬齊目色一沉,道:“子端,這檔口上什麼都別想,辦好主子交代的差事要緊。”陳廷敬默然點了點頭。

少傾,隨扈宗室,大小官員已是照着身份,品級跪了一地。前有阿哥們光着腦袋,又縛着手,衆人還哪敢出一丁點的聲氣?將近百人,竟是一片鴉雀無聲。候了半炷香的光景,就見四名侍衛擁了太子出來,雖說沒有如其他阿哥一般狼狽待遇,胤礽依舊面如死灰,經此一夜,他已知即將等待他的必定是那個結局。人爲刀殂,我爲魚肉,胤礽心內只有這八個字,一直盤桓不去。太子在衆阿哥前,一人孤零零跪定之後,不由自嘲一笑,過了今時,怕是自己將與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再無交集。

又過得片刻,康熙才與博果鐸,馬齊,陳廷敬一道從御帳之中走出,在當間的一張椅子中坐定,一言不發地將目光掃向在場衆人,冷峻之味愈濃。

11 郊迎一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26章 渾水(七)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93章 完結篇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06章 驚變(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110章 嫌隙(五)第80章 出征(三)第24章 兄弟(二)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01章 意動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05章 驚變(一)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187章 懲戒第382章 問鼎(六)第108章 嫌隙(三)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07章 驚變(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1章 八阿哥(二)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48章 議儲(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70章 從軍(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251章 議儲(四)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226章 渾水(七)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57章 洗三(二)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74章 南巡(五)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62章 何去何從(三)6 反思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209章 驚變(五)第330章 萬壽(七)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70章 南巡(一)第115章 家宴(三)第107章 嫌隙(二)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70章 南巡(一)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60章 河務(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208章 驚變(四)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76章 從軍(七)第108章 嫌隙(三)第77章 從軍(八)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257章 議儲(九)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80章 出征(三)第42章 麻煩(二)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3章 兄弟(一)2 在禁苑的生活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158章 河務(一)第253章 議儲(六)
11 郊迎一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26章 渾水(七)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93章 完結篇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06章 驚變(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110章 嫌隙(五)第80章 出征(三)第24章 兄弟(二)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01章 意動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05章 驚變(一)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187章 懲戒第382章 問鼎(六)第108章 嫌隙(三)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07章 驚變(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1章 八阿哥(二)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48章 議儲(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70章 從軍(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251章 議儲(四)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226章 渾水(七)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57章 洗三(二)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74章 南巡(五)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62章 何去何從(三)6 反思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209章 驚變(五)第330章 萬壽(七)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70章 南巡(一)第115章 家宴(三)第107章 嫌隙(二)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70章 南巡(一)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60章 河務(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208章 驚變(四)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76章 從軍(七)第108章 嫌隙(三)第77章 從軍(八)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257章 議儲(九)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80章 出征(三)第42章 麻煩(二)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3章 兄弟(一)2 在禁苑的生活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158章 河務(一)第253章 議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