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

管家望着胤禛,一面點頭,一面泣聲道:“四爺明鑑,我家老爺去年三月初被縣老爺召去,說是衙中有位貴客得了急病,老爺於是就緊着去給瞧了病。沒成想,過了幾天,老爺突然被縣衙捉了去,說是那客人吃了老爺的藥,竟是一病不起,斷送了性命,還愣說我家老爺方子上有兩味虎狼之藥,冤枉老爺是庸醫害人,於是堂上就用了杖刑,家裡去保,纔算沒有收入大牢。老爺迴轉家中,先時看着還好,不兩天就口吐鮮血過去了,這才知道,原來,那班黑心的衙役杖刑之時,用了陰勁兒,老爺的內臟都傷了。臨去之時,我家老爺說,他的方子之上,並無那兩味藥,必是有人存心陷害。所以,我家老爺讓小的帶着小少爺,拿了四爺賞的物件來京裡鳴冤。老爺過世以後,縣裡又來人,說是人死帳不滅,老爺的藥吃死了人,苦主一定要索賠,硬生生把家裡的田產奪去了大半。四爺,您可要爲我家老爺做主啊!”

胤禛乍聞李崟仙逝,心情自然亦是十分沉重,只是頭緒繁雜,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沉思片刻,先伸手扶起了管家和李家的少公子,道:“李崟確是我舊識。聽你們剛纔所言,中間似有些蹊蹺。只是案發至此,已有一年餘,且徐州情形,我須先做些查訪才能定奪。不如這樣,我讓府裡的奴才準備兩間房,你們便先住下。詳細情形,你再好生說與我聽。若是真有冤情,我一定爲李先生叨噔清楚。你家少公子既是故人之後,看着年紀,應該已經開蒙了,不知他是要讀書取士還是承父業學醫?若是不介意,我請我的門人戴鐸教授於他,也不至於虛度了光陰。”

管家原本怕胤禛貴人多忘事,或者根本就不肯出手,此時見胤禛滿口應承,不免感激涕零,復又跪地叩倒,道:“四爺大恩,小的李明順替太太和小少爺給四爺磕頭了。”

胤禛虛扶了一下,道:“不必多禮,這本就是應有之義。李先生數年前曾救皇上於危難,算下來,與我愛新覺羅一族有恩。”胤禛又頓了一下,道:“我府上規矩大些,往來的人等也眼雜,我雖不在乎,旁的人卻未必見容。對外便只說是府上的故舊,來京辦事即可。我只稱你的本名,這位小公子卻不知如何稱呼?”

李明順恭謹地回道:“小的遵命。我家小少爺單名一個衛字。”

“李衛?”胤禛低呼一聲,彷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問道:“哪個‘衛’字?”

李明順有些訝異,李衛的名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哪值得四阿哥如此慎重,便道:“就是‘護衛’的‘衛’。不怕四阿哥取笑,我家公子自幼抓週的時候,就抓了一柄小刀。從來不喜詩文,更與醫道無緣。我家老爺爲此還甚爲遺憾。後來請了徐州張鐵口算命,說小公子命中極貴,有將相之緣,乃真龍護衛,老爺這纔給取了這個大號。”說完之後,才意識到自己怕是犯了忌諱,不由有些驚惶。

胤禛微微一笑,道:“原來如此,若是以後李衛真有才學,皇上必有重用。不過,說這話是得小心些,京中不比外頭。”

言罷,轉向李衛,溫言道:“李衛,以後便跟了四爺,如何?”

李衛稚嫩的臉上一直都帶着些冷色,此刻見胤禛發問,竟一點也不畏懼,道:“爲啥要跟着你?我要給我爹報仇!”

胤禛不以爲意,道:“若是你爹的案子有屈,爺替你爹翻案,讓那些冤枉你爹的人陪葬,可好?”

李衛看着胤禛,伸出手來,道:“好!咱們打勾勾,你替我給我爹報仇,我就跟着你!”

胤禛鄭重地點了點頭,一大一小兩隻手緊緊地勾在了一起。

安頓好了李明順和李衛,胤禛便找來了已然升任監察道的戴鐸前來商議。戴鐸這些年算是晉升有道,雖然胤禛沒有爲他謀求過什麼,但是吏部怎能沒有點眼色,因而兩次京查都在卓越。所以戴鐸由六品的戶部主事直接放正五品同知,跳過從五品一級,兩年之後,又調回了京城到都察院任職,從四品的督察御史,又升一級。按照官場的循例,只有不犯錯,幾年之後放出去就是實授的四品道臺。若是走科考做清流,十年能熬一個從五品都算是不錯的了。

而自從裕親王和恭親王因烏蘭布通一戰受責,各自都被奪了數個佐領之後,康熙便把原在福全治下的正白旗三佐領封了胤禛。胤禛建府,身在漢軍正白旗下的戴鐸便自然而然成了胤禛的門人。

此刻雖然胤禛仍然尊戴鐸一聲先生,戴鐸卻不敢怠慢,連忙道:“戴鐸給四爺請安。”胤禛無奈地搖搖頭,道:“戴先生,怎麼又故態重萌?此乃書房,私密之地,只你我兩人,虛禮無益。胤禛在這世上,就只你一人,即師且友,也只有在此刻,我才能稍稍輕鬆一些。”

戴鐸笑道:“四爺,這個安倒不是戴鐸爲自己請的,卻是戴鐸爲年羹堯所請。”

“嗯?此話怎講?”胤禛不解。

戴鐸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一邊遞給胤禛,一邊道:“剛剛接到亮工的來信,說是不日即將從山西北歸,今年亮工要入秋闈一搏,趕着早些來,既可以拜見四爺,又能和一班同年論文破題。信中囑咐我先給四爺請個安,他自己要好好置辦幾樣拿得出手的禮物。”

胤禛接過信,略略讀了幾行,便也笑了:“亮工今年正弱冠之齡吧,怎麼字裡行間老氣橫秋的?我難不成還在乎他的這點孝敬?堂堂正正的躍龍門,登皇榜,好好爲皇上辦差纔是正經。他父親年遐齡放了山西的鹽道,雖是個肥差,卻更要當心,多少人都看着呢,眼紅的,想使絆子的可不少。擔這個職分,一定要爲老百姓辦實事,清廉爲上。真的缺銀子,就和我說,甭從百姓身上撈。”

戴鐸點了點頭,心道:四爺還說年羹堯老氣橫秋,他自己今年不過十七歲出頭,說出的這番話可像是少年口風?

胤禛又道:“此番請你來,是有件麻煩事要你一同參詳。”然後,便將李崟之事略略說了一遍。

戴鐸一面聽,一面緩緩在房中踱步,忽然,停下道:“四爺,恐怕這事比四爺想的更燙手。”

胤禛突然覺得身上一股沒來由的燥熱,道:“唔。我琢磨着是透着股邪性兒,但又想不出所以然。你細說說看。”

戴鐸湊近道:“四爺,您想,李崟既然醫術精通,開方之時,必會斟酌再三,怎麼會不顧脈象,善加虎狼之藥?李崟得皇上賞金而還,坊間豈能不知。尋常官吏人等,誰敢找他的晦氣?更不必說,李崟曾有官身,如何就敢刑求,而且還下此重手?依戴鐸所見,此事之中,必有內情。縣衙之中,好似根本就是要索李崟之命!”

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70章 從軍(一)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26章 渾水(七)第250章 議儲(三)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249章 議儲(二)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72章 從軍(三)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53章 議儲(六)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11章 驚變(七)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250章 議儲(三)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46章 麻煩(六)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85章 問鼎(九)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61章 河務(四)7 成長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210章 驚變(六)14 家祭一第29章 傷逝(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6 反思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50章 議儲(三)第106章 嫌隙(一)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16章 家宴(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56章 洗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20章 圍獵(四)第23章 兄弟(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50章 議儲(三)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06章 驚變(二)6 反思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70章 南巡(一)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69章 封爵(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72章 從軍(三)第327章 萬壽(四)
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70章 從軍(一)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26章 渾水(七)第250章 議儲(三)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249章 議儲(二)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72章 從軍(三)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53章 議儲(六)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11章 驚變(七)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250章 議儲(三)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46章 麻煩(六)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85章 問鼎(九)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61章 河務(四)7 成長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210章 驚變(六)14 家祭一第29章 傷逝(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6 反思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50章 議儲(三)第106章 嫌隙(一)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16章 家宴(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56章 洗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20章 圍獵(四)第23章 兄弟(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50章 議儲(三)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06章 驚變(二)6 反思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70章 南巡(一)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69章 封爵(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72章 從軍(三)第327章 萬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