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

坐在二堂正當間的主位上,遠遠聽着前面衙役升堂前的動靜,胤禛的心裡一陣不舒坦。當真是越不想什麼便越來什麼,明明這差使本是點了胤祉的,卻被他推說古今圖書集成編纂綱目正在哏節上,最終康熙便指了自己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堂會審戴名世案。看了一眼一旁坐着似閉目養神一般的趙申喬,胤禛更是犯了膩味。原本趙申喬在朝堂之上還算有點賢直名聲,不料爲了兒子的一個魁首虛銜,文人相輕都不算,如今直接開演文人相污的戲碼了。見着時辰已到,與刑部尚書齊世武、大理寺漢卿張志棟略一點首,胤禛等幾人由着內裡魚貫而出,升刑部大堂落座。

雖然對這次的差事一萬個不情願,此刻差役既已喝了堂威,胤禛也只得正襟危坐,對着堂下跪定之人,一拍驚堂木:“戴名世,你可知罪!”其實,胤禛對這戴名世還是多少有些憐惜,畢竟之前年羹堯曾對他的才情讚不絕口,而今便有心點播他一二。照着胤禛所想,只若是戴名世對趙申喬所參之一二款略輕的罪過痛快寫了認罪摺子,未必見得就過不去這道坎。趙申喬趁當口送上一封參奏,無非在於他對康熙的帝王心術參透得深。江南科考大案一出,士子們鬧得太過,擡着孔聖人的像遊街的事情都做下了,譏諷考官受賄的抄片更是貼得京城比比皆是,簡直亂象叢生。朝廷從來就對江南文人心存忌憚,否則康熙也不會遣了曹寅等一干心腹久在江南經營。此番江南事起,有噶禮在一旁粉飾太平,康熙心內早已對這起子讀書人無事起浪之舉恚怒不已,便在此時以妄竊文名、恃才放蕩八字彈劾戴名世,不正送給了康熙一個借題發揮的出氣口?

已罷官待勘,目下只是穿了一身布衣的戴名世在堂下跪着,內裡仍秉着讀書人的那一股子氣性風骨,聞詢聲,不卑不亢道:“臣不知因何陷罪,王爺所問正是名世所惑。”胤禛被他一嗆,卻也不惱,只淡淡道:“妄竊文名、恃才放蕩這八個字,不算委屈你罷?”未想戴名世卻動了意氣,昂然道:“臣是讀書人,讀書但凡有的毛病,名世都有這不假,但若說是罪名,臣敢問王爺,罪自何來?”齊世武一旁聽不下去,喝道:“戴名世,你是待罪之人,刑部堂上哪由得你放肆!”趙申喬只是譏誚一笑,並不言語,似乎早便料知戴名世會有此一舉。

這一笑,卻正被胤禛瞧在眼內,於是似有深意看了一眼側席的趙申喬,又道:“你仗着自己會試折桂,殿試卻只得了榜眼,便與諸狂生妄議朝廷殿試取士之道,可有?”這一問,正觸戴名世心扉,他稍默一陣,望了眼上首的趙申喬,脣角微露幾許嘲諷,再開口時,已是又急又促:“朝廷開科取士,乃是爲着選賢任能以匡國家,便是考卷裡的時文一節亦是着天下士子策議朝政,臣確有與諸生議論弊政之說,但絕非爲一己之私,心懷怨懟。王爺豈可聽信什麼人的一家之言?!”胤禛聽他語鋒直指趙申喬,內裡雖是讚了他一句丈夫之氣,面上卻還是肅然,言語間也依然想再點撥他一番,便道:“堂下放肆!何來弊政之說,恩?殿試魁首之選,向來是皇上乾坤獨斷,也是你區區一介翰林議得的麼?”

戴名世一臉恬靜,直視堂上胤禛道:“臣向無有不恭之心。士子爲國朝根基,自當參議政事,正言直諫,近死辱而遠榮寵,此方真忠於君上。”胤禛見他便就一副軸樣兒,此刻認了死理油鹽不進,便蹙了眉頭,再欲開口,一旁趙申喬已緩緩道:“你方纔倒是說得義正詞嚴,只不知你效得是哪朝,忠得可是當今皇上?”胤禛聞他言中別有深意,不禁側目,緩聲道:“皇上着我三人審理此案,總憲不妨明言。”“是”趙申喬在座位上略一欠身,道:“本官且問你,你《南山集偶抄》中可有一篇《於餘生說》?”戴名世似有一瞬間遲疑,終還是冷哼了一聲算是默認。趙申喬見狀倒也不以爲意,又道:“若是本官沒有記錯,其中可有‘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閩越,永曆之帝西粵、帝滇黔,地方數千裡,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義’句子?”看着戴名世不由自主僵硬的面容,趙申喬不禁又露出之初那一絲譏誚:“你在文中提及‘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這存得是什麼心思?再有‘近日方寬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諱者萬端’你難道不是在影射當今?又如‘不久而已蕩爲清風’,這清風兩字何指?‘故家舊臣、遺民父老’‘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之句,你是哪朝的遺民父老,又要爲哪個孤忠效死!”趙申喬稍稍一頓,觀戴名世漸漸蒼白的面孔,臉上譏誚之色更濃,接着道:“你既如此留戀前明,如今又參與科舉,拿着本朝的俸祿,卻散佈此等狂悖大逆之言,這便是你的正言,便是你的遠榮寵,便是你的忠於君上不成?”這一席話說得甚爲誅心,也正是一舉擊在了戴名世的軟肋之上。戴名世半生蹉跎,而立之年尚可因“悠悠斯世,無可與語”,逢授知縣而不就,可到了知天命的歲數,終還是抵不住金榜題名之惑,點榜眼而授翰林,面上雖是光鮮,可心內深處卻始終覺得自己是貪圖富貴而至晚節不保,當下面色更是青紅相接,難堪之極。

及至此時,齊世武,張志棟也是面上沉了。之前兩人對《南山集》亦只是匆匆讀了一番,原不過以爲這是個狂生髮發牢騷而已,眼下趙申喬拋出的卻是形同悖逆的族誅大罪,憶及順治朝及本朝早年文字之事,牽涉之廣,量刑之重,怕是稍有不慎,主審也得吃掛落。此間衆人,雍親王是皇阿哥,自然不會因此得咎,趙申喬又是主訴,有功無過,自己二人可就難說了。

事到如今,連得胤禛也是暗自嘆了口氣,怕是他再想維護戴名世亦是不成,反是給自己招禍了,稍一思量,便道:“此事牽涉重大,本王着意隔日再審。”於幾人稍一眼神交會,一拍驚堂木,“退堂!”

第383章 問鼎(七)第257章 議儲(九)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2 在禁苑的生活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17章 家宴(五)第78章 出征(一)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10章 驚變(六)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10章 驚變(六)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45章 麻煩(五)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9 喜訊一9 喜訊一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207章 驚變(三)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08章 驚變(四)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70章 從軍(一)第255章 議儲(七)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50章 議儲(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60章 河務(三)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1章 圍獵(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14 家祭一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09章 嫌隙(四)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78章 南巡(九)第223章 渾水(四)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28章 渾水(九)第214章 驚變(十)26 兄弟三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171章 南巡(二)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
第383章 問鼎(七)第257章 議儲(九)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2 在禁苑的生活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17章 家宴(五)第78章 出征(一)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10章 驚變(六)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10章 驚變(六)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45章 麻煩(五)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9 喜訊一9 喜訊一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207章 驚變(三)第32章 八阿哥(四)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08章 驚變(四)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70章 從軍(一)第255章 議儲(七)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50章 議儲(三)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60章 河務(三)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1章 圍獵(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14 家祭一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09章 嫌隙(四)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78章 南巡(九)第223章 渾水(四)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28章 渾水(九)第214章 驚變(十)26 兄弟三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171章 南巡(二)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