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昱嶺關

昱嶺關坐西朝東,橫跨昱嶺山隘口,用花崗岩倚山勢築起敵臺關牆,高大雄奇,固若金湯,關口通高達三丈餘,寬三丈餘,敵臺兩側射堞牆,中間走馬道寬達一丈餘。

這關口始建於三國時期,乃山越人爲了抵禦孫策的侵略而建造的,據說這昱嶺關及其六甲四十八塘的六道嶺上,曾抵禦過東吳孫權征服山越的數百次戰役,山越人利用天然的三十六道石門,設立了六甲九宮八卦陣。

這九宮八卦陣乃暗合奇門遁甲的玄奧,孫權最終都沒能攻入山越腹地,因爲他無法攻破這些大陣!

而想要通過這些大陣,沒有山越人的帶領是不可能完成的,但這昱嶺關卻有一條密道,能夠繞過昱嶺關,直達山越腹地大光明頂。

沒錯,這裡說的大光明頂,便是後世武俠小說裡面明教的光明頂!

隋朝末期,徽州汪華公正是從宣城出發,經昱嶺關,登上了光明頂擱船尖,奇襲睦州。

唐時女英雄陳碩真起事反唐,也是在青溪,倚仗的也是大光明頂這條密道。(注)

到了元末,朱元璋的起義軍正是屯兵在大光明頂擱船尖,利用浙西明教的聖戰士與元軍決戰昱嶺關,而且取得了勝利,攻取了徽州府!

蘇牧爲…▼,何如此篤定方七佛一定會來攻取昱嶺關?

不是因爲他在現世之時讀過這一段,而是因爲方臘是摩尼教的教主!

後世的明教也就是發源於摩尼教,而法王撒白魔等人將摩尼教改名爲大光明教,正是後世明教的雛形!

方臘乃摩尼教的教主,又豈會不知大光明頂擱船尖的密道!

大光明頂位於杭州、歙州和睦州交界的昱嶺關之上,乃明教的總壇所在,又名覆船山,相傳是大禹治水所乘之船,遭風浪翻船而成。

此地有傳說,石門九不鎖,天門夜不關,乃道教的第三十六福地,相傳連葛玄都在此修煉,當地人稱之爲紫微洞天。

蘇牧初時到南方負笈遊學,被摩尼教的人虜入訓練營,卻因緣際會,得到了燕青的師父燕老三傳藝,這位老人非但傳授了蘇牧立身保命的知識,他之所以潛入到摩尼教,就是爲了弄清楚摩尼教的秘密。

而後蘇牧在他的囑託之下,將聖物斷刃給盜了出來,回杭州之時,爲了躲避摩尼教高手的追殺,走的正是光明頂的密道!

所以方七佛根本就不需要擔心拿不下昱嶺關,一旦悄無聲息兵不血刃拿下昱嶺關,直取杭州,童貫的十幾萬大軍說不定還在烏龍嶺那裡困着呢!

劉延慶同意撥三百騎兵給蘇牧,後者自然不會浪費名額,將楊挺麾下的精英都帶了出來。

楊挺徐寧岳飛韓世忠都是用大槍的好手,配合戰馬,能夠發揮出以一當十的威力來。

再者他們進入大焱軍之中,便被編入了騎軍之中,手底下的人手雖然不多,但都已經成爲了足以生死相托的弟兄。

有了這幫人帶頭,加上弟兄們踊躍支持,這三百人幾乎都算是足以堪用的親信。

莫覺着三百人不多,大焱的馬匹雖然緊缺,但對西軍卻並非如此,若在西夏邊境,最起碼也是一人三騎,一匹用來坐騎,一匹用來替換,一匹用來馱甲包武器和行軍糧草帳篷之類。

不過到了內地來,也就不能那麼奢侈了,但好歹也是一人兩騎,三百人卻是六百匹戰馬,急速行軍,塵頭飛揚,着實威風了一把!

只要能夠提前守住大光明頂密道的出口,方七佛根本就無法繞過昱嶺關,慢說這三百人,便是把守昱嶺關的人手,便足以跟打地鼠一般,只要方七佛的人敢露頭,那就是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來五百就殺兩個二百五!

臨行前宗儲也主動請纓,要跟着蘇牧前來助陣,可蘇牧還是將他留在了劉延慶的身邊,並悄悄囑託他相機行事。

因爲一旦方七佛發現昱嶺關大光明頂的密道出口被蘇牧佔據了,也就只能退出去,要麼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回去面對童貫的十數萬大軍,要麼就只能退出密道,糾集了人馬,強攻昱嶺關!

方七佛若選擇強攻昱嶺關,可就不是這三五百人能夠抵擋得住的了。

到時候勢必要倚仗劉延慶後軍的援助,算一算時間,劉延慶就算優哉遊哉,但仗着馬匹的腳力,入夜趕到昱嶺關應該不是問題。

所以他必須囑託宗儲,必要的時候提醒一下劉延慶,保證這位大老倌兒不要再拖延,否則他這三百人加上昱嶺關守軍,能不能擋住方七佛的大軍還是兩說之數。

楊挺這些人都是生死相托的交情,蘇牧也沒有隱瞞什麼,在馬背上就已經提前告知了楊挺。

而後中途打尖的時候也詳細地解釋了大光明頂密道的事情,又與楊挺等人商議了對策,這才抓緊時間,一頓風塵僕僕,急趕慢趕,終於在日頭偏西一點的下午,來到了昱嶺關前。

昱嶺關這樣的要衝,守軍並不少,因爲方臘攻打杭州之前,就是通過密道,突襲昱嶺關,關上的守軍看着從天而降的叛軍,還沒摸着頭腦就已經掉了頭腦。

聖公軍之中知曉密道存在的也不少,只是方臘下過格殺的死命令,除了摩尼教的中堅精銳,其他人都不敢泄露密道的消息。

爲了保守密道的秘密,方臘更是將當初參與過昱嶺關一戰的精銳,全都派上了前線,或死或傷,盡最大的努力來保全這個秘密。

方七佛提出這個計劃,無疑是非常大膽的,他也是看準了童貫好大喜功託大輕敵的性子,眼下大局已定,童貫肯定會攻打烏龍嶺,直取睦州,又怎可能關注到昱嶺關!

方臘只想着回到自己的老巢,將所有老本都賭上,與童貫來個最後一戰。

可方七佛卻從死局之中看到了生路,只要拿下昱嶺關,直取空虛無人的杭州,童貫必定心神大亂,到時候首尾不能兼顧,就是聖公軍反敗爲勝的最佳時機!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方臘和方七佛,雖然都是梟雄人物,但若論界和心胸,到底還是方七佛略高了一籌。

閒話不提,且說蘇牧帶着三百輕騎,來到了昱嶺關下,早有守軍裨將下來迎接。

見着蘇牧兩道血淚金印,左邊是“明尊敕封光明大護法!”,右臉則是:“御冊永樂光天大國師”!

這金印早已連同蘇牧,成爲了朝廷大軍乃至於整座杭州城又一個新鮮的話題,那守將今日得見,竟然有種路人見了大明星的感覺,就差沒上去求籤名了!

前番已經說過,牽扯到戰後的功勞分配問題,蘇牧在高層將領裡頭雖然不受歡迎,但在底層士卒和底層軍官的眼中,其是有勇有謀的一號人物。

此番前來他又有了宣贊的正經身份,還帶着楊挺等一干都司和校尉虞侯等,蘇牧又是童宣帥親命而來,後頭還有馬軍副都指揮使劉延慶壓陣,守將自然不敢拿大造次。

眼看着即將入夜,蘇牧也不再羅嗦,對於行軍打仗,他並不在行,指揮權完全交給了楊挺等人。

楊挺雖然勇冠三軍,但進入軍旅畢竟時日尚短,昱嶺關雖小,但直接關係到杭州存亡,他也有些畏首畏尾。

岳飛雖然已經慢慢展現出了大將之風,但畢竟年歲尚幼,見識經驗上還有所欠缺。

蘇牧便把韓世忠這個老軍油子給揪了出來。

韓世忠一臉嫌麻煩的表情,但其實心裡卻早已樂不可支,他雖然有個指揮使的頭銜,能領三百兵,但西軍之中僧多肉少,他也只好跟着劉延慶出來混世界。

可誰能想到,童貫讓梁山那幫賊配軍當了先鋒,劉延慶又是個膽小如鼠的人,只是跟在後面撿死雞。

眼看到了最終大戰的關鍵時刻,童貫的疑心病又犯了,讓劉延慶跟着蘇牧來這邊吃灰塵。

韓世忠堂堂指揮使,手裡頭居然纔不足一百的親兵,心裡頭早憋了一肚子火。

直到半路上,蘇牧將自己的計劃說出來,韓世忠才明白爲何岳飛這小子會如此敬重蘇牧,當然了,也才知曉蘇牧爲何受諸多將軍們所不喜。

但毫無疑問的是,臨行前那些個偷笑劉延慶的人,甚至於姍姍來遲,不相信蘇牧的劉延慶,都將悔青腸子啊!

一想到自己加入蘇牧隊伍之時,那些老兵油子對他的冷嘲熱諷,韓世忠就忍不住咧嘴笑了。

說實話,起先他也是被岳飛拉着來的,可沒想到竟然能遇上方七佛,這可是方臘之下的叛軍二號人物啊!

再說了,以蘇牧的分析,這麼重要的事情,除了方七佛之外,應該還有歙州和幫源洞的人馬,少不得還有幾個大老鼠!

一想到接下來的大戰,韓世忠便心癢得直搓手,大咧咧就應下了蘇牧的任務。

雖然這韓潑無平素裡吊兒郎當,可排兵佈陣行軍打仗卻着實有一套,蘇牧帶領着一干人等,登上昱嶺關,又帶着他們去查看了大光明頂的密道出口,韓世忠就彷彿脫胎換骨,變了一個人一般。

那稀疏的鬍渣也不再顯得猥瑣,目光也變得冷厲肅殺,開口便擲地有聲,指揮着諸多將士佈下層層埋伏,居然有章法有正奇,讓人不由嘖嘖稱讚!

蘇牧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讓岳飛爺爺和楊挺等人貼身跟着,韓世忠也是知無不言,將一些需要注意的戰術問題都掰開揉碎來講解,衆人自是受益匪淺!

如此安排佈置了整整一個下午,昱嶺關的人馬便開始埋鍋造飯,因爲生怕方七佛的斥候會提前察覺,便不再另起爐竈,而是用守軍原有的竈火來煮飯。

飽餐了一頓之後,衆人便給馬匹掛上口銜,將馬匹好生隱藏起來,而後卸下甲包,將鎧甲扎甲都穿戴整齊,一個個蹲守在了埋伏點!

“應該也跟着來了吧…傷腦筋啊…”望着關外越發深沉的夜色,蘇牧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一個高挑豐腴的身影來,雖然此戰絕對有驚無險,但他卻如何都開心不起來了…

(注:據說陳碩真是武則天的師父,是史上唯一一位起事當女皇帝的,鄙人拙作《唐師》裡面有寫,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第462章 狼旗與人頭第264章 上船第331章 別院的剿殺第133章 困獸之鬥(2)第667章 受封和請戰第433章 北上之前第27章 雨夜老漢槍第4章 三月青花香第460章 棟樑和楔子第302章 小魔女發威第281章 越王的宴請第527章 低調的傲慢(4)第387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40章 鄭魔王第140章 勇者第365章 氣第384章 玉江南,耶律,蕭第551章 東方發白,露出血色第120章 男兒漢就該有骨有節第456章 誰的下馬更威第323章 大勾當的謀算第292章 來源不明的違禁品第624章 失馬第454章 生存之道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93章 風雪,鐵甲,棋局(1)第605章 改制與封王第673章 死去猶欲殺閻官第138章 溫暖冬日,對坐飲茶第586章 無冕的戰神第84章 錦鯉化龍待有時第9章 河灘的激戰第210章 悲壯落幕第91章 好好活下去第671章 河北的現狀第316章 世家的傳承第626章 太尉的金刀第578章 上京防禦戰(4)第317章 裴家供奉第719章 屠戮第380章 嫤兒第706章 顫抖的雄關第383章 一隻眼第68章 有縣令逃亡,有書生留下第406章 東京之旅第455章 新的變數,兵分兩路第201章 撲空第511章 六軍大王的偷襲第591章 入營第23章 巧兮回畫舫第395章 後路第712章 神射第722章 大雨第409章 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第511章 六軍大王的偷襲第182章 軍師的底氣第230章 知易行難的憤怒第403章 馬賊練兵法第384章 玉江南,耶律,蕭第321章 檢閱三軍第247章 相見時難第225章 幻滅(上)第696章 半城煙沙第236章 塗鴉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247章 相見時難第673章 死去猶欲殺閻官第155章 高衙內新傳(上)第328章 報信第686章 皇城司的實力第507章 楊可世的震撼第610章 六賊之首第444章 老種相公第475章 不世之功,我走第一步第270章 敗北而南逃第649章 求死第309章 舊人第665章 宗主之刃第360章 銅錢再現第89章 能飲一杯屠蘇無第333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488章 繼續北上第424章 盛宴(4)第214章 兔死狗烹第541章 軍神第454章 生存之道第182章 軍師的底氣第504章 馳援虎頭谷第506章 楊第125章 冬夜大風歌(下)第354章 市舶司的種種第174章 血洗第365章 氣第148章 二女如花,捲入狂潮第453章 用蠱第202章 同門第253章 談笑成空(1)第484章 上京之亂第133章 困獸之鬥(2)
第462章 狼旗與人頭第264章 上船第331章 別院的剿殺第133章 困獸之鬥(2)第667章 受封和請戰第433章 北上之前第27章 雨夜老漢槍第4章 三月青花香第460章 棟樑和楔子第302章 小魔女發威第281章 越王的宴請第527章 低調的傲慢(4)第387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40章 鄭魔王第140章 勇者第365章 氣第384章 玉江南,耶律,蕭第551章 東方發白,露出血色第120章 男兒漢就該有骨有節第456章 誰的下馬更威第323章 大勾當的謀算第292章 來源不明的違禁品第624章 失馬第454章 生存之道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93章 風雪,鐵甲,棋局(1)第605章 改制與封王第673章 死去猶欲殺閻官第138章 溫暖冬日,對坐飲茶第586章 無冕的戰神第84章 錦鯉化龍待有時第9章 河灘的激戰第210章 悲壯落幕第91章 好好活下去第671章 河北的現狀第316章 世家的傳承第626章 太尉的金刀第578章 上京防禦戰(4)第317章 裴家供奉第719章 屠戮第380章 嫤兒第706章 顫抖的雄關第383章 一隻眼第68章 有縣令逃亡,有書生留下第406章 東京之旅第455章 新的變數,兵分兩路第201章 撲空第511章 六軍大王的偷襲第591章 入營第23章 巧兮回畫舫第395章 後路第712章 神射第722章 大雨第409章 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第511章 六軍大王的偷襲第182章 軍師的底氣第230章 知易行難的憤怒第403章 馬賊練兵法第384章 玉江南,耶律,蕭第321章 檢閱三軍第247章 相見時難第225章 幻滅(上)第696章 半城煙沙第236章 塗鴉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247章 相見時難第673章 死去猶欲殺閻官第155章 高衙內新傳(上)第328章 報信第686章 皇城司的實力第507章 楊可世的震撼第610章 六賊之首第444章 老種相公第475章 不世之功,我走第一步第270章 敗北而南逃第649章 求死第309章 舊人第665章 宗主之刃第360章 銅錢再現第89章 能飲一杯屠蘇無第333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488章 繼續北上第424章 盛宴(4)第214章 兔死狗烹第541章 軍神第454章 生存之道第182章 軍師的底氣第504章 馳援虎頭谷第506章 楊第125章 冬夜大風歌(下)第354章 市舶司的種種第174章 血洗第365章 氣第148章 二女如花,捲入狂潮第453章 用蠱第202章 同門第253章 談笑成空(1)第484章 上京之亂第133章 困獸之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