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父子生隙

老朱家的祖墳在鳳陽,朱元璋也想將來葬在家鄉,甚至打算乾脆遷都鳳陽,一個窮鄉僻壤之地,居然修建了巍峨堅固的城牆,好像一個剔紅嵌寶的超豪華盒子裡裝了一根野草。

一國都城至關重要,那朝那代的都城設在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文臣武將拼死阻止了朱元璋瘋狂的想法,欽天監的神棍們趕緊“掐指一算”,金陵雞鳴山孝陵作爲龍脈最合適,總算打消了朱元璋對家鄉執着的眷戀。

太子妃常氏是晚輩,陵墓還沒開工,暫時葬在孝陵旁邊,等以後太子朱標也去世了,再將常氏的棺槨挪出來合葬。

宗人府負責皇族的婚喪嫁娶,宗正太子朱標喪妻,左宗令二皇子秦王朱樉的側妃鄧銘即將臨盆,所以治喪的重任都落在右宗令燕王朱棣身上。

朱棣匆匆趕回金陵,就一頭紮在喪事中,沒有機會和徐妙儀見面,忙的焦頭爛額,饒是如此,還被父皇朱元璋好一頓訓斥。

“你是怎麼辦事的?三天後太子妃就要下葬了,臨時更換墓穴,成何體統!”朱元璋年初遭遇刺殺,又失去了皇太孫,年中大兒媳去世,繼而連三的壞消息,使得他心情很糟糕,人也憔悴了,頭髮白了大半。

朱棣穿着一身緇麻素服,解釋道:“父皇,欽天監和禮部選定的墓穴我親自下去看了,不知是連日下雨的緣故,還是恰好下面有暗泉,裡面嚴重浸水,必須要換地方。已經吩咐工匠連夜趕工了,只是三日之內無法完成,需先將大嫂的棺槨挪到雞鳴寺停放一月,等新穴開鑿完畢,方能入葬。”

朱元璋還在氣頭上,指責兒子說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從你督造雞鳴山皇陵開始,各種破事就層出不窮,什麼魔教逆黨越獄、什麼北元奸細意圖炸燬皇陵,現在太子妃的喪事又鬧出墓穴進水,臨時遷移墳墓地。這等小事都做不好,如此粗心大意,辦事不利,將來就藩燕地,我大明江山豈不是要敗壞在你這個逆子手中!”

其實魔教逆黨狐蹤越獄的責任人是監管天牢的毛驤,和朱棣無關;北元奸細一事確實在朱棣督造孝陵時發生,但最後因禍得福,招降了張玉這等北元大將,還得到北元皇帝即將病危的情報,朱棣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朱棣看着父親焦躁的面容,斑白的頭髮,知道父親是因連遭打擊,心情抑鬱,拿他撒氣而已。他並沒有解釋什麼,只是說道:“孩兒有錯,請父皇責罰。”

一旁馬皇后勸道:“皇上,此事也不能全怪老四,誰能預料到好端端的墳墓會突然進水呢。再說了,提前發現墓穴有問題,總比大兒媳婦下葬、關閉墓門後棺槨被水浸泡強啊,你看老四都瘦了,他最近很辛苦的。”

朱元璋這才仔細打量着四兒子,連日操勞,幾乎夜不能寐,朱棣熬得雙眼通紅,顴骨凸出,鬍子拉碴,看起來比太子朱標這個喪妻的鰥夫還憔悴。

這才忍住沒有繼續罵四兒子,朱元璋說道:“有功當賞,有錯當罰,就別佔着宗人府的差事了,老三會接替你的位置。”

朱元璋非常講究長幼有序,其實宗人府的右宗令本就該是三皇子晉王朱?,輪不到排行老四的燕王朱棣,當時朱被派到了鳳陽督造祖父的墳墓,所以朱棣才當上這個右宗令,現在位歸原主,朱棣覺得理所當然。

朱棣說道:“好,孩兒這就和三哥去交接宗人府事宜。”

朱元璋見四兒子淡定,甚至毫不在乎的模樣,心中無名火頓起,厲聲說道:“做錯了事還不知反省,古人云,知恥而後勇,你連錯在哪裡都不知道,以後怎麼改正?黃儼,命史官將四皇子犯的錯誤寫進《御製紀非錄》,幫他長長記性。”

《御製紀非錄》是朱元璋懲罰皇子們的殺手鐗。簡單的說,就是一個皇子專屬的記過本。朱元璋將兒子們犯的錯誤,連同他如何訓斥、懲罰都命史官單獨記載在這本書裡。

這還不夠,朱元璋還命人抄錄成書,散發給皇子皇孫們,命他們反覆誦讀,互相督促改正,知恥而後勇,方能糾正錯誤。

也就是說,只要記入了《御製紀非錄》,這丟臉不僅僅是今生今世了,簡直要遺臭萬年,將來老朱家的子子孫孫都知道當年誰誰被罵的狗血淋頭。

朱棣不在乎宗人府的官職,但是他在乎名譽。生母早逝,五弟年幼,他早熟多智,視父親爲榜樣,努力當一個優秀的皇子,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

所以他在沙場上衝鋒陷陣、出生入死,也能應對宗人府各種瑣碎和繁文縟節。他對美色,財富,甚至權勢都毫無興趣,一心一意把自己磨練成父親心中皇子的典範,可是父親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將他的自尊和努力踩在腳下了。

朱棣猛然擡頭,說道:“父皇!孩兒一直服從父皇的安排,兢兢業業,從來不敢懈怠,小錯小懲,大錯大懲,孩兒即使有錯,也不至於到了記入《御製紀非錄》的地步,請父皇收回成命。”

馬皇后知道朱棣向來愛惜羽毛,克己職守,視名譽如生命,丈夫這樣懲罰老四,實在太過了,也勸道:“皇上,老四向來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他還年輕,臉皮薄着呢,要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莫要挫了孩子的銳氣。”

平日馬皇后的勸告是很有分量的,但是這次朱元璋不算輕輕放過朱棣,“皇后,老四這一次不是小錯,他犯了不孝不悌的大過啊!大兒媳婦病重,他一直是知道的,可還是告了假,去蘇杭等地遊山玩水。大兒媳婦病逝時,他才匆匆趕回來操辦喪事,倘若他一直在宗人府,何至於如此倉促的操辦喪事?甚至墓穴漏水一事也能早些發現……”

朱棣頓時明白了:原來父皇是怪我多事,插手調查謝再興案,找藉口懲戒我罷了。謝再興案果然是父皇的逆鱗,觸碰不得,難怪魏國公徐達一直不敢查此案,還是他最瞭解父皇的心思。

寫入《御製紀非錄》的確是人生之大辱,可我若提前知道是這個結果,會置之不理,任由徐妙儀葬身火海嗎?

不會。

所以寫就寫吧,我願意承擔這個後果。

平生第一次,朱元璋在朱棣心中不再完美,原來父親也有生疑,搖擺,甚至氣量狹窄的時候……

朱棣回到宗人府,和三哥晉王朱?一一交代文書等事項。晉王文武全才,但是更愛好詩文,他看着案頭堆積如山的卷宗,不由得嘆道:

“唉,四弟啊,你先別走,我回宮和父皇求求情,幫你保住宗人府的差事。你也知道,我最煩這些瑣事了。太子妃的葬禮,國孝後還有幾個公主的婚事,還有弟弟們開府選址造王府,娶王妃生孩子要冊封……想想就頭疼,還是吟詩作賦痛快。”

“父皇國事家事纏身,心情不好,三哥別去觸黴頭了,免得引火燒身。”朱棣指着一卷文書說道:“這是太子妃出殯的儀仗安排,三哥先辦好大嫂的喪事,其他的慢慢來,有六部的人協助,很快能上手的。”

晉王朱?知道木已成舟,無可奈何的接過文書,說道:“好吧,我先頂着你的位置,等父皇息怒,我再求父皇讓你官復原職。”

朱棣一笑,說道:“三哥,這宗人府右宗令的位置本該是你的。”

朱?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太子不管宗人府的事,在宮裡協助父皇理國事;二哥即將當爹,一門心思守着他的側妃;宗人府以後都壓在我一人身上,想想就可怕。四弟,將來我若有所求,你不能撒手不管啊。”

朱棣說道:“都是兄弟,三哥若有需要相幫的地方,我定盡力而爲,絕不推脫。”

朱?感慨的拍了拍朱棣的肩膀,“這麼多兄弟,還是四弟最靠譜,你若有什麼麻煩事,別藏着掖着,和三哥說一說,三哥也會幫你的。”

朱棣點頭說道:“知道了,多謝三哥。”

一切交接完畢,已是黃昏了,朱?看着堆積如山的賬本唉聲嘆氣,朱棣告辭,朱?突然想起了什麼,叫住了朱棣,“四弟,去年太子妃難產,是你帶着一個女醫進宮伺候生產,最後母子平安。如今二哥的側妃也即將臨盆,他有些不放心,想請當時的女醫照顧鄧側妃,你和那個女醫相熟,可否

請她去秦王/府住幾日?唉,二哥這個人你也知道,什麼都好,就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朱?和二皇子秦王朱樉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口頭上數落親二哥秦王貪戀兒女私情,但實際上也是親兄弟纔有的縱容和無奈。這話唯獨他說得,若別的皇子取笑秦王兒女情長,他是頭一個站出來反駁的。

朱棣眼裡閃過一絲怒氣,眨了眨眼,立刻恢復了平靜,說道:“三哥真是貴人多忘事,父皇去年過年的時候一道聖旨,命她認祖歸宗,如今貴爲魏國公府的千金,三哥若想請徐大小姐去秦王/府一

趟,那要先問問魏國公的意思了。”

魏國公徐達是開國第一功臣,太子朱標都要尊重的大人物,他能答應女兒去秦/王府伺候那個驕縱的鄧銘纔怪。

朱?像是剛剛記起來,笑道:“哦?瞧我這記性,差點忘記了這樁去年轟動京城的大事。”

朱棣不再多言,告辭離開。上了馬車,內侍馬三保低聲說道:“這幾天按照王爺的吩咐,我們暗中盯梢毛驤,毛驤果然一直到處堵着徐大小姐,不過最後都撲空了。最後還是徐大小姐主動約了毛驤見面,兩人在秦淮河一艘畫舫裡密談。”

朱棣雖然忙於太子妃的喪事,但是也一直命心腹保護着徐妙儀,朱棣冷冷說道:“帶我去找她,派人捎信給毛驤,若對徐大小姐無禮,我不會放過他。”

秦淮河,朱雀橋,一艘畫舫緩緩靠岸,船頭的徐妙儀青衣烏髮,目光落在碼頭等候的朱棣身上。

看到徐妙儀的瞬間,連日操持喪事的疲倦和父皇嚴懲的委屈都消失不見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半月不見,簡直恍如隔世。

朱棣拿着一把雨傘,走出涼亭,準備接下船的徐妙儀。馬三保體貼的又遞過一把雨傘,“燕王殿下,雨勢越來越大,一把傘不夠遮的。”

朱棣言簡意賅的說道,“滾。”

馬三保不解風情,追過去說道:“殿下若是嫌累,奴婢可以替您撐傘。”

朱棣回頭看了這個註定孤獨一生的小內侍一眼,多說了三個字,“滾遠一點。”

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205章 盛極而衰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283章 打起來了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184章 魔高一丈第76章 後生可畏第111章 父子生隙第158章 弱肉強食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89章 峰迴路轉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190章 再次抉擇第291章 增壽不壽第85章 再起風波第120章 燕王心機第91章 情深緣淺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7章 物是人非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46章 踏墨煮梅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10章 烈士暮年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158章 弱肉強食第213章 巧舌如簧第54章 金蘭之交第36章 善惡有報第195章 冰湖訣別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247章 福無雙至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225章 馬革裸屍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9章 明王出世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90章 眷屬難成第21章 浮沉無形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95章 桑扈裸行第202章 窺破迷局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207章 混淆黑白第36章 善惡有報第50章 劍拔弩張第196章 魚和熊掌第54章 金蘭之交第106章 託孤遺囑第80章 君子好逑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234章 久別重逢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94章 撲朔迷離第134章 生離死別第57章 天牢之變第53章 聲東擊西第190章 再次抉擇第199章 白刃不饒第53章 聲東擊西第29章 指尖情挑第154章 君威如山第31章 湖心藏嬌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5章 加官進爵第120章 燕王心機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106章 託孤遺囑第270章 毛驤赴死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155章 父女同心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41章 初入宮廷第57章 天牢之變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59章 相知相殺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46章 踏墨煮梅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239章 公媳鬥法第66章 晴天霹靂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41章 初入宮廷第80章 君子好逑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82章 父子離心第53章 聲東擊西第148章 赤鱗狂舞
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205章 盛極而衰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283章 打起來了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184章 魔高一丈第76章 後生可畏第111章 父子生隙第158章 弱肉強食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89章 峰迴路轉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190章 再次抉擇第291章 增壽不壽第85章 再起風波第120章 燕王心機第91章 情深緣淺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7章 物是人非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180章 心內成灰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46章 踏墨煮梅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110章 烈士暮年第129章 奇招頻出第158章 弱肉強食第213章 巧舌如簧第54章 金蘭之交第36章 善惡有報第195章 冰湖訣別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247章 福無雙至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225章 馬革裸屍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9章 明王出世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90章 眷屬難成第21章 浮沉無形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95章 桑扈裸行第202章 窺破迷局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207章 混淆黑白第36章 善惡有報第50章 劍拔弩張第196章 魚和熊掌第54章 金蘭之交第106章 託孤遺囑第80章 君子好逑第262章 青出於藍第234章 久別重逢第112章 錦衣初現第94章 撲朔迷離第134章 生離死別第57章 天牢之變第53章 聲東擊西第190章 再次抉擇第199章 白刃不饒第53章 聲東擊西第29章 指尖情挑第154章 君威如山第31章 湖心藏嬌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5章 加官進爵第120章 燕王心機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177章 叔侄交鋒第106章 託孤遺囑第270章 毛驤赴死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155章 父女同心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41章 初入宮廷第57章 天牢之變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59章 相知相殺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46章 踏墨煮梅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167章 青史虎頭第238章 合縱連橫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239章 公媳鬥法第66章 晴天霹靂第124章 密書傳信第41章 初入宮廷第80章 君子好逑第83章 姑嫂暗鬥第182章 父子離心第53章 聲東擊西第148章 赤鱗狂舞