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

事實上,早從四月份開始,烏梁海方面就與沙俄社會革命黨保持着緊密聯繫。

隨着克倫斯基從國訪問歸去之後,他對國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一直在黨內和沙皇貴族之間吹噓着國在亞洲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他不僅認爲沙俄應該仿效國來完成資產階級革命,推行君主立憲制,保證資產階級的利益,同時儘快推出一系列資產階級新政,緩解國內國外的矛盾局勢。

對於國以最優惠的價格出售一批軍火給社會革命黨,這一點確實引起了黨內資產階級人物們的好感。但做爲社會革命黨另外一派,青壯貴族們卻還是對國保持着戒備之心,畢竟國大軍壓在烏梁海,收復了外蒙古不說還侵佔了沙俄辛辛苦苦拓展而來的國土,實在是讓人可恨可氣。

四月和五月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克倫斯基把精力投入在兩件事情上,其一就是積極訓練武裝商團,其二則是盡一切可能消除國的負面影響,希望能夠讓黨內上上下下都接受與國合作的想法。

嚴格的來說,北方第二集團軍早已經沒有任何軍事行動,甚至連之前預計開春之後繼續北伐的戰略佈置都暫時擱置。集團軍司令部對外聲稱是與克倫斯基建立良好聯絡關係,暫時取消所有進攻計劃,當然實際上還是南京總統府急於發展國內,所以下令儘可能止戰爭。

不過,集團軍司令部的這份對外聲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擡高克倫斯基的身價。

國方面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他們就是要扶植克倫斯基爲國的代言人,讓外界都知道只有克倫斯基才能說服國停戰,如果沙皇zhèng?fǔ不肯給與克倫斯基足夠的政治地位,俄之間的戰事還算沒完!

然而就在克倫斯基滿懷信心的到處奔走之際,醞釀已久的“二月革命”再次爆發。

布爾什維克黨經過一個月時間調整革命策略,積極拉攏了許多士兵、武裝警察加入革命陣營,使得原本單純的工人罷工運動一下次升級爲武裝革命。就在四月底的一天,布爾什維克黨集了所有革命精銳力量,在彼得格勒發動了一場最大規模的起義行動,而從這一天開始,“二月革命”武裝起義階段正式拉開了帷幕。

彼得格勒成爲布爾什維克的主戰場,很多沙皇軍隊和地方軍隊都被革命分策反,在起義行動開始的幾個小時裡,沙皇軍隊一盤散沙,而革命士兵和工人們則團結一致,很快就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整個起義持續了七天之久,布爾什維克領導着革命士兵和工人歷經千辛萬苦,總算完全佔領了這座大城市。駐守在彼得格勒的沙皇軍隊倉皇而逃,損失極其慘重,大部分士兵要麼叛變、要麼當逃兵,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首都彼得格勒淪陷的消息在一天之後傳到莫斯科,沙俄zhèng?fǔ聞訊震驚不已!儘管沙皇尼古拉二世正是因爲擔心彼得格勒不安全,所以這幾年一直都住在莫斯科,可畢竟彼得格勒是法定的帝國首都,它的安危對整個帝國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不僅如此,對於這次工人發動的起義顯然已經超出所有的預料,沙皇zhèng?fǔ已經意識到幾十年來的俄國革命發生了重大變化,革命者不再是單純的遊行、罷工,而是拿起了武器走上戰場。有了武器的革命活動那就是一場戰爭,布爾什維克不宣而戰奪得了彼得格勒,這不是先發制人這麼簡單,而是帶來了全國性的震動作用。

革命往往都是一股火焰,這股火焰如果控制的不好,不能在第一時間內撲滅,那就會如同決堤之洪流、脫繮之野馬一樣,轉瞬之間就能席捲全國上下。

彼得格勒只是一個突破口,它讓全國所有對沙皇zhèng?fǔ不滿的人看到了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必然會有無數仿效者發動起義,並且這些人都會採取武裝暴X動的形式。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更多的城市遭到淪陷,到時候才真正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正是因爲這件事,才最終讓尼古拉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不得不立刻與國取得聯絡,商談停戰議和的事情。他希望能儘快抽調在烏梁海附近的軍隊返回國內,集合足夠的兵力鎮壓這場武裝起義。

而沙俄目前國內的處境早在彼得格勒起義發生之前,就已經讓國特工獲悉。

之所以是在起義之前,是因爲國特工經過大半年時間的潛伏,好不容易混入了布爾什維克派內部,對彼得格勒發動武裝起義的消息瞭如指掌。

國情報部門認爲這是激發俄國內部矛盾的一次好機會,因此沒有把這個消息提前透露給沙皇zhèng?fǔ,甚至還暗資助了一些布爾什維克人士,幫他們牽線搭橋策反士兵。

到了五月十五日,就在沙皇zhèng?fǔ一邊忙着鎮壓國內起義,一邊苦苦等待國消息之際,國方面自然而然順水推舟,在回覆電報提出沙皇zhèng?fǔ必須給予資產階級人士參政的機會,並且點名要求只與克倫斯基談判。

尼古拉二世迫於無奈,只好宣佈釋放政治權力,讓出由皇族成員掌握的內閣三分之一席位,正式任命克倫斯基爲外交部部長,並惺惺作態的邀請國家社會工黨總理馬爾托夫擔任工商部部長。他要求克倫斯基再次趕赴國,儘快談妥俄停戰議和的情況,同時也希望藉助馬爾托夫在國家社會工黨的身份,緩和國內武裝起義的氣氛。

就在這份政治命令下達之後,屬於社會革命黨的沙俄開明貴族立刻組成請願團,在內閣新上任的幾位資產階級部長支持之下,向尼古拉二世提出了一份國家改革的建議書。請願團詳細陳述了各國革命的始末,認爲沙俄皇家政權目前正處於矛盾最尖銳的地步,要想保存沙皇尊嚴,就必須真心實意的開放政治、釋放權力,推行立憲民主制度。

在這份建議書裡面還提到,沙皇要想盡快化解國內危機,唯一的辦法就是推行帝國議會和杜馬合二爲一,並且賦予帝國首相更多的權力,頒佈對工商農行業的優惠政策,並且派出代表前往彼得格勒與革命分談判,儘可能向工人階級妥協。

起初尼古拉二世根本沒有把這次請願行動放在眼裡,他一如既往的剛愎自用,自己之前就看不起這些所謂的開明貴族,現在同樣也不會採納所謂的“唯一辦法”。

不過沒過多久,就連沙皇政權的幾位元老親王也都找上門來。他們言辭激烈的向尼古拉二世告誡,帝國走到今天已經危在旦夕,如果再不進行改革,國家遲早要淪落到其他人手裡。不管怎麼說,想要死死掌握大權的人,往往就是被手裡的權力所拖累。之前或許可以用一些手段來敷衍革命,可是現在連士兵都站在革命一邊,帝國還能拿什麼去鎮壓革命?

“火已經燒到眉毛了,這次革命與之前的大有不同,如果一味的採取欺騙、訛詐和鎮壓的手段,只會讓這股火焰越燒越旺。如今俄羅斯的人民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甘願忍受剝削,時代變了,人心變了,所以我們也要變化才能適應這個時代。”

“從兩個月前開始,冬宮禁衛軍已經被迫調換了三個營的兵力。吾皇,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革命分已經滲透到我們身邊,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置我們於死地。”

“你是寧可抱着皇冠毀滅這個國家,都不願意放開手裡的包袱嗎?”

面對王公們的責問,尼古拉二世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之所以剛愎自用正是因爲從始至終認爲皇權是至高無上,可是當原本應該站在皇權這邊的王公大臣們突然一反常態,向自己說出如此嚴重的言論,這就意味着自己已經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勢羣體。

要知道,沙俄帝國現在已經沒有百分之百忠誠的軍隊,尼古拉二世手裡更是沒有多餘的籌碼。如果自己依然要我行我素,連這些王公大臣們的面都不給,到頭來很有可能會遭到王公大臣的圍攻,甚至還會被逼迫着讓出皇位。

在萬般無奈之下,尼古拉二世最終只能選擇接受王公大臣們的意見,他召見了自己的弟弟米哈伊爾大公,希望由米哈伊爾大公出面主持沙俄帝國的政治改革事務。

然而,尼古拉二世在位期間幾乎沒有做過什麼正確的選擇,偏偏在選擇米哈伊爾大公出國帝國首相之後,由這位弟弟代爲完成了一次尼古拉二世在位期間最明智的選擇。

第416章 ,交心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645章 ,遷徙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855章 ,支走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508章 ,再逼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653章 ,大言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703章 ,換督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15章 ,借力打力第419章 ,遇刺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167章 ,重傷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760章 ,十月底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765章 ,見曹錕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959章 ,斷交第805章 ,煎熬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826章 ,損傷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283章 ,新年第986章 ,市場花園行動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310章 ,打垮蕭耀南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305章 ,破襲戰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795章 ,夜襲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663章 ,揭底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703章 ,換督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801章 ,制空權第47章 ,交通意外
第416章 ,交心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645章 ,遷徙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855章 ,支走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508章 ,再逼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653章 ,大言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703章 ,換督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15章 ,借力打力第419章 ,遇刺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167章 ,重傷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760章 ,十月底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765章 ,見曹錕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959章 ,斷交第805章 ,煎熬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826章 ,損傷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283章 ,新年第986章 ,市場花園行動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310章 ,打垮蕭耀南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305章 ,破襲戰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795章 ,夜襲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663章 ,揭底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703章 ,換督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801章 ,制空權第47章 ,交通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