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南巡(四)

胤禛瞟了一眼胤禩,見他正滿面春風地安撫着董安國,倒叫胤禛難以再繼續板着面孔,否則便像是掃了胤禩的顏面一般。

胤祥覺察出胤禛眉間有些不耐,稍一想,已知緣由,便出言打了個圓場道:“我說老董,若是想掙回你的頂子,依着我看,咱們幾個阿哥再說都沒用,還得看你實打實的功勞。我若是你,此刻倒不該在這裡單憑着一張嘴請罪,上大堤去,堤在你在,纔是真章!”

胤禩眼睛一跳,忙向胤禛望去,神色中帶着些歉然,道:“四哥是坐纛的,還是四哥拿個章程。”

胤禛淡然一笑,環顧了一番道:“皇上在我等兄弟前來之時已有聖命,只看不說,切勿掣肘。說到底,就是觀風而已。幾位大人久歷河務,皇上自然是信得過的,而今水情告急,皇上的旨意我宣了,諸位準備怎麼做,自行拿主意便是。”

于成龍聽了,心下不免有些激盪,康熙體恤臣子之意,這幾句話間便竟顯無遺,當下抱拳南向道:“臣等敢不盡心用命以報皇上厚恩?”緩緩回顧他人,又道:“董大人,成龍立時便與你同去堤上,水患一日不除,成龍這身老骨頭就一日釘在上面!”

胤禛頗有些震動,于成龍時年已至花甲,本來背有些佝僂,髮辮稀疏而銀絲過半,但此言說出,腰也挺直了,滿面的堅毅,竟是一分老態不見。胤禛立起身來,溫言道:“於大人言重了。您如今是河督,職在河督衙門,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去堤上卻是不必,自有人盡心效力。況且……。”

胤禛轉向董安國,神情中帶了些肅然,道:“董大人,你可曾想過,爲何今日水患至此?”董安國面色更紅,卻支吾說不出一二。胤禛冷冷道:“若不是董大人剛愎自用,逆水性而行,濫築攔水壩,致使黃水倒灌,清口淤塞,而下流不通,上流潰決,何至今日之局面?如今雖再築水壩,說到根上,卻是事態緊急從權罷了。若要真的治水,你倒該好生斟酌着法子。”

董安國諾諾稱是,躬着身子不敢再發一言。于成龍鄙夷地瞧了董安國一眼,原本自己那一番話就是要激他一起上堤督促河工,好歹也能贖罪報效,可這人就是不發一辭,明顯是見了黃水肆虐,生怕上堤被大水衝丟了性命,頂子掉了,日後總還能有機會再安上。于成龍一拱手,對胤禛道:“四阿哥所言極是。目下里修的這堤,實是迫不得已,甚至可謂飲鴆止渴之舉。黃水較淮水高數尺,傾瀉而下,豈是長久堵得住的?只待水患稍解,便當拆了攔水壩,浚清河道,引黃水入原入海口是正題。”

這話映在胤禩耳中卻是十分不受用,築堤也是自己的主張,怎麼就成了飲鴆止渴?只是胤禩向來深沉,此刻便只淺淺一笑,道:“於大人見識卓逸,不愧朝野之間都道於大人是當世河神。”

于成龍聞言肅然道:“八阿哥說笑了。論治河臣遜於靳輔,更而況,如今治水之得,哪一樁哪一件不是皇上的聖斷?臣焉敢居功?”

胤禩本就存有兩層心思,一是藉機向于成龍示好;其二若是于成龍不識相,而又真的坦然受了河神的名號,只要他放出風來,御史那兒便有了彈劾的由頭。不想于成龍竟是硬邦邦地堵了回來,倒教胤禩心中堵得緊,臉色也沉了下來。

胤禛見狀便岔開了話題,看向漕運總督桑額道:“桑大人怎麼還未去迎駕?”桑額似乎正一腦門的官司,對胤禛突然的發問有些措手不及,掩飾地輕咳了一聲,才道:“奴才原本早打算去迎駕的,只是到了淮陰,卻是走不得了。箇中詳情,咳,施大人,你來說說如何?”

施世綸坐在左首末座,此時對着幾位阿哥一拱手,道:“卑職淮應道施世綸。”聽到這名字,胤祥、胤禎兩人嘴角都露出一絲笑意,施世綸“十不全”的名聲早就譽滿京華,瞧着眼前這位的模樣,果然沒辜負這稱號。胤禛微微一笑,道:“淮應道,桑額未曾迎駕與你有關?”施世綸不慌不忙,道:“回四阿哥的話,制臺點了職道的名,是因爲職道扣了漕運的糧船。”此言一出,語驚四座,饒是胤禛也皺緊了眉頭,怨不得桑額停在了此處,只怕若不是念着施家在康熙心中的分量,就算是請下王命旗牌斬了施世綸也未嘗不可。

胤禛倒吸了一口涼氣,口氣變得極爲慎重,道:“淮應道,你可知擅截漕糧是什麼罪過?”

施世綸顏色不改,只是從袖籠之中掏出一個小布包,起身送到胤禛面前,道:“職道請四阿哥看看這個。”

胤禛接過,展開一看,布包之內有些米糠,甚至還有一些草根、樹皮之類,胤禛心頭一沉,問道:“這是?”施世綸語氣分外沉重,道:“這是職道轄內數縣百姓日日所食之物。”

“什麼?”胤禛陡然立起身來,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也是滿臉異色。如今的康熙盛世,朝野早就認知,普天之下,居然還有子民食用這些在皇子們看來連豬都不吃的東西?

施世綸一撩袍褂,跪倒,聲音之中已帶了些哽咽,道:“諸位阿哥,諸位大人,府道倉中已是無糧可放,若是不截下漕糧舍粥,怕是就要餓死人了。”桑額也嘆了口氣,道:“本來快馬趕去迎駕,卻被中途攔了下來,生生被這事弄得腦仁子疼。諸位,不怕笑,桑額昨兒看了那些災民,再瞅了這布包,眼淚都落了下來,別看咱是侍衛裡放出來的,流血流汗從來不怵,可看了這些,眼窩子卻淺了。”

胤禛這才知道爲什麼桑額放過了施世綸,敢情這位老侍衛也是動了惻隱之心。他沉吟了片刻,才道:“淮應道,具體情形如何?”

施世綸垂頭答道:“因七府縣被淹,致使地方米價高昂,及至平日數百倍,百姓除豪富之族外,皆生計困難,道府縣施粥月餘,已無餘糧,不得不截流漕糧已解困境。”

“可曾報於江蘇巡撫宋犖、兩江總督張鵬翮?”胤禛復又問道。

“職道已報了上去,只是撫臺、制臺趕着迎駕,早早都去了蘇州。”施世綸猶豫了一下,回道。

胤禛頷首道:“這就是了。雖說你臨機而斷也算妥當,卻並不合規矩,這麼大的事理應請旨纔是。”

回頭看了一眼胤禩,停頓了一刻,胤禛又對着胤祥、胤禎道:“十三弟、十四弟,約摸要辛苦你們一次,去皇阿瑪那裡求下旨意來。”順手把施世綸帶來的布包也塞給了胤祥,道:“把這個也帶上。記得呈給皇阿瑪御覽。”

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78章 問鼎(二)第117章 家宴(五)第223章 渾水(四)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28章 萬壽(五)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43章 麻煩(三)第176章 南巡(七)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9章 圍獵(三)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60章 河務(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77章 南巡(八)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1 誕生第24章 兄弟(二)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85章 問鼎(九)第327章 萬壽(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27章 萬壽(四)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1章 八阿哥(二)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78章 問鼎(二)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06章 嫌隙(一)3 南書房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20章 混水(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57章 洗三(二)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250章 議儲(三)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8章 圍獵(二)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70章 從軍(一)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8章 傷逝(二)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17章 家宴(五)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87章 懲戒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213章 驚變(九)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10章 驚變(六)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85章 問鼎(九)第390章 問鼎(十四)5 諍臣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08章 嫌隙(三)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65章 何去何從(六)
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78章 問鼎(二)第117章 家宴(五)第223章 渾水(四)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28章 萬壽(五)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43章 麻煩(三)第176章 南巡(七)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9章 圍獵(三)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60章 河務(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77章 南巡(八)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1 誕生第24章 兄弟(二)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85章 問鼎(九)第327章 萬壽(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27章 萬壽(四)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1章 八阿哥(二)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78章 問鼎(二)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06章 嫌隙(一)3 南書房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20章 混水(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57章 洗三(二)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250章 議儲(三)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8章 圍獵(二)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70章 從軍(一)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8章 傷逝(二)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17章 家宴(五)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87章 懲戒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213章 驚變(九)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10章 驚變(六)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85章 問鼎(九)第390章 問鼎(十四)5 諍臣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08章 嫌隙(三)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65章 何去何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