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

康熙五十一年仲夏五月,離康熙奉太后出巡塞上已過了一月有餘,留京的年長阿哥只剩了胤祉、胤禛,胤祉是自請不去的,頂着個留京的名頭,一猛子紮在熙春園裡不肯出來,胤禛這裡確實實被諸多庶務圍了個嚴實,樁樁件件都一如預料般的繁難,夙夜匪懈仍不得喘息。果如前時康熙所說,胤禛此去審案,他和雅爾江阿都只是個掌纛的看熱鬧的,主審溫達也只打邊鼓看着輕重,大理寺的張志棟也在月前升任了刑部右侍郎,這一下只剩了個都察院的趙申喬受命問案。除了照例審出齊世武等結黨會飲,是得太子言語銀錢買囑而行保奏,又依着聖意,刑部藉着戶部沈天生、伊爾賽貪墨一案,將罪名毫無意外的扣在了齊世武等人的身上,最後交內閣議覆下來,原任刑部尚書齊世武受賄銀三千兩、原任步軍統領託合齊受賄銀二千四百兩、原任兵部尚書耿額受賄銀一千兩,此三人議絞,其餘涉案衆人,如穆和倫、噶敏圖等,各論革職降調不一。

然而齊世武的案子方議了個大致章程,又碰上宜思恭叩閽,告噶禮向其需索銀兩,以致任內虧空,刑部接了案子不敢直接審,只好報了行在,然胤禛深知,宜思恭這一來,定會讓已是沸油一鍋的兩江案,更如滴水般乍起驚雷。

這一日,胤禛應了文覺之約,在暮色盡籠皇城之前,打刑部出來同寶柱兩個打馬回府,一路上緩緩而行,寶柱墜後了半個馬身,同胤禛道,“四爺,奴才聽說,新任四川提督選的是宣化總兵康泰?”胤禛‘嗯’了一聲,看向寶柱,不由調侃道,“我知道這事兒。怎麼,你動心了?要不要爺去……”

寶柱一聽胤禛話風,連忙擺手辭道,“主子別。奴才哪有這個心思,奴才是想,亮工若在川省如魚得水,四爺這裡不也得一分護持之力麼?先頭的嶽提督,不是同亮工處的極好麼,就不知這個新去的是如何脾性了。”提起嶽昇龍,便又勾起胤禛的諸多不滿,之前就在年氏處發作過一回,也讓年氏去信勸他,如今再看他,竟是丁點未曾收斂:仗着而立之年就任封疆,同儕之間備顯殊榮駢蕃,便不免在外行事張致狂妄,與總督殷泰屢生齟齬不算,如今更自作主張的上摺子,要代償岳氏任內虧空,大小方面都要伸手。這樁樁件件事,皆是自作主張,一件也不見請示,顯見着將自己的告誡只作了耳旁風。

胤禛氣悶,側身看了眼寶柱,丟下一句不置可否的話,“隨他去,能顧好眼前的便不錯了,多管閒事的事還是少幹爲妙。”寶柱分明沒有聽出來,還當是在說自己,只是挽着馬繮尷尬一笑,道,“就奴才肚子裡這點草料,哪比的上亮工大才,想當年亮工在京,連皇上都屢屢褒獎,奴才這樣的要是放了外任,還不全抖漏出來了?奴才不求別個,只盼能隨着四爺,鞍前馬後的報效便知足了。”

胤禛聞言心頭一暖,也不欲再做分解,只是點點頭,在寶柱肩上拍了拍,便又策馬前行。行止間,胤禛不由想起康熙北巡之前,召自己入覲時的情形。康熙原對年羹堯、殷泰不睦之事頗有憂慮,恐放任之要效兩江之變,些許話聽着,胤禛真有些惶恐,眼下巨浪一樣的時情,別人他管不着,可年羹堯在川省的作爲,分明一個頂風而上,即便年羹堯自己不在意,可他又怎能不顧忌一些輿情。這些話他雖與年氏說過,此時卻不能剖露與寶柱聽。與折上知曉了嶽昇龍事,他立時便寄信申斥年羹堯。只他當時並看不準皇父的心意,爲着年氏出自自家門下,自然也只有揮淚斬馬謖,先貶他幾句,再尋着機會爲他緩頰,孰料一句“年羹堯不遵上憲”的話堪堪出口,康熙便毫無慍怒地緊着一句“這是率性使然”爲之開解,更讓令驚異的是,年羹堯爲嶽昇龍賠補任內虧空,連帶着嶽昇龍因病致仕的事,竟是先請旨過了的,康熙對年羹堯的寵溺驕縱,讓他愈發覺得聖心莫測,更不知這於年羹堯而言,究竟是福是禍。況在其時,正是張鵬翮對兩江措置失利的時候,兩廂相較,無他,只能更證出年羹堯的聖眷來。

至於張鵬翮,也是讓胤禛多有嘆息。自本年二月起,左必蕃、趙晉的科案尚未審明詳細,由此發端的督撫之爭卻愈演愈烈,以致於水火不容之境——張伯行與噶禮互相揭參,噶禮爲張伯行所誣,稱其貪賄銀達五十萬兩,噶禮又挾憤參劾張伯行各款舊案,康熙調解不成便將二人各都革職待勘,孰料經此一來,二人朋黨之間各爲保留之意,援結張討更甚,先有縉紳兵民,罷市攔門挽留噶禮,後又有地方公祖並學子,紛紛投遞呈帖爲張伯行鳴不平,至此兩江一片亂象。

康熙原期於督撫二人的保全之意,才令張鵬翮作速審結,往福建料理海賊一案。豈知張鵬翮得旨嚴審具奏,爲着牽涉甚巨,不敢詳審:一面是噶禮舊案在錄,又有葉九思、樑世勳等與之的瓜葛不清;另一面是張伯行、陳鵬年與其有師生保薦之誼,其子張茂成又爲噶禮屬官轄制。故此案遷延日久,張鵬翮爲避諱己嫌,最後議了個噶禮降級留任、張伯行革職問徒,一併將數案潦草了局。兩江衆官謂該處置降革不一,不能服衆,總漕赫壽亦勸其再加研審,務得實供,張鵬翮不允,待浙江巡撫王度昭署理江蘇印務後,便徑直往福建審事,再不管洶洶議論。

此番張鵬翮在兩江大失人心,正毅之名盡毀,這些事體俱報刑部,胤禛亦覺張鵬翮此事措置的萬分失當,內中因由卻不得而知,惟其能得證的,便是輾轉自戴鐸處得知,此番連着曹寅,在私下也對張鵬翮多有憤懣慍怒之語。然這卻不是關鍵,令胤禛最覺奇怪的,還是康熙的態度,此前分明護着噶禮,而今卻似乎開始轉向護着張伯行了……

就在胤禛一行,緩緩到達王府門口之際,身後一陣馬蹄聲響,胤禛皺眉回頭一看,見是御前侍衛的服色,急忙勒繮,翻身下馬,恰那侍衛已至跟前打下千去,從他手中接過奏摺匣子,看胤禛猛一陣心驚,這是康熙批覆宜思恭叩閽的硃筆上諭,上諭中非但痛罵張鵬翮、赫壽昏聵草率,掩飾瞻徇,爲兩面做調停之議,還一意要穆和倫(時任戶部尚書)、張廷樞(時任工部尚書)帶滿漢官再往兩江徹底審明,看意思,分明是要再定噶禮的罪。胤禛想及數月以前,張鵬翮初到兩江,太子屢屢在御前爲噶禮討巧,再觀皇父這前後突變的態度,莫非又是因了太子的緣故不成?

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22章 渾水(三)第212章 驚變(八)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82章 問鼎(六)第42章 麻煩(二)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27章 渾水(八)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158章 河務(一)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29章 萬壽(六)第113章 家宴(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68章 封爵(一)15 家祭二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14 家祭一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113章 家宴(一)第251章 議儲(四)第20章 圍獵(四)9 喜訊一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17章 家宴(五)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23章 渾水(四)第20章 圍獵(四)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115章 家宴(三)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26章 萬壽(三)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71章 南巡(二)第325章 萬壽(二)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255章 議儲(七)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87章 懲戒第82章 出征(五)第115章 家宴(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4章 兄弟(二)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9 喜訊一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71章 南巡(二)第84章 出征(七)14 家祭一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9章 圍獵(三)第111章 嫌隙(六)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15章 家宴(三)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74章 從軍(五)
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22章 渾水(三)第212章 驚變(八)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82章 問鼎(六)第42章 麻煩(二)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27章 渾水(八)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158章 河務(一)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29章 萬壽(六)第113章 家宴(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68章 封爵(一)15 家祭二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14 家祭一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113章 家宴(一)第251章 議儲(四)第20章 圍獵(四)9 喜訊一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17章 家宴(五)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23章 渾水(四)第20章 圍獵(四)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115章 家宴(三)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26章 萬壽(三)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71章 南巡(二)第325章 萬壽(二)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255章 議儲(七)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87章 懲戒第82章 出征(五)第115章 家宴(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24章 兄弟(二)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9 喜訊一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71章 南巡(二)第84章 出征(七)14 家祭一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9章 圍獵(三)第111章 嫌隙(六)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15章 家宴(三)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74章 從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