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

康熙四十八年臘月十七日,欽差審事尚書張鵬翮、內閣學士噶敏圖一行抵達兩江,船泊鎮江碼頭。碼頭上俱都已灑掃整肅,備着一列雁翅排開的全副欽差儀仗,以兩江總督噶禮、江蘇巡撫張伯行爲首,早早率江蘇闔省州縣以上文武官員齊集,迎於江岸。江南的冬日可不比江北,便是再冷也是乾脆爽利,這裡教昨日後半夜的一場悽風冷雨飄打下來,道上的碎冰碴子猶在,踩着厚底朝靴接盡地氣兒不算,如今一個個的又得站班列候,盡領江風盪滌意味,那溼冷的寒氣就跟活脫脫冒冰水兒似的,吹在補服上是沁得骨頭生疼。

今上南巡已屆六次,天子巡狩,歷來就多有殊恩於江蘇的,單是最後頭站着些個知縣、守備裡頭,也大有趕着康熙四十六年恭逢盛事的官員,如今見了這般儀仗,自是不覺什麼,只是自己隨了跟督府兵衛似的站着,周身上下凍的難受,就不禁腹誹起來:或有覺着噶制臺怕不是心虛的緊,不然也忒在意這位了一些兒;或也有覺得能令其如此待見的欽差,定非尋常,還不知這位尚書張大人是怎麼個剛厲嚴肅的角兒,此番攜聖命而來督查兩江,怕不得再有多少紅藍頂子落馬。

噶禮如此做派,張鵬翮在船內早有隨行的侍衛打過前站稟報回來,確令他有些意料之外,不免心中犯了疑。初下得船來,張鵬翮紅頂暖帽,一身的鑲貂仙鶴補服頗彰氣度,腳步一頓,當即便見噶禮等齊刷刷打袖跪地,北向望闕叩首,山呼道:“奴才(臣)等,恭請聖安。”

“聖躬安。”張鵬翮與噶敏圖一道背南而立,並受了江蘇衆官員的禮,而後目光居高臨下地一徑掃過衆人,待禮畢後,方一臉矜嚴肅容的朗聲宣諭道:“朕聞江南盜案有八百餘起。著將朕旨轉諭江南總督、巡撫,從速審完此八百餘案。人命關係重大,總之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凡爲督撫者,俱當體此語以行事。”

“皇上好生殊恩與天地齊,奴才等謹遵聖訓。”噶禮跪前一步,又是恭敬三叩首。張鵬翮這方扶了噶禮起身,又虛扶了一把其身旁的張伯行,“噶制臺請起,列位請起。”復同噶敏圖相顧一眼,朝二人笑道,“呵呵,今日這樣的禮敬周全,噶制臺、張中丞太與鵬翮情面了,不敢當啊。”“誒,這是說哪裡話?張大人如今是再勘故郡,我等生怕盡不到地主之誼怠慢了,更別說運青如今欽差巡駕,這話我哪裡當的起?哈哈,來來來,請……”一來一去,前邊張鵬翮同噶禮一陣說笑,後頭噶敏圖自也尋了張伯行說話。四人親近熱絡的出了碼頭,上了各自車駕,一衆官員中,自有官署在南京的隨行出城,餘者皆各回公署,午後方纔散了去。

進了南京城,張鵬翮並未立就欽差行轅,而是徑直隨噶禮去了兩江總督府。總督府中門大開,連着幾聲炮響過後,將張鵬翮迎進了大門。總督府是四合的格局,從中路而行,過照壁、轅門、廣場、儀門,便是督署大堂,抱廈五間面闊七間的規制,灰瓦硬山頂單層雙檐,很是恢宏。讓了張鵬翮坐於上首,奉茶寒暄畢,噶禮自袖中抽出一卷紙來,邊打開邊道:“晨間在碼頭上,我等恭聆聖訓,這個江寧盜匪一案上,我必儘速拿獲。呵呵,再不然,一個瀆職的處分是跑不了的了。只運青此來,皇上可在宜思恭貪墨一案上,有所訓諭?”

鋪着紅底福紋氈毯的廳中暖煦非常,與外間氣候大不同,坐在椅上的張鵬翮將頭頂暖帽取下,擱在手邊,擡手一讓噶敏圖,和聲笑道,“這倒不曾有,皇上旨意,我與敏圖原就是督辦而來,總是查了再講,再有便是河工上的巡防查勘,並未有單獨旨意。倒是制臺這裡題參在先,又照遵旨意先行查覈,如今可有什麼眉目了?”

噶禮這廂只是搖頭笑笑,起身把方纔那捲紙遞予張鵬翮,回了座上,不緊不慢道:“哦,這些我都已具摺奏了皇上知道。宜思恭任內,江蘇藩庫錢糧共虧空四十六萬一千兩有零,這是已查實了的,至於藩庫、糧道、河工上頭的出入明細,也不急在今日這一時,容後我再找人細細緩緩地同你回就是。”欽差奉旨查案,照規矩原就是督責地方查清因由,報明詳細,再行奏聞天聽,擬議處置。現如今竟是總督直將兩江情形上奏,事先更無知會,倒將正經欽差撇在一旁,落了個乾淨,縱然噶禮同康熙再親厚,這也分明是逾矩越權的事,更別說張鵬翮此次南來,領着審事尚書的銜,專爲辦理此事,如此一來,縱然不下十分顏面也有九分,面上是無論如何也不好看的。留意着見張鵬翮眉頭略皺了皺,噶禮又端起茶來,打了個哈哈,道,“說到此處,或還有些不便講明之處,倒與運青有些關礙……我是個明快人,不揣冒昧,這裡若說些事故,合着也只是同你二位商議的意思,並無別個。喏,趕巧孝先也在,就與我做個見證——”

“啊,好……”張伯行陪在下首側座上,這場合上自不會主動開言,不妨噶禮一時點了自己的名出來,只得應喏一聲便靜觀其變了。噶禮這麼大剌剌的將欽差包攬進去,也未免太過張致,他究竟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果不其然,先時還可,待到此話一出,就連噶敏圖也擱了茶盞,顏色爲之一變,複雜地望一眼側旁之人,張鵬翮總是宦海沉浮多年之人,並不在意噶禮這般矜伐託大,當即端然一撩茶蓋,不過淡淡一句,“噶制臺此話怎講?”

“數日前,總督衙門與江蘇布政使司衙門的移文,陳鵬年無故不奉憲令,又無稟帖說明因由,後我這才接了淮安驛的牒呈,算日子,應是恰逢運青駐蹕淮安的時候,不知可見着這位陳藩臺沒有?”噶禮謙敬的口氣,但分明透一股子咄咄逼人的味道來。

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82章 出征(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08章 驚變(四)第78章 出征(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23章 渾水(四)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75章 南巡(六)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75章 從軍(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77章 從軍(八)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324章 萬壽(一)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25章 萬壽(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6章 驚變(二)第74章 從軍(五)第156章 洗三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84章 問鼎(八)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9 喜訊一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0章 圍獵(四)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17章 圍獵(一)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07章 驚變(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84章 出征(七)第251章 議儲(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09章 嫌隙(四)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76章 從軍(七)第81章 出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257章 議儲(九)第177章 南巡(八)第384章 問鼎(八)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44章 麻煩(四)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377章 問鼎(一)第45章 麻煩(五)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
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82章 出征(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08章 驚變(四)第78章 出征(一)第381章 問鼎(五)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23章 渾水(四)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75章 南巡(六)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75章 從軍(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77章 從軍(八)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324章 萬壽(一)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25章 萬壽(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6章 驚變(二)第74章 從軍(五)第156章 洗三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84章 問鼎(八)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9 喜訊一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0章 圍獵(四)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17章 圍獵(一)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07章 驚變(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84章 出征(七)第251章 議儲(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09章 嫌隙(四)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76章 從軍(七)第81章 出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257章 議儲(九)第177章 南巡(八)第384章 問鼎(八)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44章 麻煩(四)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377章 問鼎(一)第45章 麻煩(五)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