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

馬齊對康熙所悉之深,絕非徐元夢可比,他這會子不讓徐元夢點破,乃是深怕他這直性子,一個不慎又要觸了康熙的黴頭,他心中默想:眼下西北戰局並不明朗,更絕非有利於朝廷,十四阿哥如此奏議,不過是急切之下做的邀功之想,不能作數。當日委他以大將軍王率部出征,本就名大於實,宣威蒙古之意更重,就便大軍真要進取吐魯番,他不通兵事,屆時依仗的也只能是富寧安。皇帝天縱英明,兵事上頭更不乏明睿之斷,對於十四阿哥此次出征,更是聖意默運於一心,當間這些哪有瞧不透的,何須再垂問於臣下?再者,就算皇帝真要以此事相商,要緊軍務又怎會在此隨意問及?皇帝年事已高,平日裡思慮之事更是隻多不少,想來也是看了這輿圖,另生出些感慨,才隨意道出的罷。

在場諸臣無不是人精,一時無人答腔,然而倒也是數馬齊猜的精準,果不其然,康熙盯着輿圖西北一角,沉默了片刻,才兀自道,“以眼前情勢看來,今年大軍倒不宜入藏,胤禎這一路,還是防守西寧相機行事爲要。”馬齊連忙出聲應道,“嗻,奴才即刻着內閣行文富寧安。”“十四阿哥處也照發。”“嗻。”馬齊躬身一肅,自復了閣臣之位,馬齊凡事更添了三分明敏,此刻擡眼見皇帝面上似有頹色,隨即一想,便岔了話題近前問道,“奴才有一事請奏,前番大將軍王離京之時,主子曾有旨頒賞銀綢,只是這具體數目內務府並無成例可查,時日又短,還不及請主子的示下……”

康熙略一想,“朕不爲勞師,特賞給他的。你讓內務府遣兩個人去,十萬兩銀子、綢五百匹,送往軍前也就夠了,不必依什麼成例。”話音剛落,馬齊纔要應,康熙又擡手叫住了他,補着吩咐道,“哦對了,他嫡子弘明同完顏氏的親事,該封賞升格的地方兒,你和宗人府都過問一下,他人在軍前,總不要爲了京裡的事操心。”“嗻。”馬齊應聲稱旨,心中卻是爲着皇帝的用意,不禁多想了兩分——十萬兩銀子說多並不多,說少不少,宗室親王以下鮮少能得到這份榮賞,按說胤禎以王爵的名分,得此賞賜也不爲過,可終究他這個‘大將軍王’一無親王儀仗,二不食親王薪俸,三則他尚無絲毫戰功,說起來這卻是個沒有名目的賞賜……而皇帝連着厚賚有加,恩澤家人,也似覺刻意了些……

康熙吩咐的雖都只是些瑣事,然而經內務府依聖意備辦之後,卻是引得人人側目,無不宣贊大將軍王聖眷深厚。旁人也還罷了,自不敢去眼紅那一位,偏着幾個王府裡的小輩在一處就學,天潢貴胄的身份生就渾事不怕,又不能深體乃父們在君前如履薄冰的小心敬慎,多少免不得在背後,議論那幾個得勢的堂兄弟們一番,消息傳的偏了,就有那等膽子大的,不服氣地湊在一處揶揄兩句,這一來二去的,幾句不敬之詞也就不慎帶了出來。也是事有湊巧,該着這兩個小阿哥倒黴,弘時與弘昌兩個打宗學裡出來,已是日已交暮,弘時只道是乃父前一日交待過了今日入宮復旨,要晚些回府,便一時鬆了玩心,好說歹說地,纏磨着弘昌先別家去,隨自己一道回府在後花園裡消遣起來。

“就弘皙那張狂樣兒,我便看他不上,虧得他還以皇長孫自居,倒不看看他阿瑪還有翻身之日沒有?不介皇瑪法是可憐他沒了阿瑪額娘,孤苦伶仃一人,平日纔多少許他點恩典罷了,這就不知斤兩起來了,他難不成還做着嫡長孫嗣位的美夢呢?”弘皙生來便是個太子嫡長子的身份,身份貴重,自小在寵溺中長大,就有後頭廢立的變故,也是仰仗康熙寵眷不減,是以那一副頤指氣使、狂妄張致的脾性就從未改過,素日裡連他幾個年幼的小叔叔也不曾放在眼中,又怎會瞧的上弘時等,弘時等人平輩論交,也是尤其膩味弘皙,白日間與弘昇、弘曦幾個議論的正暢快解氣,以致這會子回府了仍是興致不減,扯着弘昌又說起這一篇來。

弘昌卻是沒敢接弘時的話茬,雖同是庶子,然他也比不得弘時,性子上本就軟弱個三分,加之其父胤祥如今的處境,兩家之別幾近天淵。他本不敢在外頭胡說這些忌諱的話,可被弘時連推了幾下兒,又終究是少年性子,避不開這些熱鬧,弘昌才嘻嘻一笑應道,“我倒覺着今兒弘昇說的很是,皇瑪法給十四叔家的恩典未免太厚,可恩厚不能全福,是這個理兒不?”

弘時極不屑地一哼,低頭下狠腳一踢,地上小石子兒飛出去三丈遠,“你可真沒瞧出來弘皙那心思麼,不是嫉恨是什麼?”弘昌這兩句,正應在他那滿心不虞地哏節兒上,是以嘴上矛頭一轉,益發說地高亢激昂了些,“誰不知道五叔無嫡子,他弘昇眼下是長子,將來就是恆王世子了,永謙(簡親王雅爾江阿子)不也是這麼說?可是你看當初弘春(胤禎長子)娶親,全是比照弘昇的例,眼下弘明娶親,封賞又再升格!他一個尋常皇孫,都兩回隨扈去湯泉了,還隔三岔五的得賜克食,都好比着各位在京的叔王了,他憑的什麼?

“誒,三哥三哥,”弘昌素來沒有弘時這等大膽敢言,就這些話聽着也不自心安,趕忙攔了勸道,“十四叔總歸是欽命的大將軍王,我大清立國以來的獨一份兒,你這兒說的未免過了,萬留點心罷,可不敢教人聽了去。”弘時正說在興頭上,那能就了弘昌的勸,一撥拉開他的手,一肩靠在旁邊的海棠樹上比劃道,“還有,今年年頭上,皇瑪法又逾格冊了他家大格格,又是賜銀子又是賞房子的,要打根兒上論,十四叔現今沒正封的爵位呢還……你剛說什麼來着?恩厚不能全福,這話兒是再正理兒沒有的了,遠的不說,近的你看弘皙他——”

“阿瑪——”弘時話還未完,剩下的半句話便盡數噎在了嗓子眼裡,眼見前頭兩人迎面快步走來,後面隨着的是蘇培盛,那當頭一身石青團龍親王服色的,不是他阿瑪又是哪個?弘時、弘昌二人早嚇得是魂飛天外,心驚肉跳地雙雙跪了路旁,半聲兒也不敢吭。

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78章 出征(一)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26章 萬壽(三)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70章 從軍(一)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72章 從軍(三)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20章 混水(一)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83章 出征(六)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74章 從軍(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58章 河務(一)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22章 圍獵(六)9 喜訊一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76章 從軍(七)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80章 問鼎(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383章 問鼎(七)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31章 八阿哥(二)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30章 萬壽(七)第326章 萬壽(三)26 兄弟三第170章 南巡(一)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07章 驚變(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26章 萬壽(三)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2章 八阿哥(四)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329章 萬壽(六)8 裕親王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30章 萬壽(七)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82章 出征(五)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
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78章 出征(一)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26章 萬壽(三)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70章 從軍(一)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72章 從軍(三)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20章 混水(一)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83章 出征(六)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74章 從軍(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58章 河務(一)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22章 圍獵(六)9 喜訊一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76章 從軍(七)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80章 問鼎(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383章 問鼎(七)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31章 八阿哥(二)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30章 萬壽(七)第326章 萬壽(三)26 兄弟三第170章 南巡(一)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07章 驚變(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2 在禁苑的生活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26章 萬壽(三)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2章 八阿哥(四)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329章 萬壽(六)8 裕親王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30章 萬壽(七)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82章 出征(五)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