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回 相迎

城之時,李彥擺出了巡撫大員的全副儀仗,堂而皇|而入,異常高調地橫穿南門內大街。【..】

雖然時間還早,但是京城早起的人並不少,大家看到這樣的陣仗,都好奇地打探又是那個大官或是顯貴進京了,好像最近並沒有聽說這樣的消息。

李彥並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相反還在刻意宣揚,很快大家就都得到了消息:來的是遼東巡撫李彥,剛剛在遼東大敗奴酋的十餘萬大軍,這次是帶着建奴的級,進京報捷來的。

說來也怪,李彥他們進城以後,一路通暢,走得並不慢,但是他們進城的消息,卻跟長了翅膀似的,迅在四九城傳播開來,他們剛走到長街的一半,前面街上的人就越來越多,都是聽到消息前來看熱鬧的。

自從薩爾滸之戰以來,遼東和建奴就像是一座大山,始終壓在大明的頭頂之上,從薩爾滸之戰、開鐵之戰到遼瀋之戰、廣寧之戰,明軍一敗再敗,最後丟掉了遼西走廊,一直退到山海關,身後就是北直隸,就是京師。

彼時,也就是在廣寧之戰的前後,李彥和他的復遼軍在遼南開始崛起,明朝以文統武,文官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武將的地位相對比較低,所以在遼東數次大戰當中,人們知道的只有楊鎬、熊廷弼、袁應泰、王化貞、孫承宗、袁崇煥等人,這些都是文官。

所以復遼軍數次勝利,後來李彥已經不再親自領軍作戰,專門搞軍事、地方建設,但是在大明地特殊體制下面,李彥得到的名望,也遠遠過王國興、駱養性、郭振明等武將。

對於京城的老百姓來說,這幾年遼東的形勢好了,京城的市面好了,不用再像從前那樣惶惶不安了。天子腳下,百姓的耳目相對更靈敏些,也歡談論天下大事,對於遼東的事情當然不會陌生,對於李彥這位年紀輕輕,未及弱冠就領軍出征,不到而立就貴爲一方巡撫地傳奇青年,更是耳熟能詳。

大家聽說是李彥回來了,而且是剛剛打了勝仗,無不歡欣鼓舞,自地聚在街頭,歡迎李彥進城。

雖然不能帶兵進城,但是親衛還是能帶的,李彥大致也能想到進城後會遇到的情況,本來就是要高調,要弄出動靜來的,就算街上沒有人,包有才的情報部也會想辦法搞出些動靜。爲了應對這些情況,同時也是讓下面的親衛領受京城百姓夾道歡迎地榮譽,李彥這次帶進城的,都是一些經久沙場的老兵。

這些老兵。無一不是戰場上摸爬滾打。從死人堆裡活下來地。經歷了戰場地洗禮。他們地身上。都有一種平常人所沒有地肅殺之氣。人們遠遠。似乎就能從他們地身上。感受到遙遠遼東地戰事之慘烈。

這些老兵能夠成爲李彥地親衛。都曾立下過汗馬功勞。卻又因爲受了傷。落下殘疾。不適合再上戰場。就給調到親衛營充當親衛。

雖然如此。李彥身邊地這支傷殘親衛地戰鬥力卻不容小窺。他們不能再上戰場。是因爲復遼軍地戰術體系要求進退如一。他們因爲這樣那樣地原因。無法適應整體作戰。但是在近身保護和格鬥方面。依然擁有強大地實力。

何況。他們都是從戰場上活下來地。戰鬥地意志和決心。以及對死亡地漠視。又是常人難以達到地。

京城地百姓在街道兩旁歡迎李彥。看到這支渾身充滿肅殺之氣地隊伍。一時之間。長街兩側竟然悄無聲息。大家都只是靜靜地看着。只有馬蹄落在石板街道上地聲音。

親衛之中。有地人只有一隻胳膊。有地失去了耳朵。大家看着看着。有地人竟然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好兒郎啊……”

不知道是誰先嘆息一聲,大家都開始說:“好兒郎啊……”

李彥從南門京城,以及長街上生的事情,很快傳遍了北京城,有很多百姓自地跑到李彥住的四合院所在的巷子外面觀看。雖然李彥的親衛只是在四合院的門口警戒,但是大家都自覺地留在巷子外面張望,用京城百姓自己的話來說,咱們不能給好兒郎們添麻煩,能夠遠遠地看上一眼,那就行了。

京城太白酒樓的掌櫃也來了,一看巷子口這麼多人,馬車進不去,只好下來步行,還是沒法子到前面去,只好扒開人羣,大聲吆喝:“我們太白酒樓給兒郎們準備了些酒菜,特地送來,大家都讓一讓,讓一讓……”

前面的人一聽,連忙讓出一條走道,那些靠着巷子口的還在那邊張望,突然後面有人拉,很不耐煩地說道:“拉什麼,等我看上兩眼就給你看。”

後面的人連忙

“是太白酒樓給好兒郎們送吃的……”

“啊,怎麼不早說?”前面的人趕緊讓開,順便拉着旁邊那些沒聽到的:“大夥兒都讓讓啊,太白酒樓給好兒郎們送吃的了……”

這一位嗓門比較大,一聲大吼,大夥兒就都聽到了,連忙讓開巷子口,讓太白酒樓的人魚貫而入。

有人就在旁邊議論:“太白酒樓做得好,好兒郎千里迢迢,從遼東而來,是得好好品嚐下咱們京城的美味,咱們可不能怠慢。”

“是啊是啊!老夫別的不能,就是會做兩雙鞋子,這就回去搬了存貨過來,”鞋鋪的掌櫃說道。

這個話頭挑起來,大家都覺得不能光看,空着手不是個道理,一會兒功夫,巷子口就少了許多人,都回去拿東西了。

太白酒樓的金掌櫃這會兒相當高興,一時福至心靈,想來這麼個辦法,藉着犒勞復遼軍揚揚名,看起來效果不錯。

不過,看到大家情真意切的樣子,金掌櫃也是被感動了,想想自個兒在京城做生意這麼多年,當初廣寧戰敗,遼西失守,京城裡是人心惶惶,要不是李彥橫空出世,力挽狂瀾,這會兒建奴怕是就打到北京城來了。

雖然,明朝的人似乎都不認爲建奴有打到京城來的實力,不過那個時候,是真的慌了。

現在好了,無敵的李彥和他的復遼軍又在遼東打了勝仗,看來那個建奴是不足爲懼了。

等到鞋店的掌櫃讓夥計挑了一擔的鞋子來到巷子口,正好看到太白酒樓的人從裡面出來,呼啦一下,大夥兒都圍了上去,詢問掌櫃的看到了什麼,復遼軍的戰士是不是都長得虎背熊腰,三頭六臂。

大夥兒剛纔明明是看過了復遼軍的戰士,不過說話的時候,還是喜歡誇大一些。

金掌櫃的臉上又欣慰高興又遺憾莫名,搖了搖頭感慨道:“真仁義之師也!”

旁邊的人都摸不着頭腦:“俺們都知道復遼軍是英勇之師、仁義之師,可掌櫃的你說這句話是啥意思?”

金掌櫃嘆息道:“李大人說,他們復遼軍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其中就有不拿羣衆一針一線的軍紀……”

“啊,李大人不收?”旁邊的人驚訝道。

“那些夥計還有你們帶的飯菜呢?”有人現金掌櫃是一個人出來的。

有的人則不關心這些,大聲叫道:“掌櫃的,你見到李大人了?李大人長什麼樣的,是不是跟李左衛公差不多的美髯公?”

“李大人才二十多歲,哪裡來的美髯?”金掌櫃笑了笑:“李大人說,飯菜都已經送來了,再拿回去就浪費了,大人考慮到酒樓的困難,就收下了那些飯菜,不過是按照酒樓裡的價格給的錢,小的要給個折扣,李大人也不肯,李大人說,咱們這些人做點生意也不容易,平常交稅養着他們這些當兵的,他已經很感激了,所以堅決不能佔咱們的便宜,不但不要折扣,還給了送餐費,小的……小的……”

金掌櫃說道最後,也哽咽着說不出話,其他人更是一片默然。

“咱交了稅,原來是給好兒郎的,嘿嘿,”鞋鋪的掌櫃突然厚地笑了笑:“下回啊,再有收稅的來,要多少俺都給。”

“你傻啊!”金掌櫃突然間大雷霆:“那些收稅的太監,收得再多,一分銀子也到不了遼東,全給他們自己吞掉了,李大人在遼東,是自己經營的產業,朝廷就沒給過……”

金掌櫃突然僵在那裡,大家也都愣這了,都沒想到金掌櫃的會突然情緒失控,說出這麼一段話來。

人羣中有個看熱鬧的書生突然冷冷一笑:“怎麼不說了?你說的是事實,朝廷這些年,確實不給遼東銀子了,遼東軍是靠自己經營鐵礦、鹽場賺的錢維持軍隊,太監們收的那些銀子,都孝敬他們九千歲呢!”

“你是何人,竟然敢污衊九千歲?”人羣中突然有個尖細的嗓子叫了起來。

“宮裡的太監?”大家紛紛扭頭看向那個說話的人,面白無鬚,果然不是個男人!

那人很快現情況不對,在人羣中跌跌撞撞後退:“你們想幹什麼?你們敢污衊九千歲,都給咱家等着吧……”

退出人羣,那廝一溜煙地跑遠了。

金掌櫃猛一跺腳,嘆息一聲:“吾命休矣!”

“怕什麼,李大人不是說,你們交稅給朝廷,他的軍隊就要保護你們的人身財產安全麼?我們一起去找他好了!”說話的讀書人排衆而出。

第258回 國士第4回 尋仇第228回 見駕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5回 單挑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211回 進城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6回 後 臺第5回 單挑第91回 名動天下第3回 大官第84回 風力水車第230回 內閣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21回 表決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13回 交鋒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34回 輿論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6回 買人第19回 海外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2回 銀錢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44回 水利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28回 見駕第213回 交鋒第76回 輿論力量第208回 兵鋒第233回 憲政第19回 海外第232回 司法第227回 身死第222回 民主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3回 尾行第70回 展銷大會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250章 政黨第230回 內閣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94章 華容道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30回 農事第13回 番薯第225回 圖窮第237回 建設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48回 致命缺陷第52回 按律當絞第78回 妙計退婚第78回 妙計退婚第93回 天津東林第90章 報紙發行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8回 絕境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95回 廣而告之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12回 相迎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24回 安排第22回 銀錢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208回 兵鋒第5回 單挑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40回 商稅第11回 換 田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24回 安排
第258回 國士第4回 尋仇第228回 見駕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5回 單挑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211回 進城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6回 後 臺第5回 單挑第91回 名動天下第3回 大官第84回 風力水車第230回 內閣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97回 進軍京城第221回 表決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13回 交鋒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34回 輿論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6回 買人第19回 海外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2回 銀錢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44回 水利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28回 見駕第213回 交鋒第76回 輿論力量第208回 兵鋒第233回 憲政第19回 海外第232回 司法第227回 身死第222回 民主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3回 尾行第70回 展銷大會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250章 政黨第230回 內閣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94章 華容道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30回 農事第13回 番薯第225回 圖窮第237回 建設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48回 致命缺陷第52回 按律當絞第78回 妙計退婚第78回 妙計退婚第93回 天津東林第90章 報紙發行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8回 絕境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95回 廣而告之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12回 相迎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24回 安排第22回 銀錢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208回 兵鋒第5回 單挑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40回 商稅第11回 換 田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224回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