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

戴氏一案,年初雖已告結,卻仍還餘下了許多積務,胤禛領着這差使,依舊是來回在三法司公署間忙碌着。對於如今局面,他倒真是說不上來這算不算得上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原先料着就是繁難處,這一樁棘手案子毫無預兆地落在他身上,實是麻煩一件,可好歹卻是擋在了齊世武結黨會飲案的前面,如今六部九卿同審,反倒襯着他自個兒分外地清閒;可若說是福,那自然算不上,不說這裡頭的坑絆,單是揣摩聖心這一點,到如今回想起來,他還是時時夜裡不能成眠,哪裡瞧的出半點福分?算起來,他也不過抱着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的心思,勉勉強強辦得了這樁差使,可內裡,卻是沉重萬分。

這日又是沉暮,胤禛纔打刑部衙門出來,正要上轎,就見一個人灰頭土臉地滾了身後,就地一千,張口就道:“可找着主子了,主子大喜!”胤禛住了腳,皺着眉頭回身細一看,正是自家府上的蘇培盛,胤禛平日最要儀態整飭的一人,從來見不得這毛毛躁躁的德行,當下冷着臉斥道,“還沒有點規矩了!”

蘇培盛咋了咋舌,忙爬起來跪正了,恭敬叩頭道,“回主子,主子大喜。剛宮裡來傳旨,萬歲爺冊咱們家大格格爲郡君了,指婚納喇家的額駙。福晉叫奴才來尋主子回府,奴才去了大理寺衙門,才知道主子今兒轉腳到刑部來了……”一旁隨侍的寶柱聽了,也是喜不自勝,拱手賀道,“四爺大喜。”

“唔。”胤禛看了眼寶柱,點了點頭便挑開簾子進了大轎,面上並不見多少歡快。胤禛長女原是宋氏所出,未足月便夭折了,令他很是傷心了一陣子。一年之後,側福晉李氏便給他又添了一女,名喚珞蓉,極得胤禛與芸娘寵愛,因長女幼殤並未序齒,府裡便喚了這位爲大格格。如今他膝下雖有几子,卻僅有這一女,這回晉的自然也不是別人。按制,親王庶女封郡君,可胤禛爲着前時對福晉的許諾,更因着自家的愛女之心,怎麼也想尋個機會,在康熙面前替她求一份郡主的恩典,不想旨意下的這麼快,倒是令他有些始料未及。

寶柱看出些異樣,又不好問,只當他是忙了一天下來累着了,吩咐着起轎,便忙不迭地拽過蘇培盛,邊走邊問:“哎,怎麼不等四爺回府就宣旨了,長史傅大人讓的?”蘇培盛隨在轎邊,連忙擺手對寶柱道,“哪兒能啊?是顧公公親來傳的萬歲爺口諭,說是萬歲爺交待過,要是主子不在府上,就不必等,回頭讓主子直接見駕謝恩就是。傅大人叫人回過了福晉,才這麼着派奴才來的。”

正說着,胤禛跺了跺轎底,轎子一停,裡頭傳出一聲,“皇上回宮了?”蘇培盛這頭纔回完寶柱,忙地又住腳一躬,對着轎簾子恭敬回道,“回主子,似沒有,說是三王爺請萬歲爺駕幸園子,這會子還在呢,顧公公宣完旨意就趕過去了……”默了一陣,轎子又傳出半點沒喜興的一聲,“那就不回府了,先去誠王的園子謝恩。”外頭不知究裡的蘇培盛和和寶柱二人聽了,不由得面面相覷。

就這麼着,胤禛還未回府,就一路直奔胤祉的私園而來,甫到門上,早已有小太監將此事稟了顧問行。康熙此刻正攜着幾個近臣,由胤祉陪着在園中賞景兒,方進個小亭子坐了,就聽着顧問行跑了近前回這事兒,不由指了他一笑,“你不才說的王府裡頭沒見着人?這腿腳倒快。”

顧問行陪着笑退後半步,一躬無話,倒是胤祉頗有些不自在,半是爲真半是做戲地面兒上帶了句,“皇阿瑪,想是四弟在部裡得着信兒,就趕着謝恩來了。”康熙瞅着胤祉模樣,反倒更是笑了出聲,看了眼周遭的人,擺了擺手道,“你也甭這麼不樂意的,沒的叫別人看了說你小器。說起今兒,朕上你這園子來,除了他們幾個陪朕應景兒的,是連太子也沒帶,也不枉你三請四奏的了。”

胤祉躬身一笑,拱手回道,“皇阿瑪這話兒說的,兒臣無地自容了要,哪兒能啊,兒臣這就去迎。”話還沒說完,倒被康熙拉住了胳膊,“你迎個什麼,你是主,他是客,去去去,吩咐張羅你府上的席面是真,不然可委屈了他們這些跟着朕來的。”胤祉當即衝衆人環拱一圈,又朝康熙委屈道,“回皇阿瑪,都置備好了。兒子既做了東道,只有盡心款待的,萬一有個怠慢處,可還有臉再奏請皇阿瑪駕幸麼?”

康熙此來,本就有胤祉這裡一干翰林陪駕,故而身邊也只帶了溫達、李光地,並起居注官揆敘、張廷玉幾人陪駕,眼見當下這父子二人又是一番打趣兒言語,幾人聽了也是笑還一揖,稱謝連連。正在此間,胤禛已經繞林穿橋的疾步到了,利落請下安去,“請皇阿瑪聖安。”不待康熙叫起,就跟着雙腿跪下,正了身叩頭道,“爲臣女指婚事,謝皇阿瑪恩典,待聖駕回宮後,兒臣再攜福晉進宮謝恩。”

康熙也不理這一茬,只擺手叫免了,便指着胤禛與胤祉笑道,“你瞧瞧,才說起席面,就現來一個打秋風的,早不到晚不到的,趕着正當時,還打着個謝恩的幌子。”“啊?”胤禛經此,顯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腦袋,望望皇父,又看看兄長,雖不聞言語,卻也能見着邊上大臣並一衆伺候人等俱都是笑,也知是老爺子打趣自己,倒不好不合時宜的擺着正經面孔了,遂也躬了身湊趣兒道,“皇阿瑪明鑑,兒臣這會子來,是沒帶銀子來着……”一陣寂靜,跟着便隨了康熙一聲大笑出來,“哈哈哈哈,好麼,你們哥倆兒,可是商量好了逗朕的?”胤祉近前,望了胤禛一眼,也是躬身笑道,“兒子豈敢,皇阿瑪纔不責了兒子私意兒麼?趕巧四弟也來了,前頭預備好了,請皇阿瑪移駕。”

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42章 麻煩(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72章 從軍(三)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51章 議儲(四)第29章 傷逝(三)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77章 從軍(八)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56章 洗三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28章 萬壽(五)第326章 萬壽(三)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17章 家宴(五)第225章 渾水(六)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383章 問鼎(七)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257章 議儲(九)第212章 驚變(八)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256章 議儲(八)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9章 傷逝(三)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328章 萬壽(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113章 家宴(一)第80章 出征(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10 喜訊二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70章 南巡(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228章 渾水(九)第329章 萬壽(六)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213章 驚變(九)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7 成長第158章 河務(一)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79章 出征(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
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42章 麻煩(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72章 從軍(三)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51章 議儲(四)第29章 傷逝(三)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77章 從軍(八)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56章 洗三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28章 萬壽(五)第326章 萬壽(三)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17章 家宴(五)第225章 渾水(六)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383章 問鼎(七)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257章 議儲(九)第212章 驚變(八)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256章 議儲(八)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9章 傷逝(三)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328章 萬壽(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113章 家宴(一)第80章 出征(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10 喜訊二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70章 南巡(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228章 渾水(九)第329章 萬壽(六)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213章 驚變(九)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7 成長第158章 河務(一)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79章 出征(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