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

看着胤禛多少有些錯愕的表情,戴鐸輕輕嘆了一口氣,道:“四爺,皇上的心思左不過就是八個字:護犢心切,帝王之道。”

胤禛略一沉思,便已明白了幾分,當下更覺不快,道:“看來只有京城的那位纔是真正得了聖心的,我不過就是陪襯而已。以前總有人說我得皇阿瑪眷顧甚隆,這可真真是冤枉。眼下大哥、三哥,五弟、七弟倒都在前營,我卻被遠遠遣了回來。你說,這算甚麼?”

戴鐸一笑,道:“四爺像是動了意氣?戴鐸原本以爲四爺對這些事一向淡泊的。”

胤禛的心被撩撥得更亂,語氣中便帶了些許不快,道:“怎麼?戴先生有甚麼見教?”

聽出胤禛的惱怒,戴鐸沉默了一刻,才道:“雖說戴某適才言語有些放浪,卻也是在提醒四爺。四爺您知道,太子儲位早定,皇上總要爲日後籌措一二。多幾個功高震主的皇子,豈不是置太子於火上?大阿哥自十二歲就在軍中,雖然屢有建樹,卻不通文事。雖擔着副帥、先鋒的職分,上面卻都是皇上的近支親王坐。以前能與太子分庭抗禮,不過是因爲倚仗明珠一黨作爲後盾而已。只不過,現時早已經時過境遷,大阿哥所倚仗之明珠,雖然還有着內大臣的名分,可看着樣子,早晚是個清退的結局。而所謂明黨,也早就隨着明珠的失寵而作鳥獸散。就算此次大阿哥拿了軍功,也不足爲太子患。三阿哥只是文人的坯子,讓他做做文章還可,管理政事卻不是他的長項。且三阿哥個性軟弱,也不會對太子造成威脅。五阿哥一向只通滿文、不懂漢學,只此一項,已經遠遠輸與太子,七阿哥身子骨又弱,這些阿哥都入不得皇上的法眼。可是四爺您不同。您自小由孝懿仁皇后撫養,單單身份已經貴重至極,四爺兩隨聖駕親政葛爾丹,軍功在身,再加上四爺隨侍皇上身邊參習政事,可謂文武雙xiu。最讓皇上放心不下的,還有四爺和佟家的關係。不知四爺有沒有想過,至多後年,皇上肯定會分封衆皇子,若是此次四爺得了大功勞,皇上怎麼安置您?”

胤禛苦笑道:“這話倒是奇了。我不過就是個貝子。值得費了這許多心思?再說,皇額娘早就有過囑託,於爵位一事,我本就沒放在心上。”

戴鐸此時加重了語氣,道:“四爺,皇上所思所想,與常人自然不同。皇上一向講得是賞罰分明,必要讓天下人心服口服。若只是因爲孝懿仁皇后一句話,便對四爺有功不賞,皇上的威嚴何在?百官知道此事的也會私下議論紛紛。莫不如此時便將四爺調回,既全了皇上對皇后的承諾,又能讓太子這邊對四爺放心。如此豈不是一舉兩得?”

胤禛無奈地點了點頭,道:“戴先生說得,胤禛明白。只是這最後一句,倒是有些思之不得。你說皇阿瑪此爲是讓太子對我放心,而不是讓皇阿瑪自己放心?”

戴鐸一笑,道:“方纔四爺是關己則亂,現在倒是回過了神。正是這個話兒。戴鐸方纔用了四個字:護犢心切。這既是指皇上愛護太子,也是指皇上憐愛四爺啊。四爺和太子相處十數年,自然比戴鐸瞭解太子多些。四爺以爲,太子其人如何?”

雖然胤禛始終以戴鐸爲臂助,卻從未於戴鐸談得那麼深,那麼透徹,這一次實在因爲胸中怨氣鬱結,才一時抑制不住,眼下倒有些後悔,訕訕道:“怎麼說我只是臣子,安守本分,一生再不濟總能做個安樂公。”

戴鐸又是一陣沉默,之後,什麼話都不說,只是鬆開馬轡,對胤禛深深一揖,轉頭便走。

胤禛有些急了,急追上去幾步,伸手攔住戴鐸,道:“先生何必如此?”

戴鐸面沉似水,道:“四爺既然信不過戴鐸,戴鐸自然也不能腆着臉再跟着四爺,四爺又何必強留?”

胤禛知戴鐸氣自己,便陪了笑臉道:“戴先生多心了。胤禛不過只是發了兩句牢騷。你也知道,雖然身爲皇子,表面光鮮的緊,可這內裡面,唉……。”臉上浮起一縷愁苦之色。

見胤禛如此,戴鐸倒也不好就這麼一走了之。半響,戴鐸才道:“四爺,戴鐸再勸四爺一句。四爺此次回京,還得打起精神,莫要讓皇上知道四爺心中不忿。也許皇上就是想看看,到底四爺如此用心盡力,是出於公心,還是帶着私意。”戴鐸此言諫議味道甚濃,若不是表明一心輔佐胤禛,也斷不會如此直白的說出來。

胤禛頓時心中一暖,道:“我明白先生的用心。方纔是我的不是,這裡給先生賠禮了。”言畢,便欲躬身一揖。慌得戴鐸急忙扶住胤禛,道:“四爺使不得!”

胤禛掙了一下,卻被戴鐸使力拉住,此刻只好苦笑,道:“我拗不過先生,待回京再擺席與先生賠禮罷了。”戴鐸這才鬆開了手。

此時,胤禛見戴鐸神色已霽,便問道:“先生迎出這麼遠,除了爲我釋疑,像是還有別的要緊事?”

戴鐸點了點頭,語氣有些沉重,道:“戴鐸是想讓四爺心中先有個底兒:太子留京主政期間,剛愎自用,大肆安插自己人,對於看不順眼的臣子,動輒罰跪於毓慶宮外,連馬齊大人也被太子當着衆臣奚落了一番,惹得馬齊告病不出已有十日了。”

“什麼?”胤禛吃了一驚。眉頭不由得皺緊。

“在被罰跪的人中,明珠的兒子揆敘最是倒黴。單單他一個,就被罰了三次之多。依戴鐸看來,揆敘遭殃,只怕和大阿哥在前面出風頭有些關係。若真如此,還好四爺您現在回京,否則,恐怕未必見容於太子。”戴鐸面上帶了些嘲諷的意味。

頓了一下,戴鐸接着道:“這些事情,相信皇上必定也有耳聞。皇上讓四爺回京參與政事,無非因爲在衆皇子間,太子與四爺還算親近,四爺勸諫太子,太子可能還會聽進去幾分,同時皇上自然也有警示太子的意思。”

胤禛默然點了點頭。見戴鐸有些欲言又止,胤禛道:“先生有話,不妨直說。胤禛聽着。今日之事,只在你我二人之間。”

戴鐸展顏一笑,道:“戴鐸在京,常和一些筆帖式喝酒。聽他們說,太子沉溺於牀第之間,多次招民間女子及少年入宮。此事在京也是傳得沸沸揚揚。”

胤禛眉頭皺得更緊,道:“太子居然如此不檢點?”

戴鐸道:“是,太子這些舉動,斷然瞞不過皇上。”言及此處,戴鐸戛然而止。

胤禛明白,戴鐸還是語帶忌諱。康熙有許多親近的臣子都有專折密報之責,這些事情,怕是康熙早已瞭然於胸。

“唉”胤禛又長長嘆了一口氣,他真的不知道,這次回京,他該怎麼參習政事,又該如何“輔弼”這位太子爺。面對他的到底會是什麼狀況呢?

第21章 圍獵(五)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2章 圍獵(六)第175章 南巡(六)第220章 混水(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70章 從軍(一)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208章 驚變(四)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8章 傷逝(二)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379章 問鼎(三)第43章 麻煩(三)第156章 洗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111章 嫌隙(六)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175章 南巡(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59章 河務(二)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84章 出征(七)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9章 傷逝(三)第21章 圍獵(五)4 修行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382章 問鼎(六)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57章 議儲(九)第82章 出征(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08章 驚變(四)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
第21章 圍獵(五)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2章 圍獵(六)第175章 南巡(六)第220章 混水(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70章 從軍(一)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208章 驚變(四)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8章 傷逝(二)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379章 問鼎(三)第43章 麻煩(三)第156章 洗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111章 嫌隙(六)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175章 南巡(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59章 河務(二)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84章 出征(七)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9章 傷逝(三)第21章 圍獵(五)4 修行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382章 問鼎(六)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57章 議儲(九)第82章 出征(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08章 驚變(四)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