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南巡(二)

胤禛擡起頭,正迎向康熙帶着些探究的眼神,胤禛稍一遲疑,便拿定了主意道:“兒臣以爲八阿哥之議似可行。”

康熙面上看不出是喜或怒,只問了一句道:“堵而不疏豈是長久之計?”

胤禛覺得康熙話音之中些許責備之意,並不以爲意,道:“回皇阿瑪的話,依這奏摺所述,以及兒臣這些日子在船上所見水情而言,疏浚確如皇阿瑪所言是解決之道。只是現如今所臨諸州縣已岌岌可危,時不我待。不若此時徵集民夫夯土築堤,將黃河南岸近淮之堤依東延長二三裡,淮水近河之堤亦往東彎曲,使黃水不能倒灌入淮,當可緩解些時日。與此同時,嚴令河道諸臣速治其源。兒臣見往來幾十裡水流甚緩,且水道曲折,必須加深河底……。”

“朕亦有此一想!”康熙興奮地站起身,急轉了兩圈,道:“不僅要深挖河底,還需在幾個彎處改直道,河直則水流急,水流急則泥沙自刷而河更深。如河底漸深,則洪澤湖之水漸出,七州縣之水患也可以漸息。胤禛,你去傳朕之口諭給於成龍、桑額、徐廷璽,着三人從速委效力人等築堤並開浚下河海口。”

胤禛應了一聲,卻立着未動,康熙眼神一掃,問道:“怎麼?你還有話要同朕說?”胤禛躬身道:“兒臣想請皇阿瑪的旨,與三位河臣一道辦這趟差。再有,胤禩、胤祥、胤禎三位弟弟也想爲皇阿瑪效力,兒臣尋思,是否可使其三人與兒臣同去?”

康熙卻沒有回答,只是饒有興趣地注視着胤禛,過了一會,才道:“若朕記得沒錯,自朕前月敕封阿哥以來,這是你頭一次問朕討差事?”

這話問的突然,又似有些玄機,令胤禛一愣,猶豫了一下,才道:“兒臣愚鈍,平素裡只是埋頭做事,倒是沒有在意這些。“

康熙像是有些感慨,輕嘆一聲道:“好一句埋頭做事,若是人人都能實心用命,何愁不是清平世界?”稍頓了一下,康熙又道:“胤褆邀諸阿哥飲宴,慶賀他晉郡王,其間曾對你雲:‘想四弟往昔年少得意,以爲四弟纔是吾輩翹楚。’你當時是怎麼答得?”胤禛心中一凜,當日裡大阿哥在府中設宴,除了太子未至,其餘稍長阿哥全部在席。其間,大阿哥興奮之餘,喝的有些過了,這才藉着醉意半真半假地說了兩句酒話。雖然大阿哥言中對胤禛頗有些揄揶之意,然胤禛知他性情如此,並沒有特別在意。可究竟是誰向康熙密報了這些私話?是在座的某位阿哥還是根本就有康熙密探混入大阿哥府中?

胤禛佯作全然憶不起的模樣,側頭想了一下,才道:“兒臣那日有些貪杯,說的什麼卻是記不清了。”

康熙看了胤禛一眼,眼神之中像是嗔怪,又像是帶些慈愛,道:“也罷,你既不想說,朕也不迫你。朕聽說了之後,只愛你最末那句:走自己的路,笑罵由人便了。”

雖不想對康熙提及,胤禛對當時的那一幕卻是歷歷在目。當日望着得意洋洋的大阿哥,自己執杯笑道:‘哪裡是什麼年少得意,年少無知纔是寫照!比戰功有大哥,比文采有三哥,比闖禍就有胤禛一個!’大阿哥聞言雖笑,卻追了一句:四弟倒是有豪俠之風,如此埋汰自己,不怕人笑嗎?”胤禛向來機敏,乍聽之下便覺出胤禔這句頗具雙關。既可以理解爲是說胤禛自嘲太過,卻也可以暗指胤禛對封爵有所不滿,答得不好,難免被人捉了把柄。胤禛這才靈機盜用改編了這句出自《神曲》後又因被一後世著名文人引用以至傳世的名言。沒想到這句話倒是投了康熙的脾性。康熙骨子之中也是個率性之人,否則也不會昔年冒着覆國之險,也不顧朝臣們吵成了一鍋粥,一意蕩平了三藩。

胤禛靦腆地一笑,道:“兒臣那話到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叫皇阿瑪笑話了。”康熙擺了擺手,道:“朕看你是個真正知道進退的。這兩年你越發謹慎老成了,只別失了少年人的朝氣纔好。”胤禛總是覺得康熙說的那些話中含着些深意,似乎在影射大阿哥和太子之間的嫌隙,此刻卻不敢再說什麼,一撂袍服,跪倒道:“兒臣恭聽皇阿瑪聖訓。”

康熙嘿然道:“才說你謹慎,你便……。唉,朕還聖訓什麼?念及你幼時的模樣,倒比現在好的多!”見胤禛不語,康熙道:“罷了,既是個性天成,朕也強扭不得,你去辦差吧。朕允了你所請,讓胤禩、胤祥、胤禎跟着你歷練一番也好。只有一條,你須記在心上。爾等四人,只可巡視,切不可隨意干涉地方政事。”康熙說的嚴肅,胤禛便連忙應道:“兒臣記下了。”康熙放緩了些口氣,道:“朕並不是疑你,八阿哥他們三個沒經過什麼差事,朕有些放心不下,怕他們掣了于成龍的肘。龍子鳳孫,對着臣下頤指氣使的事兒不少,臣子們心裡雖然着惱,偏又有口難言。目下朕這裡的要務就是一樁,治好河工是正經。”說到這裡,康熙頓了一下,語氣中多了幾分輕鬆,又道:“可是他們幾個在船上待得厭了,才找你向朕撞木鐘求差事?朕其實也不想拘着他們,你們都是朕的兒子,朕只盼你們都能好好的。”

胤禛聽出話內的幾分辛酸,擡眼看去,剛好對上了康熙幽深的眼神,康熙展顏一笑,道:“你去吧。”

胤禛辭了出來,心中卻是分外的不平靜,康熙的作態,讓他覺得有些蹊蹺,可是京中發生什麼事了嗎?這回南下,太子和大阿哥同時奉詔留守,太子依舊位居監國之尊,大阿哥一邊雖升了郡王,卻又折了納蘭明珠,聖意歸屬一目瞭然,大阿哥應該不會有所異動纔是。胤禛突然沒來由的感到一陣厭煩,難道太平日子就這樣到頭了嗎?

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56章 洗三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14章 家宴(二)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11章 驚變(七)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3 南書房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76章 從軍(七)第17章 圍獵(一)第250章 議儲(三)14 家祭一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255章 議儲(七)第229章 渾水(十)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07章 驚變(三)第156章 洗三第72章 從軍(三)第78章 出征(一)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115章 家宴(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324章 萬壽(一)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251章 議儲(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328章 萬壽(五)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60章 河務(三)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27章 萬壽(四)第252章 議儲(五)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7章 圍獵(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2 在禁苑的生活第249章 議儲(二)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80章 出征(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21章 渾水(二)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73章 從軍(四)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70章 南巡(一)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
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56章 洗三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14章 家宴(二)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11章 驚變(七)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3 南書房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76章 從軍(七)第17章 圍獵(一)第250章 議儲(三)14 家祭一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255章 議儲(七)第229章 渾水(十)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07章 驚變(三)第156章 洗三第72章 從軍(三)第78章 出征(一)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115章 家宴(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324章 萬壽(一)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251章 議儲(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328章 萬壽(五)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60章 河務(三)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27章 萬壽(四)第252章 議儲(五)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7章 圍獵(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2 在禁苑的生活第249章 議儲(二)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80章 出征(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21章 渾水(二)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73章 從軍(四)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70章 南巡(一)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