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回 效率第一

徐貴臉色鐵青,大聲吼道:“西門守誠,瞎了眼啦,知道咱家是誰不?”

對面的錦衣衛旗校中,走出一個膀大腰圓的總旗,臉色尷尬地拱了拱手:“徐公公,駱大人吩咐,李家莊園乃錦衣衛重地,嚴禁任何人侵擾,還請公公不要爲難小的們。PaoShu8”

徐貴翻了翻白眼,以爲這個總旗口中的駱大人乃錦衣衛都督駱思恭,他一個小小的採辦太監,便是太囂張,也不敢多說什麼。

“好好啊”徐貴轉過身,瞪着李彥連連怪叫:“不就是弄出個什麼鎖麼,咱們等着瞧好了”

“嘎嘎”徐貴怪笑兩聲,忍痛從身上掏出一百五十兩銀票,讓人給了李彥。

“姓李的,買東西講究個討價還價,咱家怎麼說也是宮裡的人,還你這十幾兩銀,不會不給面?”

李彥將銀票遞給包有才覈對,微微一笑:“也罷,李某就給公公一個面,這十六兩銀就不要了,也請公公給個面,少要幾百斤番薯,如何?”

李彥知道,他與徐貴之間的樑算是結下,也沒必要委曲求全。

“你……”徐貴差點氣暈過去,翻了翻白眼,拂袖便要離去。

“公公慢走,”李彥笑了笑,等徐貴搖搖晃晃上了軟轎,才又緩緩說道:“黃金三菜,還有那個韭黃,不知道公公要不要?”

“我……”徐貴差點都被氣糊塗了,好不容易按捺住怒火,尖聲說道:“不錯,再過兩天,便是你交來韭黃的日,若是誤了,哼哼”

李彥笑了笑:“誤不了,只不過……小的覺得總是讓徐公公跑來跑去也不好,不如咱們也做回一攬的買賣,三天後我交上韭黃,以及培育方,如何?”

徐貴愣了愣,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你……這方也要銀?”

“公公英明,”李彥笑着道:“不多,一十六兩銀而已,公公以爲如何?”

“你……”徐貴伸手指着李彥,當然知道他是羞辱自己想少掉的十六兩銀,不過十六兩銀對於黃金菜來說,確實不多,徐貴咬咬牙便答應下來,當成與李彥立下字據,交了銀錢。PaoShu8

徐貴走後,李彥向留守的錦衣衛總旗西門守誠表示了感謝,在晚上操辦了一頓豐富的酒食來籠絡這些錦衣衛,不過西門守誠給李彥的感覺,似乎總有些疏遠,甚至暗暗的敵意。

據包有才打聽的消息,當初陳小旗正是這個西門守誠的下屬,這讓李彥不得不多加一分小心。

白天的事情,讓李彥再度體會到權勢的好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有權有勢者殺個人便似殺豬一般,更罔論其它。

如果沒有相應的實力,不管個人聚斂了多大的財富,怕也是沒有半點保障。

不管出於何種想,李彥連夜給駱養性與朱由校寫了回信,在給駱養性的信中,說了今天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擔憂。

而在給朱由校的信中,李彥則將他的密碼鎖的設計大大誇讚了一通,表示會讓工匠用銅鐵打造這種密碼鎖,並拿到市場上售賣,所得利潤的五成屬於他這個設計者。

此外,李彥又附上幾種款式彈鎖的設計圖,在信中詳細解釋這種設計圖的畫、識圖方,並解釋這種方的好處。

李彥很謙虛地表示:“彈鎖只是雕蟲小技,無與公的設計相比,還請公多多指點。”

在信的最後,李彥又大肆吹捧朱由校的設計才華,並認爲與詩詞歌賦相比,這種設計能力更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並強大國力,同樣可以治國安民。

寫好這封信,李彥又仔細檢查了幾遍,刪掉一些可能觸犯禁忌的話,才重新謄抄,讓人送往京城。

正如李彥在信中所說,工匠的手藝再好,也無從根本上提高生產力、提升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

李彥推行標準化與精密製造,卻是爲工業化打下基礎,而在工場這邊,他也是在推行一種手工工場式的規模化生產模式。

李彥將宅院南面的簡易工場命名爲精密製造工場,其中又分兩個工坊,製造精密測量工具的標準坊,與製造彈鎖的鎖具坊。

每個工坊下面,又按照工序性質的差役,分爲不同的“作”,如鎖具坊下面就有彈簧作、鑄造作、打磨作等。

而在“作”下面,也分成製作不同工件的“組”,這就是工場裡最基層的製造單位。

在製造彈鎖與尺具的過程中,工匠們被根據個人的特長與技藝,分配到不同的坊、作、組,其中技藝好、幹活認真的,被提作組長、作長,徐洪與劉鐵鎖分別擔任鎖具坊與標準坊的坊長。

這些工匠原本都被錦衣衛充了徒刑,也就是說他們在李彥手下幹活,本來是以徒刑犯的身份,對自身的命運早就絕望。

但是在工作一段時間以後,卻現這種情況在逐漸生變化,搬進簡易工場以後,每個人都被分配到不同崗位上。

雖然每天都要幹活,但也並不是非常辛苦,更讓他們意外的是還能領到相應的工錢,與大多數工匠平常所得相比,這份工錢還要豐厚許多,這讓他們每個人都感到意外。

至於工場的勞作方式,也是他們過去不敢想象的,每個人只要根據圖紙,按要求加工一種零件,最後統一組裝成爲整件,在經過幾天的調整以後,一次組裝的成率居然達到八成以上。

正是因爲進行了這種調整,鎖具坊每天製造出的彈鎖數量,讓鎖匠們瞠目結舌,如果說以往他們每個人一天也就能打製一兩把鎖的話,那麼現在,全坊二十多人,一天製造的彈鎖數量就達到五十把。

考慮到彈鎖的精細程度、彈簧的加工難度,以及有四五個人並參與勞作,這樣的效率就很驚人了。

李彥重視“效率”甚至出“精密”,所以他對李大爲、李小爲兄弟二人做出來的圓柱形鉛筆並不滿意,因爲他們的效率實在太低。

――――――――――――

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225回 圖窮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44回 水利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13回 交鋒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7回 寡 婦第30回 農事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47回 對手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05回 回京第91回 名動天下第54回 三日製鎖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32回 司法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19回 弄權第246回 盟友第220回 激盪第217回 攔街第102回 代言人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44回 水利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42回 聞香教民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70回 展銷大會第236回 整編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45回 屯墾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53回 變局第209回 抵京第207回 對策第215回 職守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5回 單挑第258回 國士第223回 皇權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59回 班底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250章 政黨第1回 騙子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99回 京城發展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55回 屠刀第259回 班底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20回 激盪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30回 內閣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56回 精密製造第7回 寡 婦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36回 整編第1回 騙子第260回 新內閣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08回 兵鋒第246回 盟友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39回 辯論第9回 炒 蛋第117回 殺傷策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37回 力量對比第55回 鎖匠徒刑第57回 測量工具第37回 力量對比
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225回 圖窮第66回 效率第一第244回 水利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13回 交鋒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7回 寡 婦第30回 農事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47回 對手第45回 負天下人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05回 回京第91回 名動天下第54回 三日製鎖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32回 司法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219回 弄權第246回 盟友第220回 激盪第217回 攔街第102回 代言人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44回 水利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42回 聞香教民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87回 遼海戰區第70回 展銷大會第236回 整編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45回 屯墾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53回 變局第209回 抵京第207回 對策第215回 職守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5回 單挑第258回 國士第223回 皇權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59回 班底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250章 政黨第1回 騙子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99回 京城發展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55回 屠刀第259回 班底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20回 激盪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30回 內閣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56回 精密製造第7回 寡 婦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36回 整編第1回 騙子第260回 新內閣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208回 兵鋒第246回 盟友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39回 辯論第9回 炒 蛋第117回 殺傷策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37回 力量對比第55回 鎖匠徒刑第57回 測量工具第37回 力量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