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渾水(五)

見隆科多皺着眉頭,滿面還是不服之色,佟國維無奈搖了搖頭,道:“你方纔所說,不過都是些面上的,你想的到,難道別人就不做此想?你去看看,眼下八阿哥府前,只怕日日都是車水馬龍,那些人哪個不抱着個擁立的心思去的?你再想想,歷數三代,佟氏一族都是聖眷優渥,而今更是一門兩公,何也?不是因着我佟家出了兩位皇后,而是佟家自從龍以來,從來以忠侍君,聖心所想,佟家之所爲。再者,你以爲聖心當真就是八阿哥麼?”

隆科多隻當是自家老爺子又要擺出個說教的樣子來,先頭還有一搭沒一搭的聽着,不過是左邊進右邊出,末了這句卻是真真的入了耳中,聞言着實一激靈,悄聲道:“阿瑪…阿瑪可是瞧出了什麼端倪?”佟國維看了眼隆科多,緩緩道:“說句大不敬的話,上面那位是坐了四十餘年龍椅的天子,見識豈是跟你我這些等閒人同的!八阿哥這兩年是賢名日盛,勢頭不錯,可那就是能往儲君名位上靠的?且不說眼前這內務府的缺兒是不是聖意屬之罷,單講出了這樣的事情,聖駕雖在外,就現下京裡搗騰的這些個陣仗,你只當上頭全不在意,渾然不曉?”

隆科多聽了,面上只茫茫然,還是一副不知所謂的樣子,見此,佟國維不由皺了眉:“京裡傳的沸沸揚揚,可邸報上並未見着一言半句。廢立之事關乎國本,而今各處人心思變,在這個關節上,主子慮的是什麼?不過一個‘穩’字!誰要是在這個當口兒不消停,上竄下跳地觸了主子的忌諱,有沒有命去擁立新主還是兩說!”話剛出口,佟國維便覺出這言中不妥當處,面上不大好看,只冷冷告誡道:“這段時間你給我老實安份呆着,別不知死活的往渾水裡瞎攪!”

隆科多雖面上訕訕地應了,心裡卻不得不承認父親慮的深徹,時局敏感,的確不是能妄動的時候,但是一想到頭晌在前門大街上,看見鄂侖岱那志得意滿的模樣,面上就不自覺的帶出兩分焦煩神色來。雖是堂親,但鄂倫岱同自家從來就無親睦的說法,家族一體同榮,偏生他就要自外於佟氏一門,就是伯父在日,甚還鬧過‘請誅’的事體,阿瑪說的固然老成在理,可畢竟皇家的事沒有定數,萬一真要是鄂倫岱謀了什麼個功勞擺着,那這口氣實是咽不下去……隆科多這副躁模樣,佟國維看眼裡,自然曉得他在想什麼,徐徐道:“聖意每每推及的,都是純臣一說,多少人是隨着索案一併了結了的,這點你要想透了。守着本份,盡心當差,自有恩簡擢拔的一日,不在你私底下妄行揣測、四下鑽營。”

話音落點,佟國維也擱了茶盞,卻是不欲再說,倒不是他不想說透了,而是再不能往深了講,畢竟他此刻所想的應對,才真是揣度聖意到了可誅的地步,絕不可語於人,況話已至此,隆科多也當琢磨出利害來。他不由得念起遠在塞外隨扈的四阿哥來,那位素來穩重的緊,這等大變在前,實在不知情形如何……

胤禛爲孝懿仁皇后養子一事,隆科多先頭不過隨口說說,卻還真是佟國維私心所在,若說一半在此親緣,那另一半就是四阿哥的穩重在他心裡落下的好。

自西征那一遭的小動作得了康熙警誡,行事日趨謹慎,未敢造次。這些年來,對於太子與索額圖行事,抱着份隔岸觀火的態度,四阿哥的作爲,卻是一一入了目中,瞧着這位四爺竟隱隱顯出些淡出聖眷的心思,回想起當年胤禛未及弱冠,卻又鮮見的寵辱不驚與小心謹慎,這也使得他愈發堅定了當初所擇的正確。佟國維任內大臣數十年,侍康熙左右,在大事上的見解都是趨於一致的,除開告誡隆科多的那些話,他還知道,康熙能廢了躬親教養數十年的太子,卻還是波瀾不驚的沒有動作,那隻能說明康熙在隱忍罷了。八阿哥這幾年突兀於朝堂,臣子看得見,康熙豈能看不見,有這樣的勢頭,未必不是康熙用來觀望與試探太子的,太子在日,這樣的賢能阿哥康熙或許還能聖眷優渥,現今太子已廢,八阿哥如此不合時宜的迫切,在康熙眼中怕就成了忌憚之人,聖駕回鑾,必有一番大幹戈。至於那位,自己也當做些什麼,這幾年,自己與八阿哥的往來約莫到了能說話的時候,那就幫着再加一把火罷……。

御營,康熙臥於榻上,滿面的疲色,聽了馬齊之報,一時陷入默然,將近半炷香功夫,才道:“胤祥的事,先不說了,容朕好生想想。胤禔這幾日…。”便在這當口上,顧問行進帳,報說胤禔前來請安。康熙露出些嘲諷的笑意,道:“讓他進來罷。”轉頭謂馬齊,道:“看看,什麼叫做心火太盛,這裡便有一個。”馬齊聽着康熙話音不善,料定此番大阿哥請安必然討不着好去,自己再留此處,多有不便,於是道:“主子,您和大阿哥既然有事要談,奴才不如…。”康熙一擺手,道:“你留着,過一會,朕還有旨意給你。”馬齊無奈,只得躬身應了。

胤禔入帳,打了個千,道:“皇阿瑪,蒙古部諸王、臺吉都已到了,想給皇阿瑪請安。前幾日出了那些事,皇阿瑪也龍體違和,兒臣只好把他們暫時安置了。按着往例,賜諸王、臺吉三日一宴,都是太子替皇阿瑪支應着,現今胤礽圈禁,蒙古部處便少不得再委派皇子去招呼,可是眼下,三弟告病,四弟整日就在胤礽胤祥的帳子裡轉悠,也不知打得什麼主意,剩下的弟弟們都還小,這事,還得請皇阿瑪的旨意。”康熙靜靜聽了,似笑非笑地看了胤禔一眼,道:“朕這兩日爲了胤礽那逆子,身心俱疲,須得靜養些時日。所幸你近來差事辦得妥當,聊慰朕心。蒙古諸部,遠道而來,應當妥善照料。如今胤礽儲君之位已廢,你是朕的長子,就由你代朕賜宴罷。”胤禔聞言面露喜顏,忙道:“兒臣必當不負皇阿瑪聖命,把差事做得妥妥當當。”

這幾日,不少蒙古王爺臺吉都來胤禔這裡打探消息,執禮甚恭不說,還送了不少財物,儼然已將這個皇長子當成了半個皇太子對待,這回再代帝賜宴,不就更說明了聖心所向?胤禔暗自想着。唯一一點,讓胤禔小有不豫,康熙將內務府的差事給了八阿哥,這也讓不少人心裡存了些別的念想,就連給自己送禮的蒙古王爺,不也轉頭又備了一份同樣的,送去了京裡?

第222章 渾水(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0章 圍獵(四)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14章 驚變(十)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44章 麻煩(四)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70章 從軍(一)第159章 河務(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84章 出征(七)第31章 八阿哥(二)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21章 渾水(二)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82章 出征(五)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11 郊迎一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76章 南巡(七)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23章 兄弟(一)第106章 嫌隙(一)第115章 家宴(三)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3 南書房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74章 南巡(五)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76章 南巡(七)第378章 問鼎(二)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225章 渾水(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08章 驚變(四)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10 喜訊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8章 圍獵(二)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12 郊迎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60章 河務(三)第212章 驚變(八)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74章 南巡(五)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62章 河務(五)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
第222章 渾水(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0章 圍獵(四)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14章 驚變(十)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44章 麻煩(四)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70章 從軍(一)第159章 河務(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84章 出征(七)第31章 八阿哥(二)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21章 渾水(二)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82章 出征(五)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11 郊迎一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76章 南巡(七)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23章 兄弟(一)第106章 嫌隙(一)第115章 家宴(三)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3 南書房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74章 南巡(五)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76章 南巡(七)第378章 問鼎(二)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225章 渾水(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08章 驚變(四)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10 喜訊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8章 圍獵(二)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12 郊迎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60章 河務(三)第212章 驚變(八)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74章 南巡(五)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62章 河務(五)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