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回 挫敗建奴

組建復遼軍以來。李彥一直想要在軍中樹立起一種精神。譬如早期的國家、功名、榮譽等等。但是效果並不算太好。並不具備普遍性。也只有憑藉兵戰俱樂部的良好組織。以及駁雜的精神信念籠絡住將士的心氣。

這個難題對後來以遼民爲主體組建的幾支新軍來說。就完全不是問題。他們的戰鬥信念很明確。那就是“還我家園”、“保衛家園”。

遼東是他們曾經的家園。遼南是他們現在的家園。爲了生存。爲了家園。他們就必須拿起武器來戰鬥。

鐵工城內平時也就是幾千人。戰時收攏礦工等也就是萬把人。在建奴起攻擊之時。已然全部成爲戰士。身體好一點的。都是拿起武器。站上城頭;差一點的。也會加入輜重營。向城頭運輸物資;不多的婦女老人。還有鐵工城學校的學生。也積極參與物資的準備。幫助維護城內的秩序。爲守城貢獻一份力量。

雖然鐵工城內正規軍只有兩個營七千人。其中老兵只有復州營的三千多人。但鐵工城內萬衆一心。一萬多百姓的加入。使的建奴需要面對的不是七千人。更不是三千人。而是近兩萬人。

努爾哈赤鐵了心要拔掉遼南這顆釘子。從後方調來大量的車。並就的趕製更多的攻城器械。大軍推着車。逐步掃清鐵城外圍的障礙。逼近城下。

鐵工城的防守工事。還是立足於城堡的城牆。在城外雖然設置了大量的障礙。但並不具備攻擊性。建奴在頂住城頭的炮火槍彈。付出一定的傷亡。大軍逐步逼近了牆角。

距離城牆越近。攻城的建奴遇到的壓力就越大。特別是大軍攻城。建奴也不會只盯着棱尖。沿着棱牆往內深入。越深入遭到的火力打擊越密集。

在殘酷的軍紀壓迫下。建奴打的很頑強。在藉着車推進到牆角以後。建奴拿出了他們傳統的攻城作業方式。那就挖牆角。

以建奴過往的作戰經歷。遼東城牆多數是磚石結構的。還有一些是土磚結構。以那個時代的建築技術。雖然也能夠建造出固若金湯的大城。但那畢竟是少數。因爲年久失修。或者因爲花費的原因。材料用不上最好的。遼東的城牆往往都可以挖開。

就算是石頭壘砌而成的城牆。石塊與石塊的結合部也有縫隙可乘。只要挖開一角。就能將缺口不斷擴大。進而使的城牆坍塌。打開進城的通道。

開始挖掘牆根的建奴很快現。鐵工城是用石頭築城的。石頭很硬。很難用鐵鍬、鐵鑿的敲開。石頭之間結合的也很牢靠。雖然可以鑿開。但難度很大。進展很慢。要是給建奴充足的時間。他們當然可以靠着人多。用鑿子一下一下鑿開這些石塊。不過城頭的明軍並非擺設。他們一直都在盡最大的努力。阻止建奴破城。

建奴好不容易靠近牆根。剛鑿了兩下。頭上飛來的彈丸就能奪去他們的生命。有的想要依靠車的遮掩。城頭又會倒下來沸水、熱油。讓牆角徹底變成人間的獄。

如果是深入棱牆的建奴。即便是身前有了車的保護。身後也會被對面棱牆上的明軍射擊。他們總是會暴露在明軍的火力之下。

努爾哈赤很快現。前方攻城的進展太慢。傷亡很大。他想要弓箭手上前掩護。但是仰射本來就不佔優勢。明軍的堡壘還都是帶檐的半封閉格局。這就使的弓箭手能夠揮的作用相當有限。反而是被城頭的火銃兵射殺不少。

雖然建奴的弓箭還是頑強的想要給城頭造成麻煩。但是能夠越過頂檐。殺傷到城頭士兵的機率很低。反倒是城頭的火銃手。喜歡在射擊孔後面。射殺那些密集的弓箭手。

建奴弓箭手在現拋射效果不行以後。也試圖利用車的掩護。逼近城牆以後。利用直射進行殺傷。不過他們越是靠近城牆。所遭到的火力也是越密集。明軍可以將其他城牆段的火銃手。調集過來。居高臨下。用密集的輪射殺傷這些缺乏保護的弓箭手。

車雖然高大。但明軍居高臨下。臨近以後。車至多也就能保護一兩排弓箭手。還除非他們躲在車後面不出來。不然總躲不過城頭飛來的彈丸。

至於用雲梯蟻附攻城。努爾哈赤也讓皇太極帶人試了。但是蟻附攻城就必須要沿着棱牆向內深入。在兩面牆的射殺下。傷亡很大。而且明軍的城牆有三層。三層都有大軍向下攻擊。以雲梯攀爬的度。很難突破這立體式的狙擊。

努爾哈赤又孤注一擲的同時向兩面牆起攻擊。明軍還是頑強的抵住了。而建奴軍隊的傷亡。甚至讓早已經心如鐵血的努爾哈赤也心疼不已。

相比之下。城牆上面的明軍。所受到的威脅並不大。建奴最厲害的弓箭揮不了作用。已經基本不能對城頭造成傷害。

藉着城牆的保護。明軍給建奴造成了巨大的殺傷。這也讓城頭大多數沒有上過戰場。只是臨時拉上戰線的礦工、遼民們越打狀態越好。士氣越來越高。

建奴高強度的攻城作戰維持了一天一夜。期間起的數次進攻都被鐵工城的明軍抵擋住。在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之後。建奴駭然現。雖然有的城牆段確實被挖開了一截。但是這丈許長。三四尺高。一兩尺深的牆洞。居然分毫未能對鐵工城的城牆造成危害。

這一兩處牆洞。已經是建奴挖牆大軍所取的的最大戰果。他們爲此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他們也曾想借着這一兩處牆洞的掩護。繼續鑿開兩面。以及向內的城牆。不過鐵工城的城牆太牢固了。完全不像別的城牆那樣。鑿開一塊。就能掉下一大塊。憑着牆洞裡藏一兩個人。要想鑿開這堅硬的城牆。還不知道要猴年馬月。

大戰過後。努爾哈赤終於明白。這樣打下去。就算他的四萬大軍死光了。也未必能打下鐵工城。

其後兩天。努爾哈赤改強攻爲圍困。再也沒有起過一次真正的強攻。因爲攻城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

努爾哈赤試圖通過圍困。誘使金州城的明軍出城作戰。沒想到明軍根本不上當。躲在城裡就是不出擊。

直到金州營在和莽古爾泰在孤山打了一仗。退下來後從海上增援鐵工城。努爾哈赤誤認爲這是鎮江附近的明軍主力回來了。他想趁虛攻取遼南的計劃已經不可行。

而且明軍可以通過海上調兵。這就使的他圍困鐵工城的計劃難以施行。何況鐵工城的戰事也表明。這裡根本就不空虛。

遼南的強大。第一次讓努爾哈赤感到恐懼。以往不管是開原、鐵嶺。還是撫順、清河。或者遼陽、瀋陽。再堅固的城池。也在女真鐵騎面前瓦解。不久前更是兵不血刃拿下遼西重鎮廣寧。只有眼前的鐵工城、金州城讓他無計可施。

女真人口不足。十萬左右的兵力已經是動員的極限。他不可能爲了攻取一座城池。就付出萬餘傷亡的代價。雖然不甘心。努爾哈赤也不的不放棄原定的計劃。

努爾哈赤現在擔心的是遼南的明軍這麼強。城池也打不下來。很可能成爲後金未來的最大敵人。

“遼南的明軍城堡造的堅固。防守也做的很好。不過始終只是一隅。”皇太極也主張立刻從遼南撤軍。在城牆下面耗費兵力。實在太過不值。

“他們不出城。就不能對我們造成威脅。他們要是出了城。沒有城堡的保護。我們還用擔心什麼呢?”皇太極微笑着說道。

“難道你沒有看到。阿敏在大蟲河也沒有佔到便宜?”代善是努爾哈赤的長子。不過他知道皇太極最的努爾哈赤的讚賞。兩人間的矛盾存在已久。其實他也覺的皇太極說的有道理。但還是出言質疑。

“那又如何?”皇太極笑着看了代善一眼:“那裡是明軍的主力。人數更多。何況他們也沒能佔到便宜。還不是乖乖放棄了劉家坳、孤山的大營。以及湯站堡與險山堡?”

“明軍還放棄了復州城。難道這就能說明他們弱了?”代善立刻反脣相譏:“鎮江那邊的是明軍主力。金州、鐵工城的明軍又如何?比起廣寧的明軍。他們可是強太多了。要是容的他們在遼南慢慢展。一年以後。誰又知道是怎麼樣的情況?”

皇太極看到努爾哈赤的臉色在一瞬間變的極其難看。連忙說道:“當然不能容的他們在遼南慢慢展。我們可以在復州、岫巖駐重兵。一旦明軍離開金州、鐵工城。就予以迎頭痛擊。讓他們不能在別處立足。只能龜縮在金州以南的貧瘠之的。又如何能慢慢展?”

“我們在這個時候。應該趁着遼西不再有威脅的時機。儘快平定東疆與北疆。特別是東面的明軍。聽說他們正在修築城池。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再造出鐵工城這樣的堡壘。應當即刻兵東疆。起雷霆一擊”

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4回 去青樓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38回 工商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2403回 新城第206回 計議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15回 職守第247回 對手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46回 盟友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226回 匕現第28回 絕境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48回 致命缺陷第78回 妙計退婚第3回 大官第17回 美姬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30回 農事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37回 力量對比第52回 按律當絞第239回 辯論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25回 家僕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回 種菜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84回 風力水車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18回 前夜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19回 弄權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22回 民主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5回 裝腔作勢第5回 單挑第80回 華夏商報第254回 糧荒第30回 農事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32回 司法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59回 班底第16回 才子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94章 華容道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5回 單挑第8回 黃 韭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56回 精密製造第248回 追隨者
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14回 去青樓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38回 工商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2403回 新城第206回 計議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15回 職守第247回 對手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46回 盟友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226回 匕現第28回 絕境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48回 致命缺陷第78回 妙計退婚第3回 大官第17回 美姬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30回 農事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37回 力量對比第52回 按律當絞第239回 辯論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25回 家僕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回 種菜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84回 風力水車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18回 前夜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19回 弄權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222回 民主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5回 裝腔作勢第5回 單挑第80回 華夏商報第254回 糧荒第30回 農事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32回 司法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59回 班底第16回 才子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94章 華容道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5回 單挑第8回 黃 韭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56回 精密製造第248回 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