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問鼎(十一)

這些時日康熙的‘好好歹歹’,胤禟還真如前所約,幾次遣親信家人快馬傳往甘州,將宮裡宮外的情形細細寫了寄信與胤禎。胤禎初幾日裡還懸着一口氣,待到這刻看罷姚子孝帶來的康熙已見大安的消息時,已是長長地吁了出來,當下賞了他銀子,便自個兒往後頭幕府裡來。剛走到門口,就聽得裡頭宗札布和查克旦兩人爭論不休,“十四爺這次回來,倒真不如留京的好。如今外頭說是十四爺怎麼樣的兵權在握,可你我心知肚明,不說遠的富寧安,就眼前的延信、年羹堯兩個,哪一個不是牢牢幾省的軍政大權,沒有皇上旨意,又有哪一個是能支使的動的?”說這話兒的,是查克旦,原是滿洲鑲藍旗的副都統,與原是安王府長史的宗札布一道隨了胤禎往軍前,起初胤禩念着舊情,還囑了胤禎對他二人多加照看,又哪知道這一來二去,此二人早已成了胤禎的心腹,如今這一應籌謀之事,胤禎皆是找了他二人在一處商議。“那是皇上在日,皇上若不在了,十四爺這欽命撫遠大將軍王,還號令不得他們麼?”顯然他這話宗札布並不贊同,又再壓着他的聲兒道,“再說,十四爺如何不想留京,偏只皇上不準罷了,我看這也是對十四爺的冀望,便是九爺那句話,‘立得大功,早正儲位’。你想,前時爲了要回京面奏的事,皇上都再三不準,後來不過是咱們要與人說的好聽,方說是皇上急召——”宗札布還未說的盡意,查克旦又是急急打斷了他,“眼下都轄制不得那三路人馬,倒要如何建功去?難不成這‘建功’就是空等着最後剿滅了策妄,再教咱們十四爺一總兒領銜報捷?”

裡頭愈發吵得不可開交,胤禎在外頭也聽得愈發不耐,‘哐當’一腳踹了門進去,唬得他二人打炕上慌忙站起,乍着手腳就要同胤禎請安,胤禎只冷哼着一聲道,“怎麼着,我這兒廟小,嫌委屈着二位了?”這話只衝着查克旦說,一時間二人卻都是冷汗掛了下來,躬身訕訕道,“奴才不敢!”查克旦更是懇切道,“十四爺待奴才之恩甚厚,粉身碎骨也不能報,奴才豈敢生這樣的心思,只是爲十四爺想,若能領兵上得戰陣,將來說出去也是好的——”胤禎一揮手,不耐打斷道,“爺知道你是什麼意思,是要爺去同皇上要這西北的兵權可對?”胤禎的手猛地一拍案面,“這不是作死麼!看着是聰明瞭,你只問問你自個兒,可有一分的腦子麼?前頭除了親征的時候大阿哥直領過兵,你見哪個阿哥真正掌過兵權的,就連廢太子也不曾,爺以往能與延信管着糧草,眼下再催督着年羹堯,便已是儘夠了,還要怎麼樣的貪心不足?”說着,看了這會子已是畏縮下去的查克旦,又指了宗札布揶揄道,“本朝裡領兵的親王裡,他們家安王算是頭一份兒了罷,如今可又怎麼樣了?”

“奴才該死!奴才險些給十四爺添禍了……”查克旦當即請了最就欲跪,胤禎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罷了。”一時惦着來意,胤禎心氣也是稍平,“九哥有消息來,說是皇阿瑪已然病癒,如今還預備着往南苑去,教我寬心。我原來真是憂心的日夜不寧,生怕有個好歹,如今看來,倒也敢鬆口氣了。”邊說着,又打袖裡抽出份奏摺,擱在桌面上,指了它對二人道,“哦,我方纔着人照我的意思擬了份摺子,給你們先瞧瞧。”查克旦就近翻了摺子,只看了一眼,面上便已露出喜色來,忙又將摺子遞給了宗札布,對胤禎道,“十四爺這回京的意思請的好,時候也趕的巧,只是……奴才怕皇上那裡未必能允。”胤禎略皺了眉頭,頷首應道,“我也是擔心這個,所以才找你二人問計。”

宗札布接過奏摺,只見上頭寫着:‘臣胤禎謹奏,爲虔懇聖恩俯鑑悃忱事。明歲三月十八日恭遇皇父七旬萬壽聖誕,惟我皇父功隆德聖超軼千古,四海胥慶,率土同歡。臣自康熙五十七年荷蒙天恩,畀以重任,四年以來不敢怠忽,兢兢竭力,以分皇父之勞,披瀝肺肝,以報高厚之恩。自臣入京陛見回返西寧,暌隔半載,未得覲見天顏,雖天語殷殷,未覺稍離,然臣之孺慕之思日殷,瞻依之情日篤。恰明春適逢皇考七旬大慶,惟思皇父六旬萬壽,臣與諸兄弟圍膝承歡隨侍忭舞,今身在千里,亦盼恭逢其盛,仰瞻慈顏,盡孝於聖前。皇父愛臣甚深,知臣甚切,此數月間,臣定當將一應事宜漸次料理妥當,不致有誤,待諸事皆定,臣自可回京同諸兄弟隨便慶賀。伏乞皇父俞允,臣微忱曷勝寸結激切待命之至,爲此謹奏。’一時聽了查克旦的話,略一沉吟,便道,“奴才記十四爺不妨先去信與德娘娘說說,請她在皇上跟前說說,奴才若是記得不錯,德娘娘千秋只在皇上萬壽前一日,定然希望十四爺到時回京的……”

胤禎也是極有慧根之人,自得了宗札布的計策,當下便命人去備了幾件貴重玉器和稀罕物什,着齎折家人一併帶了回京,德妃見着胤禎那番情辭切切的寄信,更是心酸不已,轉頭便要去尋康熙討下這個情兒來。其時正是十月下旬,康熙因了此間病癒頗是歡欣,執意要往南苑行圍,諸王大臣眼見皇帝精神上來,又特是執拗於此,亦是不敢多諫,是以除了胤禛受命辦理清查倉場一事之外,其餘皇子盡皆隨扈前往,康熙連日下來收穫頗豐,益發地是聖心大悅,胤祉、胤禟各懷心思,趁便一併領着幾個兄弟恭請預備來年萬壽慶典之事,康熙經此天倫之樂,自是無不歡欣,雖未就準了,第二日也還是有旨意催請哲布尊丹巴活佛明歲前來,以完當年他二人當年的共壽之約。也是正因了這般喜慶之事,於胤禎的奏請,康熙便趁興批了個‘知道了,來春再行奏請’,此折後發回胤禎看了,自是一番大喜,又在與胤禟的寄信中細細敘說了此事,待到胤禩知道,也只說是這回聖心已定在十四身上了。

過了幾日,康熙似有些勞累過度,每日坐不及兩個時辰便見了疲乏,間或又有心悸症狀,馬齊等固勸他迴鑾,康熙只是不允,待到了初七日,心悸之症像是更重了些,康熙這拗不過衆人,這方允從。是夜,康熙鑾駕自南苑回返暢春園,途中正遇着一場大雪,到得暢春園外已然是入夜了,康熙卻興致昂然不減,下得車駕來,仍是對魏珠念着白日裡圍場上的鼓角爭鳴之象,一面說着,一面信步就往雪裡去。風雖不大,卻也寒的刺骨,一時天上洋洋灑灑地又飄下鵝毛大雪來,在濃濃的夜幕中翻飛作舞,魏珠眼見着寒風將宮門外的松枝子吹得來回晃動,憂心不已,然再三勸了,皆勸不動他,一時無奈,只得忙回身往鑾駕內取了貂絨大氅,小跑着追了那明黃龍靴的足跡,一疊聲喚道,“萬歲爺,雪天風大,可得加件衣裳了呵——”

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90章 問鼎(十四)2 在禁苑的生活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77章 從軍(八)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115章 家宴(三)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3 南書房第107章 嫌隙(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24章 渾水(五)第378章 問鼎(二)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62章 河務(五)第251章 議儲(四)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80章 問鼎(四)第228章 渾水(九)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51章 議儲(四)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08章 驚變(四)第220章 混水(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30章 八阿哥(一)第22章 圍獵(六)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39章 渾水(二十)7 成長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17章 家宴(五)第82章 出征(五)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32章 八阿哥(四)第77章 從軍(八)第79章 出征(二)第42章 麻煩(二)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26章 渾水(七)第71章 從軍(二)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213章 驚變(九)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15 家祭二第22章 圍獵(六)第382章 問鼎(六)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85章 問鼎(九)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210章 驚變(六)第177章 南巡(八)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209章 驚變(五)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161章 河務(四)第159章 河務(二)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12章 驚變(八)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81章 出征(四)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8 裕親王2 在禁苑的生活第392章 問鼎(十六)27 傷逝一
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90章 問鼎(十四)2 在禁苑的生活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77章 從軍(八)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115章 家宴(三)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3 南書房第107章 嫌隙(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24章 渾水(五)第378章 問鼎(二)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62章 河務(五)第251章 議儲(四)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80章 問鼎(四)第228章 渾水(九)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51章 議儲(四)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08章 驚變(四)第220章 混水(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30章 八阿哥(一)第22章 圍獵(六)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39章 渾水(二十)7 成長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17章 家宴(五)第82章 出征(五)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32章 八阿哥(四)第77章 從軍(八)第79章 出征(二)第42章 麻煩(二)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26章 渾水(七)第71章 從軍(二)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213章 驚變(九)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15 家祭二第22章 圍獵(六)第382章 問鼎(六)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85章 問鼎(九)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210章 驚變(六)第177章 南巡(八)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209章 驚變(五)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161章 河務(四)第159章 河務(二)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12章 驚變(八)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81章 出征(四)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8 裕親王2 在禁苑的生活第392章 問鼎(十六)27 傷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